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77.140.80 J31 备案号:51594—20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2379—2015
一般工程用耐腐蚀双相(奥氏体-铁素体)
不锈钢铸件
Corrosion-resistant duplex (austenite-ferrite) stainless steel castings
for general application
2016-03-01实施
2015-10-1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12379—2015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订货要求 4 技术要求. 4.1 材料牌号和化学成分 4.2 力学性能... 4.3 铁素体含量.. 4.4 制造.. 4.5 焊补.
1
4.6 表面质量和内部质量. 4.7 几何形状与尺寸公差。 5试验方法. 5.1 化学成分分析 5.2 力学性能. 5.3 铁素体含量测定. 5.4表面质量及内部质量检验 5.5 铸件几何形状与尺寸 5.6 无损检测.. 6 检验规则. 6.1 检验程序 6.2 检验地点. 6.3 批量的划分 6.4 化学成分分析, 6.5 力学性能试验. 6.6 铁素体含量. 6.7 复验 6.8 重新热处理. 6.9 表面质量、内部质量检验 6.10 铸件几何形状与尺寸 6.11 试验结果的修约, 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7.1 标志和质量证明书.. 7.2 表面保护、包装、运输和贮存
5
6
N 6
图1 基尔试块图2 Y型试块
表1 化学成分表 2 热处理和力学性能
I
JB/T12379—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4)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洛阳双瑞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核苏阀横店机械有限公司、安徽应流机电集团、沈阳铸造研究所、哈尔滨
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智信、陈继志、刘小冬、杜应流、李镜银、于波、谢小兵、李勇、关军胜、 周佩超。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I
JB/T12379—2015
一般工程用耐腐蚀双相(奥氏体-铁素体)
不锈钢铸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一般工程用耐腐蚀双相(奥氏体-铁素体)不锈钢铸件(以下简称铸件)的订货要求、 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存。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工程用耐腐蚀双相不锈钢铸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下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予本文件。
GB/T 222 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充许偏差 GB/T223.5钢铁酸溶硅和全硅含量的测定还原型硅钼酸盐分光光度法 GB/T223.11 钢铁及合金铬含量的测定可视滴定或电位滴定法 GB/T 223.18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硫代硫酸钠分离-碘量法测定铜量 GB/T223.25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丁二酮肟重量法测定镍量 GB/T 223.28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α-安息香肟重量法测定钼量 GB/T 223.36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蒸馏分离-中和滴定法测定氮量 GB/T 223.43 钢铁及合金钨含量的测定重量法和分光光度法 GB/T 223.59 钢铁及合金磷含量的测定 磷钼蓝分光光度法和锑磷钳蓝分光光度法 GB/T223.64 钢铁及合金锰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223.72 钢铁及合金硫含量的测定重量法 