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SY/T 6381-2016 石油工业用加热炉热工测定

SY/T 6381-2016 石油工业用加热炉热工测定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339.29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03 15:11:48



相关搜索: 石油 热工 加热炉 测定 工业用 6381

内容简介

SY/T 6381-2016 石油工业用加热炉热工测定 ICS 75-010 E 01 备案号:534182016
SY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 6381—2016 代替 SY/T 6381—2008
石油工业用加热炉热工测定
Heat determination for heating furnace of petroleum industry
2016-06-01实施
2016-01一07 发布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 6381-2016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符号和单位 5 总则 6 测试要求
测试准备 8 测试项目
I
测试方法计算方法
9
10
11 测试报告附录A(规范性附录) 测试技术要求附录B(规范性附录) 主要测试参数及仪器仪表准确度要求附录C(规范性附录) 煤的取样和煤样的制备附录D(规范性附录) 散热损失附录E (资料性附录) 烟气和空气的平均定压比热容附录F (资料性附录) 烟气、空气和灰的焰参考文献
13
.4
.
15
16
18
2. SY/T 6381—2016
前 創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SY/T 6381—2008《加热炉热工测定》,与 SY/T 6381—2008 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由《加热炉热工测定》改为《石油工业用加热炉热工测定》;增加了原油在流量测量时的温度参数,并将原油在15℃时的密度,改为原油在20℃时的密度,与GB/T 1885一1998《石油计量表》相统一(见表1,2008 年版的表 1); -增加了总耗电量、介质进出口温度参数(见表1); -删除了对GB/T 6422《企业能耗计量与测试导则》的引用,对总则中有关内容进行了修改,增加了加热炉分级测试的内容(见5.1和表A.1);修正了原油比热容计算公式(见10.2,2008年版的10.2); -增加了煤燃料干燥基比热容数据(见表2中的序号10);增加了燃料比热容、燃料物理热、加热燃料或外来热量的计算公式(见表2中的序号46~ 48); 对测试要求的内容进行了修改(见附录 A,2008 年版的附录 A); -修改了测试仪器仪表准确度要求(见附录B,2008 年版的附录 B); -修改了散热损失的计算方法,规定了查表法的范围(见D.3,2008年版的D.3),增加了依据运行负荷计算加热炉散热损失公式(见D.4); -增加了参考文献。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石油工业节能节水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节能技术监测评价中心、东北石油大学、中国石化节
能监测中心、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节能减排监测中心、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西北油田节能监测中心、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东北油田节能监测中心、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道节能监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梁士军、廉守军、徐秀芬、杨军、葛苏鞍、王东、王贵生、李波、刘艳武、 赵国星、曹莹、曲志军、刘贺飞、于鹏、张东阳。
本标准代替了 SY/T 6381—2008。 SY/T 6381—2008 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SY/T 6381—1998; -SY 7505—1987。
ⅡI SY/T 6381--2016
被加热介质从加热炉总供给能量中所获得的热量。 注:在可以忽略被加热介质带人加热炉的热量从输人到输出过程所产生的能量损失时,有效输出热量为被加热
介质输出热量与输人热量之差。
3.8
加热炉热效率heating furnace efficiency 同一时间内加热炉有效输出热量与供给热量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 注:在可以忽略被加热介质带人加热炉的热量从输人到输出过程所产生的能量损失时,加热炉热效率为同一时
