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26749-2011 碳纤维 浸胶纱拉伸性能的测定

GB/T 26749-2011 碳纤维 浸胶纱拉伸性能的测定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0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01-10 14:42:43



推荐标签: 碳纤维 性能 测定 性能 26749

内容简介

GB/T 26749-2011 碳纤维 浸胶纱拉伸性能的测定 ICS 59.100.20 Q 3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6749—2011/ISO10618:2004(E)
碳纤维 浸胶纱拉伸性能的测定 Carbon fiberDetermination of tensile properties of resin-impregnated yarn
(ISO 10618:2004(E),IDT)
2012-03-01实施
2011-07-2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26749—2011/IS010618:2004(E)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和GB/T20000.2--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10618:2004(E)《碳纤维浸胶纱拉伸性能的测定》,技术内容上
与后者完全一致,仅作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用小数点“。”代替数字中的符号“,”,删除了ISO引言;

一用“本标准”代替“本国际标准”;按照在正文中出现的顺序,附录C与附录D互换。 与本标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
GB/T2918—1998 3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ISO291:1997,IDT) GB/T1040.1—2006 6塑料拉伸性能测试第一部分:总则(ISO527-1;1993,IDT)
GB/T7690.1—2001 1增强材料纱线试验方法第1部分:线密度的测定(ISO1889:1997, IDT)。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玻璃纤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英、王玉梅、陈尚、葛敦世、方允伟、汪辉。
1 GB/T26749—2011/IS010618:2004(E)
碳纤维浸胶纱拉伸性能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浸胶纱拉伸强度、拉伸弹性模量和最大载荷时的应变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复合材料增强用碳纤维纱(连续纱和定长纱)。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SO291塑料调节和试验用的标准大气压(Plastics一Standardatmospheresforconditioning and testing)
ISO527-1塑料 拉伸性能测试第1部分:总则(Plastics一Determinationoftensileproperties Part 1:General principles)
ISO1889增强纱线线密度的测定(Reinforcementyarns一Determinationoflineardensity) ISO10119 碳纤维密度的测定(Carbonfibre-Determinationofdensity) ISO10548 碳纤维尺寸的测定(CarbonfibreDeterminationofsizecontent)
3术语和定义
ISO527-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碳纤维纱的横载面积(A) cross-sectional area of carbon-fibre yarn 碳纤维纱的线密度与密度之比。 注:以平方毫米(mm")表示。
4符号
本标准使用下列符号: :拉伸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Ff 一最大拉伸载荷,单位为牛顿(N) Af - 纱线横截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 Pr- 纱线密度,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 T—纱线的线密度,单位为特克斯(tex); T—浸胶纱的线密度,单位为特克斯(tex); E- 拉伸弹性模量,单位为吉帕(GPa); L。- 引伸计两钳口之间的初始距离,单位为毫米(mm); AL- 对应于载荷增量△F两钳口之间试样的变形量,单位为毫米(mm); AF- 一对应于两钳口之间试样的变形量△L的载荷增量,单位为牛顿(N)。
