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B/T110352010
目 次
前言范围
1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结构型式.. 4.1结构型式。 4.2 凸筋形状和位置 4.3开口型式 5技术要求 5.1,总则. 5.2 材料 5.3 热处理。有效硬化层深度和硬度 5.4尺寸、形状和位置公差 5.5表面粗糙度 5.6外观 6 检验方法 6.1 化学成分 6.2 硬度 6.3 表面有效硬化层深度 6.4 大头外径 6.5 内径 6.6 凸筋高度、凸筋宽度、凸筋轴向距离、凸筋间距 6.7 外锥面削平宽度 6.8 外锥面凹陷深度. 6.9 大头端面凸点. 6.10 内圆柱面凹陷 6.11 表面糙度检验规则
47
7 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 标志 8.2 包装, 8.3 运输,
M
S .6 .6
8.4 贮存 8.5 其他
前言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内燃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7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绵阳市天旋气门组件有限公司、上海内燃机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章升谊、陈路、赵明好。 本标雅为首次发布。
I
内燃机气门锁夹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内燃机气门锁夹的术语和定义、结构型式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 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成型带料制造的气缸直径小于或等于200mm往复活塞式内燃机气门锁夹(以下简称气门锁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30.1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CA、B、C、D、E、F、G、H、K N.T标尺)(GB/T230.1—2009,ISO6058-1:2009,MOD)
GB/T699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1031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 GB/T1800.1—2009产品儿何技术规范(GPS) 极限与配合第1部分:公差、偏差和配合的
基础(ISO286-1:1988,MOD)
GB/T1804一2000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eqVIS02768-1:1989)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2828.1--2003,ISO2859-1:1999,IDT)
GB/T9451钢件薄表面总硬化层深度或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GB/T9451—2005,ISO4970: 1979,MOD)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Q S
el
e 台
W
? 图 1
3.1
成形带料Profiledbar 其横藏面符合气门锁夹轴向截面形状和要求的冷成形材料。
3.2
外锥面outer conical surfacc 气门锁夹外圆锥面(见图1中序号①》。
3.3
外锥面角度 outer conical surface aagle 外圆锥面母线夹角(见图1中序号②)
3.4
内圆柱面intcrnalcynder 与气门杆端部外圆柱面贴合的面(见图1中序号)
3.5
凸筋rib 与气门的锁夹槽对盘的凸接(见图1中序号④)
3.6
大头外径bigenddunmter 外圆锥面大端直径(见图1中序号)
3.7
削平宽度flattenmxwidth 气门锁夹两侧外锥面削平宽度(见图1中序号@)。
3.8
内径 internal diameter 气门锁夹内圆柱面直径(见图1中序号?)
3.9
凸筋高度ribheirht 在气门锁夹轴向载面上,凸筛轮事与内网柱面母线的最大臣高(见图1中序号@)。
3.10
凸筋宽度ribwidth 在气门锁夹轴向截面上,凸筋的轴向宽度(见1中序号@)
3.11
凸筋轴向距离azial distanceofrib 凸筋中线与气门锁夹大头端面(或指定基推面)的更高(见图1中序号)
3.12
凸筋间距 ribspacing 在气门锁夹轴向截面上,相邻凸筋之问的距离(见图1中序号门)。
4结构型式 4.1结构型式
气门锁夹按凸筋数量不同分为单凸筋型(见图2)和多凸筋型(见图3)
2
间院
可
尚牌
n:
图 2 单凸筋型气门锁夹
b)
图3多凸筋型气门锁夹
4.2凸筋形状和位置
