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14506.21-2010 硅酸盐岩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21部分:镍和钴量测定

GB/T 14506.21-2010 硅酸盐岩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21部分:镍和钴量测定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0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23 14:17:51



推荐标签: 化学分析 岩石 方法 硅酸盐 部分 测定 14506

内容简介

GB/T 14506.21-2010 硅酸盐岩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21部分:镍和钴量测定 ICS 73.080 D 53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4506.21-2010 代替GB/T14506.21=1993
硅酸盐岩石化学分析方法第21部分:镍和钴量测定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silicate rocks- Part 21 :Determination of nickel and cobalt content
2011-02-01实施
2010-11-10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14506.21—2010
前 言
GB/T14506《硅酸盐岩石化学分析方法》由以下30部分组成:
第1部分:吸附水量测定;第2部分:化合水量测定;第3部分:二氧化硅量测定;第4部分:三氧化二铝量测定;第5部分:总铁量测定;第6部分:氧化钙量测定;第7部分:氧化镁量测定;第8部分:二氧化钛量测定;第9部分:五氧化二磷量测定;第10部分:氧化锰量测定;第11部分:氧化钾和氧化钠量测定;第12部分:氟量测定;第13部分:硫量测定;第14部分:氧化亚铁量测定;第15部分:锂量测定;第16部分:量测定;第17部分:锶量测定;第18部分:铜量测定;第19部分:铅量测定; -第20部分:锌量测定;第21部分:镍和钻量测定;第22部分:钒量测定; -第23部分:铬量测定; -第24部分:镐量测定;第25部分:钼和钨量测定; -第26部分:钻量测定;第27部分:镍量测定;第28部分:16个主次成分量测定;第29部分:稀土等22个元素量测定;第30部分:44个元素量测定。
本部分为GB/T14506的第21部分。 本部分代替GB/T14506.21-1993《硅酸盐岩石化学分析方法氢氧化氨-氯化铵-磺基水杨酸-丁
二底液极谱法同时测定镍量和钻量》。
本部分与GB/T14506.21一19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增加了警示、警告内容。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提出。
I GB/T14506.21--2010
本部分由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本部分起草单位: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浙江省地质矿产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胡勇平、郑存江、孙朝阳、王苏明。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4506.21-1993。
二 GB/T14506.21—2010
硅酸盐岩石化学分析方法第21部分:镍和钻量测定
警示一一使用本部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部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围
GB/T14506的本部分规定了硅酸盐岩石中镍和钻量的测定方法,本部分适用于硅酸盐岩石中镍和钻量的测定,也适用于土壤和水系沉积物中镍和钻量的测定。 测定范围:5μg/g~200μg/g的镍和钻量。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14506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14506.1硅酸盐岩石化学分析方法第1部分:吸附水量测定
3原理
在pH8~pH9的氨水-氯化铵缓冲溶液中,以磺基水杨酸络合铁、铝、钛等元素,避免了大量氢氧化
·物对微量镍和钻的吸附,加入少量丁二后,在示波极谱仪上,起始电位为一0.86V,镍和钻的峰电位分别约为1.03V和一1.18V(对饱和甘汞电极),镍和钻产生灵敏的吸附催化电流,峰高与镍和钻的浓度呈线性关系,计算镍和钻量。 4试剂
