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JB/T 9397-2013 拉压疲劳试验机技术条件

JB/T 9397-2013 拉压疲劳试验机技术条件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6649.32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13 15:34:54



推荐标签: 疲劳 jb 技术 条件 试验机 9397

内容简介

JB/T 9397-2013 拉压疲劳试验机技术条件 ICS19.060 N71 备案号:40615—2013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9397--2013 代替JB/T9397—2002
拉压疲劳试验机 ,技术条件
Tension-compression fatigue testing machines -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2013-09-01实施
2013-04-2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 9397--2013
目藍 次
.II .1 .1 .1 .1 .1 .4 .4 .4 .4 .4 .5 .5 .5 .5 .5 .6 .6 .6 .6 .6 .6 .6 .6 .6 .7 .7 .8 .11 .12 .12 .12 ...13 .13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符号与说明 3.1术语和定义 3.2符号与说明. 4技术要求. 4.1 环境与工作条件. 4.2 加力系统, 4.3 力指示装置, 4.4 测力系统 4.5 引伸计系统 4.6 幅频特性. 4.7 循环力波形. 4.8 夹持装置. 4.9 计数装置. 4.10 其他部件. 4.11 超载性能. 4.12 安全保护装置 4.13 机械安全与电气安全. 4.14 耐运输颠簸性能 4.15 其他要求. 5检验方法 5.1 试验条件 5.2 检验用器具 5.3 加力系统和力指示装置的检测。 5.4 测力系统的检测 5.5 循环力的检测, 5.6 引伸计系统的检测 5.7 控制方式转换、校准功能和幅频特性的检测. 5.8 循环力波形的检查.
EE
..
*? ..
5.9 夹持装置的检测 5.10 计数装置的检测. 5.11 其他部件的检查。 5.12 超载性能的检查。 5.13 安全保护装置的检查. 5.14 机械安全与电气安全的检测, 5.15 耐运输颠簸性能的试验,
国出
E
.13 .13 .13 .14
EE
I JB/T93972013
.14 .14 .14
5.16其他要求的检测, 6检验规则. 6.1出厂检验 6.2型式检验, 6.3判定规则. 7标志、包装、运输和存附录A(规范性附录)同轴度的替代检测方法 A.1检验用器具 A.2F 同轴度校验棒的制备。 A.3检测方法. 图1力循环示意图图A.1同轴度校验棒示意图图A.2 同轴度检测仪电阻应变片贴片位置图A.3 受力同轴度曲线走势图. 表1符号、单位与说明表2循环力特性及技术指标和要求,表3引伸计系统的级别和各项允许误差表4Fa,max ..14
.14 .. 14 .16 .16 .16 .17 .3 .16 .17 .18 .2 .4 .5 .9 ..9 .9 .9 .10 .16
国事品店
表5Fajmax II JB/T9397-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行业标准JB/T9397—2002《拉压疲劳试验机技术条件》,与JB/T9397—2002相比主
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及符号与说明一章(见第3章):增加了加力系统和力指示装置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见4.2、4.3和5.3):修改了有关静态力的技术要求,增加了测力系统零点相对误差、示值重复性、示值进回程差等性能要求及其检验方法(见4.4和5.4,2002年版的3.2和4.3)用术语“循环力”代替了术语“动态力”(见3.24.44.7、5.55.7、5.8和5.10,2002年版的3.3、3.6、4.4、4.6和4.7);一修改了循环力的特性、技术指标和要求及检验方法(见4.4.8和5.5,2002年版的3.3~4.4和 4.6); 增加了引伸计系统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见4.5和5.6);修改了同轴度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见4.8.5%5.9.2和附录A,2002年版的3.4和4.5)修改了计数装置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见4.9和5.10,2002年版的3.8和4.9):修改了安全保护功能的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见4.12和5.13,2002年版的3.10和4.11);增加了机械安全和电气安全的技术要求及其检验方法(见4.13和5.14)修改了耐运输颠簸性能的试验方法(见5.15,2002年版的4.12);删除了正常生产时每年进行一次型式检验的要求(见2002版的5.2.2):增加了附录A(见附录A)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试验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长春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昆山市创新科技检测仪器有限公司、广州大学、
厦门市华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深圳高品检测设备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丹、陶泽成、徐忠根、李春龙、陈光明。 本标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ZBY022—1981: —JB/T9397—2002。
ITF JB/T9397--2013
拉压疲劳试验机 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拉压疲劳试验机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最大循环力为土1000kN,频率不超过400Hz,材料疲劳试验用的电子测量、力控制
式拉压疲劳试验机(以下简称试验机)。
本标准亦适用于应用在特殊试验条件(如高低温:腐蚀性介质)和带有附属装置(如程序控制装置)的试验机,但本标准对这些特殊条件和附属装置未予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611一2007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 GB/T25917轴向加力疲劳试验机动态力校准 JB/T6146—2007引伸计技术条件 JB/T6147一2007试验机包装、包装标志、储运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符号与说明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循环力 cyclic force 周期性重复变化的力。
3.1.2
平均循环力 Jmean cyelic force 最大循环力与最小循环力的代数和之半。
3.1.3
循环力范围cyclic force range 最大循环力与最小循环力的代数差。
3.1.4
循环力幅cyclic forceamplitude 最大循环力与最小循环力的代数差之半。
3.2符号与说明
本标准使用的符号、单位与说明见表1。试验机施加循环力的力循环示意图如图1所示。 JB/T9397—2013
表1 符号、单位与说明
符号 单位


