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71.120:83.200 G 98 备案号:34507—2012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 2152—2011 代替HG/T2152-1991
炭黑DBP吸收值测定仪技术条件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DBP absorption number
of carbon black absorptometers
2012-07-01实施
2011-12-2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 2152—2011
前言
本标准代替HG/T2152一1991《炭黑DBP吸收值测定仪技术条件》。 本标准与HG/T2152199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对原标准中第4章、第5章的章条编号进行了重新排列;修改了试验结果的重复性要求,增加了试验结果的再现性要求(见本版的4.6);将原标准的附录A改成本标准的附录B,将原标准的附录B改成本标准的附录A;修改了原标准A.5.2标准参比炭黑(见本版的B.5.2);修改了原标准A.5.3试样量的称取精度(见本版的B.5.3);修改了原标准表A.2中的炭黑类型及其试样量(见本版的表B.2)。
本标准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化学工业橡胶测试仪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北京友深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成、朱庆华。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HG/T2152一1991。
-
HG/T 2152—2011
炭黑DBP吸收值测定仪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炭黑DBP吸收值测定仪的结构尺寸、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 贮存及成套性等。
本标准适用于炭黑D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吸收值测定仪(以下简称测定仪)。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3780.2一2007炭黑第2部分:吸油值的测定 HG/T2382橡胶测试仪器设备通用技术要求
3结构尺寸 3.1结构组成
测定仪由混合槽、转子、扭矩传感装置、恒速滴定装置和数据采集与处理装置组成。 3.2混合槽
炭黑与DBP混合槽的几何形状及尺寸见图1,混合槽应符合GB/T3780.22007附录C中C.2 的要求。
64 51
单位为毫米
O
51
38.1±0.01
100
0.02
图1混合槽的几何形状及尺寸图
3.3转子
转子几何形状及尺寸见图2,转子由耐磨的合金材料制成,或由经处理后硬度达到HRC45以上的钢材制成。 3.4扭矩传感装置
此装置将转子所承受的扭矩转换为传输信号输出。
1
HG/T2152—2011
单位为毫米
R38
8
2
74
50
图2转子几何形状及尺寸图
3.5恒速滴定装置
该装置由电动机、油箱、油泵(或柱塞式滴定管)及输出管组成。输出管应为耐DBP溶胀并且容易弯曲的塑性管。 3.6数据采集与处理装置
该装置用于接收记录试验过程中转子所承受的扭矩值和相对应的DBP吸收量,并进行必要处理。 此装置最好使用微型计算机,也可采用其他方式(或记录仪)完成。 4要求 4.1正常工作环境 4.1.1环境温度23℃土2℃;相对湿度小于80%。 4.1.2周围空气中不含有腐蚀性气体。 4.1.3电源电压波动范围不超过额定值的士10%。 4.2转子下沿与混合槽壁的间隙
转子在垂直位置时,转子下沿与混合槽壁的间隙为1.1mm。 4.3转子转速
电动机驱动的转子转速范围为110r/min~130r/min,与从动转子的速比为1:2也可采用1;1。 4.4扭矩传感装置输出的扭矩值
扭矩传感装置输出的扭矩值的波动范围不超过试验过程中最大扭矩值的5%。 4.5恒速滴定装置
恒速滴定装置的滴定速度范围为3.7mL/min~4.3mL/min,滴定允许偏差为土0.024mL/min。 4.6重复性和再现性
重复性: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值不超过其平均值的1.2%。 再现性: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值不超过其平均值的3.5%。
4.7绝缘电阻
电力电路对机壳的绝缘电阻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均大于7MQ。 4.8绝缘强度
当周围空气温度为23℃士2℃、相对湿度小于80%的情况下,在1min内应承受表1的耐压试验而无击穿和飞弧现象。
2
HG/T 2152—2011
表1耐压试验试验电压/V 1 500
项目电力电路对机壳
试验电源频率/Hz
50
4.9噪声
测定仪的噪声声压级不应超过75dB(A)。 4.10外观
测定仪的外壳及零件表面覆盖层应光洁完好、无剥落损伤等缺陷,紧固件应无松动现象。每个开关和操作必须灵活可靠。操作键上的文字、符号和标志应清晰端正,并且不会因磨损和试剂的作用而变得模糊不清。 4.11运输和颠簸试验
在包装条件下,测定仪应能承受运输颠簸试验而无损坏。颠簸后的测定仪不经修理仍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5试验方法 5.1试验条件
试验应在4.1规定的条件下进行。 5.2仪器及材料
