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SY 6780-2010 高含硫化氢气田集输管道安全规程

SY 6780-2010 高含硫化氢气田集输管道安全规程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5425.87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15 17:09:51



相关搜索: 安全 管道 规程 硫化氢 气田 集输 6780

内容简介

SY 6780-2010 高含硫化氢气田集输管道安全规程 ICS13.100 E 09 备案号:29831-2010
SY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 67802010
高含硫化氢气田集输管道安全规程 Safety regulations for gathering and transmission pipelines in high
hydrogensulphidegasfield
2010-08-27发布
2010-12-15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6780—2010
目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材料 5 设计 6 建造 7 投产试运 8 生产安全管理 9 定期检测附录A(资料性附录) 条文说明参考文献
1 SY67802010
前言
本标准8.12为推荐性条文。其余为强制性条文。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石油工程建设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石油工业安全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石油工业安全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
公司西南分公司、法利科瑞成(天津)安全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安全环保局。
本标准起草人:锥定明、石炬、刘来福、李俊荣、汤晓勇、孙少光、陈彰兵、陈建设、李文光、 郝志强、梅三强、毋勇、汤智昀、陈汝培、龚建华、夏青、曹登泉、王治、李佳、蒋毅、刘俊、谢兵、 施辉明。
II SY6780—2010
高含硫化氢气田集输管道安全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含硫化氢气田天然气采气、集气管道在设计、建造、投产试运、生产运行和定期检测等方面的安全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大于或等于5%(体积分数)的高含硫化氢天然气的采气、集气管道。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以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50 钢制压力容器 GB/T20972 石油天然气工业油气开采中用于含硫化氢环境的材料 GB50183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251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GB50350 油气集输设计规范 SY/T0422 油气田集输管道施工技术规范 SY/T0599 天然气地面设施抗硫化物应力开裂和抗应力腐蚀开裂的金属材料要求 SY/T0612 高含硫化氢气田地面集输系统设计规范 SY/T5858 石油工业动火作业安全规程 SY/T5922 天然气管道运行规范 SY6186 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规程 SY/T 6276 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SY/T 6277 含硫油气田硫化氢监测与人身安全防护规程 ISO5208 工业用阀门金属阀门的压力试验 ISO15156 石油和天然气工业在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中用于含HS环境的材料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文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许可与管理规则国质检锅(2002)235号文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监督与管理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令(2000)第17
号文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管道附件pipeauxiliaries 管件、法兰、阀门、绝缘接头等承压部件。 SY6780—2010
3.2
水露点waterdewpoint 天然气在一定压力下降低温度的过程中,析出第一滴液相水时的温度。
3.3
搬迁距离 remove distance 含硫化氢天然气集输管道上最大阀间容积的天然气发生泄漏时,空气中硫化氢浓度可能达到
1500mg/m的距离。 3.4
应急撤离距离 emergencyevacuate distance 含硫化氢天然气集输管道上最大阀间容积的天然气发生泄漏时,空气中硫化氢浓度可能达到
