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HG/T 4293-2012 彩色电影正片感光度和格码测定方法

HG/T 4293-2012 彩色电影正片感光度和格码测定方法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889.98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19 08:18:36



相关搜索: hg 方法 电影 测定 彩色 4293 彩色 正片 感光度

内容简介

HG/T 4293-2012 彩色电影正片感光度和格码测定方法 ICS 37.040.20 G80 备案号:36854—2012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 4293--2012
彩色电影正片感光度和格码测定方法
Determination of color motion picture positive film sensitivity speed and gamma
2012-05-24发布
2012-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4293—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感光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电影技术厂有限公司、中国电影集团公司洗印分公司、长影集团洗印有限责
任公司、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翁山宝、孙长云、刘忠、李保民。
7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www. jz321. net HG/T4293—2012
彩色电影正片感光度和格码测定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彩色电影正片的感光度和格码的求取方法以及试验条件。 本标准适用于彩色电影正片的感光度及格码的测定,此类胶片用于通过底片印制正片制作成彩色
电影发行拷贝。本标准同时也适用于制作幻灯片的彩色正片材料的感光度及格码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769电影技术术语 GB/T11500 摄影密度测量第2部分:透射密度的几何条件 GB/T11501 摄影 密度测量第3部分:光谱条件 GB/T15061--1994银盐感光材料感光测定通则第1部分:适用于白炽钨光和模拟日光试样的曝
光条件 3术语和定义
GB/T1576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 T15769中的一些术语和定义。 3. 1
感光度sensitivityspeed 规定感光乳剂敏感性的指数。
3. 2
感光仪sensitometer 以规定的摄影标准光源给受试感光材料一系列已知的准确曝光的仪器。 (GB/T15769—1995,定义2.169)
3. 3
标准级谱standardwedge 感光仪的主要光学器件,是通过密度变化方式使受测感光材料表面得到一系列照度的一种光调制
器。标准级谱又称标准光楔。
(GB/T15769—1995,定义2.31)
3. 4
感光特性曲线 characteristiccurve 感光材料所接受的曝光量对数与其在一定显影加工条件下产生的密度之间的关系曲线(曝光量对
数为横坐标,密度为纵坐标)。
(GB/T15769—1995,定义2.168)
3. 5
密度计densitometer 测量照相光学密度(透射或反射密度)的一种特定光度计。 (GB/T15769—1995,定义2.376) HG/T4293—2012 3. 6
A状态密度statusAdensity 为评价供观赏用彩色照相材料(如彩色正片或幻灯片)的照相效果而制定的一种密度类型,它与人
的视觉光谱响应相关。
(GB/T15769—1995,定义2.650)
3. 7
格码gamma 感光特性曲线上密度与曝光量对数按一定比值变化的直线部分斜率,以表示。
3.8
最小密度minimumdensity 感光材料未曝光部分经显影加工后所产生的灰雾密度加上片基密度,以Dmin表示。
3. 9
趾部toe 感光特性曲线下段密度与曝光量对数不成比例的弯曲部分。 (GB/T15769—1995,定义2.631)
3. 10
肩部shoulder 感光特性曲线上大曝光量段的弯曲部分。 (GB/T15769—1995,定义2.282)
3. 11
宽容度latitude 感光材料能按正比关系记录景物亮度的曝光量范围,用特性曲线直线部分两端相应的曝光量对数
差表示,或用曝光量的比值表示。
(GB/T15769——1995,定义2.339) 4光楔曝光 4.1感光仪
采用非间歇性调光制类型感光仪。工作室温度应在(23士2)℃、相对湿度在(50士10)%条件下,才能取样曝光。 4.2曝光光源
光源应符合GB/T15061一1994中A光源的规定。 4.3滤色镜
曝光时,应在感光仪光源与曝光窗之间附加能被模拟彩色电影中间片色罩(MASK)光谱所吸收的 1700组合滤色镜,1700组合滤色镜光谱透光率(T)分布见表1。
2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www. jz321. net HG/T4293—2012
表11700组合滤色镜光谱透光率
波长/nm 360 370 380 390 400 410 420 430 440 450 460 470
T/% 0 0 0 0 0 0 0 0 0 11 12 15
波长/nm 480 490 500 510 520 530 540 550 560 570 580 590
T/% 16 18 18 18 17 17 18 22 28 34 42 48
波长/nm 600 610 620 630 640 650 660 670 680 690 700
T/% 54 59 68 67 70 72 73 74 75 76 77
4.4 标准光楔
应符合GB/T15061中光调制器的规定。 4.5曝光时间
曝光时间应选用1/100s。 4.6 曝光量的控制
应使胶片正确曝光,并经冲洗(见第5章)后,能取得完整的趾部和肩部的特性曲线。测定胶片感光度的曝光量的误差应不大于0.03个对数单位。 5 光楔冲洗加工
胶片光楔曝光后,应在24h内冲洗(室温和相对湿度同4.1规定的条件下),即使密封放人冰箱内冷藏也只能保存3d(一18℃~一23℃的条件下)。从冰箱取出已曝光的光楔,应放置于室温内3h后才能冲洗。光楔应在标准的彩色正片加工工艺条件下进行冲洗。 6 光楔密度测量
已冲洗光应使用彩色透射密度仪A状态测量,测量圆孔直径为3mm。其光学条件应符合GB/ T11500漫透射密度的有关规定;光谱条件应符合GB/T11501关于标准A状态密度的有关规定。工作室温度、相对湿度同4.1规定。
感光特性曲线的绘制以密度值为纵坐标,曝光量对数值为横坐标,分别绘制R、G、B三条感光特性曲线,如图1。
7
cr HG/T4293—2012
35
3F
2.5
2
1.5
Mg
M M
D.DeL
0.5
1.0
1.0
-
IgHi 噪光量对数 Ig Hc!