% 试验机力指示装置的相对分辨力 %
a b bp br e F F" F Fa Fa, max Fo Fep-Fev
试验机静态力示值重复性试验机循环力峰值示值重复性
% % 试验机循环力范围示值重复性 %
上、下夹头和试样钳口的中心线与试验机加力轴线的同轴度静态力检测时,标准测力仪的进程示值静态力检测时,标准测力仪的回程示值同一力值点F三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试验机施加的循环力幅
N N N N N 验机的最大循环力幅(1/2FR,max) N
由力检测装置指示的循环力峰值和循环力谷值示值计算得出的循环力范围的算术平均值
N 武验机力指示装置指示的循环力峰值示值、循环力谷值示值
静态力检测时,试验机力指示装置指示的进程示值静态力检测时,试验机力指示装置指示的回程示值
F F' F
N N 同一力值点,F三次测量的算木平均值
Frmax Frmnin N 同一力值点,F三次测量中的最大值、最小值
N 10mln循环力变动性检 测时, 试验机施加的十组循环力范围的算术平均值 N 卸除力以后试验机力指示装置的 的残余示值中的最大值 N
Fialo Fao FL Fm Fmaxs Famia
静态力测量范围下限值
N 循环力检测时,试验机施加的平均循环力值
试验机的最大力、最小力
N
Fp FpyFvi Fg,maxv Fg,min N 力检测装置指示的循环力峰值示值的最大值、最小值 Fp10, max、 Fr10, min N 循环力变动性检测时,10min内试验机力指示装置指示的循环力峰值的最大值、最小值
N 力检测装置指示的循环力峰值示值的算术平均值
第人个力循环时,力检测装置指示的循环力峰值示值、循环力各值示值 G=1.2、3、**.
N
10
Fp10/ FR Fr,max
10min循环力变动性检测时,试验机力指示装置10次循环力峰值的第j次读数
N N 循环力检测时,试验机施加的循环力范围 N
循环力检测时,试验机施加的最大循环力范围
FsmaxFs, mio N 同一力值点,F三次测量中的最大值、最小值
Fv1oj Fod f Ja K Le L:
10min循环力变动性检测时,试验机力指示装置10次循环力谷值的第j次读数零力下,试验机力指示装置15min内相对零点示值变化的最大值试验机的工作频率静态力零点相对误差
N N Hz % N/m 力检测装置及其过渡连接件连接后的整体刚度
引伸计标距的标称值引伸计标距的测量值
mm mm
2 JB/T93972013
表1(续)
单位
符号 4 1 4 m n D 9 4e 4te 9P 9R Rrmaxc Ravin R10,max Ry0.,min - re e WP10 WR10 Z AL ALmax dm 6n t


