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83.180
G 38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3332—2016
胶粘带动态剪切强度的试验方法
Test method for dynamic shear strength of adhesive tapes
2017-07-01实施
2016-12-13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3332—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胶粘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州宏昌胶粘带厂、开平市齐裕胶粘制品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有
限公司、东莞市科健检测仪器有限公司、永大胶粘(中山)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敏锋、吴伟卿、王生华、罗吉尔、苏平、何汉建、程新、潘大满。
GB/T33332—2016
胶粘带动态剪切强度的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胶粘带动态剪切强度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胶粘带动态剪切强度的测定,用于胶粘带产品的质量控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523冷轧金属薄板(带)表面粗糙度和峰值数测量方法 GB/T3280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 GB/T22396 6压敏胶粘制品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2239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动态剪切强度dynamicshearstrength 在规定宽度的条件下,将胶粘带粘贴在特定粘接面上,以一定的速率沿平行于粘接面方向进行拉
伸,发生粘接破坏时所需的最大力。
注:单位为N/cm。
4分类
根据胶粘带的不同类型,胶粘带动态剪切强度试验方法分为三种:单面胶粘带、双面胶粘带和泡棉胶粘带。
5原理
将胶粘带试样在一定压力下粘贴在测试钢板上,沿与粘接面平行的方向,以恒定的速率对粘接面施
加拉伸剪切力。胶粘带粘接面胶层在剪切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随着剪切力的增加,胶粘带粘接面胶层形变增大并最终发生粘接破坏。
6仪器和材料
6.1试验机
采用恒速拉伸试验机。试验机应配备2个夹具,其夹持面在移动方向上处于同一平面内。一个夹
具能以5mm/min的速率匀速移动,测试精度应不低于1%。
1
GB/T 33332—2016
6.2不锈钢板
不锈钢板应非常平整,不锈钢种类符合GB/T3280规定的06Cr19Ni10材质,退火抛光,不锈钢板(简称钢板)表面光亮,粗糙度按照GB/T2523要求,为(50士25)nm。采用方法一和方法二的方法测试时,不锈钢板规格为长至少50mm,宽50mm,厚1.1mm。采用方法三方法测试时,不锈钢板规格为长 50mm,宽25mm,厚0.5mm,一端有一个直径10mm的圆孔,见图1和图2。
单位为毫米
50
钢板
0
胶带
图1 试件的形状和尺寸
单位为毫米
S'0
图2试验钢板的尺寸及形状
6.3压辊
圆柱体的钢质压辊(简称压辊)的直径为(85土2.5)mm,宽(45士1.5)mm,表面包覆有约6mm厚的橡胶,邵氏A硬度(80士5),没有凸凹偏差。压辊的质量应为(2000士100)g。 6.4清洗剂
清洗剂可使用甲醇、异丙醇、丙酮、正庚烷中的一种或多种,化学试剂级。 2
GB/T33332—2016
7方法一:单面胶粘带动态剪切强度试验方法
7.1试验钢板
用6.4规定的清洗剂,清洗干净6.2规定的试验钢板。 7.2状态调节
待测整卷胶粘带样品预先放置在(23士1)℃、相对湿度为(50士5)%的环境中24h。
7.3试样制备