Ig Hg
图1彩色电影正片感光特性曲线示意图
8感光度的测定 8.1确定感光度的基准点
在R、G、B三条感光特性曲线上分别标出Dmin十1.0后的密度点:MR、Mc、M(见图1),该三点即为三个感光层求取感光度的基准点,其对应的曝光量分别为HR、HG、HB。 8.2感光度的计算
彩色电影正片三个感光层的感光度按式(1)计算:
10 HM
(1)
S=
式中: S-表示感光度; HM- 一从感光仪光源发出的光亮透过标准光楔到达被测胶片上的曝光量,根据Dmin十1.0的密度
点,在特性曲线上找出三个感光层求取感光度的基准点,其对应的曝光量,单位为勒克斯秒 (lx · s);
10- 固定常数。
-
4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www. jz321. net HG/T4293—2012
当HM取作HR时,可求得感红层的感光度(Sr);当HM取作Hc时,可求得感绿层的感光度(SG);当HM取作HB时,可求得感蓝层的感光度(SB)。 8.3平衡感光度的计算
计算出彩色电影正片各单独乳剂层的感光度,感光度的最大值除以最小值,即为平衡感光度值,按式(2)计算:
S S.m
S
(2)
式中: S-—表示平衡感光度; Smax—一表示三个感光层中,感光度的最大值; Smin———表示三个感光层中,感光度的最小值。 9格码的测定 9.1上部格码的计算
如图2所示,在特性曲线横坐标上,将R、G、B三条曲线经Dmin十1.0后所得的感光度基准点M,分别向右移动0.501gH得点A,再过点A作MA的垂线,使其与曲线相交于点S,连接M、S所得直线的斜率,即为上部格码,按式(3)计算:
Ds-DM 0.50
Ys=
(3)
式中: Ys—表示上部格码值; Ds- 表示S点的密度值; DM- 表示M点的密度值; 0.50- 固定常数。 9.2趾部格码的计算
如图2所示,在特性曲线横坐标上,将R、G、B三条曲线经Dmin十1.0后所得的感光度基准点M,分别向左移动0.40lgH得点B,再过B作MB的垂线,使其与曲线相交于点T,连接T、M所得直线的斜率,即为趾部格码,按式(4)计算:
DM-DT
YT=
(4)
0.40
式中: YT—一表示趾部格码值; DM—表示M点的密度值; DT- 一表示T点的密度值; 0.40- 固定常数。
5 HG/T4293—2012
3.5
2.5
Ds=DM
1.5
感光度基准点M
Dy
+ 0.50 lg H
0.401g H
DM=Dr
0.5
D
0
1.0
1.0
曝光量对数
图2彩色电影正片感光特性曲线分段格码表示法
9.3平衡格码的计算 9.3.1上部平衡格码
R、G、B三条感光特性曲线中,上部格码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即为上部平衡格码,按式(5)计算:
(5)
Ys=Ysmaxsmin
式中: 7s——表示上部平衡格码值;
Ysmax一表示三个感光层中,上部格码的最大值; Ys min 一表示三个感光层中,上部格码的最小值。 9.3.2趾部平衡格码
R、G、B三条感光特性曲线中,趾部格码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即为趾部平衡格码,按式(6)计算
T=YTmax-YTm
(6)
式中: YT 表示趾部平衡格码值;
表示三个感光层中,趾部格码的最大值;
YTmax 6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www. jz321. net ICS 37.040.20 G80 备案号:36854—2012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 4293--2012
彩色电影正片感光度和格码测定方法
Determination of color motion picture positive film sensitivity speed and gamma
2012-05-24发布
2012-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4293—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感光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电影技术厂有限公司、中国电影集团公司洗印分公司、长影集团洗印有限责
任公司、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翁山宝、孙长云、刘忠、李保民。
7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www. jz321. net HG/T4293—2012
彩色电影正片感光度和格码测定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彩色电影正片的感光度和格码的求取方法以及试验条件。 本标准适用于彩色电影正片的感光度及格码的测定,此类胶片用于通过底片印制正片制作成彩色
