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14305-2015 化学试剂 环己烷

GB/T 14305-2015 化学试剂 环己烷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23.54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18 11:27:59



相关搜索: 化学试剂 环己烷 14305

内容简介

GB/T 14305-2015 化学试剂 环己烷 ICS 71.040.30 G 63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4305—2015 代替GB/T14305—1993
化学试剂 环已烷 Chemical reagent-Cyclohexane
(ISO6353-2:1983,Reagentsforchemicalanalysis-
Part2:SpecificationsFirstseries,NEQ)
2016-05-01实施
2015-10-0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14305—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4305—1993《化学试剂 环已烷》,与GB/T14305—1993相比主要技术变化
如下:
含量的分析纯规格由“99.5%”提高到“99.7%”,化学纯规格由“99.0%”提高到“99.5%”(见第 4章,1993年版的3.1); -结晶点的分析纯规格由“5.5℃”提高到"6.0℃”(见第4章,1993年版的3.3);一苯的分析纯规格由“0.05%”提高到“0.03%”,化学纯规格由“0.1%”提高到“0.08%”(见第
-
4章,1993年版的3.4);水分的分析纯规格由“0.02%”提高到0.015%”,化学纯规格由“0.05%”提高到“0.03%”(见第 4章,1993年版的3.4);修改了含量测定方法(见5.2,1993年版的4.1);修改了包装及标志(见第7章,1993年版的第6章)。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参考ISO6353-2:1983《化学分析试剂第2部分:规格第1系列》中R10 “环已烷”编制,与ISO6353-2:1983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63)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江苏强盛功能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强顺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归向红、应志耀。 本标准于1993年3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 GB/T14305—2015
化学试剂 环已烷
警告一一本标准规定的一些试验过程可能导致危险情况,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
措施。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化学试剂环已烷的性状、规格、试验、检验规则和包装及标志。 本标准适用于化学试剂环已烷的检验。 分子式:CH12 相对分子质量:84.16(根据2011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02 化学试剂 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 603 化学试剂 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 606 化学试剂水分测定通用方法卡尔·费休法 GB/T611—2006 化学试剂密度测定通用方法 GB/T 618 化学试剂结晶点测定通用方法 GB/T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9722—2006 化学试剂 气相色谱法通则 GB/T 9737 化学试剂 易炭化物质测定通则 GB/T 9740 化学试剂 蒸发残渣测定通用方法 GB15258 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 GB 15346 化学试剂 包装及标志 HG/T3921 化学试剂采样及验收规则
3性状
本试剂为无色透明、易燃液体。能与乙醇、甲醇、醚、苯和四氯化碳混合,几乎不溶于水。
4规格
环已烷的规格见表1。
1 GB/T14305—2015
表1 环已烷的规格
名 称
分析纯 ≥99.7 0.778~0.779
化学纯 ≥99.5
含量(C.H12),w/% 密度(20C),p/(g/mL)结晶点,t/℃ 蒸发残渣,w/% 苯(CgH。),w/% 环已烯(CHle),w/% 易炭化物质水分(H.0),w/%
0.776~0.780
≥6.0 ≤0.002 ≤0.03 ≤0.05 合格 ≤0.015
≥5.0 ≤0.005 ≤0.08 ≤0.1 合格 ≤0.03
5试验
5.1 一般规定
