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71.100.40 G 70 备案号:53263—2016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 4920—2016
纺织染整助剂贮存稳定性的测定
Textile dyeing and finishing auxiliaries-Determination of storage stability
2016-07-01实施
2016-01-1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4920—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印染助剂分技术委员会(SAC/TC134/SC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传化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昌邑市荣源印染有限公司、杭州传化精细化工
有限公司、绍兴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梅、沈淑英、张海婴、李蔚文、俞建芳、沈华丽、周丽萍、袁碧云、初和平、叶琼。
I
HG/T 4920—2016
纺织染整助剂贮存稳定性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纺织染整助剂贮存稳定性的测试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纺织染整助剂贮存稳定性的测定。
2原理
将试样盛于规定容器内,在不同温度下贮存一定时间后,观察试样变化,并与试样原状态比较变化情况,评定试样的贮存稳定性。
3 仪器和材料
3.1电热恒温干燥箱:能在50℃土2℃下控温。 3.2低温试验箱:能在一5℃2℃下控温。 3.3样品瓶:聚乙烯瓶或其他能密封的适合的瓶,100mL。 3.4样品袋:可自封聚乙烯袋,装入1kg试样后均匀铺平厚度为1cm的聚乙烯袋。 3.5标准试样压块:1kg重、与聚乙烯袋外形大小一致的不锈钢块。
4 测试步骤
4.1固体样品
取1kg试样,放人样品袋中,使其铺成等厚度的平滑均匀层,密封。在上面放置同样包装的 1kg试样或标准试样压块进行堆压。分别置于50℃土2℃电热恒温干燥箱和一5℃士2℃低温试验箱中,放置7d。取下层试样立即观察有无变化,恢复室温后再观察能否恢复原来的状态。可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其他测试温度 4.2液体样品
在样品瓶中装人为容器容量2/3左右的试样量,盖紧样品盖。分别置于50℃士2℃电热恒温干燥箱和一5℃土2℃低温试验箱中,放置7d。取出立即观察有无变化,恢复室温后再观察能否恢复原来的状态。可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其他测试温度。
注:助剂分类、贮存稳定性建议考察项目及常见不稳定状态参见附录A中表A.1。
5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至少应给出以下内容:
-
HG/T4920—2016
a) 试样的描述; b) 本标准编号; c) 与本标准的差异; d) 试验结果; e) 试验日期; f) 试验温度。
2
HG/T4920—2016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助剂分类、贮存稳定性建议考察项目及常见不稳定状态描述表A.1助剂分类、贮存稳定性建议考察项目及常见不稳定状态描述
产品类别 产品系列
产品类型
建议考察项目性状、色泽、气味性状、色泽、气味
常见不稳定状态描述
前处理 去油剂、精练剂柔软整理 软片
结块、变黄或变红、有氨味或异味结块、黄变、有异味分层、漂油、变稠或变稀、黄变、变浑或变白、悬浮物分层、变稠或变稀、变深或变浅、变浑或变白、悬浮物
固体
去油剂、精练剂、渗透剂 性状、色泽、澄清度
前处理
酶制剂
性状、色泽、澄清度
匀染剂、修色剂、固色剂 性状、色泽、澄清度 分层、变稠或变稀、变深或变浅、变浑
或变白、悬浮物分层、漂油、变稠或变稀、黄变分层、漂油、变稠或变稀、黄变或变深、 变泽或变、悬浮物分层、变稠、黄变
染色
消泡剂
性状、色泽
硅油类柔软整理剂起毛剂棉用增白剂涤用增白剂
性状、色泽、澄清度性状、色泽性状、色泽、澄清度 结晶析山、变深、变浑、絮状物性状
柔软整理
液体 增白
分层(上层清液、下层沉淀)分层(上层清液、下层沉淀)、变稠或变稀、变红或变深、变浑或变白变稠、变胶体、变浑变稠或变稀、悬浮物变稠或变稀、上层清液析出、变黄或变深、变浑、悬浮物分层、变稠或变稀、流动性变差、变深、 变浑
防水 防水防油剂
性状、色泽、澄清度
硬挺剂树脂
性状、澄清度性状
功能
涂层 涂层
性状、色泽、澄清度
增稠剂
性状、色泽、澄清度
印花
性状、色泽、澄清度 结皮、变稠或变稀、流动性变差、变深、
黏合剂
变浑、悬浮物
3
