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75.160.30 E 46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0517-2014
液化石油气中游离水的试验 目视法 Test method for free water in liquefied petroleum gas--Visual inspection
2014-06-01实施
2014-02-1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30517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欧洲标准EN15469:2007《石油产品 液化石油气中游离水的试
验 自视法》。
本标准与EN15469:2007相比在结构上有较多调整,附录A中列出了本标准与EN15469:2007 的章条编号对照表。
本标准与EN15469:2007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行业标准SH/T0233《液化石油气采样法》;一增加了取样的内容(见第8章),以提高标准的可操作性。
为了使用方便,本标准还做了如下编辑性修改:
将标准名称修改为《液化石油气中游离水的试验 目视法》;删除了参考文献中的ENISO4257《液化石油气手动采样法》;将参考文献中的ENISO3993修改为我国相应的标准SH/T0221;增加了资料性附录A。
本标准由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0)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燃料和润滑剂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0/
SC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丽萍、吴明清。
I
GB/T 305172014
液化石油气中游离水的试验 目视法
警告:本标准可能涉及某些有危险性的材料、操作和设备,但是并未对与此有关的所有安全问题都提出建议。因此,使用者在应用本标准前应建立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并确定相关规章限制的适用性。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使用目视法测定液化石油气在0℃以下游离水存在的试验方法。 注:通常试验温度不低于一5℃。 本标准适用于液化石油气。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H/T0233液化石油气采样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液化石油气liquefiedpetroleumgases;LPG 在环境温度和压力适当的情况下,能以液相储存和处理的石油气体。其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及少
量的丙烯、丁烯、戊烷、戊烯。
4方法概要
将液化石油气试样转移到透明的耐压测试罐中,试样量占容器体积的50%,然后将测试罐置于0℃以下冷浴中冷却不少于1h,观察试样中有无冰品生成。
当没有冰晶时试验结果为“通过”;如果有冰晶存在则试验结果为“不通过”。 LPG样品,当含溶解水或游离水时,在饱和蒸汽压、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均为透明的、不浑浊的,
因此两个液相很难分辩。LPG和水都是无色的,在室温下很难确定两个液相的分离界面,只有使用透明容器并在适宜的光线下才能分辨。而冰则比水的透明度差很多,更容易被观测到,如果水结成冰,可见度会提高。
5方法应用
本方法用于检测液化石油气(LPG)中携带的游离水。多余的水分会引起设备腐蚀老化、分相以及结冰,导致阀门、泵及调节器的堵塞。
1
GB/T30517—2014
6仪器
6.1样品罐:配有底阀,阀杆应尽量短以防止转移到测试罐过程中可能容存游离水,如果没有这样的设备,则可以使用传统的样品罐,按照9.1.2进行操作。 6.2测试罐:透明的,容积为250mL。测试罐应配有热电偶以测定液体温度,还应配有底阀和顶部放空阀。
注:透明的液化石油气测试罐为玻璃或塑料制,如SH/T0221所述密度计圆筒或其他玻璃或塑料制,耐压并带有底
阀、顶部放空阀的容器,
6.3冷浴:可以将温度控制在0℃以下。
注:通常试验温度控制在不低于一5℃,低温冷却水浴不适用于本标准。
7仪器的准备
清洗测试罐之前,罐中的残留LPG样品应该以液态的形式排空,防止气态排空而导致LPG残留在罐壁上。
测试罐(6.2)应该以合适的清洗溶剂(无水乙醇或异丙醇)仔细清洗之后,用氮气或干燥的空气干燥。通过抽真空的方法将测试罐中的氮气、空气排除。再向罐中通人干燥的气态丁烷来释放真空。在使用之前,测试罐应密闭并储存在干燥的条件下,确保底阀内部没有存留液体(水和溶剂)。
警告:气态丁烷易燃、易爆,在通入丁烷释放真空的操作中,应具备排除蒸气的安全措施,
8取样
液化石油气的取样按照SH/T0233进行。采样器应由适宜等级的不锈钢制成,可以是单阀型或双阀型,排出管型或非排出管型。采样器的大小可按试验需要量确定,采样器应能耐压3.1MPa以上,并定期进行2.0MPa气密试验。
9 试验步骤
9.1试样的引入
警告:操作人员应避免液化石油气接触皮肤,应戴上手套和防护眼镜,避免吸入蒸气。 9.1.1在试样转移到测试罐之前,将测试罐置于冷浴中(见6.3)至少30min。 9.1.2为防止样品罐的底阀处存水,用力摇晃样品罐,使水滴在LPG液相分散均匀。 9.1.3将装有待测样品的样品罐(垂直放置)底阀连接到测试罐。连接管线的直径应尽量小,防止将大量的空气引人到测试罐中,确保连接的整个线路不漏气,然后打开样品罐的底阀, 9.1.4打开测试罐的进口阀,使试样流人。如有必要,将测试罐的放空阀轻轻打开,将LPG装到测试罐体积的50%位置。 9.1.5关闭所有的阀,将测试罐与样品罐分离。 9.1.6 6将所有的阀关闭后,检查测试罐是否漏气;如果漏气,丢弃试样并在测试罐修复后重新取样。
警告:液化石油气易燃、易爆,当发现测试罐有雾斑、裂纹、破裂或蚀痕时要予以更换,防止测试罐炸裂及液化石油气泄漏。 9.2测试 9.2.1将已装人试样的测试罐,水平置于冷浴中不少于1h。
2
GB/T 30517—2014
注:当测试罐体积或试样量大时,冷却时间可能需要超过1h。 9.2.2将测试罐从冷浴中取出,立即进行观测,检查试样的底部或测试罐的底部是否有冰晶存在。 9.2.3由于空气中的湿气,测试罐的外表面很快会覆盖一层冷冻层,使观测无法进行。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快速地将冷冻层擦掉重新观测。 9.2.4任何冰晶的出现都应记录。通过向样品罐中添加1mL的水进行相同的试验过程,可以验证样品罐中是否是存有游离水而未被检出。
注:作为试验操作者自身训练过程,通过向测试罐中添加1mL的水来重复整个试验过程来模拟一个“不通过”的试
验很有用。在这种情况下,冰晶很容易被检测出;这样操作者可观察到在低温试验条件下游离水存在时出现的现象。
10报告
如果没有冰晶出现,试验结果报告为“通过”;如果有冰晶出现,则试验结果报告为“不通过”。
11精密度
试验过程的精密度无法确定,因为试验结果是“通过”或“不通过”,而不是一个定量的检测。
3
GB/T 305172014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与EN15469:2007的章条编号对照
本标准与EN15469:2007的章条编号对照情况详见表A.1。
表A.1 本标准与EN15469:2007章条编号对照表
EN15469;2007章条编号
本标准章条编号
2 3 4 15 6 7 8 9 10 11
/
2 3 4 5 6
7 8 9
注:表中的章条以外的本标准其他章条编号和EN15469:2007章条编号相同且内容相对应。
4
GB/T 30517—2014
参考文献
[] SH/T 0221 液化石油气密度或相对密度测定法(压力密度计法)
5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液化石油气中游离水的试验 目视法
GB/T 305172014
*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
网址www.spc.net.cn
总编室:(010)64275323发行中心:(010)51780235
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
开本880×1230 1/16 印张0.75 字数12千字 2014年6月第一版 2014年6月第一次印刷
*
书号:155066·1-49113 定价 16.00元
如有印装差错 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10107
GB/T 30517-2014
打印H期:2014年6月20HF00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