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10184-2015 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GB/T 10184-2015 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2843.07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28 10:40:34



相关搜索: 规程 电站锅炉 试验 性能 10184 10184 性能

内容简介

GB/T 10184-2015 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ICS27.060.30 J98
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0184—2015 代替GB/T10184—1988
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Performance test codefor utility boiler
2016-07-01实施
2015-12-1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101842015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符号 3.1术语和定义 3.2符号

试验项目和要求 4.1 试验项目 4.2 锅炉机组热平衡系统边界 4.3 试验前应达成的协议 4.4 试验大纲 4.5 试验条件 4.6 机组稳定时间· 4.7 预备性试验 4.8 正式试验 4.9 试验记录. 4.10 试验工况和试验数据的舍弃 4.11 锅炉效率试验测试项目、仪器和测试方法
4
16 16 16 22 22 22 22 23 23 24 24 25 25 25 27 27 28 28 29 30 30 31 31 32 32 33 33 34 35 35 35 I
*.
5
...
5.1 主要测量项目 5.2 测试仪器 5.3 温度测量 5.4 压力和压差测量 5.5 流量测量 5.6 燃料量和脱硫剂量 5.7 燃料和脱硫剂取样. 5.8 燃料和脱硫剂分析. 5.9 灰、渣测量和取样分析 5.10 烟气取样和分析基础计算 6.1 空气流量 6.2 烟气流量· 6.3 理论干空气量和修正的理论干空气量 6.4 理论干烟气量和修正的理论干烟气量 6.5 过量空气系数· 6.6 钙硫摩尔比 6.7 炉内脱硫效率
.-.
5 GB/T10184—2015
6.8 添加脱硫剂后人炉灰分 6.9 添加脱硫剂后修正的理论干空气量和修正的理论干烟气量 6.10 添加脱硫剂后过量空气系数 7 效率计算: 7.1 定义式· 7.2 输人热量 7.3 输出热量 7.4 锅炉各项热损失 7.5 添加脱硫剂后锅炉效率 7.6 高温脱硝装置对锅炉效率的影响… 7.7 换算到设计(保证)条件下的锅炉效率. 8其他性能试验…
36 36 37 37 37 39 42 40 47
..50
.51 52 52 52 53 ..53 53
8.1 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 8.2 锅炉额定蒸发量、蒸汽压力和温度 8.3 稳定燃烧最低蒸发量和液态排渣临界蒸发量· 8.4 锅炉NO,排放浓度 8.5 锅炉SO2排放浓度 8.6 空气预热器性能 8.7 汽水系统压降 8.8 蒸汽品质 8.9 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效率 9试验报告 9.1 试验背景 9.2 锅炉主辅设备介绍 9.3 试验目的 9.4 试验内容 9.5 测试项目、仪器设备、测点布置和测试方法
.
54 55 55 56 56 ....56
56 56 56 56 56 :56 56 56 57 59 ·61 62 64 68 69 70 71 73
.
9.6 试验数据整理· 9.7 试验结果分析. 9.8 结论 9.9 附件附录A(资料性附录) 常用法定计量单位及其换算附录B(规范性附录) 网格法等面积的划分原则及代表点的确定附录C(资料性附录) 气体浓度单位换算附录D(资料性附录) 锅炉灰、渣比例附录E(资料性附录) 常用气体和灰(渣)特性· 附录F(规范性附录) 煤、灰和吸收剂的比热附录G(资料性附录) 燃料基质换算附录H(资料性附录) 烟气中CO2含量的计算方法附录I(规范性附录) 锅炉散热损失参考文献 I
...
.. GB/T10184-—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0184一1988《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与GB/T10184一1988相比,主要变化
如下:
补充和修改了术语;根据GB3101《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修改了原标准物理量的定义和符号;修改了锅炉效率计算公式;修改了仪器设备的使用建议和规定;修改了锅炉机组热平衡系统边界;增加了添加脱硫剂的锅炉效率计算;一增加了装有高温脱硝装置的锅炉效率计算;增加了烟气中NO,和SO,浓度的测量项目;增加了空气预热器性能计算部分公式;删除了制粉系统主要特性参数测定的有关内容;删除了误差分析的有关内容;删除了部分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2)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
究院、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俞谷颖、刘振琪、张富祥、吴生来、管坚、蔡昊。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0184—1988。 GB/T10184—2015
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燃用煤、油、气(主要指天然气)和生物质燃料的电站锅炉性能试验(包括鉴定试验、验收试验和常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范围如下:
适用于蒸汽流量不低于35t/h,蒸汽压力不低于3.8MPa,蒸汽温度不低于440℃的电站锅炉,
a)
