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23.060.40;17.140.20;.25.040.40 N16 备案号:28661—-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1048—2010
自力式温度调节阀 Self-actuated temperature regulating valves
2010-07-01实施
2010-02-1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11048—2010
目 次
前言,范围.
H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产品分类及基本参数. 4.1产品分类, 4.2 基本参数. 4.3 工作条件 5 要求 5.1 全行程温度变化值误差 5.2 设定温度 5.3 超温保护耐压强度 5.4 密封性..…. 5.5 阀门耐压强度 5.6 泄漏量, 5.7 时间常数. 5.8 耐工作振动性能, 5.9 额定流量系数, 5.10 外观... 6 试验方法 6.1 试验条件及说明 6.2 全行程温度变化值误差 6.3 设定温度 6.4 超温保护耐压强度 6.5 密封性 6.6 阀门耐压强度 6.7 泄漏量 6.8 时间常数. 6.9 耐工作振动性能.. 6.10 额定流量系数试验 6.11 ·外观检查 7检验规则... 7.1 检验项目 7.2 型式检验. 8标志、包装和贮存 8.1 标志, 8.2 包装 8.3 贮存参考文献. 图1全行程温度变化值误差试验装置简图
-
10 F
I
JB/T110482010
前言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4)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丹佛斯(鞍山)控制阀有限公司、上海西派埃仪表成套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浙江三方控制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世壮仪器仪表有限公司、重庆川仪十
厂有限公司、浙江派沃自控仪表有限公司、上海科力达自控阀门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洪恩、减琦、汪克成、蔡加潮、王汉克、孙健、左兵、崔根宝、张世淑、金立新。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I
JB/T11048——2010
自力式温度调节阀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自力式温度调节阀(简称温控阀)的产品分类及基本参数、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过程以及采暖、供热、空调系统等用途的由阀门及温控器两部分组成的温控阀。 本标准不适用于在放射性工作条件及其他腐蚀性工作条件下使用和家用小型温控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4213--2008气动调节阀 GB/T13384--2008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JB/T8218执行器术语
3术语和定义
JB/T8218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温闭型thermo-to-closeaction 随温包温度升高,阀截流件趋于关闭的动作方式。
3.2
温开型thermo-to-openaction 随温包温度升高,阀截流件趋于开启的动作方式。
3.3
温控器thermostat 是温控阀的驱动部件,利用其温包内特殊液体对温度的敏感性,其体积和饱和蒸汽压力变化并通过
毛细管传递,转换成输出轴的位移,以此驱动阀截流件动作。 3.4
设定温度settingtemperature 温控阀正常工作时的目标温度值。
3.5
超温保护极限温度值safetytemperaturelimit 温控器允许超出设定温度的最大值。
3.6
时间常数timeconstant 输入规定的温度跃信号后,温控阀行程变化至63.2%全行程值所需要的时间。
3.7
温度设定范围 国settingtemperature range 可以通过温控器调节的温控阀目标温度值范围。
JB/T.11048—2010
3.8
传递系数transfercoefficient 温控器输出轴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输出轴产生的实际位移。单位为mm/℃。
3.9
全行程温度变化值 valueoftemperaturevariationforratedtravel 温控器完成全行程值需要的温度变化值;全行程温度变化值为全行程值/传递系数,单位为℃。