本章中除另有规定外,所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均按GB/T602、GB/T603的规定制备,实验用水应符合GB/T6682中三级水规格,样品均按精确至0.1mL量取,所用溶液以“%”表示的均为质量分数。 5.2含量 5.2.1试剂、材料和仪器
按GB/T9722一2006中第5章、第6章的规定。 5.2.2 测定条件
检测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载气及流速:氮气,80mL/min。 色谱柱:OV-1(100%聚二甲基硅氧烷)毛细管柱(或能达到同等分离效果)。 柱长:30m。 柱内径:0.32mm。 液膜厚度:0.5μm。 柱温度:50℃保持5min,10℃/min升温至190℃,保持1min。 汽化室温度:200℃。 检测室温度:200℃。 不对称因子:f≤1.2。 色谱柱有效板高:Hr≤3.06mm。 进样量:0.2μL。 柱流量:1.5mL/min。 分流比:50:1。 组分相对主体的相对保留值:r环已烯,环已烷=1.06,「苯,环已统=0.94。 2 GB/T14305—2015
5.2.3定量方法
按GB/T9722—2006中9.2的规定测定。 5.3密度
按GB/T611-2006中4.2的规定测定。 5.4结晶点
按GB/T618的规定测定。 5.5蒸发残渣
量取65mL(50g)样品,按GB/T9740的规定测定。 5.6苯
同5.2。 5.7 环已烯
同5.2。 5.8 易炭化物质
按GB/T9737的规定测定。其中:量取10mL(7.7g)样品,置于50mL干燥的比色管中,冷却至 10℃,加人10mL硫酸(优级纯,95.0%±0.5%)(10℃±1℃),充分振摇20s,并于10℃下放置5min。 酸层所呈颜色不应深于下列标准色。
分析纯:D/15;化学纯:D/10。 5.9水分
量取10mL(7.7g)样品,以10mL甲醇、5mL三氯甲烷和1mL乙酸(冰醋酸)为溶剂,按GB/T606 的规定测定。
6检验规则
按HG/T3921的规定进行采样及验收。
7 包装及标志
按GB15346的规定进行包装、贮存与运输,并给出标志,其中:
包装单位:第4类、第5类;内包装形式:NB-20、NBY-20、NB-21、NBY-21、NB-23、NBY-23、NB-24、NBY-24、NB-27、NBY-27、 NB-28、NBY-28、NB-29、NBY-29; 隔离材料:GC-2、GC-3、GC-4 外包装形式:WB-1;标签:符合GB15258的规定,注明“易燃液体”。 ICS 71.040.30 G 63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4305—2015 代替GB/T14305—1993
化学试剂 环已烷 Chemical reagent-Cyclohexane
(ISO6353-2:1983,Reagentsforchemicalanalysis-
Part2:SpecificationsFirstseries,NEQ)
2016-05-01实施
2015-10-0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14305—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4305—1993《化学试剂 环已烷》,与GB/T14305—1993相比主要技术变化
如下:
含量的分析纯规格由“99.5%”提高到“99.7%”,化学纯规格由“99.0%”提高到“99.5%”(见第 4章,1993年版的3.1); -结晶点的分析纯规格由“5.5℃”提高到"6.0℃”(见第4章,1993年版的3.3);一苯的分析纯规格由“0.05%”提高到“0.03%”,化学纯规格由“0.1%”提高到“0.08%”(见第
-
4章,1993年版的3.4);水分的分析纯规格由“0.02%”提高到0.015%”,化学纯规格由“0.05%”提高到“0.03%”(见第 4章,1993年版的3.4);修改了含量测定方法(见5.2,1993年版的4.1);修改了包装及标志(见第7章,1993年版的第6章)。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参考ISO6353-2:1983《化学分析试剂第2部分:规格第1系列》中R10 “环已烷”编制,与ISO6353-2:1983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63)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江苏强盛功能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强顺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归向红、应志耀。 本标准于1993年3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 GB/T14305—2015
化学试剂 环已烷
警告一一本标准规定的一些试验过程可能导致危险情况,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