- -
1 GB/T26749—2011/IS010618:2004(E)
5原理
纱线均匀浸胶并固化后,在适当的机械装置的匀速加载下,拉伸至断裂。根据拉伸应力-应变曲线,计算拉伸强度,拉伸弹性模量和最大载荷时的应变。
拉伸模量是应力变化量与对应的应变变化量之比。碳纤维纱的应力-应变呈非线性关系,因此应定义割线模量。方法A为用两个应变点来定义;方法B为用两个载荷值来定义。线密度和浸润剂含量应独立测得。
注:方法A和方法B测得的数据认为具有相同的精度,然而,对于应力应变非线性相关的碳纤维,两种方法得到
的模量平均值会有些差异的,没有比较的必要性。方法B或其他方法,可用于供需双方的协议或质量保证。
6设备和试剂
6.1树脂
树脂应与纱线和浸润剂具有相容性,树脂粘度应能够保证纱线充分且均匀地浸渍。树脂的断裂应变应至少是纤维的两倍,三倍更适宜。就这点,热固性环氧树脂系统在浸渍过程中低于1000mPa·s 的粘度是适合的(参见附录A),因为任何一种配方的树脂都能使试样满足本标准的要求。树脂配比应有详细的规定,并取得生产方和使用方的一致同意。 6.2浸胶装量
只要能得到浸胶均匀、平滑的试样,可以用任何的方法来制备试样。 这些方法包括单试样和多试样的制备,多试样浸胶装置可包括:
6.2.1纱简固定装置:带有纱线张力调节器; 6.2.2浸胶槽:带有温控器、浸胶辊或纱线张力棒; 6.2.3外表包覆织物、纸或毡的辊轮,或钢模,以便除去纱线上多余的树脂; 6.2.4浸胶纱卷绕框架:最好是木制的或金属材质包覆橡胶制成的,参见附录B。 6.3温控固化炉
带有循环风的温控固化炉,以便使树脂均匀固化。 6.4拉伸试验机 6.4.1有恒定速率的拉伸试验机,配有载荷和伸长曲线的记录装置。载荷读数的精度应高于测定值的 1%。夹具系统应确保试样中心线与试验机中心轴一致。 6.4.2拉伸试验机应配有引伸计,与一个连续记录装置相连接,以自动记录钳口内试样的伸长。引伸计宜轻,以使其施加给试样的应力可以忽略不计。
引伸计的标距应至少是50mm,最佳是100mm,测量误差小于士1%。 在规定的测量范围内,引伸计的线性度偏离允差不超过0.1%。 推荐的引伸计参见附录C。如果合适,可用其他应变测试仪,如光学或激光应变仪。
6.5天平
用最小分度值为0.1g的天平称量浸胶纱试样,测定其线密度。
2 GB/T26749—2011/IS010618:2004(E)
6.6尺
量程不小于500mm的刻度尺或其他测量装置,精度为士1mm。
7试样
7.1试样数量
准备足够的试样,以确保四个有效数据。若试样在夹具内或加强片内破坏,或由于引伸计引起的破坏,应予以作废,重取另一个试样。 7.2试样长度
带加强片的试样:加强片之间的试样长度也应为(150土5)mm或(200士5)mm。 不带加强片的试样:试样长度应为(250士5)mm或(300士5)mm(至少是引伸计长度与两倍夹持长
度之和)。
若有争议,带加强片试样,加强片之间的试样长度应为(150土5)mm;不带加强片试样,试样长度应为(250±5)mm。 7.3试样浸胶 7.3.1按下列步骤使用6.2中的浸胶装置: 7.3.2将纱简置于纱筒固定装置(见6.2.1)上; 7.3.3将树脂倒人浸胶槽(见6.2.2)中,调节温度及粘度至规定值; 7.3.4将纱线通过浸胶槽和辊轮或钢模(见6.2.3),保证充分浸胶; 7.3.5调节卷绕张力,卷绕张力应取决于每个实验室的经验; 7.3.6将浸胶纱依次间隔卷绕在框架(见6.2.4)上; 7.3.7 将框架放人温控固化炉(见6.3)内; 7.3.8按树脂制造商要求固化树脂; 7.3.9树脂固化后,从温控固化炉中取出框架,剪取足够数量的浸胶纱试样; 7.3.10按7.5的规定选择试样。 7.4纤维其他性能的测定 7.4.1为计算第10章中的拉伸强度和拉伸弹性模量,应测定7.4.2~7.4.5规定的性能。 7.4.2纱线的线密度,按ISO1889进行测定。 7.4.3纱线浸润剂含量,按ISO10548进行测定。 7.4.4碳纤维密度,按ISO10119中的一种方法进行测定。 7.4.5浸胶纱的线密度,用尺(见6.6)测量试样的长度,在剪取规定长度的试样之后及粘贴加强片之前,用天平(见6.5)称取试样的质量。通过质量除以长度来计算浸胶纱的线密度,单位为克每千米, g/km(tex)。
注:不需要测定每个试样的线密度。 7.5试样的选择 7.5.1使用适合的规具检查每个试样,是否平直的,并检查外观是否均匀,没有下列缺陷:
3
上一章:GB 26538-2011 烧结保温砖和保温砌块 下一章:JC/T 2095.1-2011 片状模塑料板 第1部分:乒乓球台面板

相关文章

GB/T 26749-2022 碳纤维 浸胶纱拉伸性能的测定 GB/T 31290-2022 碳纤维 单丝拉伸性能的测定 GB/T 32108-2015 浸胶线绳、纱线和帘线拉伸性能的试验方法 GB/T 30311-2013 浸胶芳纶纱线、线绳和帘线拉伸性能的试验方法 GB 31290-2014 碳纤维 单丝拉伸性能的测定 GB/T 31334.5-2017 浸胶帆布试验方法第5部分∶拉伸性能 GB/T 31334.5-2017 浸胶帆布试验方法 第5部分:拉伸性能 GB/T 37794-2019 碳纤维结节拉伸强度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