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Q/SHXB 0038.2-2010 西北油田分公司井控实施细则 第2部分:试油 采油 试井 修井

Q/SHXB 0038.2-2010 西北油田分公司井控实施细则 第2部分:试油 采油 试井 修井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0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04 14:45:34



相关搜索: 油田 实施细则 西北 部分 0038 分公司 试油 试油 shxb

内容简介

Q/SHXB 0038.2-2010 西北油田分公司井控实施细则 第2部分:试油 采油 试井 修井 O/SHXB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企业标准
Q/SHXB 0038.2—2010 替代Q/SHXB0038.2-2008
西北油田分公司井控实施细则第2部分:
试油 采油 试井 修井
2010-6-15 实施
2010-06-1 发布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发布 Q/SHXB 0038.2—2010
目 次
前 言引 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与定义.· 4各类作业井控设计. 5 井控装置的安装、试压、使用和管理· 6 井下作业前的开工准备、检查验收.·· 7 作业过程中的井控. 8 测试.. 9电缆、钢丝作业. 10 采油采气过程中的井控. 11 试井作业。 12井喷失控现场措施. 13防火、防爆、防硫化氢措施.· 14 井控技术及硫化氢防护培训、考核. 15 井控工作管理制度附录A(规范性附录) 井控装置组合示意图附 录 B(规范性附录) 测试流程示意图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修井井场布置图附 录 D (规范性附录) 记录表格
I III
11
...
13 14 14 15 16 17 21 24 27 28
....... ..
Q/SHXB 0038.2—2010
引言
为了深入贯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石油与天然气井井控管理规定》和行业标准,认真落实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以人为本”的理念,进一步推进西北油田分公司井控工作科学化、管理规范化。不断强化油气勘探、开发全过程的并控安全管理,严防井喷失控、硫化氢等有毒气体泄漏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维护社会稳定,为发现、保护和利用开发油气资源提供更充分的保障、更有利的安全生产条件,编制了《西北油田分公司井控实施细则》。
井下作业井控技术是保证石油天然气井下作业安全的关键技术,是一项要求严密的系统工程,涉及油气田的勘探、开发、工程技术、监督、安全环保、装备、物资、培训等部门,以及乙方施工单位。为此,各项工作应有组织地协调进行,各项环节应引起十分重视,凡与西北油田分公司通过合同约定进入施工工区的所有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本细则。
III
Q/SHXB 0038.2—2010
西北油田分公司井控实施细则第2 部分:试油 采油 试井 修井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试油、采油、试井、修井等作业的井控工作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所属油气田中试油、采油(气)、修井、试井工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SY/T5053.1-2000防喷器及控制装置防喷器 SY/T 5127-2002 井口装置和采油树规范 SY/T 5323-2004 节流和压井系统规范 SY/T 5858-2004 石油工业动火作业安全规程 SY/T 5087-2005 含硫化氢油气井安全钻井推荐作法 SY/T 5225-2005石油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技术规程 SY/T 6137-2005硫化氢的油气生产和天然气处理装置作业推荐作法 SY/T 6277-2005 含硫油气田硫化氢监测与人身安全防护规程 SY/T 6426-2005 钻井井控技术规程
SY/T 6610-2005 含硫化氢油气井井下作业推荐作法