ICS 71.100.40 G 70 备案号:53263—2016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 4920—2016
纺织染整助剂贮存稳定性的测定
Textile dyeing and finishing auxiliaries-Determination of storage stability
2016-07-01实施
2016-01-1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4920—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印染助剂分技术委员会(SAC/TC134/SC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传化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昌邑市荣源印染有限公司、杭州传化精细化工
有限公司、绍兴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梅、沈淑英、张海婴、李蔚文、俞建芳、沈华丽、周丽萍、袁碧云、初和平、叶琼。
I
HG/T 4920—2016
纺织染整助剂贮存稳定性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纺织染整助剂贮存稳定性的测试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纺织染整助剂贮存稳定性的测定。
2原理
将试样盛于规定容器内,在不同温度下贮存一定时间后,观察试样变化,并与试样原状态比较变化情况,评定试样的贮存稳定性。
3 仪器和材料
3.1电热恒温干燥箱:能在50℃土2℃下控温。 3.2低温试验箱:能在一5℃2℃下控温。 3.3样品瓶:聚乙烯瓶或其他能密封的适合的瓶,100mL。 3.4样品袋:可自封聚乙烯袋,装入1kg试样后均匀铺平厚度为1cm的聚乙烯袋。 3.5标准试样压块:1kg重、与聚乙烯袋外形大小一致的不锈钢块。
4 测试步骤
4.1固体样品
取1kg试样,放人样品袋中,使其铺成等厚度的平滑均匀层,密封。在上面放置同样包装的 1kg试样或标准试样压块进行堆压。分别置于50℃土2℃电热恒温干燥箱和一5℃士2℃低温试验箱中,放置7d。取下层试样立即观察有无变化,恢复室温后再观察能否恢复原来的状态。可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其他测试温度 4.2液体样品
在样品瓶中装人为容器容量2/3左右的试样量,盖紧样品盖。分别置于50℃士2℃电热恒温干燥箱和一5℃土2℃低温试验箱中,放置7d。取出立即观察有无变化,恢复室温后再观察能否恢复原来的状态。可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其他测试温度。
注:助剂分类、贮存稳定性建议考察项目及常见不稳定状态参见附录A中表A.1。
5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至少应给出以下内容:
-
HG/T4920—2016
a) 试样的描述; b) 本标准编号; c) 与本标准的差异; d) 试验结果; e) 试验日期; f) 试验温度。
2
HG/T4920—2016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助剂分类、贮存稳定性建议考察项目及常见不稳定状态描述表A.1助剂分类、贮存稳定性建议考察项目及常见不稳定状态描述
产品类别 产品系列
产品类型
建议考察项目性状、色泽、气味性状、色泽、气味
常见不稳定状态描述
前处理 去油剂、精练剂柔软整理 软片
结块、变黄或变红、有氨味或异味结块、黄变、有异味分层、漂油、变稠或变稀、黄变、变浑或变白、悬浮物分层、变稠或变稀、变深或变浅、变浑或变白、悬浮物
固体
去油剂、精练剂、渗透剂 性状、色泽、澄清度
前处理
酶制剂
性状、色泽、澄清度
匀染剂、修色剂、固色剂 性状、色泽、澄清度 分层、变稠或变稀、变深或变浅、变浑
或变白、悬浮物分层、漂油、变稠或变稀、黄变分层、漂油、变稠或变稀、黄变或变深、 变泽或变、悬浮物分层、变稠、黄变
染色
消泡剂
性状、色泽
硅油类柔软整理剂起毛剂棉用增白剂涤用增白剂
性状、色泽、澄清度性状、色泽性状、色泽、澄清度 结晶析山、变深、变浑、絮状物性状
柔软整理
液体 增白
分层(上层清液、下层沉淀)分层(上层清液、下层沉淀)、变稠或变稀、变红或变深、变浑或变白变稠、变胶体、变浑变稠或变稀、悬浮物变稠或变稀、上层清液析出、变黄或变深、变浑、悬浮物分层、变稠或变稀、流动性变差、变深、 变浑
防水 防水防油剂
性状、色泽、澄清度
硬挺剂树脂
性状、澄清度性状
功能
涂层 涂层
性状、色泽、澄清度
增稠剂
性状、色泽、澄清度
印花
性状、色泽、澄清度 结皮、变稠或变稀、流动性变差、变深、
黏合剂
变浑、悬浮物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