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24913-2010 非公用往复索道技术规范

GB/T 24913-2010 非公用往复索道技术规范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0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29 08:44:53



推荐标签: 索道 技术规范 公用 往复 公用 24913

内容简介

GB/T 24913-2010 非公用往复索道技术规范 ICS 53.040.20 J8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4913—2010
非公用往复索道技术规范
Technology code for non-public reversible ropeways
2010-12-01实施
2010-08-0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24913—2010
前言
本标准由全国索道与游乐设施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客运架空索道安全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京本、张强、徐伟、缪勤、张晓文。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GB/T 24913—2010
引言
本标准对非公用往复索道、缆车的设计、制造和维护使用提出了一些基本要求和建议,是在国际索道协会(OITAF)《非公用运送人员和货物的往复式索道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参考GB12352--2007《客运架空索道安全规范》、GB/T19402一2003《客运地面缆车技术规范》的安全要求和索道的经验提出来的。
本标准考虑到非公用等索道每天开机时间短,运量小,维护力量弱等特点,与对客运索道的要求比较,适当增大了一些设备的安全系数,减少了一些对运行状态的检测要求。
Ⅱ GB/T24913—2010
非公用往复索道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确立了非公用往复索道设计、制造、安装、使用和维护的一般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通勤性质的往复式架空索道,用于运送人员和货物。 本标准不适用于经营性的客运索道,也不适用于矿山井下运送人员和货物的运输设备。
2般规定
2.1技术资料 2.1.1要求在工程峻工后向业主移交如下文件,供归档:
a) 含工程项目说明的技术报告和主要工程变更项目的文件; b) 与索道对应的侧形图; c) 显示地面、索道线路、站房、导轨结构、电缆交叉点、铁路线路、道路、便道以及索道临近结构的
布局图; d) 线路的计算说明文件,驱动力和传递扭矩计算文件; e) 站房及站内设备布置图; f) 站房内和线路上的机械设备总图和部件总成图; g) 电气设备原理图和接线图; h) 救护方案说明。
2.1.2 投人使用前,还应提供下列文件:
a) 使用维护说明书; b) 设备合格证或检验证书。
2.2线路 2.2.1线路的选择 2.2.1.1选择索道线路时,应考虑当地气候、地理条件、索道要经过的交通要道和跨越的其他建筑设施以及紧急救援的要求。 2.2.1.2索道线路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应为一直线。 2.2.1.3索道线路和站址应避免建设在下列地区:
山地风口,并与主导风向正交的地段上;凡是存在跨度大、距地高、夸于深谷和河流等不利于敦护的地区的索道,应具备完善可行的救护措施和装备;
有雪崩、滑坡、塌方、溶洞、风暴、海啸、洪水、火灾等危及索道安全的地区,经过主管部门的批
准,采取预防措施时例外;一凡是建在军事设施附近的索道,应按照军事基地管理单位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
2.2.2最大倾角
单线索道其钢丝绳的最大倾角不应超过100%。 2.2.3横向净空 2.2.3.1..吊具横向偏摆20%、纵向偏摆30%时不应碰到任何物体。有导向装置时应将横向偏摆控制在15%。 2.2.3.2客车在站内应限制横向摆动,导向装置不应危害乘客安全。
1 GB/T24913——2010
2.2.3.3对于双线索道,当客车都向内偏摆20%经过交会点时,客车之间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0.5m。 在跨度弦长大于300m时,跨度弦长每增加100m,客车最小间距应相应增加0.2m。 2.2.3.4对于单线循环式客运索道,两吊具在跨间运行时同时向内侧摆动20%,相遇时两吊具之间的净空不应小于1.0m;在进站口或出站口不应小于0.5m。 2.2.3.5客车与外侧障碍物的水平净空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 1 障碍物
净空/m 1. 5 2. 5 1. 5
运载工具偏摆
建筑物(无人员通行) 建筑物(有人员通行) 林间通道、公路、山体
向外偏摆35%
架空电力线路
按有关标准规定