试验所需仪器及材料包括: a) 记录仪:精度为0.5级; b) 恒温干燥箱:125℃士3℃;
c) 天平:精度0.01g; d) 干燥器; e) 粉碎装置:能粉碎25g~30g的炭黑; f) 刮刀:可用调墨刀,具韧性,不锈钢质,锥形,长100mm~150mm; g) 秒表; h) 烧杯:容量150mL; i) DBP输出管:能耐DBP的溶胀; ji) 试剂:DBP,25℃时密度为1.045g/mL~1.050g/mL; k) 声级计(1级); 1)塞尺。
5.3转子下沿与混合槽壁的间隙试验
转子长轴在铅垂位置时,长轴端与混合槽壁的间隙用塞尺进行检测,应符合4.2的要求。 5.4电动机驱动的转子转速试验
电动机驱动的转子转速试验用秒表或非接触式的转速表进行,应符合4.3的要求。 5.5扭矩传感装置输出扭矩值的试验
扭矩传感装置输出扭矩值的试验用0.5级的记录仪绘制炭黑DBP吸收值曲线图进行,应符合4.4 的规定。 5.6恒速滴定装置的试验
恒速滴定装置的试验按附录A进行,应符合4.5的要求。 5.7重复性和再现性试验
重复性和再现性试验按附录B进行,应符合4.6的要求。
3
HG/T2152—2011 5.8绝缘电阻试验
绝缘电阻试验用500V兆欧表进行,应符合4.7的要求。
5.9绝缘强度试验
绝缘强度试验在绝缘强度测试仪上进行,应符合4.8的要求。 5.10噪声测量方法
噪声测量按HG/T2382进行,应符合4.9的要求。 5.11外观试验
外观试验用目测法按4.10要求进行。 5.12颠簸试验
测定仪包装后,用载重汽车以30km/h~40km/h的速度在三级公路上运行200km或在颠簸试验台上做相应的试验,应符合4.11的要求。 6 :检验规则 6.1产品检验
每台产品应经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附有合格文件后方能出厂。
6.2检验分类
产品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6.3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按5.3~5.11逐条逐台进行,其结果应符合4.2~4.10的规定。 6.4型式检验 6.4.1型式检验按5.3~5.12逐条抽样进行,其结果应符合4.2~4.11的规定。 6.4.2在下列情况应进行型式检验:
a) 试制的新产品(包括老产品转产); b)产品设计、工艺或所使用的材料及配套元、器件有重大变更; c) 成批生产的产品进行定期抽查; d)同类产品的质量鉴定。
6.5抽样
定期抽查进行型式检验,一般每年抽查一次,每次不应少于2台。 6.6判定规则 6.6.1在出厂检验时,若有不合格项,可进行一次修复,重新送检。若仍有不合格项,则判定该台产品为不合格品。 6.6.2在型式检验时,若有一台不合格,可进行一次修复;若同一个项目有两台不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 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成套性 7.1标志
在测定仪外壳的适当位置上固定铭牌,铭牌上标明: a) 制造厂名称或厂标; b)仪器名称及型号; c)主要技术指标; d)产品编号; e) 制造年月。
4
HG/T2152-2011
7. 2 2包装 7.2.1 包装箱应牢固,保证正带运输。装卸中不致损坏,防止风沙、雨水的侵蚀, 7.2.2 包装箱外面的文字和标志应清晰,不应因时间的推移和雨水冲刷而模糊不清,其内容包括:
a) 制造厂名称、试验机名称、型号及产品编号; b) 收货单位及地址; c) 包装箱尺寸及毛重;箱子重心线和起吊绳索的位置标志; d) “向上”、“精密仪器”、“轻放”等字样及图样。
7. 3 3运输
按7.2.1要求进行包装的测定仪,用常用的交通工具运输,但应避免雨雪淋溅或机械碰撞。 7.4贮存
存放测定仪的仓库应干燥通风,其环境条件为: a) 温度:10℃~35℃; b)相对湿度:小于80%(20℃); c) 室内无过多灰尘,无酸、碱及其他会引起腐蚀的气体,且无强烈机械振动、冲击及强烈电磁场,
7. 5 5成套性 7.5. 1 成套供应的测定仪包括:主机、恒速滴定装置及配套仪表。 7.5. 2 随同测定仪提供下列技术文件:
a) 装箱单; b)产品出厂合格证; c) 安装使用说明书,
7.5.3 随机文件应装入塑料袋中,并放置在包装箱内。
2
HG/T2152—2011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恒速滴定装置的试验
A.1概述
恒速滴定装置是吸收值测量体系的重要部分。如果滴定装置发生故障而不能向炭黑试样提供规定
数量的试剂,将会导致错误的吸收值读数。本附录提供一种方法,用来校核滴定装置提供试剂的速率和精度。
A.2试剂
DBP的密度为1.045g/mL1.050g/mL(25℃)。 A.3仪器
a) 秒表; b) 烧杯:容量150mL; c) 天平:精确至0.01g d) 塑性管:能耐DBP溶胀。
A.4操作规程 A.4.1 保证所有密封和管路处于良好状态。 A.4.2 使整个滴定系统充满试剂,并确保管路系统中无空气。 A.4.3 当滴定装置充满试剂时,使旋塞处于输出状态,直到输出管获得恒流速为止。 A.4.4 停止输出管输出试剂,并置数字计数器到零。 A.4.5把已称重的烧杯(准确到0.01g)放在输出管下面。 A.4.6 同时启动滴定装置和秒表。 A.4.7 计时到2min时,停止滴定并记录滴定数值。 A.4.8称重并记录输出试剂的质量。 A.4.9重新充满滴定管。 A.4.10 改变A.4.7的时间到4min和8min,重复A.4.3~A.4.9的操作。 A.5校验结果的评定 A.5.1 用公式(A.1)计算输出试剂的体积V,单位为毫升(mL)。
V=m
(A.1)
p
式中: m -输出试剂的质量,单位为克(g);
-试剂密度,单位为克每毫升(g/mL)。
A.5.2合格评定:计算的试剂量与数字记录的读数的偏差应在表A.1范围内。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