撕去样品最外的3层~6层胶粘带,截取5条胶粘带试样。试样宽度为(12士0.1)mm、长度应大于 50mm。试样至少制备5条以上。
将胶粘带试样置于试验钢板一端的中心位置,在不施加压力的情况下,以压辊自身的质量将胶粘带试样均匀地滚压粘贴在一个(12士0.5)mmX(12士0.5)mm的面积范围内。试样自由端裸露的胶粘面可遮蔽。对于容易发生拉伸形变的胶粘带,可用铝箔胶粘带或者较厚的聚酯膜胶粘带,覆盖粘贴在试样背面补强,以防止试样延伸变形。
将另一块相同的试验钢板置于试样自由端下方,与试验板末端对齐,用压辊将试样粘接区域连同自由端沿长度方向来回滚压2次。滚压速度为10mm/s,不可施加额外压力。 7.4单面胶粘带动态剪切强度测试
试样滚压后放置20min,将试验钢板夹持在拉力机的固定端夹具上,试样自由端夹持在移动夹具上,使夹具距离试验钢板10mm。开启拉力机,拉升速率为5mm/min,直到试验钢板和胶粘带试样完全分离。
试件的形状和尺寸如图1所示。
8方法二:双面胶粘带动态剪切强度试验方法
8.1试验钢板
同7.1。 8.2状态调节
同7.2。 8.3试样制备
撕去样品最外的3层~6层胶粘带,截取5条胶粘带试样,试样宽度为(12士0.1)mm、长度应大于50mm。 试样至少制备5条以上。
将胶粘带试样置于试验钢板一端的中心位置,在不施加压力的情况下,以压辊自身的质量将胶粘带试样均匀地滚压粘贴在一个(12士0.5)mm×(12士0.5)mm的面积范围内。试样自由端的胶粘面可遮蔽。
将另一块相同的试验钢板(或稍薄一点的试验板)置于试样自由端下方,与试验钢板末端对齐,用压辊对试样粘接区域连同自由端沿长度方向来回滚压1次。滚压速度为10mm/s,不可施加额外压力。
揭去胶粘带的防粘材料,采用25um厚聚酯薄膜与之贴合。再次用压辊将试样粘接区域连同自由
GB/T33332—2016
端沿长度方向来回滚压1次。滚压速度为10mm/s,不可施加额外压力。 8.4双面胶粘带动态剪切强度测试
同7.4。
9方法三:泡棉胶粘带动态剪切强度试验方法
9.1试验钢板
同7.1。 9.2状态调节
同7.2。 9.3试样制备
从样品卷上撕去最外的3层~6层胶粘带,截取5条胶粘带试样,胶粘带试样宽度和长度均为 (12士0.1)mm。试样至少制备5条以上。
采用两块试验钢板搭接的方式制备试件。先将截取的胶粘带试样置于试验钢板一端的中心位置,并拼接一块同样厚度的试验钢板(在此试验钢板上粘贴一条胶粘带,使其与贴有胶粘带试样的试验钢板高度一致,以避免滚压时,搭接的试验钢板翘起而破坏粘接面)。揭去胶粘带试样的防粘材料,将另一块清洗过的试验钢板一端的中心位置覆盖在胶粘带试样上方,用压辊将试样粘接区域沿长度方向来回滚压2次。滚压速度为10mm/s,不可施加额外压力。 9.4泡棉胶粘带动态剪切强度测试
试样滚压后放置20min,将试件固定在拉力机的夹具上,调节位置使试样粘接面与拉伸方向平行,并与夹具中心线保持一致,避免试样粘接面因夹具固定而受到附加应力。开启拉力机,拉升速率为5mm/min,直到试验钢板完全分离。
实际操作中,即使采用带有自动调整位置功能的夹具及附件夹持试件,也很难保证夹具不对试样产生附加应力,因此,强烈推荐采用图2所示的测试钢板和图3所示的夹具。
臣
T
图3测试夹具形状示意图
记录胶粘带试样剪切破坏的最大负荷和破坏型式。
+
GB/T33332—2016
10 胶粘带动态剪切破坏类型
胶粘带破坏类型分类如下: CP ClearPanel—试验钢板上没有可见残胶, PS PanelStain——试验钢板上有可见痕迹,但没有粘性残胶。 CF CohesiveFailure 胶粘带胶层中间分开,测试钢板和胶粘带基材表面均有残胶。 AT AdhesiveTransfer- 一胶粘带基材与胶层分离,胶转移到钢板上,转移程度用百分比表示。 BF Baking Failure 基材破坏。
11 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以破坏载荷(N/cm)的算术平均值来表示。如果5个样品的破坏类型相同,报告破坏类型。如果有不同破坏类型发生,分别计算和报告剪切强度平均值及每种破坏类型的样品数。
12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含以下信息: a) 参照标准的名称和编号; b) 能识别试验样品的所有信息; c) 试验日期和地点; d) 试样数量; e) 试样破坏类型; f) 试验结果; g) 与标准方法规定不一致的内容。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