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25.040.20 J 5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2666.3—2016
高档与普及型机床数控系统
第3部分:交流伺服驱动装置的要求
及验收规范
High-grade and popular numerical control system of machine tool- Part 3 : Requirements and verific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A.C. servo device
2016-11-01实施
2016-04-2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32666.3—2016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术语和定义工作环境条件
4
4.1 气候环境条件 4.2 机械环境条件 4.3电源环境条件· 4.4 特殊环境条件… 5功能与电气性能.· 5.1 交流伺服驱动装置(单元)…· 5.2 伺服电动机 6设计与制造 6.1 标志(标识) 6.2 外观及结构 6.3 元器件质量 6.4 导线连接· 6.5 机械结构· 6.6 伺服电动机基本外形及安装尺寸 6.7 伺服电动机的轴向间隙 6.8 伺服电动机的轴伸径向圆跳动 6.9 伺服电动机的安装配合面同轴度和安装配合端面垂直度…· 安全与电磁兼容性· 7.1 外壳防护 7.2 电击防护 7.3 保护联结· 7.4 绝缘电阻 7.5 耐电压试验 7.6 泄漏电流· 7.7 防火保护及非金属材料的阻燃性 7.8 电磁发射干扰 7.9 静电放电抗扰度· 7.10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7.11 浪涌(冲击)抗扰度 7.12 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抗扰度 7.13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
.....
13
16 18 18
18 24 27 27 28 28 28 29 29 30 30 30
...
·
7
31
31 32 33 34 35 35 36 37 :38 39 40
..
......
.
41
.
GB/T 32666.3—2016
7.14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7.15 抗扰度性能判据 ...... 7.16 噪声 8可靠性· 产品随行文件
41 41 42 43 43 43 43 43 43 44 44 44 45 48 48
9
9.1 要求 9.2 检验(试验) 10 包装、贮运… 10.1 包装 10.2贮运 11试验条件与检验规则 11.1 试验条件 ..*.o.. 11.2 检验规则 11.3 检验顺序 12质量保证期与用户服务
#迎电
.0
.·
.........
ⅡI
GB/T 32666.3—2016
前言
GB/T32666《高档与普及型机床数控系统》分为以下部分:
第1部分:数控装置的要求及验收规范;第2部分:主轴驱动装置的要求及验收规范;一第3部分:交流伺服驱动装置的要求及验收规范;
-
本部分为GB/T32666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机床数控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67)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武汉华大新
型电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登奇机电技术有限公司、大连光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凯恩帝数控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沈阳高精数控技术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朱志红、金健、张华锋、张航军、张玉洁、胡晓、张焕玲、冯兆冰、姚天鹏、徐建春、 陶耀东、杨洪丽、王志成。
I
GB/T 32666.3—2016
3.1.2
转矩变化响应时间 response time following a torque variation 交流伺服驱动装置正常工作时,对伺服电动机突然施加转矩负载或者突然卸去转矩负载,伺服电动
机转速再一次达到并不再超出稳定状态的士5%(见图1中的“规定宽度”)所需的时间。
转速
最大瞬态偏差
瞬态超调
理想值、 初值 nn终值
稳态偏差
规定宽度
建立时间(恢复时间)
时间=0
时间
图1突加负载的时间响应曲线
3.1.3
阶跃输入的转速响应时间 response time following a step change of reference input 交流伺服驱动装置输人由零到对应 nn 的正阶跃信号,从阶跃信号开始至转速第一次达到0.9n 的
时间(见图 2);伺服驱动装置输人由对应 nn 到零的负阶跃信号,从阶跃信号开始至转速第一次达到 0.1nn 的时间。上述正、负阶跃过程中规定的时间称阶跃输人的转速响应时间。
转速
瞬态超调
理想值、 nn终值 0. 9nN
规定宽度
稳态偏差
初值
时间=0 响应时间
时间
建立时间
图 2阶跃输入的时间响应曲线
3.1.4
频带宽度 Efrequency band width 交流伺服驱动装置输人量为正弦波,随着正弦波信号的频率逐渐升高,对应的输出量的相位滞后逐
3
GB/T 32666.3—2016
渐增大同时幅值逐渐减小,相位滞后增大至90°时或者幅值减小至低频段幅值1/V2时的频率叫做交流伺服驱动装置的频带宽度。 3.1.5
惯量适应范围 load inertial range 交流伺服驱动装置带有规定范围的惯量负载,在不影响稳定性和调速比的前提下所能带的惯量负
载的范围(一般以伺服电动机转子惯量的倍数表示)称为惯量适应范围。 3.1.6
再生制动regeneration brake 通过交流伺服驱动装置的再生部件吸收伺服电动机减速时发生的能量。
3.1.7
动态制动dynamic brake 交流伺服驱动装置运行时突然断电或紧急停止伺服电动机时,通过动态制动回路吸收伺服电动机
减速时发生的能量。 3.1.8
零速位 zero speed clamp 当伺服电动机停止时,零速位功能使伺服电动机转速锁定在零。
3.1.9
转矩控制torque control 交流伺服驱动装置中,对于作为执行元件的伺服电动机而言,以转矩为被控量的控制方式。
3.1.10
速度控制speed control 交流伺服驱动装置中,对于作为执行元件的伺服电动机而言,以速度为被控量的控制方式。
3.1.11
位置控制 制 position control 交流伺服驱动装置中,对于作为执行元件的伺服电动机而言,以位置为被控量的控制方式。
3.1.12
电子齿轮 electronic gear 交流伺服驱动装置位置反馈脉冲当量△I(由检测器的分辨率及伺服电动机每转对应的机械位移量
决定)与指令脉冲当量△l二者不一致时,应增加电子齿轮,使二者完全匹配,用式(1)表示为:
△g =△I X A/B
.(1)
式中: △lg——指令脉冲当量; △l
位置反馈脉冲当量;
A 和B 都是整数,A/B 称为电子齿轮比。
3.1.13
静态刚度 static stiffness 交流伺服驱动装置处于空载零速工作状态,对电动机轴端正转方向或反转方向施加连续转矩T。,
测量出转角的偏移量 △Q,则静态刚度 K。为:
T。 A0
K.-
....(2)
式中: K, 静态刚度,单位为牛顿米每角度秒(N·m/");
T。一 -连续转矩,单位为牛顿米(N·m);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