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HG/T 4321-2012 高界面氧化锌技术条件和分析方法

HG/T 4321-2012 高界面氧化锌技术条件和分析方法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068.61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19 10:57:58



推荐标签: hg 界面 技术 条件 方法 分析 氧化锌 4321

内容简介

HG/T 4321-2012 高界面氧化锌技术条件和分析方法 ICS 71.060.50 G 12 备案号:37844—2013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 4321—2012
高界面氧化锌技术条件和分析方法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and test methods for high interfacial zinc oxide
2013-03-01实施
2012-11-07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4321—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会(SAC/TC63/SC1)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洛阳市蓝天化工厂、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坤照、黄利炫、夏俊玲。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www. jz321. net HG/T4321—2012
5试验方法 5.1警告
本试验方法中使用的部分试剂具有毒性或腐蚀性,操作时须小心谨慎!如溅到皮肤或眼睛上应立即用水冲洗,严重者应立即就医。挥发性有机溶剂大部分有害人体健康且易燃,操作时应在通风橱中进行,并防止与明火接触。 5.2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的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 试验中所用的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标准溶液、制剂和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规定时,均按HG/T3696.1、 HG/T3696.2和HG/T3696.3的规定制备。 5.3外观检验
在自然光下,于白色衬底的表面皿或白瓷板上用目视法判定外观。 5.4氧化锌含量的测定 5.4.1方法提要
在酸性条件下,以二苯胺为指示液,用亚铁氰化钾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蓝紫色变为黄绿色为终点。 5.4.2试剂 5.4.2.1盐酸溶液:1+1。 5.4.2.2硫酸溶液:1十3。 5.4.2.3氨水溶液:2十3。 5.4.2.4硫酸铵溶液:250g/L。 5.4.2.5二苯胺指示液:10g/L;
称取1.0g二苯胺,在搅拌下溶解于100mL浓硫酸中。 5.4.2.6亚铁氰化钾标准滴定溶液:c[K4Fe(CN)6]~0.05mol/L。 5.4.2.6.1配制
称取21.6g亚铁氰化钾、0.6g铁氰化钾及0.2g无水碳酸钠于400mL的烧杯中,加水溶解后,用水稀释至1000mL,置于棕色瓶中,放置一周后用玻璃砂埚(滤板孔径为:5um~15μm)过滤,标定。 亚铁氰化钾标准滴定溶液,在夏季每周至少标定一次,冬季每月至少标定次,溶液中如有沉淀产生时,必须重新过滤、标定。 5.4.2.6.2标定
称取约1.7g于800℃灼烧至质量恒定的基准氧化锌,精确至0.0002g。置于250mL烧杯中,用少许水湿润,加10mL盐酸溶液,加50mL水,搅拌至全部溶解,移入2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
用移液管移取25mL上述溶液,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70mL水。滴加氨水溶液至白色胶状沉淀刚好产生,加人20mL硫酸铵溶液及20mL硫酸溶液,加热至75℃~80℃,用亚铁氰化钾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近终点时加人2滴~3滴二苯胺指示液。当滴定至溶液的蓝紫色突变至黄绿色,并在30S 内不再反复蓝紫色时即为终点,终点时溶液温度不得低于60℃。
同时同样做空白试验,空白试验溶液除不加试样外,其他加人试剂的种类和量(标准滴定溶液除外)与试验溶液相同。 5.4.2.6.3计算
亚铁氰化钾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准确数值c,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按式(1)计算:
mX25/250
c=(v-Vo)Mx10-3
...(1)
2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www.jz321.net HG/T4321—2012
式中: V一一滴定试验溶液所消耗的亚铁氰化钾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V。一—滴定空白试验溶液所消耗的亚铁氰化钾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m称取基准氧化锌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氧化锌(3/2ZnO)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122.07)。 标定标准滴定溶液浓度时需由两人同时做三次平行实验。每人三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相对极差与平
