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NB/SH/T 0907-2015 在用石油产品和烃基润滑油中磷酸盐(酯)抗磨剂状态监测试验法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NB/SH/T 0907-2015 在用石油产品和烃基润滑油中磷酸盐(酯)抗磨剂状态监测试验法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651.7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18 11:56:59



相关搜索: 润滑油 红外 状态监测 光谱 试验 石油产品 变换 在用 磷酸盐 抗磨剂

内容简介

NB/SH/T 0907-2015 在用石油产品和烃基润滑油中磷酸盐(酯)抗磨剂状态监测试验法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ICS 75. 100 E 34
SH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
NB/SH/T0907—2015
在用石油产品和烃基润滑油中磷酸盐(酯)抗磨剂状态监测试验法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Standard practice for condition monitoring of phosphate antiwear additivies in in-service petroleum and hydrocarbon based lubricants by trend analysis using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spectrometry
2015-10-27发布
2016-03-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NB/SH/T0907—2015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采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美国试验与材料协会标准ASTMD7412-09《在用石油产品和烃基
润滑油中磷酸盐(酯)抗磨剂状态监测试验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为了适合我国国情,本标准与ASTMD7412-09的主要差异如下:
引用标准采用我国现行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删除了引用标准D7414、D7415和E131; -删除了3.1中“本试验方法中相关的红外光谱术语定义请参阅E131”的叙述; -删除了5.1中列举的D7414,D7415等试验方法。
本标准由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润滑油换油指标分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润滑油换油指标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0/
SC6)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兰州润滑油研究开发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郎需进、李源春、周亚斌。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 NB/SH/T0907—2015
在用石油产品和烃基润滑油中磷酸盐(酯)抗磨剂状态监测试验法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警告:本标准涉及某些有危险性的材料、操作和设备,但无意对与此有关的所有安全问题都提出建议。因此,用户在使用本标准之前应建立适当的安全和保护措施,并确定相关规章限制的适用性。 1范围
1.1本标准适用于监测在用石油产品和烃基润滑油中的磷酸盐(酯)抗磨剂,如不同类型的发动机油、液压油和其他抗磨损的润滑剂。传统的磷酸盐(酯)抗磨添加剂包括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三烷基磷酸盐和磷酸酯。 1.2本标准采用FT-IR光谱监测正常机械运行中在用石油产品和烃基润滑油中磷酸盐(酯)抗磨添加剂的耗解。监测在用润滑油中磷酸盐(酯)添加剂的耗解可以预示设备的非正常磨损和苛刻运行条件。本标准作为一种快速、简便的监测在用石油产品和烃基润滑油中磷酸盐(酯)抗磨剂的方法,通过监测油品中磷酸盐(酯)抗磨剂的水平实现诊断设备运行状态的目的。 1.3标准规程NB/SH/T0911描述了获得监测在用油和润滑油中磷酸盐(酯)抗磨剂红外光谱数据的方法。本标准提供了磷酸盐(酯)抗磨剂监测数据的直接趋势分析法和差谱(光谱差减)趋势分析法。 1.4本标准用于监测在用石油产品和烃基润滑油中磷酸盐(酯)抗磨剂的光谱变化趋势。警告或报警限值可以依据单次测量的一个固定最小值或者测量响应值的变化速率来设定。 1.4.1对于直接趋势分析,用吸收光谱所记录的数值进行分析,数值报告的单位为吸光度/0.100mm。 1.4.2对于差谱趋势分析,用差谱得到的数值进行分析(差谱是由在用油的谱图减去参比油的谱图而获得),数值报告的单位为100x吸光度/0.100mm(相当于吸光度/1.00cm)。 1.4.3对于任何一种情况,都必须根据统计分析、相同或相似设备的历史、循环测试或者结合其他相关磷酸盐(酯)抗磨剂水平变化的方法与设备的机械状况来确定设备维修的限值。
注:对任何机械设备建立或推荐正常的、警告的、预警或报警限值不是本标准的目的。该限值应该结合机械设备生
产商和维修团队的建议和指导建立。
1.5本标准适用于矿物基和烃基润滑油,不适用于酯基润滑油,包括多元醇酯或磷酸酯。 1.6本标准采用国际单位制(SI)单位。
例:波数的单位为cm-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目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1133液体石油产品水含量测定法(卡尔·费休法) GB/T11137深色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逆流法)和动力黏度计算法 GB/T17476使用过的润滑油中添加剂元素、磨损金属和污染物以及基础油中某些元素测定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SH/T0251石油产品碱值测定法(高氯酸电位滴定法) NB/SH/T0853一2010在用润滑油状态监测法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趋势分析法 NB/SH/T09072015
3术语和定义
3. 1
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NB/SH/T0911男定的
RESS
3. 2
achnery ybealth
机械状态
机器的零部件 部件和整机的运行状况的定性表达。用于表达维修和操作的建议或要求,以便决定机器是否维续运行、 制定维修时间或立即维修 4方法概要
本标准四用 T-IR光谱监测在用石油产品和烃基润 油中磷酸盐(酯)抗磨添加剂的含量水平。 在用油 IR 谱的采集按照NB/SH/T0911 中拟定的直接趋势分析或差谱趋势分析大法获得,采用峰
磷酸盐(酯)抗磨剂的含量 水平
高或峰
只推
5

