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HG/T 2647-2011 普通V带和窄V带测长机技术条件

HG/T 2647-2011 普通V带和窄V带测长机技术条件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0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01 17:04:45



相关搜索: hg 技术 条件 普通 2647 测长机 普通

内容简介

HG/T 2647-2011 普通V带和窄V带测长机技术条件 ICS 71.120;83.200 G 98 备索号:34723—2012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2647-2011 代替HG/T26171994
普通V带和窄V带测长机技术条件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ommon V belt and narrow
V belt measuring machine
2012-07-01实施
2011-12-2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2647—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HG/T2647-1994《普通V带和窄V带测长机技术条件》,与HG/T2647—1994相
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2);修改了表1基准宽度制测量带轮参数及测量力(见4.4);
一-修改了两测量带轮V形槽对称平面偏斜角示意图(见4.6);
修改了运输颠簸性能试验(见5.10)。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化学工业橡胶测试仪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都市新真威试验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克会、何成。 本标准于1994年10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 HG/T2647—2011
普通V带和窄V带测长机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普通V带和窄V带测长机(以下简称测长机)的基本结构、要求、试验、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测量普通V带和窄V带的长度和露出高度的普通V带和窄V带测长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184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eqVGB/T1184-·1996,ISO2768-2:1989) GB/T1958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规定 GB/T11356.2带传动普通及窄V带传动用带轮(有效宽度制)植形检验(eqvGB/T11356.2
1997,ISO9980:1990)
GB/T13575.1普通和窄V带传动第1部分:基准宽度制(modGB/T13575.1-2008,ISO4183: 1995)
GB/T13575.2普通和窄V带传动第2部分:有效宽度制 HG/T2382橡胶测试仪器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3基本结构
测长机(参见图1)包括两个相同的、安装在两个平行且等高的水平轴上的测量用带轮、施加测量力的机构、两带轮中心距测量机构及露出高度测量机构。测量时一个带轮固定,另一个带轮可按规定的方向滑动,测量力通过滑动带轮作用到被测V带上。
注:带轮轴垂直安装时应保证被测V带与带轮槽正确啮合。
1 HG/T 2647—2011
0
$
·-中心距测量机构;
1
露出高度测量机构; 3 - ·. 固定带轮;
2
被测V带; ·滑动带轮;施加测量力机构。
4
5 6
图1V带测长机示意图
4要求 4.1测长机的正常工作条件应符合HG/T2382的规定。 4.2带轮中心距测量机构的示值误差不大于被测V带基准长度或有效长度的0.1%。 4.3V带露出高度测量机构示值的最大允许误差不大于0.15mm。 4.4基准宽度制测量带轮的主要参数如图2及表1所示,有效宽度制测量带轮的主要参数如图3及表 2所示。
3
A
图2基准宽度制测量带轮示意图
2 HG/T2647—2011
表1基准宽度制测量带轮参数及测量力
基准直径 基准圆周长 外径
槽深 h/mm
槽角 9/(°)
顶宽
基准宽度 ba/mm da/mm Ca/mm d./mm b./mm
测量力 F/N
型号
32.13_0.06 6. 24*8 03 6.3 32±0.25 40.0±0.5 62.60-0.06 10. 06g.03 9. 5 34±0.25 110±1.0
Y
28.7
5. 3
90
8. 5
2 A B c D E SPZ 8.5 SPA 11
57. 3
180
300 102. 428.06 13. 05+g 3 12. 0 33±0.25 220±2.0
11
95.5
136. 08 8.04 16. 61 *8. 03 15. 0 38±0.25 300±3.0 700 234.62.05 22.53+0.03 20. 0 34±0.25 750±7.0
14
127.3
400
222.8
19
334. 62 0.05 32.32+8.03 28. 0 36±0.25 1400±15.0 592. 62 8. b 38. 28+g 03 33.0 36±0.25 1 800±18.0 99. 76 -8. 06 9. 91+g 03 11. 0 38±0.25 300±3.0 149.13_8.06 12. 96+.03 14. 0 38±0.25 560±5.0
27
318.3
1000
573.0
32
1800
95.5
300
143.2
450
600 198.298.06 16. 45+g.03 17. 5 1 000 328.26.06 22.35g.03 23.8 38±0.25 1500±16.0
