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71. 100. 01; 87.060. 10 G 57 备案号:54422—2016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 4977—2016
C.I. 溶剂紫 59
C.I.Solventvoilet 59
2016-09-01实施
2016-04-0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 4977—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3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道博化工有限公司、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染料质量监督检验
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松、董仲生、倪修兵、姬兰琴、刘学峰。
(33)
I
HG/T4977—2016
C.I.溶剂紫59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C.I.溶剂紫59产品的要求,采样,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标签、包装、 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C.1.溶剂紫59的产品质量控制。 结构式:
NH
0
NH:
0
分子式:C26H18N2O4 相对分子质量:422.43(按2013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CAS RN: 6408-72-6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374—2007 染料染色测定的一般条件规定 GB/T2381—2013 染料及染料中间体不溶物质含量的测定 GB/T2386—2014 染料及染料中间体水分的测定 GB/T3049-—2006 工业用化工产品铁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 1,10-菲啰啉分光光度法 GB/T6678—2003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6688—2008 染料相对强度和色差的测定 仪器法 GB/T8170—2008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17037.1—1997 热塑性塑料材料注塑试样的制备 第1部分:一般原理及多用途试样和
长条试样的制备
GB 208142014 染料产品中重金属元素的限量及测定 GB/T21876--2008溶剂染料及染料中间体灰分的测定
3要求
C.1.溶剂紫59的质量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35)
-
HG/T4977—2016
表1C.I.溶剂紫59的质量要求
指标紫色粉末 100 近似~微
试验方法 5. 2 5. 3
项 目
(1)外观 (2) 强度(为标准品的)/分
目测测色(D65光源)*:
(3) 色光(与标准品)
5. 3
DE DC DH
0. 50 0.30~0.30 0.30~0.30
1
0. 5 0. 2 0. 2 100
5. 4 5. 5 5. 6 5. 7
(4) 水分的质量分数/% (5) 甲苯不溶物的质量分数/% (6) 灰分的质量分数/% (7) 铁元素的质量分数/(mg/kg)
N N ≤ N
供需双方协商决定是否控制测色色光指标。
4 采样
以批为单位采样,一次拼混均匀的产品为一批。每批采样件数应符合GB/T6678一2003中7.6 的规定。所采样产品的包装必须完好,采样时勿使外界杂质落人产品中。用探管从上、中、下三部分采样,所采样品总量不得少于200g。将采得的样品充分混匀后,分装于两个清洁、干燥、密封良好的容器中,其上粘贴标签,注明产品名称、批号、生产厂名称、取样日期、地点。一个供检验,另一个保存备查。
5试验方法
5. 1 一般规定
除非另有规定,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GB/T6682规定的三级水。检验结果的判定按 GB/T8170—2008中4.3.3修约值比较法进行。
5. 2 外观的评定
在自然北昼光下目视评定。 5. 3 强度和色光的测定
5.3.1方法提要
制备PS(聚苯乙烯)塑料色板,用测色仪测定或目视评定其强度和色光。 5. 3. 2 试剂和材料
所用试剂和材料应符合GB/T2374一2007第3章的规定。 a) PS塑料粒子:工业品。
硬脂酸锌:工业品。
b)
(36)
2
HG/T4977—2016
c) 钛白粉:金红石型(R2)。 d) 纯白油:工业品,15。
5.3.3 仪器和设备
所用仪器和设备应符合GB/T2374一2007第4章的规定。 a) 实验室注塑机:符合GB/T17037.1一1997中4.2的要求;平板型模具:符合GB/T
17037.1—1997中4.1的要求。 b) 分析天平:感量不大于0.0001g。 c) 测色仪:符合GB/T6688一2008的有关规定。
