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26311-2010 再生铜及铜合金棒

GB/T 26311-2010 再生铜及铜合金棒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0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23 10:49:38



相关搜索: 再生 铜合金 26311

内容简介

GB/T 26311-2010 再生铜及铜合金棒 ICS 77. 150. 30 H 62
GP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6311-2010
再生铜及铜合金棒
Rods and bars of recycling copper and copper alloys
2011-11-01实施
2011-01-1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263112010
前言
本标准参考JISH3250—2006《铜及铜合金棒》标准编制。本标准与JISH3250—2006的-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宁波长振铜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建军、王永如、洪樊平、楼春章、刘剑、王硕、李密、沈波。
- GB/T26311—2010
再生铜及铜合金棒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再生铜及铜合金棒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包装、标志、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合同(或订货单)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五金用的圆形、方形、六角形及其他异形再生铜及铜合金连铸、挤压、轧制、拉制排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8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5121(所有部分)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8888重有色金属加工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GB/T10119黄铜耐脱锌腐蚀性能的测定 GB/T10567.2铜及铜合金加工材残余应力检验方法 氨薰试验法 GB/T26303.2 钢及铜合金加工材外形尺寸检测方法第2部分:棒、线、型材 YS/T336铜、镍及其合金管材和棒材断口检验法
3 术语及定义
下列术语及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再生铜及铜合金产品 recycling copper and copper alloys product 直接利用铜及铜合金废料,生产出的铜及铜合金产品。
4要求
4.1产品分类 4. 1. 1 牌号、状态和规格
棒材的牌号、状态和规格应符合表1的规定。矩形棒材的宽高比应同时符合表2的规定。
表1产品的牌号、状态、规格产品状态
长度/mm
合金牌号 RT3
直径(或对边距)/mm
硬(Y)、软(M) 铸(Z)、挤制(R)、半硬(Y)
RHPb59-2,RHPb58-2 RHPb57-3,RHPb56-4,
500~5 000
7~80
挤制(R)、半硬(Y)
RHPb62-2-0.1 注:经双方协商,可供其他规格棒材,具体要求应在合同中注明。 牌号前面"R"取"recycling"含义,表示再生钢及铜合金牌号。 GB/T 263112010
表2矩形棒截面的宽高比
宽度/高度不大于 2. 0 3. 0 3.5
高度/mm 10 >10~20 >20
注:经双方协离,可供其他宽高比棒材,具体要求应在合同中注明。
4. 1. 2 标记示例
产品标记按产品名称、牌号、状态、精度、规格和标准编号的顺序表示。 棒材的截面示意图见图1。
b
圆形棒
矩形棒
正方形棒
)六角形棒
a)
图1 棒材的截面示意图
示例1:用RHPb58-2制造的、供应状券为药、直度为普通级,直径为3mm,长度为3000mim的圆梯材标记为:形RHPb58-27.30X3000iR/T263112010 示例2:用RHPb59-2制造的.供应状态为率硬态,直度为高级,高度为25mm、宽度为30mm、长度为3000mm的矩短
形摔标记为:
矩形棒RHPb59-2Yz高25X30X3000GB/T26311—2010 示例3:用RHPb56-4制造的、供应状态为半硬态、直度为高级,边长为15mm、长度为3000mm的方棒标记为:正方形棒RHPb56-4Y商15X3000GB/T26311—2010 示例4:用RT3制造的、供应状态为半硬态、直度为替通级,对边距为17mm的六角形棒、长度为3000mm的六角
形棒,标记为:
六角形棒RT3Y 17×3000 GB/T 26311-2010 4.2 化学成分
再生铜及铜合金棒材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再生铜及铜合金棒材的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As
组别 牌 号
其他杂
Cu ≥99.80 ≤0.06
Pb
Fe Sn Fe+Sn Ni Zn 质总和
≤0.10
紫刚
≤0.10 ≤0.5 ≤0.8
RT3 RHPb59-2 57.0~60.0 1.0~2.5 RHPb58-2 56. 5~59.5 1. 0~3, 0