电影发行拷贝。本标准同时也适用于制作幻灯片的彩色正片材料的感光度及格码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769电影技术术语 GB/T11500 摄影密度测量第2部分:透射密度的几何条件 GB/T11501 摄影 密度测量第3部分:光谱条件 GB/T15061--1994银盐感光材料感光测定通则第1部分:适用于白炽钨光和模拟日光试样的曝
光条件 3术语和定义
GB/T1576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 T15769中的一些术语和定义。 3. 1
感光度sensitivityspeed 规定感光乳剂敏感性的指数。
3. 2
感光仪sensitometer 以规定的摄影标准光源给受试感光材料一系列已知的准确曝光的仪器。 (GB/T15769—1995,定义2.169)
3. 3
标准级谱standardwedge 感光仪的主要光学器件,是通过密度变化方式使受测感光材料表面得到一系列照度的一种光调制
器。标准级谱又称标准光楔。
(GB/T15769—1995,定义2.31)
3. 4
感光特性曲线 characteristiccurve 感光材料所接受的曝光量对数与其在一定显影加工条件下产生的密度之间的关系曲线(曝光量对
数为横坐标,密度为纵坐标)。
(GB/T15769—1995,定义2.168)
3. 5
密度计densitometer 测量照相光学密度(透射或反射密度)的一种特定光度计。 (GB/T15769—1995,定义2.376) HG/T4293—2012 3. 6
A状态密度statusAdensity 为评价供观赏用彩色照相材料(如彩色正片或幻灯片)的照相效果而制定的一种密度类型,它与人
的视觉光谱响应相关。
(GB/T15769—1995,定义2.650)
3. 7
格码gamma 感光特性曲线上密度与曝光量对数按一定比值变化的直线部分斜率,以表示。
3.8
最小密度minimumdensity 感光材料未曝光部分经显影加工后所产生的灰雾密度加上片基密度,以Dmin表示。
3. 9
趾部toe 感光特性曲线下段密度与曝光量对数不成比例的弯曲部分。 (GB/T15769—1995,定义2.631)
3. 10
肩部shoulder 感光特性曲线上大曝光量段的弯曲部分。 (GB/T15769—1995,定义2.282)
3. 11
宽容度latitude 感光材料能按正比关系记录景物亮度的曝光量范围,用特性曲线直线部分两端相应的曝光量对数
差表示,或用曝光量的比值表示。
(GB/T15769——1995,定义2.339) 4光楔曝光 4.1感光仪
采用非间歇性调光制类型感光仪。工作室温度应在(23士2)℃、相对湿度在(50士10)%条件下,才能取样曝光。 4.2曝光光源
光源应符合GB/T15061一1994中A光源的规定。 4.3滤色镜
曝光时,应在感光仪光源与曝光窗之间附加能被模拟彩色电影中间片色罩(MASK)光谱所吸收的 1700组合滤色镜,1700组合滤色镜光谱透光率(T)分布见表1。
2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www. jz321. net HG/T4293—2012
表11700组合滤色镜光谱透光率
波长/nm 360 370 380 390 400 410 420 430 440 450 460 470
T/% 0 0 0 0 0 0 0 0 0 11 12 15
波长/nm 480 490 500 510 520 530 540 550 560 570 580 590
T/% 16 18 18 18 17 17 18 22 28 34 42 48
波长/nm 600 610 620 630 640 650 660 670 680 690 700
T/% 54 59 68 67 70 72 73 74 75 76 77
4.4 标准光楔
应符合GB/T15061中光调制器的规定。 4.5曝光时间
曝光时间应选用1/100s。 4.6 曝光量的控制
应使胶片正确曝光,并经冲洗(见第5章)后,能取得完整的趾部和肩部的特性曲线。测定胶片感光度的曝光量的误差应不大于0.03个对数单位。 5 光楔冲洗加工
胶片光楔曝光后,应在24h内冲洗(室温和相对湿度同4.1规定的条件下),即使密封放人冰箱内冷藏也只能保存3d(一18℃~一23℃的条件下)。从冰箱取出已曝光的光楔,应放置于室温内3h后才能冲洗。光楔应在标准的彩色正片加工工艺条件下进行冲洗。 6 光楔密度测量
已冲洗光应使用彩色透射密度仪A状态测量,测量圆孔直径为3mm。其光学条件应符合GB/ T11500漫透射密度的有关规定;光谱条件应符合GB/T11501关于标准A状态密度的有关规定。工作室温度、相对湿度同4.1规定。
感光特性曲线的绘制以密度值为纵坐标,曝光量对数值为横坐标,分别绘制R、G、B三条感光特性曲线,如图1。
7
cr HG/T4293—2012
35
3F
2.5
2
1.5
Mg
M M
D.DeL
0.5
1.0
1.0
-
IgHi 噪光量对数 Ig Hc!