凸筋在气门锁夹轴向截面上的形状为圆形(见图2a、图2b和图3)或矩形(见图2c)。凸筋可分布在内圆柱面的任意撕载面上。 4.3开口型式
两片气门锁夹与气门杆装配后,两片气门夹之间的间隙为0耐为闭合式气门锁夹(见图36、图 3c):两片气门锁央之间的间障大于心时为开自式气门锁夹(见图2起、图2b,图2c和图3a) 5技术要求 5.1总则
气门锁夹应符合本标雅的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5.2材料
气门镂夹应采用GB/T699中规定的10钢或性能不低丁上述牌号的其他材料的成型带料制造。 5.3热处理、有效硬化腰深摩和硬度
气门锁夹应进行碳氰共滤率火加回火处理,表面有效硬化层深度0.1mm~0.3mm:表面硬度80 HR15N--90 HR15N. 5.4尺寸、形状和位置公塑 5.4.1 气门锁夹安装状态时,大买外径尺寸公差按GB1800.1—2009中的IT11。 5.4.2 气门锁夹口由状态时,内径尺寸公差按GB/180心.1一2009中的IT10。 5.4.3 气门锁夹凸筋宽度公差按GBT1800.1-2009中的IT10 5.4.4 气门锁夹凸筋轴向距离尺寸公差为0.2mm。 5.4.5 气门锁夹凸筋间距公差按GB/T1800.1—2009中的IT10 5.4.6 气门锁夹外锥面角度极限偏差为士0.5″ 5.4.7 单片气门锁夹两侧外锥面削平宽度应不大下内阅挂面直径的25% 5.4.8 气门锁夹所有说边应处理成园角R.3aX。 5.4.9 气门锁夹末注尺寸公差应符合GB1804—2000中m致的规定。 5.5表面粗糙度
气门锁夹外锥面、内圆柱面和凸筋表面糕糙度为Ra1.6m。 5.6外观 5.6.1 气门锁夹外维面中部(或指定)区域(见图4中序号()允许有深度不大于0.06mm的凹陷。 5.6.2 气门错克大头端面由于弯曲变形影响,允许有高度不大于心2机m点(见图4中序号②),靠
t
大头端面的内圆柱面充许有深度不大于0.2mm的凹陷(见图4中序号③)。 5.6.3气门锁夹表面不充许有裂纹、锈蚀等缺陷。
CD
二
1
图 4
6检验方法 6.1化学成分
气门锁夹化学成分按GB/699一1999中规定的方法检验。 6.2 硬度
气门锁夹硬度按GBT230.1规定的方法检验。 6.3表面有效硬化层深度
气门锁夹表面有效硬化层深度按GB/T9451规定的方法检验。 6.4大头外径
气门锁夹大头外径按图5所示方法检测,心轴所加负荷按技术文件要求,当技术文件末规定负荷时,则按气门弹簧预压力加负荷。
气门锁来大头外径上限气门锁类大头外径下限
气锁夹大头端面健于环靓过、止平面之间
负荷
环止平面
环规过平面
心轴
图 5
6.5内径
气门锁夹内径用专用极限氧规检测。 6.6 凸筋高度、凸筋宽度、凸筋轴向距离,凸筋间距
4
气门锁夹凸筋高度,凸筋宽度、凸筋轴向距高、凸筋间距检测时,在与气门锁夹轴向面平行且相对轴向截面对称的两个平面间取样(取样厚度小于或等于0.5mm),用投影仪检测。当供需双方达成一致时,可在同批次产品所用成型带料上取样,用投影仪在带料横截面上检测上适项自。 6.7外锥面削平宽度
气门锁夹外面削平宽度用游标卡尺检测。 6.8外锥面凹陷深度
气门锁夹外锥面凹陷深度用轮廓仪检测。 6.9大头端面凸点
气门锁夹大头端面凸点用投影仪检测。 6.10内圆柱面凹陷
汽门锁夹内圆柱面凹陷用轮廓仪检测。 6.11表面粗糙度
气门锁夹表面粗糙度按GB/T1031的规定用粗糙度仪测量为准,也可用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比较。 7检验规则 7.1产品须经制造厂技术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 7.2需方抽查产品质量时,应按GB/T2828.1的规定抽检,检验项目、组批原则,抽样方案、判定与复验规则按制造厂与客户商定的技术条件。 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标志 8.1.1包装盘上应注明
a)制造厂名称、商标及地址: b)产品名称,型号及零件号: c)数量: d)产品质量等级: e)包装日期: f)执行标准号。
8.1.2包装箱外部应注明:
a)商标分类图示及标志: b)制造厂名称,商标及地址: c)产品名称及型号: d)数量: e)总质量及外型尺寸: f)出厂日期: g)“小心轻放”、“防潮”等字样及符号: h)执行标准号: i)其他。
8.1.3产品合格证应标明:
a)制造厂名称,商标: b)内燃机型号,零件名称及零件号: c)检验员签章: d)检验日期。
JB/T11035-2010
8.2 包装 8.2.1气门锁夹一般采用纸盒包装,也可以按用户要求采用其他包装材料和包装方法。 8.2.2气门锁夹必须进行防锈处理,并用结实不透水的中性纸或塑料袋包扎好再装入盒内,每只包装盒应装入同一型号的产品。 8.2.3每只包装盒内应附有经制造厂质量检验员签章的产品合格证。 8.2.4用包装盒装好的气门锁夹装入衬有防水纸的干净包装箱内,并保证在正带运输中不致损坏包装和产品,包装箱总质量不得超过25kg。 8.3运输
在运输过程中,要防磕碰、防雨、防潮。 8.4贮存
包装好的气门锁夹应存放在通风和干燥的仓库内,在正常保管情况下,制造厂应保证产品自出厂之日起12个月内不致生锈。 8.5其他
标志,包装,运输和吧存也可由供需双方商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