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18443.6-2010 真空绝热深冷设备性能试验方法 第6部分:漏热量测量

GB/T 18443.6-2010 真空绝热深冷设备性能试验方法 第6部分:漏热量测量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0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29 08:56:37



相关搜索: 测量 真空 设备 方法 深冷 热量 试验 部分 性能 性能 18443

内容简介

GB/T 18443.6-2010 真空绝热深冷设备性能试验方法 第6部分:漏热量测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8443.6--2010
真空绝热深冷设备性能试验方法
第6部分:漏热量测量
Testing method of performance for vacuum insulation cryogenic eguipment-Part 6:Heat-leakratemeasurement
图书专用章
2010-09-26发布 HOR
2011-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数码防伪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18443.6—2010
前言
GB/T18443《真空绝热深冷设备性能试验方法》分为8个部分:
第1部分:基本要求;第2部分:真空度测量;第3部分:漏率测量;第4部分:漏放气速率测量;第5部分:静态蒸发率测量;
-
一第6部分:漏热量测量;一第7部分:维持时间测量;
第8部分:容积测量。 本部分为GB/T18443的第6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2)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上海市气体工业协会、上海交通大学、查特
深冷工程系统(常州)有限公司、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空分设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南京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华谊集团装备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本部分起草人:汪荣顺、周伟明、徐惠新、舒文华、罗晓明、寿比南、薛季爱、魏蔚、易希朗、王芳、 薛小龙、施锋萍、魏勇彪、顾福明、王为国。
本部分为首次发布。
I GB/T18443.6-—2010
真空绝热深冷设备性能试验方法
第6部分:漏热量测量
1范围
GB/T18443的本部分规定了真空绝热深冷设备漏热量测量的试验原理与方法、试验装置、设备和仪器、试验条件与试验准备、试验步骤、数据处理和试验记录与试验报告等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除储运液氢介质以外的真空绝热深冷压力容器、真空绝热深冷焊接气瓶、真空绝热管及其管件等真空绝热深冷设备的漏热量测量,其他设备可参照执行。
流量计测量法适用于真空绝热深冷压力容器、真空绝热深冷焊接气瓶等真空绝热深冷设备的漏热量测量,表面温度测量法适用于真空绝热管及其管件的漏热量测量。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18443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18443.1一2010真空绝热深冷设备性能试验方法第1部分:基本要求 GB/T18443.2真空绝热深冷设备性能试验方法第2部分:真空度测量 GB/T18443.3真空绝热深冷设备性能试验方法第3部分:漏率测量 GB/T18443.4真空绝热深冷设备性能试验方法第4部分:漏放气速率测量 GB/T18443.5—2010 真空绝热深冷设备性能试验方法第5部分:静态蒸发率测量
标准分享网
3术语和定义
GB/T18443.1~ GB/T18443.5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免费标准站bzfxw.com
3.1
漏热量heat-leakrate 单位时间内从周围环境传递到真空绝热深冷设备储存介质的热量,单位为瓦(W)。
3.2
测试漏热量testheat-leakrate 真空绝热深冷设备充分冷却,达到热平衡后,单位时间内从周围环境传递到真空绝热深冷设备储存
介质的热量,单位为瓦(W)。 3. 3