磨剂 泛应用于矿物和烃基润滑油中,通过摩擦热激活并形成化学 屏障以预防机械磨损。 磷酸
剂能够通过F -IR中磷酸盐(酯)的特征吸收峰进行测量 起初,磷酸盐 (酯)抗 磨剂
盐因氧 化作 用分 解与金属表面维油中

行过程中, 在 用油相对 于新和湿度的影响,磷 酸盐(酯 抗
润滑油旦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润 滑油的加速氧 化点之前 这
酯)含量水平应具
A
磨齐 生氧 和水解,从而 致它的显著耗
(酯)含量水 的趋势变化 为 断润滑油的使用寿命的 个非常有用的 标识。 因此,
就使监测 酸盐 脂)抗磨剂耗 成为判断 机 状态是否健康的一个重要 参数,并应考 虑与其他反映
百件
平估参数相结 如用于 磨损金 属分析的 子发 射(AE) 中原子吸收 AA)光谱 (例
润滑如GB 476 润滑油的 理化性质测 式方法 (例如GB) T265 SH/T025 和GB/T11 33) 以及氧化、 磺化、 化产物 和外部污染 等其他的 FT-IR R分析方法 例如 NB/SH/T0853—2010)
山高含量水的 上醇和酯基添加剂或污染物均对磷酸盐(酯)抗磨剂的监测产生干扰。 7仪器 7. 1 傅里叶变换
6干扰
义装配样品池、过滤器(可选)和真空系统 (向选),在标准规程NB/SH/T
0907中具体描述。 7.2FI-IR光谱采集参数 根据标准规程NB/SH/T0911设定MT-IR光谱采集参数。
HO
8取样
按照标准规程NB/SH/T0911中相关条款的规定采集在用油和参比油,参比油的采集仅在差谱趋势分析中需要。 2 NB/SH/T0907—2015
9 仪器的准备和维护
9. 1 按照标准规程NB/%H 9.2 按照标准规程NB
相关条款的规定冲洗样品池、 管路和过滤器。 11中相关条款的规定测定样品池的光程。
10 操作步骤
PRESS A C
10.1 按照标准规程N/SH 1/T0911中相关条款的规定程序采集背景光谱 10. 2 差谱 趋势分析, 按照 标准规程NB/SH/T0911中相关条款的规定程厅 序采集参比油的吸收光谱。 10. 3 按 标准规 NB/SH /T0911中相关条款的规定程序采集在用油的呀 爱收光谱 10. 4 炒 据处理 按照标准 现程NB/SH/T0911的规定,将所有数据折算 0.100mm下的吸光度值。
11
11. 1 磷酸盐 【酯抗磨剂含量的计算 11. 1
4
A(直接趋势 分析):利用直接趋势法计算磷酸盐(酯) 磨剂含量。所采用的测量面表1。图1举例说明了柴油机曲轴箱油光谱中磷酸盐(酯) 磨剂的面积测量方式。