行均值之比不得大于0.2%,两人测定结果平均值差不得大于0.2%。结果取平均值,浓度值取四位有效数字。 5.4.3分析步骤 5.4.3.1试验溶液的制备
称取约2g试样,精确至0.0002g,置于250mL烧杯中。用少许水湿润,加10mL盐酸溶液,加50 mL水,加热至试样全部溶解,移人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必要时,用中速定性滤纸进行干过滤,弃去约50mL前滤液,收集滤液)。 5.4.3.2测定
用移液管移取20mL试验溶液,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50mL水,以下操作按第5.4.2.6.2条所述,从“滴加氨水至白色胶状沉淀刚好产生....”开始操作。
同时做空白试验,空白试验溶液除不加试样外,其他加入试剂的种类和量(标准滴定溶液除外)与试验溶液相同。 5.4.3.3结果计算
氧化锌含量以氧化锌(ZnO)的质量分数w1计,数值以%表示,按式(2)计算:
(V-Vo)cMX10-3
(2)
m×20/250 ×100
W
式中: V一—滴定试验溶液消耗亚铁氰化钾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V。——滴定空白试验溶液消耗亚铁氰化钾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一亚铁氰化钾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准确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m一试料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氧化锌(3/2ZnO)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122.07)。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2%。
5.5105℃挥发物含量的测定 5.5.1方法提要
在105℃士2℃的温度下,将试样干燥至质量恒定,根据试样干燥后减少的质量,计算挥发物含量。 5.5.2仪器、设备 5.5.2.1称量瓶:950mmX25mm。 5.5.2.2电热恒温干燥箱:温度能控制在105℃土2℃。 5.5.3分析步骤
用已预先在105℃士2℃下恒重的称量瓶称取约5g试样,精确至0.0002g,置于电热恒温干燥箱中,于105℃士2℃下干燥至质量恒定。 5.5.4结果计算
105℃挥发物含量以质量分数W2计,数值以%表示,按式(3)计算:
m-ml×100 m
(3)
W2
式中:
3 HG/T4321—2012
m—干燥前试料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1一—干燥后试料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3%。
5.6铜含量的测定 5.6.1方法提要
从光源辐射出待测元素的特征波长的电磁辐射(光),通过火焰原子化系统产生的样品蒸气时,被蒸气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吸收。在一定的试验条件下,吸光度值与试样中待测元素的浓度关系符合朗
伯-比尔定律:A=1g器 2=Klc(A为吸光度;。为人射光通量;r为透射光通量;K为吸收系数;l为吸收
Po
光程长度;c为待测元素的浓度)。
当吸收光程长度I与吸收系数K一定时,吸光度A与试样中待测元素的浓度c成正比。利用此定律可进行定量分析。 5.6.2试剂 5.6.2.1盐酸溶液:1+1。 5.6.2.2铜标准溶液:1mL溶液含铜(Cu)0.1mg;
用移液管移取10mL按HG/T3696.2配制的铜标准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用二级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现用现配。 5.6.2.3二级水:符合GB6682中的规定。 5.6.3仪器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配有铜空心阴极灯。 5.6.4分析步骤 5.6.4.1试验溶液A的制备
称取约50g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250mL烧杯中。加少量二级水润湿,加200mL盐酸溶液加热使其全部溶解。转移至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为试验溶液A,用于铜、 锰、铅含量的原子吸收法测定。 5.6.4.2空白溶液的制备
在100mL容量瓶中,加人10mL的盐酸溶液,用二级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5.6.4.3测定
用移液管分别移取25mL试验溶液A,置于4个100mL容量瓶中,再分别加人0.00mL、1.00mL、 2.00mL、4.00mL铜标准溶液,以下按GB/T23768--2009中“7.5.2标准加入法”进行操作。使用空气-乙炔火焰,在324.7nm波长处,用空白试验溶液调零,测量吸光度。以铜的质量(mg)为横坐标,对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将曲线反向延长与横坐标相交处,即为所测试验溶液中铜的质量。 5.6.5结果计算
铜含量以铜(Cu)的质量分数w3计,数值以%表示,按式(4)计算:
miX10-3
W3=
(4)
mx25/500×100...
式中: m1—-从曲线上查出的试验溶液中铜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克(mg); m一试料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002%。
5.7锰含量的测定 5.7.1方法提要
同5.6.1。
4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www. jz321.net HG/T4321—2012
5.7.2试剂 5.7.2.1锰标准溶液:1mL溶液含锰(Mn)0.05mg;
