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13.100 E 09 备案号:33489-—2011
SY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6428-—2011 代替SY6428—1999
浅海移动式平台沉浮与升降安全规程
Safety code for shallow sea mobile platform ups and downs/rise and drop
2011一07一28发布
2011一11一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6428—2011
目 次
前言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作业基本条件 4.1平台自身条件 4.2海洋环境条件
4.3安全保障 4.4指挥及作业人员 5作业前检查 5.1一般检查 5.2平台沉浮前检查 5.3升降作业前检查 6平台坐底作业
6.1坐底过程 6.2插抗滑桩 6.3起锚作业 6.4投砂 6.5观察 6.6记录 7平台起浮作业 7.1系缆或抛锚 7.2拔抗滑桩 7.3起浮作业 8升平台作业 8.1 放桩腿至泥线 8.2 空船升平台 8.3预压载 8.4压载观察 8.5升平台 8.6注意事项 9降平台作业、拔桩 9.1降平台至水面 9.2检查船体水密 9.3试拔桩、拔桩
SY 64282011 9.4冲桩 10记录与应急.
10.1记录··.· 10.2应急
Ⅱ
SY6428-2011
前 言
本标准除6.1.1和6.5.2的部分内容为推荐性条款外,其他技术内容均为强制性。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SY6428-1999《浅海移动式平台沉浮与升降安全规定》,与SY6428-1999相比,
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增加了目次和规范性引用文件:增加了两个定义(见3.1和3.3):增加了作业基本条件的部分条款(见4.2.2和4.4.2)增加了作业前一般检查、平台沉浮前检查的具体要求(见5.1.2和5.2.5):增加了升平台作业的工序(见8.18.2和8.3):增加了降平台作业、拔桩的部分要求(见9.3和9.4):增加了记录(见10.1:修改了平台自身条件的规定(见4.1.2,1999年版的4.1.2);修改了作业开始时间的规定(见4.3.2,1999年版的4.3.2);修改了作业前检查的检查内容(见5.1.1,5.2.1和5.2.3,1999年版的5.1.1,5.2.1和 5.2.3); 修改了平台坐底过程安全要求(见6.1.1,1999年版的7.1.1);修改了平台坐底作业的投砂规定(见6.4,1999年版的7.4):修改了平台起浮作业系缆或抛错安全要求(见7.1,1999年版的8.1):修改了平台起浮作业过程的口令要求(见7.3.2,1999年版的8.3.2);修改了进行压桩时的观察时间(见8.4.3,1999年版的9.1.9);修改了降平台作业、拔桩(见第9章,1999年版的第10章);修改了平台遇突发性事件执行应急预案的要求(见10.2.2,1999年版的第11章);修改了降平台的要求(见9.1.1,1999年版的10.1.1):除了审批一章(见1999年版的第6章):删除了在平台观察期间查看平台滑移情况一项[见1999年版的7.5.2的c)]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石油工业安全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石油工业安全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海
洋钻井公司、胜利油田安全环保处。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希江、安长武、李中山、吕明春、燕乃俊、翰巍、肖亮。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的情况为:
SY6428—1999。
Ⅲ
SY 64282011
浅海移动式平台沉浮与升降安全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浅海移动式平台沉浮与升降作业基本条件、作业前检查、平台坐底、平台起浮、升平台、降平台作业、拔桩、记录与应急等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浅海移动式的坐底式平台与自升式平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Y/T6044海上石油作业安全应急要求 SY6346浅海移动式平台拖带与系泊安全规范海洋石油安全管理细则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5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沉浮descending and ascending 坐底式平台的起浮和坐底。
3. 2
坐底seat on bottom 坐底式平台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由浮态向坐底工况转变的过程。
3.3
起浮floating 坐底式平台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由坐底工况向浮态转变的过程。
3.4
升降jackingup and down 自升式平台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由浮态升至预定海面高度或由预定高度降至浮态的过程。
4作业基本条件
4.1平台自身条件 4.1.1平台具备的各类证书应符合SY6346的规定。 4.1.2,应按平台操作手册要求进行稳性计算,并按计算结果调整平台载荷使之符合平台稳性、沉浮与升降要求。
