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YS/T 758-2011 铝用炭素回转窑直线度测量方法

YS/T 758-2011 铝用炭素回转窑直线度测量方法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512.8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21 17:21:58



相关搜索: 测量 回转窑 方法 直线 ys 炭素 758

内容简介

YS/T 758-2011 铝用炭素回转窑直线度测量方法 ICS 77.020 H 61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758---2011
铝用炭素回转窑直线度测量方法
Straightness measuring method of rotary kiln for aluminium-carbon
2012-07-01实施
2011-12-20发布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YS/T 758—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电投宁夏能源铝业青铜峡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斌、朱越、潘志远、郑建忠、李冰、陈志刚、王东、陈京晖、俞成斌、王昕平、
冯运华、丁向东、刘涛、王怀仁
建筑321---标准查询网 www. jz321. net YS/T758—2011
铝用炭素回转窑直线度测量方法
1范围
本标规定了铝用炭素回转窑日常生产过程中直线度的测量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铝用炭素回转窑直线度的测量。回转窑直径≥2.2m,长度≥45m,支承点在两组
以上。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161光学经纬仪 GB/T10156水准仪 GB/T11336 直线度误差检测 GB/T16455 条式和框式水平仪 GB50026工程测量规范
3方法原理
3.1垂直直线度测量原理
利用水准仪建立一个水平基准面,由标尺读取轮带或筒体正上方最高点相对于水平基准面的高度并根据轮带的直径以及轮带与筒体之间的顶间隙,计算出回转窑各挡支承处简体中心在垂直方向上的相对高差,得出筒体轴线的垂直直线度。
3.2 水平直线度测量原理
利用经纬仪在回转窑的一侧建立一个与窑头和窑尾托轮底座中心连线平行的铅垂基准面,测量轮带或筒体相对于垂直基准面的水平尺寸,计算出轮带或筒体中心的水平位移情况,得出简体轴线的水平直线度。
4测量仪器
4.1水准仪:符合GB/T10156规定,精度为士3mm/km。 4.2光学经纬仪:符合GB/T3161规定,不低于国家J6级技术标准。 4.3标尺:精度为士1mm。 4.4水平尺(精度为0.02mm/200mm)、拐尺、钢卷尺、塞尺(精度为0.01mm)。
游标卡尺(精度为0.02mm)。
4.5
1 YS/T758—2011
5测量步骤 5.1测量条件
应在窑简体静止冷态下测量直线度,测量应在无雨、无雪且风速不高于6m/s的天气条件下进行。 5.2测量回转窑轮带、筒体及托轮直径
用于斤顶将轮带顶起,利用钢丝量出轮带周长,计算出轮带直径;用同样方法测量筒体、托轮的直径,测量完成后可得出各挡位轮带、筒体及托轮实测直径。 5.3测量回转窑轮带与筒体之间的顶间隙
在窑简体冷态下,运用塞尺及游标卡尺对简体顶部垫板及轮带内圈之间距离进行测量,得到轮带与简体之间顶间隙。图1为各挡轮带与筒体垫铁顶间隙示意图。 5.4测量回转窑筒体轴线垂直直线度 5.4.1测量方法:在窑筒体轴线上方合适位置架设水准仪,使标尺垂直于窑筒体轮带测量点上表面,通过水准仪测量。图2为测量原理图及各挡轮带最高点到水平基准面的测量数据hn。 所需数据包括最大跳动量Ti、平均值P、顶间隙及总值H1。
O2
简体
垫铁
托轮
说明: D 轮带内径; d
垫铁外径;顶间隙。
d
图1各挡轮带与筒体垫铁顶间隙示意图
2
建筑321---标准查询网 www. jz321. net YS/T758—2011
水准仪水平测量图
he
1
h.
密简体中心线
图2垂直直线度测量原理图
5.4.2最大跳动量(T,)按式(1)进行计算:
T,hmax-hmin
(1 )
式中: T: - 回转窑轮带或简体的垂直径向最大跳动量,单位为毫米(mm); hw 一所测n组数据中各挡所测h的最大值(n=1,2,3,),单位为毫米(mm);
所测n组数据中各挡所测h的最小值(n二1,2,3,),单位为毫米(mm)。
h min 5.4.3平均值(P,)按式(2)进行计算:
P:=(h,+h2+..+h.)/n
(2 )
式中: P, 平均值,单位为毫米(mm); h, 轮带或筒体最高点到水平基准面的测量数据(n=1,2,3,),单位为毫米(mm)