14
SPB SPC
191.0
38±0.25 900.0±9.0
19
318.3
注:如果情况需要,A型测量带轮的基准圆周长可选用450mm,B型测量带轮的基准圆周长可选用600mm。
2
图3有效宽度制测量带轮示意图
3 HG/T2647—2011
表2有效宽度制测量带轮参数及测量力
有效圆周长 最小槽深 Ce/mm
有效宽度 be/mm 8.89 15. 24 25.40
外径 do/mm 95.5±0.1 191.0±0.1 318.3±0.1
槽角 9/(°) 38±0.25 38±0.25 38±0.25
测量力 F/N 445±4.5 1000±10.0 2225±22.0
型号 9N(3V) 15N(5V) 25N(8V)
he/mm 8. 6 15.0 25.1
300 600 1 000
4.5基准宽度制及有效宽度制的测量力分别如表1及表2所示。 4.6两测量带轮轴线应相互平行,两测量带轮V形槽对称平面应重合,偏斜角(见图4)应符合GB T13575.1和GB/T13575.2的规定。
中山
t.
+
1
8
4
1
1
β、P---偏斜角。
图4两测量带轮V形槽对称平面偏斜角示意图
4.7以测量带轮轴中心线为基准的带轮外圆周表面的径向圆跳动和带轮的端面圆跳动公差值应不低于GB/T1184中未注公差值L级的规定。 4.8测长机的基本要求、外观质量及电气性能应符合HG/T2382的规定。 4.9测长机的运输颠簸性能应符合HG/T2382的规定。 5试验 5.1试验条件应符合4.1的规定。 5.2试验工具及仪器:
a) 内径千分尺,分度值0.01mm; b) 标准量块,五等; c) 测力装置,测量准确度0.3%; d) 百分表,分度值0.01mm;
粗糙度标准比较块。
e)
5.3带轮中心距测量机构的示值误差用内径千分尺检验,将滑动带轮置于导轨的任一位置,用内径千分尺测量两带轮的轴间距(内径千分尺可用接长杆加长)。求出测得的轴间距加上两带轮轴的半径之和与此时带轮中心距测量机构的显示值之差的绝对值,按上述方法测量三次,所得最大值应符合4.2的规定。 4 HG/T2647—2011
5.4V带露出高度测量机构的示值误差用量块检验。将量块与带轮外缘贴紧,使量块表面与露出高度测头垂直,求出此时露出高度测量机构的显示值与量块厚度之差的绝对值。转动带轮在不同的位置上按上述方法测量三次,所得最大值应符合4.3的规定 5.5测量带轮的主要参数按GB/T11356.2的有关规定进行检验,粗糙度用粗糙度标准比较块检验,结果应符合4.4的规定。 5.6测量力用测力装置检验,将测力装置的力传感器两端用钢丝绳或其他软绳与两个测量带轮连接,分别在磁码盘上加上与各种规格V带相对应的磁码配重,测出的力值应符合4.5的规定。 5.7两测量带轮V形槽对称平面的偏斜角用百分表测量。将经检验合格的带轮装到带轮轴上,把滑动带轮置于导轨的任一位置,使百分表测头与带轮端面接触,在靠近两带轮外缘(如图5所示)的A,、 A2、Ai、A2处依次读数,则偏斜角β按式(1)计算。
N-N Q- d.
N2N,
(1)
3,
L
式中:
β1 偏斜角,(")
NNzN-- 百分表依次在A1、A2及A处的读数值,单位为毫米(mm);
L Al、A2之间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a 带轮中心距,单位为毫米(mm); da 带轮外径,单位为毫米(mm)。
偏斜角β按式(2)计算。
N2 - FV
N N
B2=
(2)
arnta
L
L
式中:
β2 偏斜角,(")
N、N2、Ni、N2 百分表依次在A1、A2、Ai、Az处的读数值,单位为毫米(mm);
L- Al、A2之间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L'.. Ai、A2之间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转动两带轮,在带轮的不同位置上按上述方法测量三次,所得结果的最大值应符合4.6的规定。
V
V
N
A
A2
图5测量带轮V形槽对称平面的偏斜角测量示意图
5.8测量带轮的径向及端面圆跳动按GB/T1958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其结果应符合4.7的规定。 5.9测长机的基本要求、外观质量及电气性能的检验按HG/T2382的有关规定进行,其结果应符合 4.8的规定。 5.10测长机包装后,用载重汽车以30km/h~40km/h的速度在三级公路上运行200km或在颠簸试验台上做相应的试验,其性能应符合4.9的规定。
5 HG/T 26472011
6 检验规则 6.1每台测长机须经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并附有产品合格证方可出厂。 6.2测长机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两种。 6.2.1出厂检验按4.2~4.6要求逐台进行检验。 6.2.2型式检验按4.24.8进行抽样检验。 6.3 测长机应在HG/T2382规定的有关情况下进行型式检验 6.4型式检验的抽样、判定规则按HG/T2382的有关规定执行。 7 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测长机的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应符合HG/T2382的有关规定 8 随机文件
测长机随机文件的种类、存放应符合HG/T2382的规定。
6
上一章:HG/T 2645-2011 橡胶专用裁刀技术条件 下一章:HG/T 2648-2011 输送带滚筒摩擦试验机技术条件

相关文章

GB/T 11544-2012 带传动 普通V带和窄V带 尺寸(基准宽度制) GB/T 13575.1-2022 普通和窄V带传动 第1部分:基准宽度制 GB/T 13575.2-2022 普通和窄V带传动 第2部分:有效宽度制 GB/T 13575.2-2022 清晰版 普通和窄V带传动 第2部分:有效宽度制 GB/T 13575.1-2022 清晰版 普通和窄V带传动 第1部分:基准宽度制 HG/T 3745-2011 联组普通V带 HG/T 3708-2020 普通V带疲劳(无扭矩)试验机 GB/T 6931.2-2020 带传动术语 第2部分:V带和多楔带传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