<1, 0 ≤0. 5 余盘 M1.0 <1.8 ≤0.5 余盘 ≤1, 2
铅黄铜
2 GB/T26311—2010
表3(续)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As

S
其他杂质总和

Fe+Sn <2. 0 0.6 余量 ≤1.2 <2, 4 0. 余量 ≤1.2
Cu
Pb
Fe
Zn
Sn
RHPb57-3 56.0~59, 0 2,0~3.5 RHPb56-4 54.0~~58.0 3. 0~4, 5
≤0. 9 ≤1. 0
铅黄铜
余量 ≤0.3
含砷铅黄铜 RHPb62-2-0. 1 60,0~63,0 1.7~2.8 0, 08~0, 15
60.2
注1:经供需双方协议,可供应其他牌号的梯材,注2;其他杂质包括AI、Si、Mn、Cr、Cd、As、Sb、Bi等元素。
4.3 外形尺寸及其允许偏差 4.3.1梯材直径(或对边距)及其允许偏差
圆形棒.矩形棒、正方形椿和六角形棒材直径(或对边距)及其允诈偏差应符合表4规定。
表4棒材直径(或对边距)及其允许偏差
单位为旁来
拉制(Y、Y,、Z、M) 高级
挤制(R)
公称直径(或对边距)
普通级 ±0. 08 i 0. 10 ±0. 10 ±0, 13 ± 0. 24
7~10 >10-~18 >18~30 >30~50 >50~80 注1;单间偏差为表中数值的2倍。 注2:梯材直径允许偏差等级应在合同中注明,否则按普通精度供货,
+.0, 04 1 0, 05 ±0.06 ±0.10 ±0.15
±0. 3
±1.0%×直径(或对边距)
4.3.2定尺及倍尺长度允许偏差
棒材定尺或倍尺长度允许偏差为十15mm,倍尺长度应加入锯切分段时的锯切量,每一锯切量为 5mm。定尺或倍尺长度应在不定尺长度范圃内,并在合同中注明。 4.3.3扭拧度
拉制矩形棒、正方形棒、六角形棒的扭拧度,每300mm不应超过1°(精确到度),供货最大长度 5000mm扭拧度不应超过15°。 4.3.4圆角半径
拉制方梯、六角棒的横截面棱角处的圆角半径,应符合表5的规定。 GB/T 26311—2010
表5方棒、六角棒的横截面棱角处的圆角半径
单位为毫米
对边距 7~10 >10~18 >18~30 >30~50 >50~80
西角半径,不大于
0.8 1, 2 1. 8 2. 8 4, 0
注:圆角半径供方可不作检查,但必须保证。
4.3.5直度
棒材直度(R、M态除外)应符合表6规定。
表6棒材的直度
单位为毫米
圆棒
短形棒、方形棒、六角棒
长 度
≥7~20
≥20~80
全长直度 每米直度 全长直度 每米直度 全长直度 每米直度 <2
1.5 2 ≤4 <8
<1 000 ≥1000~<2000 ≥2000~<3000
M5 48 ≤12 ≤15
- - ≤3 ≤3
-
≤3 M6 ≤12
-

≤5 <5
43 3
≥3 000
4. 3.6 圆度
圆形棒材的圆度不得超过其直径允许偏差的一半。 4.4 力学性能
需方要求时,棒材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7规定。
表 7 棒材的力学性能
伸长率A/%
抗拉强度Rm/(N/mm*)
牌 号
状 态
不小于
≥205 >315 ≥250 >360 ≥360
≥40
M Y N R Y2
RT3
≥12 ≥10
RHPb59-2
4 GB/T 26311—2010
表7(续) 抗拉强度R/(N/mm*)
伸长率A/%
状 态
牌 号
不小于
Z R Y: Z R Y, 2 R Y R Y2
≥250 ≥360 ≥320 ≥250
≥7 >5
RHPb58-2

