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07.060 N 95 备案号:34950—2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1258---2011
数字风向风速测量仪
Digitalanemometer
2012-04-01实施
2011-12-2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11258—2011
目 次
前言引言
1I III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产品分类.... 5 产品组成.. 6 要求 7 检验方法, 8 检验规则.
0
9 12
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9
建筑321---标准查询网 www. jz321. net
JB/T11258—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气象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MIF/TC2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长春气象仪器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锡科、吴展、刘文芝、王明蕊。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I
JB/T11258-2011
引言
对于某一种特定的使用场合,选用一种或几种数字风向风速测量仪。风杯式和螺旋桨式最常用于常规气象站网中,因此,本标准对其作出了比较具体的规定。
其他类型的数字风向风速测量仪是为各种专门使用目的而研发出来的。鉴于目前的技术水平,本标准尚不能对这些仪器的性能和检验方法等一一作出更为详尽的规定。因此,有些要求和检验方法等需根据经验确定,通常要与生产厂家商定。
随着测风技术服务领域的不断扩大和材料、技术的发展,本标准尚需不时进行修订。
III
建筑321---标准查询网 www. jz321. net
JB/T112582011
数字风向风速测量仪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数字风向风速测量仪(以下简称“数字测风仪”)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自动测量和数字输出方式的地面测风系列产品的研制、生产和验收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828.1一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
计划
GB/T2829--2002 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4793.1一2007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4857.3—2008 包装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第3部分:静载荷堆码试验方法 GB/T11463--1989 电子测量仪器可靠性试验 GB/T13384—2008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7626.4--200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17626.6200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17626.14-—2005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波动抗扰度试验 JB/T9329—1998 仪器仪表运输、运输贮存基本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 JJF1094—2002测量仪器特性评定 QX/T8--2002气象仪器术语 QX/T23—2004 旋转式测风传感器 QX/T51—200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7部分:风向和风速观测
3术语和定义
QX/T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天气学synopticmeteorology 论述大气中天气系统和重要天气现象的分布、演变规律及其诊断分析和预报方法的气象学分支科学。
3.2
气候学climatology 专门研究气候的形成原因、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和其他自然环境因子及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的科学。
3.3
最大风速 maximumwindspeed 在给定的时间段,平均风速中的最大值。 注:地面气象观测中,从给定时段内选取任意10min的平均风速最大值,作为该时间的最大风速。
3.4
极大风速 extremewindspeed
1
JB/T11258—2011
在给定的时间段,瞬时风速的最大值。 4产品分类 4.1按仪器的使用方式分:
a)固定式; b)便携式。
4.2按传感器感应原理分:
a)风杯式; b)螺旋桨式; c)叶轮式; d)超声波式: e)热球(线)式; f)压力管式: g)正交压力式。 注:正交压力式应配备气压和气温传感器,并与测风传感器同步运行,在要求测风误差较小时,还应配备湿度测量