标准环境状态下漏热量heat-leakrateofstandardambientcondition 测试漏热量换算为标准环境状态下的漏热量值,单位为瓦(W)。
4试验原理与方法 4.1流量计测量法
试验原理、方法和装置符合GB/T18443.5一2010中4.2.1和4.2.2的规定。 4.2表面温度测量法 4.2.1试验原理与方法
1 GB/T18443.6--2010
通过测量真空绝热管的外表面温度及对应的环境温度,按大空间自然对流计算漏入真空绝热管的漏热量,按测得的接头空气侧温度与液体温度的差值计算接头的导热漏热量,或建立接头的有限元传热模型求解接头的漏热量。试验装置原理图见图1。
10
9
S
保温板;
9-
高真空规管:真空计:一带接口的真空阀(接检漏仪与真空机组),
一检测漏热的试验管: 2、3 一辅助试验段儿
1
10- 加液阀; 11- 深冷液体容器; 12— 放空阀
一连接法兰 KF或CF); 5- 一真空阀;
4-
图表面温度法测量装置原理图
4.2.2 当采用易燃质测量真空绝热管及其管件的漏热量时应有安全措施,否则不应使用表面温
度法。 5试验装置、设备和仪器 5.1试验装置由检测漏热量的试验管、辅助试验段、连接法兰(KF或CF》、真空阀、高真空规管、真空计、带接口的真空阀(接检漏仪与真空机组)、保温板、加液阀、深冷液体容器、放叠阀、热电偶或铂电阻温度计、数据采集仪等组成。 5.2试验装置、设备和仪器应符答GB/T18443.1—2010中42的规定直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a)当流量计的量程小于或等于5L/min时,精度应达到0.5%,量程大于5L/min时,精度应达
到1.0%; c) 应有环境温度、环境大气压力及流量计进口温度和压力测量装置。
b) 流量计的额定流量应与被检深冷绝热管蒸发的气体流量相适应;
6试验条件与试验准备 6.1试验条件与试验准备应符合GB/T18443.1的规定。 6.2采用表面温度法测量时应在避光、自然对流、无风的室内进行。 6.3被检真空绝热管的有效长度应不小于5m,且在中间3m长的外管表面底部均布不少于6个温度的测量点。 6.4辅助试验段的内容积应大于被检真空绝热管内容积的2倍,辅助试验段的高度应小于1.5m。 2 GB/T18443.6——2010
7试验步骤 7.1流量计测量法
试验步骤、试验过程和数据记录应符合GB/T18443.5中7.1的规定。 7.2表面温度测量法 7.2.1一般采用液氮作为试验介质,也可采用实际输送的深冷液体作为试验介质。 7.2.2打开阀门10,用深冷容器11向被检真空绝热管及其管件连续输送深冷液体,直至加满为止。 当辅助试验段内液位降至一半时,应重新加液补满,保证被检真空绝热管内充满试验介质液体。 7.2.3真空绝热管及其管件持续输送深冷液体24h后,方可记录数据。 7.2.4数据记录应按不大于10min的时间间隔,采集表面及环境温度,直至1h内采集数据的相对误差小于士5%为止。 7.2.5按附录A规定的表格格式填写试验数据或自动采集数据。 8数据处理 8.1测试漏热量Q 8.1.1流量计测量法 8.1.1.1采用湿式气体流量计测量时,测试漏热量Q。按式(1)计算:
P
Q=Gvp,(1+)×273.15
(1)
0.101325hgX1000
T
PL
式中: Q- 测试漏热量,单位为瓦(W); Gv 蒸发气体体积流量日平均值,单位为立方米每秒(m/s);
流量计的校正系数,标定时给定值;
Pg 标准大气压(101.325kPa)、273.15K下试验介质的气体密度,单位为于克每立方米
(kg/m);
Pv 试验环境压力日平均值下试验介质的饱和蒸气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 PL 试验环境压力日平均值下试验介质的饱和液体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 T 流量计人口温度日平均值,单位为开尔文(K); P. 流量计入口压力日平均值,单位为兆帕(MPa): hig 流量计人口压力日平均值下饱和液体的汽化潜热,单位为千焦每千克(kJ/kg)。
8.1.1.2 采用气体质量流量计测量时,测试漏热量Q。按式(2)计算:
Q。=G(1+)×h×1000
·(2)
式中: Q。 测试漏热量,单位为瓦(W); Gm— 蒸发气体质量流量日平均值,单位为千克每秒(kg/s); Pv 试验环境压力日平均值下试验介质的饱和蒸气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 PL 试验环境压力日平均值下试验介质的饱和液体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流量计的校正系数,标定时给定值;其余同式(1))。
8.1.2表面温度测量法 8.1.2.1真空绝热管的测试漏热量Q。应按式(3)计算:
Q。=h(T—T)元DL
(3)
3 GB/T18443.6—2010