本部分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均使用分析纯试剂和符合GB/T6682的分析实验室用水。 4.1过氧化钠。 4.2氢氧化钠。 4.3氢氧化钠溶液(10g/L)。 4.4盐酸(pl.19g/mL),优级纯。 4.5盐酸(1+1)。 4.6盐酸(1+99)。 4.7硝酸(pl.42g/mL),优级纯。 4.8氢氟酸(pl.15g/mL)。警告一一氢氟酸有毒并有腐蚀性,操作时应戴手套,防止皮肤接触。 4.9高氯酸(pl.67g/mL),优级纯。警告——易爆品,小心操作! 4.10无水乙醇。 4.11磺基水杨酸溶液:c[HOCsH(COOH)SOsH·2HzO=2mol/L]:称取102g磺基水杨酸,置于 250mL烧杯中,加水溶解,稀释至200mL,搅匀。 4.12氨水(55十45)。
1 GB/T14506.21--2010
4.13氯化铵溶液:c(NH,C1)=5mol/L:称取53.5g氯化铵,置于250mL烧杯中,加水溶解,升至室温后,稀释至200mL,搅匀。 4.14丁二溶液(1%):无水乙醇溶液。 4.15三氧化二铁溶液:称取1.4300g光谱纯三氧化二铁,置于150mL烧杯中,加入5mL盐酸(4.4)。加热溶解后,用水移人100m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mL含10.00mg铁。 4.16镍标准溶液的配制:
a)镍标准溶液(100.0μg/mL):
称取0.1000g高纯金属镍,置于150mL烧杯中,加入10mL硝酸(1十1),盖上表面血皿,加热溶解后,用水吹洗表面血后移去,蒸干,用盐酸(4.4)蒸干赶硝酸两次,每次5mL。加人10mL 盐酸(4.4)溶解盐类,用水移人1000m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mL含 100.0μg镍;
b)镍标准溶液(10.0μg/mL):
分取50.0mL镍标准溶液[4.16a)],置于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 1mL含10.0μg镍。
4.17钻标准溶液的配制:
a)钻标准溶液(100.0μg/mL):
称取0.1000g高纯金属钻,置于150mL烧杯中,加入10mL盐酸(4.4),盖上表面皿,加热溶解后,用水吹洗表面血后移去,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mL含 100.0ug钻;
b) 钻标准溶液(10.0μg/mL):
分取50.0mL钻标准溶液[4.17a)],置于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 1mL含10.0ug钻。
4.18镍、钻混合标准溶液
分取50.0mL镍标准溶液[4.16b)]和50.0mL钻标准溶液[4.17b)],置于同一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mL含1.0μg镍和1.0μg钻。 5仪器 5.1天平:三级,感量0.1mg。 5.2示波极谱仪。
参比电极:饱和甘汞电极。 6试样 6.1试样粒径应小于74μm。 6.2试样应在105℃预干燥2h~4h,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6.3对易吸水的岩石,应取空气干燥试样,在称样的同时按GB/T14506.1进行吸附水量的测定,最终以干态计算结果。 7分析步骤 7.1测定数量
同一试料,一般应进行双份测定,或按一定比例进行双份测定。 7.2试料量 7.2.1酸溶时,称取0.1g试料,精确至0.1mg。
注:镍钻含量大于100μg/g时,称取0.05g试料。
2 GB/T14506.21—2010
7.2.2碱熔时,称取0.5g试料,精确至0.1mg 7.3空白试验
随同试料进行两份空白试验,所用试剂应取自同一试剂瓶,加入同等的量。 7.4验证试验
随同试料分析周类型的标准物质。 7.5测定 7.5.1试料的分解 7.5.1.1酸溶:将试料(7.2.1)置于50mL聚四氟乙烯烧杯中,以少量水润湿,加人10mL盐酸(4.4),盖上表面血,置于电热板上,加热片刻,加人3mL硝酸(4.7),继续加热,约半小时后,用水吹洗表面血后移去,蒸发溶液至1mL左右,加人5mL氢氟酸(4.8)及0.5mL高氯酸(4.9),低温加热至试料分解完全,蒸发至冒白烟,稍冷,用水吹洗杯壁,再蒸发至白烟冒尽,稍冷。 7.5.1.2碱熔:将试料(7.2.2)置于石墨或优质高铝埚中,加入3g过氧化钠(4.1),搅匀,再覆盖约 1g过氧化钠(4.1),或加3g氢氧化钠(4.2)和1g过氧化钠(4.1),加盖,放入高温炉中,从低温升至 700℃,保持10min,取出,稍冷却;置于200mL烧杯中,加入70mL沸水及0.5mL无水乙醇(4.10),盖上表面血,立即置于小电炉上煮沸后移至高温电热板上,保持沸腾状态约10min以赶尽过氧化氢(注意:防止跳溅),取下,用水吹洗表面皿和杯壁,并加水至体积约为70mL,冷却后,用中速滤纸过滤,用氢氧化钠溶液(4.3)洗涤烧杯和沉淀,此时埚不必取出,滤液弃去。在原烧杯内加入10mL盐酸(4.5),在小电炉上热至近沸,搅动及盖,使附着的沉淀溶解,趁热倾人斗中溶解沉淀,用50mL容量瓶承接,用热盐酸(4.6)洗净埚和盖、烧杯和滤纸,最后用热水洗数次,冷却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分取5.0mL或10.0mL溶液,置于50mL烧杯中,蒸干,低温脱水半小时,稍冷。 7.5.2定容
