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23.060.01 J 16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6479—2011
弹性密封部分回转阀门 耐火试验
Firetestforsoft-seatedquarter-turnvalves
(ISO10497:2010Testing of valves—Firetype-testing requirement,MOD)
2011-10-01实施
2011-05-1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数码防伪
GB/T26479—2011
目 次
前言
II
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
-
2
3
4 试验准则 4.1 阀门结构形式的要求 4.2 阀门的压力泄放 5耐火试验方法
5.1 安全防护 5.2 试验要求 5.3 试验装置 5.4 试验操作程序阀门性能要求
6
阀门的评定 7.1 评定的方式 7.2 材料的评定 7.3 公称尺寸的评定 7.4压力等级的评定 7.5特别标记 8 试验报告
/
-.
GB/T 26479—2011
前言
本标准修改采用API607:2005/ISO10497:2010《阀门试验耐火型式试验要求》。 本标准与API607:2005/ISO10497:2010技术要求一致,在条款的顺序和编排上按照我国习惯进
行了修改。本标准与API607:2005/ISO10497:2010相比没有技术内容变化。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阀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石油工业井控装置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合肥通用机电产品
检测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晓钧、刘晓春、张祥来、吴磊。
IⅢI
GB/T26479—2011
弹性密封部分回转阀门耐火试验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弹性密封部分回转阀门耐火试验的术语和定义、试验准则、耐火试验方法、阀门性能要求、阀门的评定、试验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按GB/T12237设计的弹性密封部分回转阀门不包括驱动装置)。 其他阀门的耐火试验可参照本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224钢制阀门—般要求(GB/T12224—2005,ASTMB16.34a:1998,NEQ) GB/T12237石油、石化及相关工业用的钢制球阀(GB/T12237—2007,ISO17292:2004/
API608—2002,NEQ)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对称阀座阀门symmetricseatedvalve 沿着通过阀体两端面的轴线,在启闭件中线两侧具有相同内部结构尺寸的阀门。
3.2
非对称阀座阀门asymmetricseatedvalve 沿着通过阀体的两端面的轴线,在启闭件中线两侧具有不相同内部结构的阀门。
4 试验准则
4. 1 阀门结构形式的要求 4.1.1对称阀座结构的阀门,只进行任一侧耐火试验。 4.1.2非对称阀座结构的阀门,应按不同的流向安装并分别进行耐火试验;同一只阀门在第一次试验后,可进行修复,修复后进行相反方向的第二次耐火试验。 4.1.3 单向流动的阀门,应按其指定流向进行耐火试验。 4.1.4 阀门在耐火试验中不得隔火保护。 4.1.5 如果被试阀门配带齿轮箱,进行带齿轮箱阀门的试验结果可以验证不带齿轮箱的阀门。 4.1.6 除手动操作的齿轮箱等操作机构外的其他类型的阀门驱动装置(如电动装置、气动装置或液动装置等),在本试验中应有特定的保护措施,这类驱动装置在耐火试验中的情况不作为试验考核的内容。 4.2 阀门的压力泄放 4.2.1压力泄放装置在耐火试验期间起跳,试验应继续进行。
1
GB/T26479—2011
4.2.2有压力泄放装置的阀门,在试验过程中,排出的量应予以计量。泄放装置排放到大气中的任何泄漏都应被计为外漏。如果压力泄放装置设计为排向阀门下游的结构,其泄漏应被记为通过阀座的泄漏。
5耐火试验方法
5.1安全防护
阀门的耐火试验是具有潜在危险的试验。被试阀门在火烧时阀体体腔内压力增加,存在缺陷的被试阀门有可能产生破裂。因此,在试验场地内应设置防护人身安全的保护措施。 5.2试验要求 5.2.1试验的燃料应采用气体燃料,火源应有足够的能力使被试阀门完全包裹在火焰中。 5.2.2火烧过程持续时间30min,火焰的温度应在750℃~1000℃之间,火焰的温度由5.3.4.2中所特定的热电偶和测温块进行监测;火烧时,应观察阀门的情况。 5.2.3火烧过程中 ,阀门内应有规定压力的水,火烧结束后,同时检测阀门的内漏量和外漏量。 5.2.4在火烧试验结束,被试阀门冷却后,应进行水压试验,检查阀门的壳体、阀座密封的泄漏情况。 5.3试验装置 5.3.1 试验系统
阀门耐火试验装置系统按图1所示。
文
18
X
斜度
X
O
13
5
10
U
说明:
试验泵; 2 压力泄放和调节阀; 3 储水罐; 4 液位计; 5 供水阀; 6 止回阀; 7- 截止阀;
9
截止阀;
压力表;
15-
1
16- 安全阀; 17- 截止阀; 18 截止阀; 19 冷凝器; 20- 计量筒; 21 燃气供给阀。
9- 阻汽管; 10- 试验炉; 11- 被试阀; 12- 燃气火头; 13- 测温块; 14- 火焰热电偶;
用泵作为压力源的试验系统
a)
图1耐火试验系统图
2
GB/T 26479—2011
1
斜度 17
文
区
0
说明:
压缩气源;气体压力调节阀:储水罐液位计供水阀;泄压阀;截止阀:
8- 压力表;
1
截止阀;
2
阻汽管; 10- 试验炉;
16 安全间 17- 截止阀:
8
3 4 6 6 7
被试阀
11 12 燃气火头 13 测温块
截止闵;冷凝器计量筒燃气供给阀。
福
火焰热电偶用压缩气体作为压力源的试验系统
14
b)
图1 (续)
5.3.2试验装置 5.3.2.1 试验装置不应有外力施加在被试阀门 5.3.2.2火源距被试阀门与热电偶的距离应不少子距离在任何地方应不小于150mm,试验炉上壁与被试阀门距离也应不小于150mm。 5.3.2.3在整个系统中,被试阀门阀体体腔内的压力由泄压阀泄压,以防止水在阀体体腔内气化可能引起的超压。泄压阀的设定应是从阀门生产者对同规格阀门做压力试验获得的数据,或是不大于阀门在20℃时的最大工作压力的1.5倍。 5.3.3连接管道 5.3.3.1被试阀门公称尺寸不小于DN50的,连接管道内径应不小于25mm;被试阀门公称尺寸小于 DN50的,连接管道内径为被试阀门公称尺寸的二分之一。 5.3.3.2被试阀门出口连接管道内径应不小于15mm。安装后,应有一定的斜度,使阀座泄漏出的水能从管道完全流出。 5.3.3.3与被试阀门的连接处应保证有良好的密封性。若有泄漏,该泄漏量不能作为阀门外漏量的一部分进行计算。 5.3.4仪表和计量器具 5.3.4.1系统中的压力表的满量程读数应为测量压力的1.5倍至4倍之间,压力表的分辨率应达到在任意刻度点能读到最大刻度值3%以内的值。 5.3.4.2测温块应使用碳钢材料制作,尺寸应按图2的规定,在测温块中心放置一个热电偶。
试验装置炉的内壁与被试阀门的水平
150mm
3
GB/T26479—2011
单位为毫米
管子外径10.3×壁厚1.73
Rc1/8或R1/8螺纹
热电偶插孔
$3. 2
38X38×38
图2测温块的尺寸
5.3.4.3被试阀门公称压力不大于PN50(ANSIClass300),且公称尺寸不大于DN100的测温装置安装位置按图3的要求,阀体热电偶的安装是插人阀体(或阀盖),插人深度为壁厚的1/2或13mm,取两者的较小值;其他阀门的测温装置安装位置按图4的要求。
单位为毫米
口
2525
说明:
阀体热电偶;闵盖热电偶;火焰热电偶;火焰测温块。
-
2
3
-
图3不大于PN50,且不大于DN100阀门测温装置安装位置
GB/T26479—2011
单位为毫米
0
2
口
口
2525
说明: 1- 火焰热电偶: 2 火焰测温块。
图4其他规格阀门测温装置安装位置
5.3.4.4 计量容器的容积应满足试验过程中水的最大泄漏量。 5.4 试验操作程序 5.4.1 把被试阀门的两端用专用试验盲板封闭,使阀杆处于水平状态,安装到试验装置上,连接好阀前后的试验管道。 单向流动的阀门,应按其流向进行安装
定位火焰、热电偶、阀体热电偶和测温块位置,按图3或图4所示的指定要求安装
5.4.2 5.4.3 将阀门处于部分开介质流入系统排净空气 当整个的系统完全充满水后 关闭截止阀(图1 中的序号 15、17.18)和供水阀
,打开供水阀(图1中的序号5) 截止阀(图1中的序号 号15、17、18),使
(图1中的序号 号5)。整个系统用水加压,试验压力为试验阀门20最大工作压 力的 1.4倍(圆整到 ±0.1MPa) 检查试验装置的泄漏情况,不应有泄漏 。卸掉压力,关闭试验阀门并且打开截止阀(图1 中的序号17 5.4.4如试验阀是上游密封形式
下游阀座之间的水量。记录此
数据。由于在耐火过程中这部分水会通过下游阀座被计量筒(图1中的序号20)收集,因此,在计算通过阀座的泄漏量时应减掉这 一部分。 5.4.5在火烧期间及冷却期间应保持规定的试验压力,不超过50%规定试验压力的瞬时压力损失是允许的,但应在2min内恢复,压力损失累积总时间应小于2min。应按如下的要求给系统加压。
不大于PN50(ANSIClass300)的弹性密封阀门,试验压力为0.2MPa。
a)
b) 其他压力级的阀门,高压试验压力为阀门20℃时最大允许工作压力75%。 5.4.6 记录液位计(图1中的序号4)的读数,清空计量筒(图1中序号20)。 5.4.7 调节包括被试阀门在内的试验系统,并在试验过程中保持所要求的压力。 5.4.8 打开燃料供应阀后点火,在火烧的30min期间监视火焰温度。检查两个火焰环境热电偶平均温度从点火开始后2min内达到750℃。保持其平均温度在750℃~1000℃之间,并在整个30min 的耐火期间温度不得低于700℃。 5.4.9 测温块的平均温度应从点火开始后15min内达到650℃,在剩下的火烧期间,保持其最小平均温度为650℃,并且温度不得低于560℃。 5.4.10热电偶应编号并且单独记录每一个的温度值。火烧期间,每隔30s记录仪器压力表(图1中的8)、测温块、热电偶的读数。 5.4.11在达到火烧要求的时间后,关闭燃料供应阀。 5.4.12立刻计算收集在计量简(图1中的序号20)中的水量,确定在火烧期间通过阀座的泄漏。如果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