注:对站房区域不受此限。 2.2.4索距 2.2.4.1在确定索距时应满足2.2.3的有关规定。 2.2.4.2索道的索距应保持不变。 2.3吊厢或车厢在线路上的运行速度不应大于3m/s。 2.4安全距离 2.4.1至地面的最小距离 2.4.1.1满载客车或钢丝绳的最低点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以下各值:
无人通行的地区或是禁止通行的隔离地带为2.5m;在线路下面允许行人通过的地面为3.5m;跨越道路和公用设施的地段为5m; -跨越建筑物时为3m;在交叉或接近电线处,应履行相关安全条例,必要时应提供保护设备。
2.4.1.2离地最小距离也包括了积雪厚度,在站房附近由于建筑上的需要可不受此限。 2.4.1.3在确定离地最小距离绝对值时,除以静态位置为依据外,还应加上动态时附加值,即应在下列数字中选取最大值:
与临近支架间距的1%;承载索静垂度5%;牵引索和平衡索垂度的15%。
2.4.2允许最大的离地高度 2.4.2.1架空索道实际的最大离地高度应为最不利载荷情况下,考虑地面的横向坡度后与索道运载工具的高度。允许最大的离地高度应根据运载工具型式和救护的可能加以考虑。 2.4.2.2采用封闭式运载工具时,最大离地高度不应大于45m;采用散开式运载工具時,最大离地高度不应大于15m。 2.4.2.3双线往复索道有适当的救护方式,要求能在3.5h内将停在线路任何位置吊厢上的人员救到安全位置,其最大离地高度不受限制。 2.5设计载荷 2.5.1自重
钢丝绳和运载工具的自重根据制造厂的说明。实际的重量与设计重量的偏差不应大于土3%,实际重量应与进行线路计算和钢丝绳计算所取的值相符合。 2 GB/T24913—2010
—承载索:3.15 一牵引索:4.5 一卷扬机用牵引索:7.0 一张紧索:5.0 注:直径大于15mm的卷扬机用牵引索的安全系数,随钢丝绳直径每增加1mm,其系数可相应减少0.1,但不应小
于5。
3.1.7承载索的最小张力与运行小车轮压之比至少应为40。 3.1.8采用固定抱索器时的最小张紧力与单抱索器钳口载荷之比至少应为15。 3.1.9牵引索采用无极绳时,接头编接长度至少应为钢丝绳公称直径的1200倍。两个接头之间的距离至少应是钢丝绳公称直径的3000倍。卷扬机用钢丝绳不允许编接。 3.1.10接头部分的直径不应大于公称直径的115%,并要浑圆饱满,不应有松丝、松股。 3.1.11索道运行8年或运行12000h要把接头打开检查,把磨损部分截掉重新编接。 3.1.12钢丝绳编接等作业应由有相应资格的人员进行并记录编接结果。 3.2钢丝绳的锚固和张紧 3.2.1牵引索与卷扬机卷筒的连接时钢丝绳末端在卷筒上应至少缠绕3圈,并且应用夹具固定夹紧。 3.2.2承载索可采用双端锚固,也可采用自动张紧装置张紧。对双端锚固,要求设计安全系数满足索道运行期间因温度变化而产生的影响。 3.2.3承载索在卷筒上锚固,至少应在卷筒上缠绕3圈,钢丝绳自由端应由夹具夹紧。 3.2.44 钢丝绳末端的夹紧力应设计为大于3倍的滑移力。 3.2.5 对于用夹板的承载索锚固,在夹板后的短距离内应装一安全夹板。 3.2.6 对于用浇铸锚头锚固的钢丝绳绳头应注意养护,便于防锈且易于维修人员观察。对承载索,每 12年重新做一次锚头;对牵引索,每年至少打开检查一次,每4年重新做一次锚头。 3.2.7牵引索应保证运行要求的张紧力,要有一套自动张紧装置,并保证张紧力的变化在设计值的 ±10%以内。 3.2.8对于张紧索应经常检查并保持其完好性。 4机械设备 4.1站房 4.1.1为保护站房内机械和电气设备宜建设站房。站房应考虑设备易于维护,且不易误操作。 4.1.2站房内应布置照明灯。 4.1.3在驱动站内应有灭火设施及工具和材料。 4.1.4应张贴有承载人数及允许载重量、乘客须知、非工作人员不应入内的标牌。 4.1.5重锤坑内应有排水设施,人员可以到达坑底且应设有防护栏。 4.1.6 如果使用内燃机发电机组,机房与控制室应分开设置。 4.1.7客车进出站不应危及乘客安全,客车通行位置和危险区域应有标识;站内的控制及驱动等区域应隔离设施,以防外人进入。 4.1.8索道应在站房内常备维护工具。 4.1.9控制室中应该能看得到进站口,出站口、控制屏、检测开关的运行情况,尽可能多地监控索道运行情况。 4.2支架 4.2.1支架应采用钢材或钢筋混凝土(包括预应力混凝土)制成,不应采用绷绳拉紧的支架。 4.2.2所有支架基础(不论是在工作状态还是非工作状态)的抗滑移、抗倾覆与抗扭转的安全系数均不
- *7. .
4
上一章:HG/T 20585-2011 钢制低温压力容器技术规定 下一章:GB/T 18443.2-2010 真空绝热深冷设备性能试验方法 第2部分:真空度测量

相关文章

GB/T 25652-2010 地下矿用架空索道 设计规范 GB/T 34274-2017 客运索道运载工具通用技术条件 GB/T 34369-2017 客运索道电气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GB/T 34368-2017 客运索道重大修理的技术要求 GB/T 34026-2017 客运索道张紧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GB/T 40736-2021 矿用移动式货运索道安全规范 GB/T 40736-2021 矿用移动式货运索道 安全规范 GB/T 41094-2021 客运索道使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