150mg/m,需要进行人员疏散的距离。 4材料 4.1采气、集气管道所用材质应根据管道使用条件、使用寿命、投资等因素确定,做到经济、安全、 合理选材。采用的钢管和管道附件,应具有抗硫化物应力开裂和氢致开裂的性能及良好的焊接性能。 4.2采气、集气管道用钢管的选材范围应符合SYT0599,GB/T20972和相应制管标准及设计文件的规定,且其抗硫化物应力开裂和氢致开裂性能,应满足GB/T20972对环境使用的要求。 4.3采气、集气管道用设备受压元件和管道附件选材应符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文J,GB150,GB50251,GB50350,SYT0599,GB/T20972等和相应设计文件的规定,并按规定提供材质证明书。 4.4采气、集气管道用管道附件的管体不允许使用铸铁件,应采用锻钢!钢板、无缝钢管或焊接钢管制作。 5设计 5.1承担采气、集气管道工程的设计单位应具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许可与管理规则》【国质检锅(2002)235号文规定的相应级别的GA类或GC1类设计资质和建设部颁发的右油、化工行业甲级设计资质! 5.2采气、集气管道的设计应遵循GB50183,GB50350,SYT6276及SYT0612等的规定。 5.3采气、集气管道用管道附件的设计应遵循GB150,GB50251,SY/0599,ISO15156及SY/T 0612等的规定。 5.4新建采气、集气管道路由选择应避开人口稠密地区、风景名胜区及不良地质地段。 5.5新建集气干线的设计应能满足智能清管的要求。清管设施的结构形式应满足清管及批量加注缓蚀剂的要求。清管作业清除的含硫污物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硫污水应进行密闭收集、输送并集中处理。 5.6采气、集气管道与站场和净化厂连接处的阀门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每只阀门在出厂前应逐个进行密封性能的检验,其密封要求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对接触高含HS介质的软密封阀泄漏率宜符合ISO5208规定的3级,金属密封阀宜符合ISO5208规定的2级,并应符合耐火试验的要求。 5.7采气、集气管道安全系统和主要安全措施应包含如下内容。 5.7.1安全系统:
a)安全截断装置。 b)安全泄放装置。 c)安全报警装置。
2 SY6780—2010
5.7.2主要安全措施:
a)自然灾害防护措施。 b)安全保护措施。 c)安全预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中提出的削减风险措施。 d)新建集气干线沿线应埋设警示带。 e)沿线设置里程桩、转角桩、警示牌。
5.8采用干气输送的管道在投产前应对管道内表面做干燥处理。 6建造 6.1资质要求:
a)采气、集气管道工程的建造应由具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许可与管理规则》【国
质检锅(2002)235号文】规定的相应级别的GA类或GC1类管道建造资质和石油、化工行业甲级施工资质的单位承担。
b)采气、集气管道附件的加工应由具有相应制造资质的单位承担。 c)集输管道的施焊焊工,应持国家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焊工证,并经模拟现场考试合格后才能
在有效期间担任合格范围内相应的焊接工作。
6.2采气、集气管道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向主管部门办理开工审批手续,并向相关部门备案。 6.3采气、集气管道的建造应实行委托建设监理和质量监督。 6.4采气、集气管道开工前,应组织施工图审查,设计单位对设计文件进行现场交底。 6.5采气、集气管道建造单位应按设计图纸建造,若需对原设计文件进行修改,应取得设计单位的设计修改文件。 6.6 采气、集气管道使用的钢管和管道附件应有明显的标志和质量证明书,应按要求复验。 6.7 采气、集气管道焊接前应按规定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当设计有要求时,还应进行抗硫(HIC和 SSC)评定试验。 6.8 采气、集气管道的施工及验收应遵循SYT0422的规定 6.9 采气、集气管道建造单位应向建设单位提供以下竣工资料:
a)竣工图。 b)设计修改及材料代用文件。 c)钢管及管道附件材料检查和复验报告。 d)焊缝无损检测报告。 e)热处理和焊缝硬度检查报告。 f)隐蔽工程及穿跨越工程资料。 g)防腐、保温、隔热材料检验报告。 h)安全装置调试或检查报告。 i)电法保护装置验收报告。 j)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报告。 k)工程质量评定报告。
7投产试运 7.1 投产前应具备的条件 7.1.1 采气、集气管道试运投产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外,还应符合SYT5922和SY6186的规定。 7.1.2 投产前,应编制投产试运方案和事故应急预案,报建设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3 SY6780—2010
7.1.3按SY/T6277和相关规定制定切实可行的事故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组织好抢修队伍,配备好抢修用的设备和各种安全设施(包括消防防护用品和药品)。 7.1.4按投产试运方案和应急预案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包括HS防护措施),考核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 7.1.5应建立上下游联系并保证畅通,组织对流程、设备仪表和阴极保护设施进行检查、维护、调校。 7.2投产试运安全措施 7.2.1对职工及相关方应进行安全宣传和教育,要求通球清管、置换期间无关人员不得进入采气、集气管道两侧50m以内。 7.2.2气体置换过程应符合SY/T5922的有关规定。 