RHPb57-3
>320 ≥250 ≥320 ≥250 ≥300
>5 一
RHPb56-4
>5 ≥22 ≥20
RHPb62-2-0. 1 注:本表规定之外的状态或牌号,性能由供雷双方协商确定。
4.5 残余应力
经过拉伸冷变形的铅黄铜棒应进行消除残余应力处理。 4.6耐脱锌腐蚀性
需方要求时,含砷黄钢HPb62-2-0.1棒材的耐脱锌腐蚀性能应符合表8的规定。
表8 棒材耐脱锌腐蚀性能
失锌层深度/μm
不大于
织 向
横 向
最大 250
平均 200
最大 120
平均 80
4.7 内部质量
棒材断口应致密、无缩孔。不允许有超出YS/T336规定的气孔、分层和夹杂等缺陷。 4.8表面质量 4.8.1 棒材表面应光滑、清洁,铸态棒材充许表面有环状痕迹,不允许有裂纹、起皮、气泡、夹杂等缺陷, 4.8.2棒材表面允许有局部的和不使棒材直径超出其允许偏差的划伤、凹坑压入物、斑点等缺陷。允许有轻微的氧化色、发暗和水迹、油迹。
5试验方法
5.1化学成分的仲裁分析方法
材化学成分的仲裁分析按GB/T5121的规定进行。
5 GB/T 26311—2010
5.2 外形尺寸及其允许偏差测量方法
棒材的外形尺寸及其允许偏差按GB/T26303.2的规定进行检验。 3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5.3
棒材的力学性能试验按GB/T228的规定进行。试样应符合GB/T228中R2、R3、R4、R7试样号,制样方法符合表9的规定。
表9 棒材的力学性能试验试样制样方法
棒材直径或最小对边距
斌样号
R7 R4 R3 R2 R3
7~ 10 >10~15 >15~20 >20~40 >40
5.4内部质量检验方法
梯材的断口检验按YS/T336的规定进行。 5.5残余应力检验方法
棒材的残余应力试验按GB/T10567.2的规定进行。 5.6 耐脱锌腐蚀检验方法
含砷黄铜棒的耐脱锌腐蚀性能检测方法按GB/T10119的规定进行。 5.7 表面质量检验方法
棒材的表面质量用目视进行检验。
:检验规则 6.1检验与验收 6.1.1棒材应由供方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及合间(或订货单)的规定,并填写质量证明书。 6.1.2需方应对收到的产品按本标准及合同(或订货单)的规定进行检验。检验结果与本标准及合同(或订货单)规定不符时,应以书面形式向供方提出,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属于表面质量及尺寸偏差的异议,应在收到产品之日起一个月内提出,属于其他性能的异议,应在收到产品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 如需仲裁,仲裁取样应由供需双方共同进行。 6.2 组批
6
棒材应成批提交验收,每批应由同一牌号、状态、规格产品组成,每批重量应不超过5000kg 6.3检验项目 6.3.1 每批材应进行化学成分、外形尺寸及其允许偏差、表面质量及内部质量、残余应力的检验。 to
上一章:GB/T 26030-2010 镍及镍合金锻件 下一章:GB/T 3624-2010 钛及钛合金无缝管

相关文章

GB/T 4423-2020 铜及铜合金拉制棒 GB/T 4423-2020 铜及铜合金拉制棒 GB/T 29997-2013 铜及铜合金棒线材涡流探伤方法 GB/T 26303.2-2010 铜及铜合金加工材外形尺寸检测方法 第2部分:棒、线、型材 DB31/ 720-2020 铜及铜合金棒、线材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DB31/720-2020 铜及铜合金棒、线材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YS/T 1542-2022 铜及铜合金棒、型、线材生产绿色工厂评价要求 GB/T 2059-2017 铜及铜合金带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