积和
表 1 矿物和烃基润滑油中磷酸盐(酯)抗磨剂测 量参数
方法直接趋势分析) 差谱趋势分析)
基线点/cm
W量/C
1900和650~550量小吸收波长点
1025 960区 1020 ~930最小吸收值
1020和93
0.7
E 镀盐抗
0.3
N
0.2
950
1100
1050 波数/cm-1
1000
O
图1直接趋势法测量柴油机曲轴箱油磷酸盐(酯)抗磨剂(程序A)
11.1.2程序B(差谱趋势分析):利用差谱趋势法计算磷酸盐(酯)抗磨剂的含量。采用峰高和双点基线法(见表1),获得一个负值作为在用油相对于参比油日益减少的磷酸盐(酯)抗磨剂含量。图 2举例说明了差谱趋势分析法测量柴油机曲轴箱油光谱中磷酸盐(酯)抗磨剂的方式。
3 NB/SH/T0907—2015
1.0
0.9
磷酸盐抗磨剂(峰高) 1020 cm-1~930 cm-1
0.8
0.7
0.6
新吸
0.5
0.4
0.3
0.2
基线
1020 cm-1_930 cm-l
900
1300
1200
1100 波数/cm-1
1000
图2差谱趋势法测量柴油机曲轴箱油磷酸盐(酯)抗磨剂(程序B)
11.2样品污染:为了防止样品的交叉污染(样品携带量达到最小),用少量的下一个样品或易挥发的溶剂冲洗前一个样品。冲洗效果通过以下方式评估:连续分析一个低水平磷酸盐(酯)抗磨剂含量的在用油样(L)和一个高水平磷酸盐(酯)抗磨剂含量的在用油样(H),接着再分析一个低水平的磷酸盐(酯)抗磨剂含量的在用油样(Lz),按下式1)计算残留百分含量(Pc),Pc值应小于5%。
L2-L,
Pc
x100..
(1)
H,
式中:
L、H,和L2——以指定顺序操作所测量的油样中的磷酸盐(酯)抗磨剂的吸光度测量值。
12报告
12.1程序A(直接趋势分析):测量值以吸光度/0.100mm为单位报告。 12.2程序B(差谱趋势分析):测量值以吸光度/cm为单位报告,计算方法如下:
(2)
A=A.x100...
式中:
A- 磷酸盐(酯)抗磨剂吸光度/cm; A。一磷酸盐(酯)抗磨剂吸光度/0.100mm。
12.3趋势:在润滑油使用寿命期间,需按照既定时间间隔记录和报告测量数据。理论上,磷酸盐(酯)抗磨剂的测量值需与新油进行比较,并标绘出磷酸盐(酯)抗磨剂随时间的相对变化,以确定何时换油,虽然其他参数可能更早地指示换油。取样和报告的时间间隔基于机器类型和与该参数相关的 4 NB/SH/T 0907—2015
历史经验。 12.4统计分析和界限值:对于统计分析和设定界限值,参考标准NB/SH/T0853一2010附录C“分布图和统计学分析”。 12.5润滑油配方的影响:润滑油配方影响磷酸盐(酯)抗磨剂的测量值,不同配方的润滑油体系的测量值无法进行比较。所得到的结果应相对于相同配方的新油测量值进行说明,或直接与历史样品值进行趋势分析。
13精密度和偏差
13.1 精密度:本标准的精密度未通过正式实验室间研究确定。初步检验方法重复性的方式为:同个操作者在给定实验室中采用相同的测试方法并使用同样的仪器设备在较短的实验间隔内采用正确的操作方法进行重复试验,比较获得的重复性结果,在20个测量结果里面只允许一个结果超过以下值:
重复性=0.53吸光度/0.100mm(直接趋势分析)重复性=0.57吸光度/cm(差谱趋势分析)
13.2偏差:本标准方法无偏差。因为磷酸盐(酯)抗磨剂的含量水平只能用本标准方法进行测定,没有其他可用的参考方法和参考值。
14 关键词
状态监测;差谱趋势分析;直接趋势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烃基润滑油;在用油;红外;IR;润滑油;磷酸盐(酯)抗磨剂
5 ICS 75. 100 E 34
SH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
NB/SH/T0907—2015
在用石油产品和烃基润滑油中磷酸盐(酯)抗磨剂状态监测试验法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Standard practice for condition monitoring of phosphate antiwear additivies in in-service petroleum and hydrocarbon based lubricants by trend analysis using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spectrometry
2015-10-27发布
2016-03-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NB/SH/T0907—2015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采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美国试验与材料协会标准ASTMD7412-09《在用石油产品和烃基
润滑油中磷酸盐(酯)抗磨剂状态监测试验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为了适合我国国情,本标准与ASTMD7412-09的主要差异如下:
引用标准采用我国现行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删除了引用标准D7414、D7415和E131; -删除了3.1中“本试验方法中相关的红外光谱术语定义请参阅E131”的叙述; -删除了5.1中列举的D7414,D7415等试验方法。
本标准由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润滑油换油指标分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润滑油换油指标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0/
SC6)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兰州润滑油研究开发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郎需进、李源春、周亚斌。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 NB/SH/T0907—2015
在用石油产品和烃基润滑油中磷酸盐(酯)抗磨剂状态监测试验法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警告:本标准涉及某些有危险性的材料、操作和设备,但无意对与此有关的所有安全问题都提出建议。因此,用户在使用本标准之前应建立适当的安全和保护措施,并确定相关规章限制的适用性。 1范围
1.1本标准适用于监测在用石油产品和烃基润滑油中的磷酸盐(酯)抗磨剂,如不同类型的发动机油、液压油和其他抗磨损的润滑剂。传统的磷酸盐(酯)抗磨添加剂包括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三烷基磷酸盐和磷酸酯。 1.2本标准采用FT-IR光谱监测正常机械运行中在用石油产品和烃基润滑油中磷酸盐(酯)抗磨添加剂的耗解。监测在用润滑油中磷酸盐(酯)添加剂的耗解可以预示设备的非正常磨损和苛刻运行条件。本标准作为一种快速、简便的监测在用石油产品和烃基润滑油中磷酸盐(酯)抗磨剂的方法,通过监测油品中磷酸盐(酯)抗磨剂的水平实现诊断设备运行状态的目的。 1.3标准规程NB/SH/T0911描述了获得监测在用油和润滑油中磷酸盐(酯)抗磨剂红外光谱数据的方法。本标准提供了磷酸盐(酯)抗磨剂监测数据的直接趋势分析法和差谱(光谱差减)趋势分析法。 1.4本标准用于监测在用石油产品和烃基润滑油中磷酸盐(酯)抗磨剂的光谱变化趋势。警告或报警限值可以依据单次测量的一个固定最小值或者测量响应值的变化速率来设定。 1.4.1对于直接趋势分析,用吸收光谱所记录的数值进行分析,数值报告的单位为吸光度/0.100mm。 1.4.2对于差谱趋势分析,用差谱得到的数值进行分析(差谱是由在用油的谱图减去参比油的谱图而获得),数值报告的单位为100x吸光度/0.100mm(相当于吸光度/1.00cm)。 1.4.3对于任何一种情况,都必须根据统计分析、相同或相似设备的历史、循环测试或者结合其他相关磷酸盐(酯)抗磨剂水平变化的方法与设备的机械状况来确定设备维修的限值。
注:对任何机械设备建立或推荐正常的、警告的、预警或报警限值不是本标准的目的。该限值应该结合机械设备生
产商和维修团队的建议和指导建立。
1.5本标准适用于矿物基和烃基润滑油,不适用于酯基润滑油,包括多元醇酯或磷酸酯。 1.6本标准采用国际单位制(SI)单位。
例:波数的单位为cm-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目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1133液体石油产品水含量测定法(卡尔·费休法) GB/T11137深色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逆流法)和动力黏度计算法 GB/T17476使用过的润滑油中添加剂元素、磨损金属和污染物以及基础油中某些元素测定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SH/T0251石油产品碱值测定法(高氯酸电位滴定法) NB/SH/T0853一2010在用润滑油状态监测法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趋势分析法 NB/SH/T09072015
3术语和定义
3. 1
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NB/SH/T0911男定的
RESS
3. 2
achnery ybealth
机械状态
机器的零部件 部件和整机的运行状况的定性表达。用于表达维修和操作的建议或要求,以便决定机器是否维续运行、 制定维修时间或立即维修 4方法概要
本标准四用 T-IR光谱监测在用石油产品和烃基润 油中磷酸盐(酯)抗磨添加剂的含量水平。 在用油 IR 谱的采集按照NB/SH/T0911 中拟定的直接趋势分析或差谱趋势分析大法获得,采用峰
磷酸盐(酯)抗磨剂的含量 水平
高或峰
只推
5