da 阴接头的内管壁厚,单位为米(m); Twl 阳接头与环境接触的外表面平均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 Tui2 阴接头与环境接触的外表面平均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 T2 试验时被检件内平均压力对应的深冷液体饱和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入 阳接头的外管材料从Ti到T,温区内的平均导热系数,单位为瓦每米开尔文(W/m·K); 12 阴接头的内管材料从Ta到Tz温区内的平均导热系数,单位为瓦每米开尔文(W/m·K); Lr 阳接头的外管管长,单位为米(m); L2 阴接头的内管管长,单位为米(m) b) 计算管道其他接头对的漏热量时按实际尺寸的导热结构考,温差为实测表面温度与饱和液
体温度之差,复杂结构应采用有限元热分析计算。
8.2标态(标准环境状态)下漏热量Q2计算 8.2.1标态下的高真空多层绝热漏热量Q2。应按式(9)计算:
Q.(0.7×293.15元工+ 0. 3 × -T
293.15*
(9)
Q2
T.
T4 T2
式中: Q2o——标态下漏热量,单位为瓦(W): Q一一接头对的总漏热量,单位为瓦(W) T——标准大气压(101.325kPa)下深冷液体饱和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 T,——试验时严均环境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 T2- 试验时被检件内平均压力对应的深冷液体饱和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
8.2.2标态下的粉末或纤维真空绝热漏热量Q2应按式(10)计算:
R P
QoQ: 293.15T
(10)
T-T2
式中: Q0———标态下漏热量,单位为瓦(W) Q- 一接头对的总漏热量,单位为瓦(W)
om
一标准大气压(101.325kPa)下深冷液体饱和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 T——试验时平均环境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 T—试验时被检件内平均压力对应的深冷液体饱和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
T.
8.2.3标态下的高真空绝热漏热量Q2应按式(11)计算:
Qz=Q。 293.154-T,
(11)
T-T.
式中: Q20 标态下漏热量,单位为瓦(W); Q- 接头对的总漏热量,单位为瓦(W) T,一标准大气压(101.325kPa)下深冷液体饱和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 T试验时平均环境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 T2一试验时被检件内平均压力对应的深冷液体饱和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
9试验记录与试验报告 9.1 试验记录格式可参照附录A。 9.2试验报告格式可参照附录C。
5 GB/T18443.6—2010
附录A (资料性附录)漏热量检测记录
漏热量检测记录表格可参照表A.1。
表A.1漏热量检测记录
真空绝热深冷设备编号试验起止日期和时间
环境温度计型号与编号大气压计型号与编号壁面温度传感器型号与编号
试验地点
环境温度 壁温1 壁温2 壁温3 壁温4 壁温5 壁温6 壁温7 壁温8
时间
°℃


°





记录:
核对
6
上一章:GB/T 18443.7-2010 真空绝热深冷设备性能试验方法 第7部分:维持时间测量 下一章:GB/T 18443.8-2010 真空绝热深冷设备性能试验方法 第8部分:容积测量

相关文章

GB/T 18443.2-2010 真空绝热深冷设备性能试验方法 第2部分:真空度测量 GB/T 18443.8-2010 真空绝热深冷设备性能试验方法 第8部分:容积测量 GB/T 18443.3-2010 真空绝热深冷设备性能试验方法 第3部分:漏率测量 GB/T 18443.7-2010 真空绝热深冷设备性能试验方法 第7部分:维持时间测量 GB/T 18443.5-2010 真空绝热深冷设备性能试验方法 第5部分:静态蒸发率测量 GB/T 18443.4-2010 真空绝热深冷设备性能试验方法 第4部分:漏放气速率测量 GB/T 18443.1-2010 真空绝热深冷设备性能试验方法 第1部分:基本要求 GB/T 18442.6-2019 固定式真空绝热深冷压力容器第6部分:安全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