传感器。
5产品组成
5.1固定式数字测风仪一般由以下部分组成:
a)测风传感器; b)数据采集器和显示器; c)系统机和终端设备; d)支架(风杆)及连接电缆; e)数据自动存储的无人站配备的数据转存和打印装置; f)数据传输设备(必要时)。 注:有线或无线遥测功能、传输设备和传输距离,视具体使用情况应由使用方提出,生产厂家生产或采购配备。
5.2便携式数字测风仪-一般由以下部分组成:
a)测风传感器和连接电缆; b)数据采集器、处理器和终端设备; c)仪器箱和背带; d)手柄或支架(必要时)。
6要求 6.1外观
外观应符合以下要求: a)机械安装可靠,紧固件应无松动、脱落;焊接组件应无漏焊、虚焊。 b)整机几何平面应光洁、无变形、无锈蚀。 c)标志应清晰、完整。
6.2传感器结构
传感器结构应符合以下要求: a)传感器应有防尘、防雨、防雪措施,特殊地区使用的传感器应有防盐雾、防冰冻措施; b)便携式的风向传感器应有自动定向(定北)装置; c)风杯式和螺旋桨式的风向标处于水平状态任意位置时,风向标应能自由地旋转,并且对任意一
2
建筑321---标准查询网 www. jz321. net
JB/T112582011
个风向角只有一个特定的平衡位置; d)风杯式的风杯和螺旋桨式的螺旋桨应转动灵活、无阻滞现象且能随遇平衡。
6.3支架(风杆)及连接电缆
支架(风杆)及连接电缆应符合以下要求: a)陆地固定式数字测风仪生产如需配套风杆,其高度应为10m~12m,并应配套避雷装置和斜拉
索;便携式生产如需配套支架,其高度应为2m。 b)独立结构的风向和风速传感器生产如需配套横杆,其长度宜在1.0m~1.5m之间。 c)固定式数字测风仪风向传感器“定北”确定后,支架不应产生绕轴转动。 d)数字测风仪仪器各部之间连接应采用柔软、屏蔽、耐腐蚀的电缆。
6.4互换性
任选同型号数字测风仪的传感器及其他单元和部件,替换后应保持整机性能不变。替换传感器时应能输入新传感器的校准参数。 6.5整机功能 6.5.1用于天气学观测的固定式数字测风仪应具有以下功能:
a)提供瞬时风速,2min、10min平均风向和风速,日极大风速、最大风速及相应的风向、出现时间。 b)提供规定时段内阵风峰值(3s平均)及其对应的风向和时间。 c)提供瞬时风速超过17m/s或其他规定值时的对应风向和起止时间。 d)可设置时钟时间,数字测风仪停机或临时断电,时钟应连续运行。时钟走时允许误差每月应不
超过±30s。 e)大风报警值可任意设置,并应在停机或临时断电时保持不变。 f)可自动观测和人工观测,自动观测间隔时间设置应符合QX/T51--2007的要求。 g)根据不同使用要求,主机应能存储24h、48h、168h或更多正点观测数据。 h)应有RS-232标准串行接口并应显示电源工作状态。
6.5.2便携式数字测风仪和用于气候学观测的固定式数字测风仪,其功能由使用方和生产方协商确定。 6.6测量性能 6.6.1传感器 6.6.1.1风向测量特性应符合以下要求:
a)风杯式和螺旋桨式:
启动风速应不超过配套的风速传感器的启动风速;阻尼比用于天气学和气候学时,应为0.3~0.7(在5.0m/s风速条件下); -动态偏移角应不超过最大允许误差的1/3(在风向标3倍启动风速条件下)。
b)超声波式:
一启动临界值应不大于风速的起动临界值; -时间常数应不大于0.25s。
c)压力管式:
时间常数应不大于1s。
6.6.1.2风速测量特性应符合以下要求:
a)风杯式:
.---启动风速应不大于0.5m/s、1.0m/s、1.5m/s; 一距离常数应为2.0m~5.0m(在5.0m/s风速条件下)。
b)螺旋桨式:
一启动风速应不大于1.5m/s、2.0m/s;一距离常数应为2.0m~5.0m(在5.0m/s风速条件下)。
-
3
JB/T11258—-2011
c)叶轮式:
启动风速应不大于0.8m/s 距离常数应为2.0m~5.0m(在5.0m/s风速条件下)。
d)超声波式:
一启动临界应为0;一时间常数应不大于0.25s。
e)热球(线)式:
时间常数:上升应不大于4s、下降应不大于2s。 f)压力管式:
时间常数应不大于1s。
6.6.2 整机
整机分辨力、测量范围和最大允许误差根据不同使用情况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整机分辨力、测量范围和最大允许误差
类别风杯式螺旋浆式叶轮式超声波式热球(线)式压力管式
分辨力
测量范围
最大允许误差
备注
风 向
±3° (基准站);土5° (基本站)
3° 10°
0°~360° 0°~360°
±10°
±3°
1°
0°~360°
±20° (≤2.0m/s): ±10°(2.0m/s~5.0m/s);
1°
0°~360°
±20°(>5.0m/s) ±20° (<1.3m/s) ±8°(1.3m/s~5.1m/s);
正交压力式
0°~360°
P.
±6°(>5.1m/s)
风 速
(0~20.0)m/s; (0~30.0)m/s; (0~60.0)m/s
±(0.3+十0.03v)m/s(基准站) ±(0.5+0.03v)m/s(基本站)
风杯式
0.1 m/s
一显示风速
±1.0m/s(≤10.0m/s) ±10%(>10.0m/s)或±(1.0+0.03v)m/s
(0~60.0)m/s: (0~90.0)m/s
螺旋桨式
1.0 m/s
一显示风速
±0.5m/s(≤5.0m/s); ±10%(>5.0m/s) ±0.3m/s(<35.0m/s);
叶轮式
0.5 m/s
(0~20.0)m/s
超声波式
0.1 m/s
(0~60.0)m/s
±5%(≥35.0m/s)
(0~1.0)m/s: (1.0~30.0)m/s (0~60.0)m/s
热球(线)式
±3%F.S.
±1.0 m/s (<20.0 m/s) :
压力管式
0.1 m/s
±4%(≥20.0m/s)
4
建筑321---标准查询网 www. jz321. 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