用移液管移取5mL按HG/T3696.2配制的锰标准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用二级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现用现配。 5.7.2.2二级水:符合GB6682中的规定。 5.7.3仪器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配有锰空心阴极灯。 5.7.4分析步骤
用移液管分别移取10mL试验溶液A,置于4个100mL容量瓶中,再分别加人0.00mL、 1.00mL、2.00mL、3.00mL锰标准溶液,以下按GB/T23768一2009中“7.5.2标准加入法”进行操作。使用空气-乙炔火焰,在279.5nm波长处,用空白试验溶液调零,测量吸光度。以锰的质量(mg)为横坐标,对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将曲线反向延长与横坐标相交处,即为所测试验溶液中锰的质量。 5.7.5结果计算
锰含量以锰(Mn)的质量分数W4计,数值以%表示,按式(5)计算:
miX10-3
(5)
W4= m×10/500 X100.
式中: ml 一从曲线上查出的试验溶液中锰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克(mg); m—试料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002%。
5.8铅含量的测定 5.8.1方法提要
同5.6.1。 5.8.2试剂 5.8.2.1铅标准溶液:1mL溶液含铅(Pb)0.1mg。
用移液管移取10mL按HG/T3696.2配制的铅标准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用二级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现用现配。 5.8.2.2二级水:符合GB6682中的规定。 5.8.3仪器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配有铅空心阴极灯。 5.8.4分析步骤 5.8.4.1玻璃仪器的清洗
所用玻璃仪器均用硝酸溶液(1十1)浸泡过夜,用自来水反复冲洗,最后用二级水冲洗干净。 5.8.4.2测定
用移液管分别移取25mL试验溶液A,置于4个100mL容量瓶中,再分别加人0.00mL、 2.00mL、4.00mL、8.00mL铅标准溶液,以下按GB/T23768—2009中“7.5.2标准加入法”进行操作。使用空气-乙炔火焰,在283.3nm波长处,用空白试验溶液调零,测量吸光度。以铅的质量(mg)为横坐标,对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将曲线反向延长与横坐标相交处,即为所测试验溶液中铅的质量。 5.8.5结果计算
铅含量以铅(Pb)的质量分数ws计,数值以%表示,按式(6)计算:
mjX103
(6) 5
s=
mX25/500×100 ... HG/T4321—2012
式中: m 由曲线上查出的试验溶液中铅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克(mg);
一试料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02%。 5.9比表面积的测定 5.9.1仪器
使用重量法测定仪。仪器的原理示意图见图1。通常采用弹簧天平或电子天平来称量被吸附物的重量。
1- 样品; 2
盛有液氨的杜瓦瓶;一真空系统;
3- 4- 一 压力计;
5- 一天平。
图1重量法比表面积测定仪
5.9.2分析步骤
称取适量试样,精确至0.0002g,置于样品管中,在70℃下脱气4h,置于比表面积测定仪上,按 GB/T19587一2004的规定进行测定,结果按BET方程计算。 5.10电镜平均粒径的测定 5.10.1试剂
乙醇溶液:1十1。 5.10.2仪器 5.10.2.1扫描电子显微镜。 5.10.2.2超声波分散仪。 5.10.3分析步骤
取少量试样,以乙醇溶液作溶剂,经超声波分散仪分散后,取1滴~2滴于制样薄膜上,烘干后,置于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样品台上,在约10万放大倍数下,选择颗粒明显、均匀和集中的区域,拍摄电子显微镜照片。在照片上用纳米标尺测量不少于100个颗粒中每个颗粒的长径和短径(可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取算术平均值。 5.10.4结果计算
电镜平均粒径以D计,数值以纳米(nm)表示,按式(7)计算:
D= E(di+d2)
(7)
2n
式中: d-— 微粒的长径,单位为纳米(nm); d2- 微粒的短径,单位为纳米(nm);
量取微粒的个数。
n
6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www. jz321. net
上一章:SH/T 3077-2012 石油化工钢结构冷换框架设计规范 下一章:YS/T 5430-2016 有色金属工业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

相关文章

HG/T 2512-2013 氧化锌脱硫剂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HG/T 2516-2013 二氧化硫氧化制硫酸催化剂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HG/T 5319-2018 氧化锰脱硫剂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HG/T 4854-2015 常温氧化铁脱硫剂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HG/T 5198-2017 中温氧化铁脱硫剂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YB/'T 4321-2012 具有规定磁性能和力学性能的钢板及钢带 YB/T 4321-2012 具有规定磁性能和力学性能的钢板及钢带 HG/T 5580-2019 聚氧化乙烯催化剂化学成分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