措施。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化学试剂环已烷的性状、规格、试验、检验规则和包装及标志。 本标准适用于化学试剂环已烷的检验。 分子式:CH12 相对分子质量:84.16(根据2011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02 化学试剂 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 603 化学试剂 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 606 化学试剂水分测定通用方法卡尔·费休法 GB/T611—2006 化学试剂密度测定通用方法 GB/T 618 化学试剂结晶点测定通用方法 GB/T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9722—2006 化学试剂 气相色谱法通则 GB/T 9737 化学试剂 易炭化物质测定通则 GB/T 9740 化学试剂 蒸发残渣测定通用方法 GB15258 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 GB 15346 化学试剂 包装及标志 HG/T3921 化学试剂采样及验收规则
3性状
本试剂为无色透明、易燃液体。能与乙醇、甲醇、醚、苯和四氯化碳混合,几乎不溶于水。
4规格
环已烷的规格见表1。
1 GB/T14305—2015
表1 环已烷的规格
名 称
分析纯 ≥99.7 0.778~0.779
化学纯 ≥99.5
含量(C.H12),w/% 密度(20C),p/(g/mL)结晶点,t/℃ 蒸发残渣,w/% 苯(CgH。),w/% 环已烯(CHle),w/% 易炭化物质水分(H.0),w/%
0.776~0.780
≥6.0 ≤0.002 ≤0.03 ≤0.05 合格 ≤0.015
≥5.0 ≤0.005 ≤0.08 ≤0.1 合格 ≤0.03
5试验
5.1 一般规定
本章中除另有规定外,所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均按GB/T602、GB/T603的规定制备,实验用水应符合GB/T6682中三级水规格,样品均按精确至0.1mL量取,所用溶液以“%”表示的均为质量分数。 5.2含量 5.2.1试剂、材料和仪器
按GB/T9722一2006中第5章、第6章的规定。 5.2.2 测定条件
检测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载气及流速:氮气,80mL/min。 色谱柱:OV-1(100%聚二甲基硅氧烷)毛细管柱(或能达到同等分离效果)。 柱长:30m。 柱内径:0.32mm。 液膜厚度:0.5μm。 柱温度:50℃保持5min,10℃/min升温至190℃,保持1min。 汽化室温度:200℃。 检测室温度:200℃。 不对称因子:f≤1.2。 色谱柱有效板高:Hr≤3.06mm。 进样量:0.2μL。 柱流量:1.5mL/min。 分流比:50:1。 组分相对主体的相对保留值:r环已烯,环已烷=1.06,「苯,环已统=0.94。 2 GB/T14305—2015
5.2.3定量方法
按GB/T9722—2006中9.2的规定测定。 5.3密度
按GB/T611-2006中4.2的规定测定。 5.4结晶点
按GB/T618的规定测定。 5.5蒸发残渣
量取65mL(50g)样品,按GB/T9740的规定测定。 5.6苯
同5.2。 5.7 环已烯
同5.2。 5.8 易炭化物质
按GB/T9737的规定测定。其中:量取10mL(7.7g)样品,置于50mL干燥的比色管中,冷却至 10℃,加人10mL硫酸(优级纯,95.0%±0.5%)(10℃±1℃),充分振摇20s,并于10℃下放置5min。 酸层所呈颜色不应深于下列标准色。
分析纯:D/15;化学纯:D/10。 5.9水分
量取10mL(7.7g)样品,以10mL甲醇、5mL三氯甲烷和1mL乙酸(冰醋酸)为溶剂,按GB/T606 的规定测定。
6检验规则
按HG/T3921的规定进行采样及验收。
7 包装及标志
按GB15346的规定进行包装、贮存与运输,并给出标志,其中:
包装单位:第4类、第5类;内包装形式:NB-20、NBY-20、NB-21、NBY-21、NB-23、NBY-23、NB-24、NBY-24、NB-27、NBY-27、 NB-28、NBY-28、NB-29、NBY-29; 隔离材料:GC-2、GC-3、GC-4 外包装形式:WB-1;标签:符合GB15258的规定,注明“易燃液体”。
上一章:HG/T 4545-2013 氯氧化锆生产废弃物回收方法 下一章:HG/T 4818-2015 氰尿酸

相关文章

HG/T 5034-2016 铂系苯加氢制环己烷催化剂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T/CSTM 00078-2019 化学试剂 正己烷 HG/T 3455-2014 化学试剂 环己酮 JIS K 8848-2012 己烷(试剂) HG/T 4747-2014 农药残留检测用试剂正己烷 HG/T 4747-2014 农药残留检测用试剂 正己烷 HG/T 4682-2014 环己醇脱氢催化剂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GB/T 17602-2018 工业己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