4产品分类及基本参数 4.1产品分类 4.1.1按阀内结构件型式分为:
a)单座型; b)单座波纹管平衡型: c)单座膜片平衡型; d)双座型; e)套筒平衡型。
4.1.2按阀体型式分为:
a)直通型; b)三通型。
4.1.3按阀内件密封型式分为:
a)软密封; b)硬密封。
4.1.4按温控阀作用方式分为:
a)温闭型; b)温开型。
4.1.5按温控器工作原理分为:
a)热蒸发型; b)热膨胀型。
4.1.6.按温控器温包型式分为:
a)有套管直管温包型; b)无套管直管温包型; c)无套管螺旋温包型。
4.1.7按温控器超温保护结构型式分为:
a)无超温保护型; b)弹簧型; c)气囊型。
4.2基本参数 4.2.1公称通径DN
温控阀公称通径DN后接数值应自下列优选数系中选取(单位为mm): 15、20、25、(32)、40、.50、(65)、80、100、(125)、150、200、250、300。 注:括号中数值不推荐使用。
4.2.2·公称压力PN
温控阀公称压力PN后接数值应自下列优选数系中选取,单位为0.1MPa: 16、25、40、64。
2
JB/T11048—2010
4.2.3,连接端型式及尺寸
温控阀的连接端为法兰,其型式及尺寸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按用户要求也可采用其他标准或特定的连接端型式和尺寸。 4.2.4·温度设定范围
温度设定范围在-20℃~250℃中分段。 4.2.5毛细管长度
毛细管的长度从下列值中选取: 3m,5m,10m,15m。
4.2.6温包连结尺寸
温包与管道或设备连接螺纹规格为R1或G1。按用户要求也可采用其他标准或特定的连接端型式和尺寸。 4.3工作条件
环境温度:-20℃55℃;或
-40℃~70℃;
相对湿度:5%~100%。 允许采用特殊的温度等级,但温度值应为5℃的整倍数。 周围空气中不应含有对金属及镀层有明显腐蚀作用的介质;流经调压阀的介质应为清洁、无颗粒、无强腐蚀性流体,必要时调压阀阀前可安装过滤器。
5要求 5.1全行程温度变化值误差
温控阀允许全行程温度变化值误差为: A级:≤±1.5℃;B级:≤±3℃; C级:≤±6℃; D级:≤±12℃。
5.2设定温度
在温度设定范围内,温包温度达到温控器任意设定温度时的输出力应符合设计规定的输出力值。 5.3超温保护耐压强度
温控器的温包在承受表1规定的允许超温温度时,保持10min,各连接处及其表面应无可见的渗漏和损坏。
表 1
气囊型 90
弹簧型 40
无超温保护型
超温保护结构型式允许超温温度
10
℃
5.4密封性 5.4.1温控器的密封性
将温控器调出一定的输出力,放置恒温室内不少于15d,其外表面应无任何可见潮湿点。 5.4.2阀门的密封性
阀门在承受1.1倍公称压力(水或气)不少于3min后,各连接处应无渗漏。 5.5阀门耐压强度
阀门受压零件应以1.5倍公称压力的水(或气)进行不少于3min的耐压强度试验,试验期间不应有渗漏和损坏。 5.6泄漏量 5.6.1温控阀在规定条件下的阀座泄漏量应符合表2规定。 5.6.2 温控阀的泄漏等级除1级外,由制造厂自行选定。但单座结构的调压阀泄漏等级不得低于IV级;
3
JB/T1.1048—2010
双座结构的调压阀泄漏等级不得低于ⅡI级。 5.6.3泄漏量大于5×10-3阀额定容量时,应由结构设计保证,产品可免于测试。 5.6.4泄漏应由下列代码加以规定:
x2 X3
X1
X1- —泄漏等级,如表2所示I~VI; X2 试验介质,G:空气或氮气,L:水; X3- 试验程序1或2(见6.7.2)。
表 2 由用户与制造厂商定
泄漏等级
试验介质
最大阀座泄漏量
试验程序
1 1I
5×10-3×阀额定容量 10-3×阀额定容量 10~4×阀额定容量
L或G L或G L G L G L G
1 1 1或2 1 1或2 1 2 1
IV
IV-S1 V. VI 注1:4p以kPa为单位。 注2:D为阀座直径,以mm为单位。 注3:对于可压缩流体,阀额定容量为体积流量时,是指在绝对压力为101.325kPa和绝对温度为273K或288K
5×10~×阀额定容量 1.8×107×p×D,L/h
3×10-3×p×(表3规定的泄漏率系数)
的标准状态下的测定值。
表 3 mL/min 0.15 0.30 0.45 0.60 0.90 1.70 4.00 6.75 11.1 16.0 21.6 28.4
阀座直径 mm 25 40 50 65 8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漏 量
泄
每分钟气泡数
1 2 3 4 6 11 27 45
注1:每分钟气泡数是在用外径6mm、壁厚1mm的管子垂直浸入水下5~10mm深度的条件下测量所得,所用
管子的管端表面应光滑,无倒角和毛刺。 注2:如果阀座直径与表列值之一相差2mm以上,则泄漏率系数可在假设泄漏率系数与阀座直径的平方成正比
的情况下通过内推法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