GB/T228.1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 5613 铸钢牌号表示方法 GB/T 5677 铸钢件射线照相检测 GB/T 5678 铸造合金光谱分析取样方法 GB/T 6414 铸件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9443 铸钢件渗透检测 GB/T 11170 不锈钢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 GB/T 13305 不锈钢中α-相面积含量金相测定法 GB/T20066 钢和铁化学成分测定用试样的取样和制样方法 GB/T 20123 钢铁总碳硫含量的测定高频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常规方法) GB50661 钢结构焊接规范 JB/T7927 阀门铸钢件外观质量要求
3订货要求
3.1需方应在订货合同中规定铸件名称、材料牌号、数量、供货状态和订货图样等。
JB/T12379—2015
3.2 当需方提出本标准规定以外的特殊要求和补充要求时,应经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4技术要求
4.1材料牌号和化学成分 4.1.1 铸件材料牌号表示方法应符合GB/T5613的规定,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化学成分
序号 ZG10Cr26Ni6Mo2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牌号
c Si Mn P S Cr Ni Mo Cu N 其他
24.0~ 4.50~ 1.30~ 27.0 7.00 1.80 21.0~ 4.50~ 2.50~
0.10 2.00 0.03
1
-
-
23.5 6.50 3.50 1.00 0.10~ 24.5~ 5.50~ 2.50~
ZG03Cr22Ni6Mo3N
1.50
0.30 0.15~ 0.25 0.12~ 0.25 0.12~ 0.22
24.0~ 4.00~ 1.75 ~ 27.0 6.00 2.50
0.06 0.03 1.00 2.00 0.03
1.00
ZG06Cr26Ni5Mo2N
ZG03Cr26Ni6Mo3N
4
-
26.5 7.00 3.50 25.0~ 6.00~ 3.00~ 27.0 8.00 5.00 24.5 ~ 4.75~ 1.75~ 2.75~
0.035
ZG03Cr26Ni7Mo4N
5
0.020
1.00
ZG04Cr26Ni5Mo2Cu3 0.04
26.5 6.00 2.25 3.25 - - 24.5~ 4.70~ 1.70~ 2.70~ 0.10~ 26.5 6.00 2.30 3.30 0.25 - 24.0~ 5.60~ 2.90~ 1.40 ~ 0.22~ 26.7 6.70 3.80 1.90 0.33 24.5~ 5.00~ 2.50~ 2.75~ 0.12~ 26.5 7.00 3.50 3.50 0.22 -
6
ZG04Cr26Ni5Mo2Cu3N 0.04 ZG03Cr25Ni6Mo3Cu2N 0.03 1.10 1.20
7
9
1.50
9 1 ZG03Cr26Ni6Mo3Cu3N 0.03
1.00
10ZG03Cr25Ni8Mo4CuWN 0.03 1.000.030 24.0~ 6.50~ 3.00~ 0.50~ 0.20~
W0.5~
26.0 8.50 4.00 1.00 0.30 1.0
注:除了以两个数值规定I、 下限范围外,单个数值均为最人值 Cr%+3.3Mo%+16N%≥40%
4.1.2 2化学成分允许偏差应符合GB/T222的规定。 4.2力学性能
铸件及试块的室温力学性能应符合表2的规定。 4.3铁素体含量
经固溶热处理后,铸件的铁素体含量(质量分数)应为40%~60%,其余为奥氏体。 4.4制造 4.4.1铸造
铸件用钢应采用电炉熔炼或电炉熔炼加炉外精炼;铸造工艺由铸造厂自行确定,
2
JB/T12379—2015
表2热处理和力学性能
热处理加热温度 > 冷却 最人厚度 屈服强度Rp0.2 抗拉强度Rm 仲长率A
力学性能(不小于)
铸件
序号
牌号
类型
方式 mm
MPa 370 415 450 480 480 485 485 450 480 450
MPa 590 620 655 650 650 690 690 690 650 690
% 18 25 25 22 22 16 16 25 22 25
℃ 1 040 1 080 1 040 1 080 1 080
ZG10Cr26Ni6Mo2
1 2 ZG03Cr22Ni6Mo3N 3 ZG06Cr26Ni5Mo2N 4 ZG03Cr26Ni6Mo3N 5 ZG03Cr26Ni7Mo4N 6 ZG04Cr26Ni5Mo2Cu3 7 ZG04Cr26Ni5Mo2Cu3N 8 ZG03Cr25Ni6Mo3Cu2N 9 ZG03Cr26Ni6Mo3Cu3N 10 ZG03Cr25Ni8Mo4CuWN