间内加热炉的被加热介质输出热量与输人热量之差与供给热量的比值。
3.9
正平衡测量法 direct procedure 通过直接测量输入热量和输出热量来确定效率的方法,亦称直接测量法或输人输出法。
3.10
反平衡测量法indirect procedure 通过测定各种燃烧产物热损失和加热炉散热损失来确定效率的方法。
3. 11
加热炉综合效率heating furnace synthesis efficiency 加热炉的有效输出热量与总供给能量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 注:在可以忽略被加热介质带入加热炉的热量从输人到输出过程所产生的能量损失时,加热炉综合效率为同一
时间内加热炉的被加热介质输出热量与输人热量之差与总供给能量的比值。
符号和单位
4
表 1和表2中列出的符号及其单位适用于本标准。
表1 符号和单位
序号 1 2 原油在被测温度 t;下的比热容 3 原油进口温度与0℃时原油比热容的平均值 4 原油出口温度与0℃时原油比热容的平均值 5 基准温度与0℃时原油比热容的平均值 6 被加热水流量 7 被加热原油流量 8 加热炉进口水的烩值 9 加热炉出口水的烩值 10 水在基准温度时的恰 11 总耗电量 12 燃料的物理热 13 燃料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14 被加热介质为油时的输人热量 15 被加热介质为油时的输出热量 2
名称
符号 B Ci Cin Cout C Dw Do hin hout ht NN Qrx Qnet.v.ar Qoin Qoout
单位 kg/h或 m°/ha kJ/(kg·℃) kJ/.(kg·℃) kJ/(kg·℃) kJ/(kg·℃)
加热炉燃料消耗量
kg/ h m° / h kJ/kg kJ /kg kJ /kg kW·h/h kJ/kg 或kJ/m3 kJ/kg 或 kJ/m3
kJ / h kJ/ h SY/T 6381—2016
6测试要求
6.1测试应在加热炉热工况稳定和燃烧调整到测试工况1h后开始进行。加热炉热工况稳定系指加热炉主要热力参数的平均值在许可范围内波动,热工况稳定所需时间自冷态点火开始算起,规定具体如下:
a)对无炉墙的燃油、燃气加热炉不应少于 1h,燃煤加热炉不应少于 4h。 b)对有炉墙的加热炉不应少于8h。
6.2 一、二级测试时,使用固体燃料的加热炉每次测试持续时间不应少于 4h;使用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的加热炉每次测试持续时间不应少于 2h。三级测试时,每次测试持续时间不应少于1h。 6.3测试结束时,加热炉介质液位及使用固体燃料加热炉煤斗的煤位应与测试开始时保持一致,如不一致应进行修正。 6.4测试所使用的仪表应经法定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仪表准确度等级要求见附录B。 7 测试准备
7.1 测试负责人应由熟悉本标准并有测试经验的专业人员担任,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不宜变动。应根据本标准规定,结合具体情况制定测试方案。测试方案应包括:
a)测试任务和要求。 b) 测试项目。 c) 测点布置与测试仪表。 d)人员组织与分工。 e) 测试进度安排、测试安全的要求等。
7.2测试前后应按要求对所用仪表进行检查。 7.3应按测试方案安装测试仪表。 7.4应全面检查加热炉各部件、炉墙和辅机等的运行状况是否正常,如有不正常现象应及时排除。
8 测试项目
测试项目应包括下列内容: a) 燃料元素分析、工业分析、发热量。 b) 气体燃料的组成成分。 c) 液体燃料的密度、温度、含水率。 d) 燃料消耗量。 e) 被加热介质的流量,油水混合物的含水率。 f) 被加热介质密度。 g) 加热炉进口、出口介质温度。 h) 加热炉进口、出口介质压力。 i) 固体燃料燃烧室排出炉渣、溢流灰和冷灰的温度。 j) 炉渣、漏煤、烟道灰、溢流灰和冷灰的质量 k) 炉渣、漏煤、烟道灰、溢流灰、冷灰和飞灰的可燃物含量。 1) 排烟温度,排烟处烟气成分。
人炉空气温度。
m)
4
上一章:SY/T 6417-2016 套管、油管和钻杆使用性能 下一章:SY/T 6374-2016 机械采油系统经济运行规范

相关文章

SY/T 0540-2013 石油工业用加热炉型式与基本参数 SY 0031-2012 石油工业用加热炉安全规程 GB 24848-2010 石油工业用加热炉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T 29168.1-2021 石油天然气工业管道输送系统用感应加热弯管、管件和法兰第1部分∶感应加热弯管 GB/T 29168.1-2012 石油天然气工业 管道输送系统用感应加热弯管、管件和法兰 第1部分:感应加热弯管 GB/T 29168.1-2021 石油天然气工业 管道输送系统用感应加热弯管、管件和法兰 第1部分:感应加热弯管 SY/T 5676-2017 石油天然气工业用自由锻件 SY/T 7459-2019 石油天然气工业用模锻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