引伸计系统指示装置指示的进程位移示值
μm 引伸计系统指示装置指示的回程位移示值 μm 标定器给出的位移值
惯性质量,即力检测装置质心与试验机力传感器质心之间,位于试验机加力轴线上所
kg 有部件的质量之和次 检测用通用计数器的读数次 试验机循环次数计数装置的读数 % 试验机测力系统示值相对误差 % 引伸计系统示值相对误差 % 引伸计标距相对误差 % 循环力峰值示值相对误差 % 循环力范围示值相对误差 N 循环力检测时,由力检测装置示值得到的循环力范围的最大值
循环力检测时,由力检测装置示值得到的循环力范围的最小值
N N 10min循环力变动性检测时,计算得到的十组循环力范围的最大值 N 10min循环力变动性检测时,计算得到的十组循环力范围的最小值 N 试验机力指示装置的分辨力
引伸计系统的分辨力
um % 引伸计系统示值进回程差 % 10min内循环力峰值的示值变动性 % 10min内循环力范围的示值变动性 % 试验机测力系统的零点漂移 mr 在同一测量点:同一次测量中:检验试样两侧变形的算术平均值 mm 在同一测量点,同一次测量中,检验试样变形较大一侧的变形值 % 惯性力影响量 % 计数装置的示值相对误差 % 静态力示值进回程差

1个力循环
eur
LE
p 图1力循环示意图
时间
3 JB/T93972013
4技术要求
4.1环境与工作条件
在下列条件下,试验机应能正常工作: a)室温10℃~35℃的范围内: b)环境相对湿度不超过85%; c)周围无强磁场、无强振源并无腐蚀性介质; d)无阳光直接照射或其他热源的直接辐射: e)在稳固的基础上水平安装: f)电源电压的波动范围在额定电压的土10%以内。
4.2加力系统 4.2.1 试验机机架应具有足够的刚性和试验空间,便于进行各种试验并易于装卸试样、试样夹具、附具以及试验机附件和标准测力仪。 4.2.2试验机在施加和卸除力的过程中应平稳,无冲击和振动现象。 4.3力指示装置 4.3.1试验机的力指示装置应能实时连续地指示施加到试样上的力值。指示值应平稳变化、不应有停滞、冲击或跳动现象。 4.3.2指示装置应以力的单位直接指示力值,并应能指示力范围的零点和最大值, 4.3.3指示装置的相对分辨力应不大于0.5% 4.3.4指示装置应能清晰准确地指示、记录和存储试验过程中的数据和图形。 4.3.5指示装置应具有调零和(或)清零的功能。 4.4测力系统 4.4.1试验机使用前,预热时间应不超过30min预热后,在15min内零点漂移的最大允许值为 ±1.0%起 4.4.2试验机应有静态力试验和动态力试验控制方式,在不同控制方式转换过程中,试验机运行应平顺,无影响试验结果的振动和过冲。 4.4.3试验机的软件除能实现全部功能外,还应具备校准功能。 4.4.4测力系统零点相对误差的最大允许值为土0.5% 4.4.5静态力示值相对误差的最大允许值为土1.0% 4.4.6静态力示值重复性的最大允许值为1.0%。 4.4.7静态力示值进回程差的最大允许值为土1.5% 4.4.8试验机的循环力特性及技术指标和要求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循环力特性及技术指标和要求
项 目
最大允许值%
±2.0 2.0 a ±2.0 a 2.0"
±3.0 b 3.0 b ±3.0 b 3.0 b
循环力范围示值相对误差R 循环力范围示值重复性bR 循环力峰值示值相对误差9F 循环力峰值示值重复性bP
4
上一章:JB/T 12762-2015 自恢复式过欠压保护器 下一章:JB/T 8156-2013 换向器和集电环术语

相关文章

JB/T 9374-2015 纯弯曲疲劳试验机技术条件 JB/T 7796-2017 弹簧拉压试验机 HG/T 2067-2011 橡胶疲劳试验机技术条件 JB/T 5488-2015 高频疲劳试验机 JB/T 12661-2016 内燃机连杆疲劳试验方法 JB/T 12661-2016 内燃机 连杆 疲劳试验方法 JB/T 13203-2017 柴油机气缸体疲劳试验方法 JB/T 13203-2017 柴油机气缸体疲劳试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