7.2.3在采气、集气管道含H,S污水易聚集处易发生腐蚀穿孔,应加强腐蚀检测、加密巡线,并使用便携式H,S检测仪进行检测。 7.2.4采气、集气管道在适当位置应装设临时风向指示标。 7.3 系统安全保护措施 7.3.1 采气、集气管道的防火防爆要求应符合GB50183及SY/T5858的规定。 7.3.2 采气、集气管道的安全截断系统应确保当线路爆破情况发生时可迅速关闭邻近的两个阀室。 8生产安全管理 8.1采气、集气管道的生产安全管理除应满足SY6186的要求外,尚应满足本标准和相关标准的规定。 8.2采气、集气管道的管理单位应配备具有集输管道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负责安全技术管理工作,并定期参加与岗位相适应的各种技术培训。 8.3采气、集气管道的安全技术管理工作和建立的集输管道技术档案的主要内容应按照高含H,S气田集输管道相关运行管理规定执行。 8.4采气、集气管道的管理单位应编制事故应急预案。 8.5与地方政府一起对管道沿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居民等进行有关管道保护的安全知识教育、 H,S危害教育、应急知识教育等培训。 8.6采气、集气管道的管理单位应建立腐蚀监测管理体系,监控管道腐蚀情况。 8.7采气、集气管道的管理单位应定期组织对管道及其附属设施的安全运行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8.8定期对阀室的阀门进行保养,并做好保养记录。 8.9进行管道检修时,应编制检修方案,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检修方案应有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8.10采气、集气管道维护。 8.10.1 在穿越道路、公路、铁路及跨越河流处,凡有必要标明管线通过的地方,应检查标记的完好性。 8.10.2 对采气、集气管道沿线的护坡、堡坎、道路等应随时进行维护。 8.10.3 及时更换不能正常运转的仪表、阀门和腐蚀严重的管线。 8.10.4对防护用品和通讯工具等应定期检查,确保完好无损。 8.11采气、集气管道的保护还应按《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监督与管理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令(2000)第17号文1执行。 8.12人身安全防护。 8.12.1H,S平均含量为13%(体积分数)~15%(体积分数)的天然气埋地集输管道的搬迁距离宜不小于管道两侧各40m,应急撤离距离宜不小于管道两侧各1500m,H,S平均含量为13%(体积分数)~ 15%(体积分数)的天然气棵露集输管道的搬迁距离宜不小于管道两侧各200m,应急撤离距离宜不 4 SY67802010
小于管道两侧各1500m。 8.12.2天然气中H,S平均含量低于13%(体积分数)或高于15%(体积分数)的天然气埋地集输管道,建设单位参考8.12.1的规定,在组织专家技术论证后,可适当减小或增大搬迁距离和应急撤离距离。 8.12.3确因工艺需要,建设单位应组织专家进行技术论证,在技术、设备和管理中采取与实地环境相适应的可靠措施后,参考8.12.1的规定,可适当减小搬迁距离和应急撤离距离。 8.12.4 按SY/T6277及SY/T0612的规定配置安全设备和人身安全防护用品。 8.12.5 安全设备和人身安全防护用品应指定专人管理,定期检验,并做记录。 9 定期检测 9.1 采气、集气管道的定期检测除应满足SY6186.的规定外,还应满足以下规定:
a)外部检查:除日常巡检外,一年至少一次由使用单位专职人员进行。 b)全面检验:每三年一次,由质量主管部门认可的专业检验单位承担。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管道,全面检验周期可以缩短。 a)多次发生事故。 b)防腐层损坏较严重。 c)修理、修复和改造后。 d)受自然灾害破坏。 e)投用超过15年。
9.2外部检测项目:
a)管道损伤、变形缺陷。 b)管道防腐层、保温层。 c)管道附件。 d)安全装置和仪表,H,S检测和报警系统。 e)管道标志桩、锚固墩、测试桩、围栅、拉索、护坡、堡坎和标志牌等。 f)管道防护带和覆土。 g)电法保护系统。
9.3全面检测项目:
a)外部检测的全部项目。 b)管道测厚。 c)在预计内壁腐蚀可能较严重的管体和焊缝区进行抽检。 d)土腐蚀性参数测试。 e)杂散电流测试。 f)管道安全和监控、防护系统检测。 g)智能清管检测(条件具备时)。 h)穿跨(越)管线检测。
上一章:SH/T 3902-2014 石油化工配管工程常用缩略语 下一章:HG/T 5143-2017 山嵛酸纯度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相关文章

SY/T 4117-2016 高含硫化氢气田集输管道焊接技术规范 SY/T 4117-2010 高含硫化氢气田集输管道焊接技术规范 SY/T 4119-2010 高含硫化氢气田集输管道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SY/T 4119-2016 高含硫化氢气田集输管道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SY 4213-2010 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高含硫化氢气田集输管道工程 SY/T 4213-2017 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高含硫化氢气田集输管道工程 SY/T 4213-2017 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高含硫化氢气田集输管道工程 SY/T 0612-2014 高含硫化氢气田地面集输系统设计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