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91.100. 10 Q 62 备案号:30078-2011
JC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
JC/T829—2010 代替JC/T829—1998
石膏空心条板
Gypsum panel with cavities
2010-11-22发布
2011~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C/T829—201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JC/T829一1998《石膏空心条板》进行了修订。 本标准与JC/T829—199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对引用文件的规则及引用标准作了修改(原版的第2章,本版的第2章); --对产品的定义作了修改(原版的第3章,本版的第3章);增加了产品以双面凹槽对接的形式(原版的4.1,本版的4.1);对图2进行了部分修改(原版的4.1,本版的4.1);
修改了产品规格(原版的4.2,本版的4.2);一修改了标记的方法和示例(原版的4.3,本版的4.3);增加了原材料要求(本版的第5章);修改了对角线差要求,删除了接缝槽宽、接缝槽深、头宽、头高、槽宽、槽深要求(原版的5.2,本版的6.2)修改了孔与孔之间和孔与板面之间的最小壁厚要求(原版的5.3,本版的6.3);修改了面密度要求(原版的5.4,本版的6.4) -修改了抗弯破坏荷载要求及试验方法(原版的5.5、6.5,本版的6.5、7.5);修改了抗冲击性能要求(原版的5.6,本版的6.5);修改了单点吊挂力要求(原版的5.7,本版的6.5);修改了应进行型式检验的范围(原版的7.2.2,本版的8.1.2);修改了抽样规则(原版的7.3,本版的8.2.2);对判定规则进行了部分修改,增加了单项检验结果判定的方法(原版的7.4,本版的8.3);对标志、运输、贮存进行了部分修改(原版的第8章,本版的第9章)。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轻质与装饰装修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95)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新型建筑材料工业杭州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山东丞华建材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归一建材科技有限公司、云南新新建材有
一
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翟跃忠、薛菁。 本标准于1998年首次发布。
I
JC/T829—2010
石膏空心条板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石膏空心条板的术语和定义、外形、规格、标记、原材料、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运输、贮存。
本标适用于建筑物中非承重内履墙用的石膏空心条板。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50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GB6566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JG/T169--2005建筑隔墙用轻质条板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石膏空心条板 gypaum pamel with Cayities 以建筑石膏为主要原料,掺以无机轻集料、无机纤维增强材料,加人适量添加剂雨侧成的空心条板
代号为SGK。 4外形、规格、标记 4.1外形
石膏空心条板的外形和断面见图1和图2,空心条板的长边应设神头和撑槽或双面凹槽。
板边
接缝槽
棉头
板端
棉槽
注:示意图仅为表达几何尺寸和解释名词术语用。
图1石膏空心条板外形示意图
JC/T829-2010
注:示意图仅为表达儿何尺寸和解释名词术语用。
图2 石膏空心条板断面示意图
4.2规格 4.2.1 石膏空心条板规格见表1。
表1·规格
单位为毫米
厚度:T 60 90 120
宽度B
长度L 2100~3000
600
2100~3600
4.2.2其他规格由供需双方商定。 4.3标记 4.3.1标记方法
产品标记顺序为:产品名称、代号、长度、宽度、厚度、本标准编号。 4.3.2标记示例
示例:长度×宽度×厚度=3000mm×600mm×60mm的石膏空心条板标记为:
石膏空心条板SGK3000×600X60JC/T829-2010
5 原材料
原材料的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应符合GB6566的规定。 6要求 6.1外观质量
外表面不应有影响使用的缺陷,具体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外观质量
项 目
指标
缺棱掉角,长度×宽度×深度(25mm×10mm×5mm)~(30mm×20mm×10mm)板面裂纹,长度小于30mm,宽度小于1mm 气孔,大于5mm,小于10mm 外露纤维、贯穿裂缝、飞边毛刺
不多于2处
不应有
体
6. 2 尺寸及尺寸偏差
尺寸及尺寸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小空百室
2
JC/T829—2010
表3尺寸及尺寸偏差
单位为毫米
序号 1 2 3 4 5 6
项目长度偏差宽度偏差厚度偏差板面平整度对角线差侧向弯曲
指标 ±5 ±2’ ±1 <2 6 ≤L/1000
6.3孔与孔之间和孔与板面之间的最小壁厚
孔与孔之间和孔与板面之间的最小壁厚应不小于12.0mm。 6.4面密度
面密度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 而密度
度Tmm
项目面密度,kg/m
60 45
90 ≤60
120 ≤75
6.5力学性能
力学性能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力学性能项目
序号 1 2 3
指标 ≥1.5.. 无裂纹不被坏
抗弯破坏荷裁。板自重倍数
抗冲击性能单点吊挂力:
I 试验方法 7.1外观质量
采用目测法,以整块条板为试件,离视点0.5m左右,目测有无飞边毛刺、贯穿裂缝;用精度0.5mm 的钢直尺测板面裂纹、气孔、缺棱、掉角数据,并记录缺陷数量。 7.2·尺寸及尺寸偏差 7.2.1长度偏差
在距两板边100mm并平行于板边的二处和长度方向轴线处用分度值为1mm的钢卷尺进行长度测量,取三个测量值的平均值(IL)与公称值的差值作为该试件的长度偏差。 7.2.2宽度偏差
在距两板端100mm并平行于板端的二处和宽度方向轴线处用分度值为1mm的钢卷尺进行宽度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