水冷或其他
固济
1 040 方式 150 1 040
1 040
1 080 1 080
4.4.2 热处理
铸件交付前应进行固溶热处理。固溶热处理规范见表2。只要符合表2规定的全部力学性能要求,允许制造厂对表2中的热处理温度进行适当调整。 4.5焊补 4.5.1缺陷清除 4.5.1.1除合同规定不允许焊补外,铸件的一般缺陷可以进行焊补。焊补前需将缺陷全部清除干净,露出致密金属表面。 4.5.1.2焊补前对清理区域进行液体渗透检查,其检查结果应满足GB/T9443中2级及以上要求。 4.5.2缺陷焊补 4.5.2.1 熔敷金属应与铸件成分相似,也可以是能满足所希望的耐腐蚀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合金。 4.5.2.2 采用经GB50661评定合格后的T艺进行焊接。 4.5.2.3 焊修后对焊修区域边缘进行液体渗透检查,其检查结果应满足GB/T9443中2级及以上或合同双方商定的要求。 4.5.2.4对影响使用性能的重大缺陷(超过壁厚的40%或25mm),焊补后应重新进行固溶热处理。 4.6表面质量和内部质量 4.6.1所有铸件表面质量经目测应满足JB/T7927中B级及以上要求。 4.6.2对」合同要求进行表面液体渗透检查的,应满足GB/T9443中相应的合格等级。 4.6.3对合同要求进行内部射线检查的,应满足GB/T5677中相应的合格等级。 4.7几何形状与尺寸公差 4.7.1.1铸件的形状和尺小应符合图样或合同的要求,尺寸公差等级按GB/T6414的规定进行确定。 4.7.1.2 2对丁形状复杂非承压铸件,应不低」CT12级或需方合向要求。
3
JB/T12379—2015
5试验方法
5.1化学成分分析 5.1.1化学成分分析或光谱分析用试块,应在浇注过程中制取。常规化学成分分析取样方法按GB/T 20066的规定执行,光谱分析取样方法按GB/T5678的规定执行。 5.1.2常规化学成分分析按GB/T223.5、GB/T223.11、GB/T223.18、GB/T223.25、GB/T223.28、GB/T 223.36、GB/T223.43、GB/T223.59、GB/T223.64、GB/T223.72、GB/T20123的规定进行。光谱分析按GB/T11170的规定进行。 5.2力学性能 5.2.1试块 5.2.1.1力学性能试验用的试块应采用与其代表的铸件的同一批钢液单独浇注或附铸在铸件上。当试块附铸在铸件上时,附铸的位置、方法、尺寸和力学性能由供需双方商定。除另有规定外,试块类型的选用由供方自行确定。 5.2.1.2单铸试块的形状、尺小和试样的切取位置应符合图1或图2的规定。
155
1.5 110
≥220
R14
RI0 LR14
图1 基尔试块
70
08:
≥220
R10
R14
图2Y型试块
5.2.1.3铸件本体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及性能由供需双方商定。对于采用特种铸造方法生产的铸件,其试样制作方法可由供需双方商定。 5.2.1.4除另有规定外,试块与其所代表的铸件用同炉方式进行热处理,并做标记。 ?
JB/T12379—2015
5.2.1.5供方在铸件热处理之前,如需方或其代表要参加试验并在铸件上做标记,不应完全切掉附铸试块,热处理后附铸试块也要做标记。 5.2.2力学性能
拉伸试验按GB/T228.1的规定进行。 5.3铁素体含量测定
铁素体含量测定按GB/T13305的规定进行。 5.4表面质量及内部质量检验 5.4.1表面质量 5.4.1.1表面缺陷要求液体渗透检查的,按GB/T9443的规定进行检验。 5.4.1.2表面缺陷要求目测检查的,按JB/T7927的规定进行检验。 5.4.2内部质量
铸件内部质量要求进行射线检查的,按GB/T5677的规定进行检验。 5.5铸件几何形状与尺寸
铸件几何形状与尺寸检验应选用相应精度的检测工具、量规、样板等,也可用三座标测量仪或划线检查。 5.6无损检测
铸件需进行渗透检测、射线检测时,检测部位、验收等级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6检验规则
6.1检验程序
除另有规定外,铸件的检验由供方执行。 6.2检验地点 6.2.1除供需双方商定应在需方做检验外,最终检验应在供方进行。 6.2.2供方不具备必需的手段,或双方对铸件质量发生争议时,检验在双方商定的第三方公正机构进行。 6.3批量的划分 6.3.1按炉次:由同一炉次钢液浇注,做相同热处理的铸件为一批。 6.3.2按数量或重量:同一材料牌号在熔炼工艺稳定的条件下,几个炉次浇注的并经相同.T艺多炉次热处理后,以一定数量或以一定重量的铸件为一批。具体要求由供需双方商定, 6.4化学成分分析 6.4.1每批铸件均需检验。同一炉次熔炼或同一包钢液浇注的铸件为一批。铸件按熔炼炉次进行成分分析,分析结果应符合表1的规定。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