磨剂 泛应用于矿物和烃基润滑油中,通过摩擦热激活并形成化学 屏障以预防机械磨损。 磷酸
剂能够通过F -IR中磷酸盐(酯)的特征吸收峰进行测量 起初,磷酸盐 (酯)抗 磨剂
盐因氧 化作 用分 解与金属表面维油中

行过程中, 在 用油相对 于新和湿度的影响,磷 酸盐(酯 抗
润滑油旦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润 滑油的加速氧 化点之前 这
酯)含量水平应具
A
磨齐 生氧 和水解,从而 致它的显著耗
(酯)含量水 的趋势变化 为 断润滑油的使用寿命的 个非常有用的 标识。 因此,
就使监测 酸盐 脂)抗磨剂耗 成为判断 机 状态是否健康的一个重要 参数,并应考 虑与其他反映
百件
平估参数相结 如用于 磨损金 属分析的 子发 射(AE) 中原子吸收 AA)光谱 (例
润滑如GB 476 润滑油的 理化性质测 式方法 (例如GB) T265 SH/T025 和GB/T11 33) 以及氧化、 磺化、 化产物 和外部污染 等其他的 FT-IR R分析方法 例如 NB/SH/T0853—2010)
山高含量水的 上醇和酯基添加剂或污染物均对磷酸盐(酯)抗磨剂的监测产生干扰。 7仪器 7. 1 傅里叶变换
6干扰
义装配样品池、过滤器(可选)和真空系统 (向选),在标准规程NB/SH/T
0907中具体描述。 7.2FI-IR光谱采集参数 根据标准规程NB/SH/T0911设定MT-IR光谱采集参数。
HO
8取样
按照标准规程NB/SH/T0911中相关条款的规定采集在用油和参比油,参比油的采集仅在差谱趋势分析中需要。 2 NB/SH/T0907—2015
9 仪器的准备和维护
9. 1 按照标准规程NB/%H 9.2 按照标准规程NB
相关条款的规定冲洗样品池、 管路和过滤器。 11中相关条款的规定测定样品池的光程。
10 操作步骤
PRESS A C
10.1 按照标准规程N/SH 1/T0911中相关条款的规定程序采集背景光谱 10. 2 差谱 趋势分析, 按照 标准规程NB/SH/T0911中相关条款的规定程厅 序采集参比油的吸收光谱。 10. 3 按 标准规 NB/SH /T0911中相关条款的规定程序采集在用油的呀 爱收光谱 10. 4 炒 据处理 按照标准 现程NB/SH/T0911的规定,将所有数据折算 0.100mm下的吸光度值。
11
11. 1 磷酸盐 【酯抗磨剂含量的计算 11. 1
4
A(直接趋势 分析):利用直接趋势法计算磷酸盐(酯) 磨剂含量。所采用的测量面表1。图1举例说明了柴油机曲轴箱油光谱中磷酸盐(酯) 磨剂的面积测量方式。