一所测数据组数。
n
5.4.4总值(H,)按式(3)进行计算:
H=P,+r+
(3)
式中: H,- 窑轮带或筒体中心点到测量基准面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P, 平均值(见5.4.3),单位为毫米(mm);
轮带或筒体的实测半径,单位为毫米(mm);轮带与简体之间顶间隙(见5.3),单位为毫米(mm)。
8
5.4.5回转窑IⅡI、Ⅲ挡相对I挡理论标高差△H按式(4)进行计算:
AH=CXB
(4)
式中: C- 相临两轮带之间距离,单位为毫米(mm); B- 一回转窑筒体安装斜度。
5.4.6轮带或简体中心点偏差△N1按式(5)进行计算:
AN,=Hi+AH-HI
·(5) 3 YS/T758—2011
式中: AN,一轮带或简体中心点相对I挡实测中心点的垂直轴线偏差,单位为毫米(mm); Hi 窑轮带或简体中心点到测量基准面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AH 一Ⅱ、Ⅲ挡相对I挡理论标高差△H(见5.4.5),单位为毫米(mm); H I挡轮带中心点到测量基准面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5.5测量回转密筒体轴线水平直线度 5.5.1测量方法:在窑筒体一侧窑头合适位置架设并调整经纬仪,使标尺垂直于轮带或筒体测量点切面,通过经纬仪读数。图3为测量原理图及各挡轮带或筒体侧边切点到垂直基准面的测量数据。。所需数据包括最大跳动量T2、平均值P2、总值H2。
经纬仪垂直测盘面
Sst
S
寄简体中心线
图3水平直线度测量原理图
5.5.2最大跳动量(T2)按式(6)进行计算:
T2 = Imax — Imin
(6)
式中: T2 回转窑轮带或简体的水平径向最大跳动量,单位为毫米(mm): 1max- 所测n组数据中各挡所测1的最大值,单位为亲米(mm): I min 所测n组数据中各挡所测1的最小值,单位为毫米(mm)。
5.5.3平均值(P2)按式(7)进行计算:
Pa=(l+l2+**+l.)/n
(7)
式中: P2— 平均值,单位为毫米(mm):
轮带或筒体侧边切点到垂直基准面的测量数据,单位为密米(mm);所测数据组数。
1
n
5.5.4总值(H2)按式(8)进行计算:
Hz =Pz+r
(8)
式中: Hz- 窑轮带或筒体中心点到测量基准面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P 平均值,单位为毫米(mm);
4
建筑321--标准查询网 www. jz321. net YS/T758—2011
附录A (资料性附录)数值记录推荐格式
表A.1 回转窑垂直直线度测量数值记录推荐格式
测量点 I档
数值
I 挡
Ⅱ档
I 1 I NV V VI M I
最大跳动量(T,)
平均值(P,)半径(r) 顶间隙(8) 总值(H,) 轴线偏差(△H) 中心点偏差(AN,)注:在回转窑各挡轮带圆周方向上均分八等份作为测盘点,并在各挡轮带垫铁上做好标记为I一证。
表A.2 托轮组中心线与基准面距离测量数据记录推荐格式
测量点 Sr2
数值
S年路
S.
Si2
S21
Ssz
Snt
S数据
6
建筑321---标准查询网 www. jz321. net
上一章:YS/T 754-2011 二氧化铂 下一章:YS/T 751-2011 钽及钽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

相关文章

YS/T 1421-2021 铝用炭素焙烧能耗测试方法 YS/T 734-2010 铝用炭素材料粉料布莱因细度试验方法 YS/T 63.19-2021 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 第19部分:灰分含量的测定 YS/T 63.15-2012 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 第15部分:耐压强度的测定 YS/T 63.19-2012 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 第19部分:灰分含量的测定 YS/T 63.20-2023 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 第20部分:硫分的测定 YS/T 63.13-2016 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第13部分∶弹性模量的测定 YS/T 63.17-2019 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第17部分∶挥发分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