SY6428-2011
4.2海洋环境条件 4.2.1平台沉浮或升降作业时,作业海域的海洋地质调查资料应是最近6个月的资料:海洋地质条件应满足平台技术要求。 4.2.2作业前收集3d以上的海况资料,海况参数应满足平台操作手册的要求。 4.3安全保障 4.3.1应按《海洋石油安全管理细则》的规定配备守护船。 4.3.2沉浮与升降作业开始时间应在白天且能见距离大于500m。 4.4指挥及作业人员 4.4.1平台应设立一名指挥,其他各岗位应齐全到位。 4.4.2平台升、降期间,中控室操作人员不应脱岗。
5作业前检查
5.1一般检查 5.1.1平台沉浮或升降前,应对拖电系统、锚泊设备、通信照明设备、信号系统、教生消防设备、 主要机电设备、平台水密状况、活动载荷、平台倾斜仪等进行安全检查。 5.1.2甲板管具及其他活动物品应固定牢固:并架不应存放管具立柱。 5.2平台沉浮前检查 5.2.1平台沉浮作业前应根据平台稳性计算结果,调整舱室的自由液面。 5.2.2抗滑桩状况完好,液压升降系统安全可靠,固桩块位置正确。 5.2.3应采取措施清除压载舱内的泥沙。压载舱排气管、测深管应无破损,固定应牢固。 5.2.4平台起浮前应探明平台周围水深,浮体人泥深度和浮体周围障碍物。 5.2.5平台起浮、坐底过程中若有人在沉垫工作时应穿教生衣。 5.3升降作业前检查 5.3.1控制室的控制面板上各指示标志正常,各开关位置正确,灵敏可靠,安全锁紧装置有效,各类试验正常。 5.3.2# 液压升降系统应经检查并满足以下条件:
a) 液压泵站的液压油油箱油位合适,液压油质量符合要求,液压泵入口和出口闸门开关正确,
冷却水系统良好; b) 固桩区的固桩块应全部拔出,各传动齿轮间、桩腿与平台体等处所无异物:准备足够的高
压润滑脂: c) 液压系统无泄漏,控制阀动作正常,各种仪表灵敏可靠: d 开泵循环,查看泵压表表压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各泵循环应正常:
e) 各齿轮轴及马达输出轴,在升降中应按规定时间进行润滑。 5.3.3 电动升降系统应经检查、测试,并满足以下条件:
a) 电机绝缘参数及电机扭矩应符合规定要求: b) 电磁刹车系统正常: c) 发电机供电正常。
2
SY6428-2011
5.3.4冲桩系统的泵、阅门、仪表、管线、接头等应完好,并备有合适的应急管线、接头和工具。
6平台坐底作业
6.1坐底过程 6.1.1平台坐底时向宜对应本施工海域季风风向:平台坐底作业应按平台坐底压载程序进行。 6.1.2压载过程中,发令人与执行者应重复应答口令,当确认上一步工作结束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直至坐底作业全部结束。 6.1.3当(船)端沉垫甲板即将人水时,指挥者应观察平台左右平衡情况,人水端左右炫吃水差不应大于0.3m,否则应及时调整压载水。 6.1.4当平台沉垫坐底后,应根据海底承载力情况将充当压实的部分或全部海水载荷注人压载舱,保持海底地层均匀压实。 6.1.5坐底压载全部结束后,平台的纵倾角度或平台横倾角度不应大于1°。 6.1.6平台坐底过程中,要派专人观察锚位。 6.2插抗滑柱 6.2.1插桩压力不应超过规定值。 6.2.2应采用对角对称插桩。 6.2.33 抗滑桩插人深度不应超过设计最大深度。 6.2.4 插桩结束后,应将液压销全部拔出,并用固桩块将桩固好。 6.3起错作业
应在平台坐底后12h内起锚。 6.4投砂
平台坐底完毕,应按照作业季节、海域环境决定平台周围是否投砂。投砂量应根据平台结构、海域的海洋环境条件确定。 6.5观察 6.5.1平台坐底结束后,应对平台进行观察,观察时间不应低于24h。 6.5.2在平台观察期间,主要查看以下内容:
a)平台四周水深: b) 滑移情况; c)平台横倾、纵倾; d)下沉现象。 上述情况超出平台作业工况许能力时,可派潜水员下水核实平台四周状况,必要时应重新起浮
移位。 6.6记录
应将坐底作业情况及相关数据进行记录。
3
SY 64282011
7平台起浮作业 7.1系缆或抛锚
根据实际起浮方案要求,在平台起浮作业前拖航船舶应系缆或平台在撤离方向抛错。 7.2拔抗滑桩 7.2.1取出固桩块后,应采用对角拔桩。 7.2.2当拔桩至上极限位置时,应将手动销插好,其他液动插销全部退出:用固块固好桩。 7.3起浮作业 7.3.1平台起浮作业应按平台起浮排水程序进行。 7.3.2起浮过程中,发令人与执行者应重复应答口令,当确认上一步工作结束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直至起浮作业全部结束, 7.3.3起浮过程中,当平台崩()应浮离海底而未浮起时,应停正排水,观察平台变化。若平台上浮困难时,应采用喷冲装置进行喷冲,使平台浮起。 7.3.4起浮过程中,出水端左右吃水差应小于0.3m,否则应调整吃水。 7.3.5平台浮出水面后应尽快将平台拖离原施工位置。
8折升平台作业
8.1放桩腿至泥线 8.1.1带有桩靴的平台,应按桩靴压载程序执行,然后再下放桩腿。 8.1.2采用单柱下放或多桩下放时,均应保持平台倾斜不超过规定值。 8.2空船升平台 8.2.1空船升平台前应消除各桩腿与地层存在的应力。 8.2.2,桩腿至泥线后采用平台自身重量使桩腿人泥,直到桩腿不再下行为止 8.2.3各桩腿均到达预定的入泥深度后,将平台升离海面观察 8.2.4若有变化继续调整,直到规定时间内桩腿人泥无变化。 8.3预压载 8.3.1升平台至操船手册规定的预压载位置,船底离开水面高度不应超过1.5m 8.3.2压载水应定量注人,不应一次注至满负荷量。 8.3.3循环预压载时,每次应按规定时间观察,平台入泥无变化后再逐次注人。 8.3.4预压载过程中,平台倾斜不应超过规定值。 8.3.5预压载过程中因桩腿下沉平台接触水面时,应将所有压载水排光,将平台重新升至预压载平面,重新进行预压载操作。 8.3.6当平台发生倾斜时,应采取降平台高边的方式调平,不应采取升平台的方式调平。 8.4压载观察 8.4.1 平台预压载至满负荷,待平台桩腿压实后保持压载状态。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