Ig Hg
图1彩色电影正片感光特性曲线示意图
8感光度的测定 8.1确定感光度的基准点
在R、G、B三条感光特性曲线上分别标出Dmin十1.0后的密度点:MR、Mc、M(见图1),该三点即为三个感光层求取感光度的基准点,其对应的曝光量分别为HR、HG、HB。 8.2感光度的计算
彩色电影正片三个感光层的感光度按式(1)计算:
10 HM
(1)
S=
式中: S-表示感光度; HM- 一从感光仪光源发出的光亮透过标准光楔到达被测胶片上的曝光量,根据Dmin十1.0的密度
点,在特性曲线上找出三个感光层求取感光度的基准点,其对应的曝光量,单位为勒克斯秒 (lx · s);
10- 固定常数。
-
4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www. jz321. net HG/T4293—2012
当HM取作HR时,可求得感红层的感光度(Sr);当HM取作Hc时,可求得感绿层的感光度(SG);当HM取作HB时,可求得感蓝层的感光度(SB)。 8.3平衡感光度的计算
计算出彩色电影正片各单独乳剂层的感光度,感光度的最大值除以最小值,即为平衡感光度值,按式(2)计算:
S S.m
S
(2)
式中: S-—表示平衡感光度; Smax—一表示三个感光层中,感光度的最大值; Smin———表示三个感光层中,感光度的最小值。 9格码的测定 9.1上部格码的计算
如图2所示,在特性曲线横坐标上,将R、G、B三条曲线经Dmin十1.0后所得的感光度基准点M,分别向右移动0.501gH得点A,再过点A作MA的垂线,使其与曲线相交于点S,连接M、S所得直线的斜率,即为上部格码,按式(3)计算:
Ds-DM 0.50
Ys=
(3)
式中: Ys—表示上部格码值; Ds- 表示S点的密度值; DM- 表示M点的密度值; 0.50- 固定常数。 9.2趾部格码的计算
如图2所示,在特性曲线横坐标上,将R、G、B三条曲线经Dmin十1.0后所得的感光度基准点M,分别向左移动0.40lgH得点B,再过B作MB的垂线,使其与曲线相交于点T,连接T、M所得直线的斜率,即为趾部格码,按式(4)计算:
DM-DT
YT=
(4)
0.40
式中: YT—一表示趾部格码值; DM—表示M点的密度值; DT- 一表示T点的密度值; 0.40- 固定常数。
5 HG/T4293—2012
3.5
2.5
Ds=DM
1.5
感光度基准点M
Dy
+ 0.50 lg H
0.401g H
DM=Dr
0.5
D
0
1.0
1.0
曝光量对数
图2彩色电影正片感光特性曲线分段格码表示法
9.3平衡格码的计算 9.3.1上部平衡格码
R、G、B三条感光特性曲线中,上部格码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即为上部平衡格码,按式(5)计算:
(5)
Ys=Ysmaxsmin
式中: 7s——表示上部平衡格码值;
Ysmax一表示三个感光层中,上部格码的最大值; Ys min 一表示三个感光层中,上部格码的最小值。 9.3.2趾部平衡格码
R、G、B三条感光特性曲线中,趾部格码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即为趾部平衡格码,按式(6)计算
T=YTmax-YTm
(6)
式中: YT 表示趾部平衡格码值;
表示三个感光层中,趾部格码的最大值;
YTmax 6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www. jz321. net
上一章:GB/T 50716-2011 重有色金属冶炼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规范 下一章:GB/T 9786-2015 工业导爆索

相关文章

HG/T 4360-2012 电影 黑白光学声音底片和高反差正片 感光度测定方法 JB/T 9411-2014 16mm电影发行正片画面和光学声带的位置和尺寸 HG/T 5917-2021 黑白感光材料涂层溶解测定方法 YB/T 4293-2012 双管直流磁性能测量方法 HG/T 4552.2-2013 退锡废水中锡含量的测定方法 第2部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 595-2010 水质 彩色显影剂总量的测定 169成色剂分光光度法 HG/T 4327-2012 再生水中总铁含量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 GB/T 13920-2015 35mm电影 主观检验片(彩色测试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