b) 适用于为了其他目的(包括燃烧调整、燃料变动、设备改进等)进行的锅炉性能试验; c) 燃用其他燃料的电站锅炉性能试验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本标准不适用于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的性能试验以及余热锅炉、垃圾楚烧锅炉的性能试验。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11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 GB/T212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GB/T213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 GB/T 214 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 GB/T218 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方法 GB 474 煤样的制备方法 GB/T476 煤中碳和氢的测定方法 GB/T 483 煤炭分析试验方法一般规定 GB/T3286.8 石灰石白云石分析方法 灼烧减量的测定 GB/T3286.9 石灰石白云石分析方法 二氧化碳量的测定 GB/T3715 煤质及煤分析有关术语 GB/T 4756 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 GB/T6284 化工产品中水分测定的通用方法干燥减量法 GB/T 8174 设备及管道绝热效果的测试与评价 GB/T10410 人工煤气和液化石油气常量组分气相色谱分析法 GB/T12145 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 GB13223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13610 天然气的组成分析气相色谱法 GB/T14416 锅炉蒸汽的采样方法 GB/T161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源采样方法 GB/T16839.1 热电偶第1部分:分度表 GB/T16839.2 热电偶 第2部分:允差 GB/T17357 设备及管道绝热层表面热损失现场测定表面温度法 GB/T10184—2015
DL/T567.3 火力发电厂燃料试验方法 飞灰和炉渣样品的采集 DL/T567.5 火力发电厂燃料试验方法 煤粉细度的测定 DL/T567.6 火力发电厂燃料试验方法 飞灰和炉渣可燃物测定方法 DL/T567.8 火力发电厂燃料试验方法 燃油发热量的测定 DL/T567.9 火力发电厂燃料试验方法 燃油元素分析
3术语和符号
3.1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电站锅炉utilityboiler,powerstationboiler 利用煤、油、气和生物燃料燃烧释放的热能加热给水,以获得规定参数和品质的蒸汽,并主要用于发
电的锅炉机组。 3.1.2
锅炉机组 boiler unit 锅炉本体及辅助、附属监控系统的总称
3.1.3
输入热量 energy input 相应每千克固体(液体)燃料:或者每标准立方米 体燃料进人锅炉机组热平衡系统边界所有热量
的总和,包括人炉燃料的低位发热量(数值上等于收到基低位发热量),燃料、脱硫剂、燃烧用空气、燃油雾化蒸气带人的物理显热和边界内辅机设备动力能耗当量热。 3.1.4
输出热量 energy output 相应每千克或每标准立方米燃料,工质离开锅炉热平衡系统边界的总有效热量。
3.1.5
热损失 heat loss 输人热量中未被有效利用的热量。
3.1.6
基准温度referencetemperature 进出锅炉热平衡边界的物质热量起算点温度注:本标准规定基准温度为25℃
3.1.7
最大连续蒸发量boilermaximumcontinuousratingBMCR 锅炉燃用设计燃料,在设计的给水参数、蒸汽参数及机组运行方式下,锅炉连续稳定运行所能输出
的最大过热蒸汽流量。 3.1.8
额定蒸发量 rated rating 锅炉设备厂家根据汽轮机铭牌工况或汽轮机热耗率验收工况(THA)设计计算的锅炉蒸发量。
3.1.9
稳定燃烧最低蒸发量minimumcapacitywithstablecombustion 锅炉燃用设计燃料低负荷运行时,不投助燃燃料和不投运等离子点火装置,连续稳定燃烧所能输出
的最低过热蒸汽流量。 2 GB/T10184—2015
注:对于液态排渣锅炉,为稳定流渣的最低蒸发量(即液态排渣临界蒸发量)。 3.1.10
理论干空气量theoreticalairquantity 每千克固体、液体或每标准立方米气体燃料按照化学当量比完全燃烧所需的空气量。
3.1.11
理论干烟气量 theoretical fluegasquantity 每千克固体、液体或每标准立方米气体燃料与其化学当量空气完全燃烧所产生的干烟气量。
3.1.12
过量空气系数 excess aircoefficient 燃料燃烧时实际供给的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值,
3.1.13
漏风率 airleakagerate 漏入锅炉某段烟道的空气质量占该烟道进口烟气质量的百分率。
3.1.14
锅炉热效率boilerthermalefficiency 输出热量与输人热量百分比。
3.1.15
燃料效率 fuel efficiency 输出热量导输人锅炉系统边界燃料低位发热量的百分比
3.1.16
脱硫剂 desulfurizer 用于捕提和吸收烟气中SO自 的添加剂注:本标准专指石灰石。
3.1.17
钙硫摩尔比 Ca/S molar ratio 人炉脱硫剂中钙基含量与燃料中硫含量的摩尔比
3.1.18
搬烧反应 calcinationreaction 脱硫剂(其主要成分为CaCOa,有少量的MgCO:、杂质和水)分解为CaO和CO的一种吸热化学
反应。 3.1.19
脱硫剂转化率desulfurizerconversionrate 经过熳烧反应分解后的脱硫剂与进人锅炉总的脱硫剂之比。
3.1.20
硫酸盐化反应 立sulfationreaction CaO与O2、SO生成CaSO的一种放热化学反应。
3.1.21
脱硫效率desulfurizationefficiency 燃料中没有以SO2形式排放的硫占入炉燃料硫分的百分比。
3.2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本文件。 本标准符号采用英文字母和希腊字母表示,下角标均采用英文缩写。
3
上一章:NB/T 42047-2015 干熄焦余热锅炉技术条件 下一章:NB/T 42045-2015 余热锅炉用钢制烟囱技术条件

相关文章

GB/T 10180-2017 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 DL/T 2166-2020 电站锅炉烟气余热利用装置性能试验规程 GB/T 32052-2015 碱回收锅炉热工性能试验方法 DL/T 1427-2015 联合循环余热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电站锅炉性能试验原理方法及计算 VVER-1000核电站综合性能试验 GB/T 37554-2019 除氧器性能试验规程 GB/T 25630-2010 透平压缩机 性能试验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