SY/T6616-2005 含硫油气井钻井并控装置配套、安装和使用规范 SY/T 5964-2006 钻井井控装置组合配套、安装调试与维护 SY/T 5587.9-2007常规修井作业规程第9部分换井口装置 SY 5727-2007 井下作业安全规程 SY 5742-2007 石油与天然气井井控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 SY/T 6203-2007油气井井喷着火抢险作法 SY/T 5053.2-2007钻井井口控制设备及分流设备控制系统规范 SY/T 6690-2008 并下作业井控技术规程 Q/SHS 0003.1-2004《天然气井工程安全技术规范 第1部分:钻井与井下作业》标准。 Q/SH 0095-2007 油水井井下作业现场安全检查规范 Q/SH 0098-2007 油水井井下作业井控技术规程 Q/SH 0164-2008 陆上井控装置判废技术条件 Q/SH 0169-2008 作业队修井设备配套标准 Q/SH 0174-2008_川东北酸性天然气采气井井控技术规范 Q/SHXB0055.1-2009 修并施工作业队伍的基本配置 Q/SH XB0055.2-2009 常规转抽施工修井作业队伍的基本配置 Q/SH XB0055.3-2009 常规检泵施工修井作业队伍的基本配置 《西北油田分公司石油与天然气井井控管理规定(试行)》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石油与天然气井井控管理规定(试行)》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采油采气井井控管理规定(试行)》
3术语与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高压油气井
1 Q/SHXB 0038.2—2010
5.3.1防喷器组安装:
a)防喷器安装、校正和固定应符合SY/T 5964-2006《钻井井控装置组合配套、安装调试与维护》要求; b)防喷器顶部安装防溢管,并用螺栓连接。防溢管与防喷器的连接密封可用金属密封垫环或专用橡胶圈。防溢管宜采用两半组合式; c)防溢管处应安装挡泥伞,圆井上应安装防护盖。冬季施工时,防喷器装置应采取保温措施,
保证开关灵活:
d)防喷器组安装完毕后,应校正井口、转盘、天车中心,其偏差不大于 10mm。用16mm 的钢丝绳或反正螺丝在井架底座的对角线上将防喷器组绷紧固定。对于大修井周期预计超过 3个
月的井,应使用防磨套,防止和减小采油四通及套管磨损,并定期取出检查,防磨套内径大于套管内径时应更换。
e)闸板防喷器应配备手动或液压锁紧装置。具有手动锁紧机构的闸板防喷器应装齐手动操作杆,靠手轮端应支撑牢固,手轮应接出井架底座,可搭台便于操作。手动操作杆与防喷器手动
锁紧轴中心线的偏斜应不大于30°,手动操作杆手轮上应挂牌标明开关方向和到底圈数;
f)针对防喷器设计组合与钻具尺寸应配齐相应类型的闸板芯子。使用复合钻具时,应按照长者优先的原则,确定半封闸板尺寸,其它尺寸钻杆应准备防喷单根;
g)半封闸板防喷器的安装位置应保证关闭时封闭对应的钻杆本体。半封闸板宜安装在防喷器组合上部,全封闸板宜安装在闸板防喷器下部;
h)若需要安装剪切闸板时,应安装在半封闸板防喷器之上。 5.3.2防喷器远程控制台安装:
a)远控台应安装在面对修井机左侧距井口不少于 25m 的专用活动房内,距放喷管线或压井管线不小于 1m,并保持不少于 2m的宽的人行通道,周围10m内严禁堆放易燃、易爆、腐蚀物品;
b)控制管汇整齐安放并固定在管排架内,管排架与放喷管线的距离不少于 1m。严禁在管排架上堆放杂物和以其作为电焊接地线或在其上进行焊割作业;
c)液压防喷器控制系统的控制手柄应标识,并处于工作位置; d)控制系统气源应单独接出,并配置气源排水分离器。严禁强行弯曲和压折气管束; e)远程控制台应使用防爆电器,电源应从配电板总开关处直接引出,并用单独的开关控制; f)远程控制台待命状态时,充氮气压力7MPa士0.7MPa,气源压力0.65MPa~0.80MPa,储能器
压力为17.5-21MPa,管汇及控制防喷器的压力为10.5MPa。储能器完好并处于工作压力状态;
g)从每年的11月15日至次年的3月底,现场应对井控装备及管线系统采取防冻保温措施。 5.3.3压井管汇、节流管汇安装:
a)压井管汇应水平安装在井口液动闸阀对称端井架底座外的基础上。基础坑低于地平面时,应有排水措施
b)节流管汇控制台应安装在节流管汇上方的钻台上,套管压力表及套管压力变送器应安装在节流管汇五通上,立管压力变送器应安装在垂直于钻台平面位; c)压井管汇和节流管汇除安装高压表外,还应安装带有旁通阀开关(压力级别与管汇一致)的
10MPa~16MPa 低量程压力表。 5.3.4 放喷管线安装:
a)放喷管线应不少于一条,夹角不小于90°,内径不小于 62mm; b)应采用螺纹或法兰连接,严禁焊接; c)放喷管线使用经探伤合格的管材,含硫化氢油气井的放喷管线应采用抗硫专用管材 d)布局应考虑当地季节风向、居民区、道路、植被、油罐区、电力线及各种设施等情况; e)两条管线走向一致时,铺设距离应不小于于0.3m,并分别固定; f)管线宜平直引出,因地形限制需转弯时,转弯处应使用铸(锻)钢弯头,转弯夹角不小于
4
上一章:SY/T 10004-2010 海上平台管节点碳锰钢板规范 下一章:SY/T 6789-2010 套管头使用规范

相关文章

井下作业专业试油、测试和试井部分 Q/SHXB 0068-2011 套管和油管采购技术要求 连续油管技术在采油修井作业中的应用分析 井控设备技术问答 油田设备技术问答丛书 采油技术手册(修订本) 第五分册 修井工具与技术 Q/SY 1770.2-2014 连续管常规修井作业规程 第2部分:低压气井氮气泡沫冲砂 SY/T 6172-2022 油田试井技术规范 DB37/T 4527.2-2022 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 第2部分:鲁西北黄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