趁烧杯尚保持余热时,加人1mL盐酸(4.5)到烧杯(7.5.1.1或7.5.1.2)中,至溶解盐类,必要时加人少许水盖上表面血加热助溶,加入2.5mL磺基水杨酸溶液(4.11),搅匀,用水移入25mL容量瓶中,加人3mL氨水(4.12),摇匀,冷却加人5mL氯化铵溶液(4.13)及0.5mL丁二溶液(4.14),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半小时。
注;准确加人底液中的各组分。浓度不同程度影响溶液的pH及镍、铬的峰高和蜂电位。 7.5.3校准溶液系列的配制
取0mL、0.25mL、0.50mL、1.00mL、2.00mL、3.00mL、4.00mL、6.00mL、8.00mL、10.00mL镍和钻的混合标准溶液(4.18),置于一系列25mL容量瓶中,加人0.5mL铁溶液(4.15)。以下步骤按(7.5.2)分析步骤进行。 7.6极谱测定
将试料溶液的部分溶液倾入电解池中,在示波极谱仪上,起始电位为一0.86V,用导数部分进行测定,同时进行校准溶液系列的极谱测定。
注1:试料中镍和钻之比相差较大,同一溶液中的镍或钻之一与工作曲钱上镶或钻量不相适应时,在测定某一元素
后,将试料溶液和试料空白溶液按比例稀释后,测定另一元素。 注2:镍与钴量之比为1:12和50:1时,相互不干扰。
7.7校准曲线绘制
分别以校准溶液系列的镍和钻量为横坐标,与其对应的峰高为纵坐标,绘制镍和钻的校准曲线。从校准曲线上查得相应的镍和钻量。 8结果计算
计算结果以质量分数w(Ni或Co)计,数值以μg/g表示,按式(1)或式(2)计算镍和钴量。 GB/T14506.21—2010 8.1 酸溶分解试料
w(Ni或Co)= mi-mo
(1)
m
式中: mi 从校准曲线上查得试料溶液的镍或钻量,单位为微克(ug); mo- -从校准曲线上查得试料空白溶液的镍或钻量,单位为微克(ug); m- 试料量,单位为克(g)。
8.2 碱熔分解试料
w(Ni 或 Co) = (m -mo)V
(2)
mVi
式中: mi- -从校准曲线上查得试料溶液的镍或钴量,单位为微克(μg);
从校准曲线上查得试料空白溶液的镍或钻量,单位为微克(μg);
mg-
V-试料溶液总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分取试料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一试料量,单位为克(g)。
m
8.3分析结果以.μg/g、.μg/g、μg/g表示。 9精密度
硅酸盐岩石中镍或钴量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见表1。
表1精密度
单位为微克每克再现性限R
成 分 Ni Co
水平范围m 5.0~134 5.0~92.0
重复性限r r=0.320+0.133m r=0.439+0.0901m
R=1.5122+0.211m R=0.4275+0.252m
注:本精密度数据是由7个实验室对10个水平的试料进行实验确定的。
上一章:GB/T 14506.19-2010 硅酸盐岩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19部分:铅量测定 下一章:GB/T 14506.22-2010 硅酸盐岩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22部分:钒量测定

相关文章

DZ/T 0064.83-2021 地下水质分析方法第83部分∶ 铜、锌、镉、镍和钴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DZ/T 0064.83-2021 地下水质分析方法第83部分∶铜、锌、镉、镍和钴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DZ/T 0064.83-2021 地下水质分析方法 第83部分:铜、锌、镉、镍和钴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4506.26-2010 硅酸盐岩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26部分:钴量测定 DZ/T 0064.20-2021 地下水质分析方法第20部分∶铜、铅、锌、镉、镍和钴量的测定螯合树脂交换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DZ/T 0064.20-2021 地下水质分析方法 第20部分:铜、铅、锌、镉、镍和钴量的测定 螯合树脂交换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4506.12-2010 硅酸盐岩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12部分:氟量测定 GB/T 14506.5-2010 硅酸盐岩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5部分:总铁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