5. 3.4 分析步骤
准确称取0.2g(精确至0.0001g)标样和试样,分别加人到装有100.0g(精确到0.1g)PS塑料粒子的透明塑料袋中,摇匀,然后分别加人0.5g(精确至0.0001g)钛白粉,摇匀,再加人0.1g (精确至0.0001g)硬脂酸锌,并滴加约0.1g纯白油,摇匀。
分别通过注塑机在200℃注塑成型,取用最后3个(6片)色板进行强度和色光的测定。 5.3.5强度和色光的测定
按GB/T6688一2008的规定测定强度和DE、DC、DH.测色色差按CMC(2:1)色差公式计算。或按GB/T2374一2007中7.1.1的规定目视评定强度和色光,
5.4水分的测定
按GB/T2386一2014中3.2烘干法的规定进行。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应不天于0.06%(质量分数),取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5. 5 5甲苯不溶物的测定
按GB/T2381一2013的规定进行。 称取约2g(精确至0.0001g)试样于500mL烧杯中,加人约200mL甲苯,加热并不断搅拌,
待样品完全溶解后,用已恒量的G3玻璃砂芯埚趁热过滤,然后用50mL热甲苯分数次洗涤烧杯,过滤后将砂芯放入烘箱中,于105℃士2℃干燥至恒量。
5.6灰分的测定
按GB/T21876一2008的规定进行。灼烧温度700℃土10℃。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应不大于0.04%(质量分数),取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5.7 铁含量的测定 5.7.1菲啰啉法(仲裁检验方法) 5.7.1.1 试样的准备
取本标准5.6测定灰分后的,加人1mL硝酸和3mL盐酸溶解残渣。在电炉上蒸干,稍冷,每次用3mL盐酸洗涤埚,洗涤3次。将洗涤液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再用水洗涤埚数次,一并转移至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
同时制备空白溶液试样。
(37)
3
HG/T4977—2016
5.7.1.2测定
按GB/T3049—2006第6章的规定进行。 用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铁标准溶液、试样溶液和空白溶液的吸光度值。以铁标准溶液浓度为横坐
标、其相对应的吸光度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用试样的吸光度值对照标准曲线求出试样中铁元素的含量。 5.7.1. 3 3结果计算
试样中铁元素的量以质量分数w计,数值用毫克每千克(mg/kg)表示,按公式(1)计算:
(p-po)Vf w=
(1)
m
式中: p1——从标准曲线上查得试样溶液中铁离子的浓度的数值,单位为微克每毫升(μg/mL); po 空白溶液中铁离子的浓度的数值,单位为微克每毫升(μg/mL); V -试样溶液的定容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f一试样的稀释倍数; m- 试样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计算结果按GB/T8170一2008第3章的规定修约到1位小数
5. 7.2 2原子吸收法
按GB20814一2014中有关铁元素测定的规定进行。
6检验规则
6.1检验分类
本标准第3章所列的检验项目均为出厂检验项目,应逐批进行检验。 6.2出厂检验
C.I.溶剂紫59应由生产厂的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附合格证明后方可出厂。生产厂应保证所有出厂的C.1.溶剂紫59产品均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6.3复检
如果检验结果中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应重新自两倍量的包装中取样进行检验,重新检验的结果即使只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则整批产品判定为不合格。
7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7.1标志
C.I.溶剂紫59的每个包装容器上都应涂印耐久、清晰的标志。 标志内容至少应有: a)产品名称、规格; b)生产厂名称、地址;
(38)
4
HG/T4977—2016
c) 生产日期; d)净含量。
7. 2 2标签
产品应有标签,标签上应注明产品生产日期、合格证明、执行标准编号、批号 7. 3 3包装
C.I.溶剂紫59装于内衬塑料袋的包装容器内,并加密封,每件净含量25kg土0.2kg,其他包装可与用户协商确定 7.4运输
运输时应防止倒置,小心轻放,避免碰撞,切勿损坏包装。 7. 5 5贮存
C.1.溶剂紫59应贮存于阴凉、干燥、通风处,防止受潮、受热。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