积和
表 1 矿物和烃基润滑油中磷酸盐(酯)抗磨剂测 量参数
方法直接趋势分析) 差谱趋势分析)
基线点/cm
W量/C
1900和650~550量小吸收波长点
1025 960区 1020 ~930最小吸收值
1020和93
0.7
E 镀盐抗
0.3
N
0.2
950
1100
1050 波数/cm-1
1000
O
图1直接趋势法测量柴油机曲轴箱油磷酸盐(酯)抗磨剂(程序A)
11.1.2程序B(差谱趋势分析):利用差谱趋势法计算磷酸盐(酯)抗磨剂的含量。采用峰高和双点基线法(见表1),获得一个负值作为在用油相对于参比油日益减少的磷酸盐(酯)抗磨剂含量。图 2举例说明了差谱趋势分析法测量柴油机曲轴箱油光谱中磷酸盐(酯)抗磨剂的方式。
3 NB/SH/T0907—2015
1.0
0.9
磷酸盐抗磨剂(峰高) 1020 cm-1~930 cm-1
0.8
0.7
0.6
新吸
0.5
0.4
0.3
0.2
基线
1020 cm-1_930 cm-l
900
1300
1200
1100 波数/cm-1
1000
图2差谱趋势法测量柴油机曲轴箱油磷酸盐(酯)抗磨剂(程序B)
11.2样品污染:为了防止样品的交叉污染(样品携带量达到最小),用少量的下一个样品或易挥发的溶剂冲洗前一个样品。冲洗效果通过以下方式评估:连续分析一个低水平磷酸盐(酯)抗磨剂含量的在用油样(L)和一个高水平磷酸盐(酯)抗磨剂含量的在用油样(H),接着再分析一个低水平的磷酸盐(酯)抗磨剂含量的在用油样(Lz),按下式1)计算残留百分含量(Pc),Pc值应小于5%。
L2-L,
Pc
x100..
(1)
H,
式中:
L、H,和L2——以指定顺序操作所测量的油样中的磷酸盐(酯)抗磨剂的吸光度测量值。
12报告
12.1程序A(直接趋势分析):测量值以吸光度/0.100mm为单位报告。 12.2程序B(差谱趋势分析):测量值以吸光度/cm为单位报告,计算方法如下:
(2)
A=A.x100...
式中:
A- 磷酸盐(酯)抗磨剂吸光度/cm; A。一磷酸盐(酯)抗磨剂吸光度/0.100mm。
12.3趋势:在润滑油使用寿命期间,需按照既定时间间隔记录和报告测量数据。理论上,磷酸盐(酯)抗磨剂的测量值需与新油进行比较,并标绘出磷酸盐(酯)抗磨剂随时间的相对变化,以确定何时换油,虽然其他参数可能更早地指示换油。取样和报告的时间间隔基于机器类型和与该参数相关的 4 NB/SH/T 0907—2015
历史经验。 12.4统计分析和界限值:对于统计分析和设定界限值,参考标准NB/SH/T0853一2010附录C“分布图和统计学分析”。 12.5润滑油配方的影响:润滑油配方影响磷酸盐(酯)抗磨剂的测量值,不同配方的润滑油体系的测量值无法进行比较。所得到的结果应相对于相同配方的新油测量值进行说明,或直接与历史样品值进行趋势分析。
13精密度和偏差
13.1 精密度:本标准的精密度未通过正式实验室间研究确定。初步检验方法重复性的方式为:同个操作者在给定实验室中采用相同的测试方法并使用同样的仪器设备在较短的实验间隔内采用正确的操作方法进行重复试验,比较获得的重复性结果,在20个测量结果里面只允许一个结果超过以下值:
重复性=0.53吸光度/0.100mm(直接趋势分析)重复性=0.57吸光度/cm(差谱趋势分析)
13.2偏差:本标准方法无偏差。因为磷酸盐(酯)抗磨剂的含量水平只能用本标准方法进行测定,没有其他可用的参考方法和参考值。
14 关键词
状态监测;差谱趋势分析;直接趋势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烃基润滑油;在用油;红外;IR;润滑油;磷酸盐(酯)抗磨剂
5
上一章:NB/SH/T 0892-2015 中间馏分燃料中痕量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下一章:HG/T 5006-2016 水处理剂 聚硫酸铝

相关文章

NB/SH/T 0998-2019 在用石油基和烃基润滑油硝化状态监测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趋势分析法 NB/SH/T 0931-2016 在用石油基和烃基润滑油氧化状态监测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趋势分析法 NB/SH/T 0931-2016 在用石油基和烃基润滑油氧化状态监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趋势分析法 NB/SH/T 0935-2016 在用石油基和烃基润滑油磺化状态监测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趋势分析法 NB/SH/T 0935-2016 在用石油基和烃基润滑油磺化状态监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FT-IR)趋势分析法 NB/SH/T 0853-2010 在用润滑油状态监测法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趋势分析法 NB/SH/T 0853-2010 在用润滑油状态监测法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趋势分析法 NB/SH/T 0999-2019 在用发动机油中烟炱含量的测定 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