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83.140.30 G 33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8997.1—2020 代替GB/T18997.1—2003
铝塑复合压力管
第1部分:铝管搭接焊式铝塑管
Plastic/aluminum/plastic composite pressure pipes-Part 1 : Composite
pipes overlap-weldedby aluminum pipe
2021-06-01实施
2020-11-19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18997.1—2020
目 次
前言
mI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术语和定义符号和缩略语 4.1 符号 ... 4.2 缩略语 5分类、使用条件和标记 5.1 分类 5.2 使用条件 5.3 产品标记 6 材料 6.1 聚乙烯 6.2 耐热聚乙烯 6.3 交联聚乙烯 6.4 无规共聚聚丙烯 6.5 铝材 6.6 热熔黏合剂 6.7 回用料 7 要求
3
4
7.1 颜色 7.2 外观 7.3 尺寸 7.4 管环径向拉力 7.5 复合强度· 7.6 气密性和通气性 7.7 爆破强度 7.8 静液压强度 7.9 静液压状态下热稳定性 7.10 交联度 7.11 耐化学性能 7.12 耐气体组分性能 7.13 卫生性能 7.14 系统适应性 8 试验方法 8.1 试验状态
IU
11 11
12 12 12 13
13
GB/T18997.1—2020
13 13 13 14
8.2 外观和颜色 8.3 尺寸 8.4 管环径向拉力 8.5 复合强度 8.6 气密性和通气性 8.7 爆破强度 8.8 静液压强度 8.9 静液压状态下热稳定性· 8.10 交联度 8.11 耐化学性能 8.12 耐气体组分性能 8.13 卫生性能 8.14 系统适用性 9检验规则·
14 14 15 15 16 16 16 16
18 18 18 18 19 20 20 21 21 21 21 21
9.1 检验分类 9.2 组批和分组 9.3 出厂检验 9.4 型式检验 9.5 定型检验 9.6 判定规则· 10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0.1 标志 10.2 包装 10.3 运输 10.4 贮存附录A(规范性附录) 管道系统对管件的附加要求附录B(规范性附录) 管环最小平均剥离力试验方法附录C(规范性附录) 管环扩径试验方法附录D(规范性附录) 循环压力冲击试验方法附录E(规范性附录) 真空试验方法
22
24 26 28 30
II
GB/T18997.1—2020
前言
GB/T18997《铝塑复合压力管》分为两个部分:
第1部分:铝管搭接焊式铝塑管;一第2部分:铝管对接焊式铝塑管。 本部分为GB/T18997的第1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18997.1一2003《铝塑复合压力管第1部分:铝管搭接焊式铝塑管》,与
GB/T18997.1—2003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范围(见第1章,2003年版的第1章):修改了3.1的内容,增加了“设计温度”、“最高设计温度”、“故障温度”和设计压力”的术语和
-
一
定义,重新编排为第3章(见第3章,2003年版的3.1);修改了3.2的内容,增加了缩略语,重新编排为第4章(见第4章,2003年版的3.2);
-
一增加了无规共聚聚丙烯搭焊铝塑管及相关的技术要求(见第5章和第7章);一修改了搭焊铝塑管的分类(见5.1,2003年版的4.1.2);一增加了使用条件级别(见5.2.1);
修改了冷水和冷热水用搭焊铝塑管的工作条件,按使用条件级别1、2、4、5给出设计压力(见 5.2.2,2003年版的4.1.1);修改了“长期工作温度”为“设计温度”、“允许工作压力”为“设计压力”,相应修改了燃气用搭焊铝塑管的温度值,并增加了压缩空气的分类(见5.2.3,2003年版的4.1.1);修改了搭焊铝塑管对于材料的要求(见第6章,2003年版的第5章);
一修改了铝材的技术要求,抗拉强度应不小于115MPa(见6.5,2003年版的5.4);一增加了热熔黏合剂的氧化诱导时间、T剥离强度、屈服强度、断裂伸长率要求(见6.6);一增加了压缩空气用搭焊铝塑管和特种流体用搭焊铝塑管的颜色要求(见7.1);增加了2个规格d.14和d.18,并增加了各规格铝层厚度公差(见7.3.3);一增加了热水用搭焊铝塑管各规格铝层最小厚度要求(见7.3.3);修改了爆破强度要求(见7.7,2003年版的6.6);修改了聚乙烯搭焊铝塑管的静液压试验条件,增加了聚丙烯搭焊铝塑管的静液压试验条件(见 7.8,2003年版的6.7);一增加了静液压状态下热稳定性的要求(见7.9);
修改了管材的尺寸组和公称外径范围(见9.2.2,2003年版的8.5.4);修改了附录C,重新编排为附录A,增加了PPAP管材对双面热熔承插管件的附加要求(见附录A,2003年版的附录C):删除了附录D,增加了循环压力冲击试验方法和真空试验方法(见附录D和附录E,2003年版的附录D)。
- 一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部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8)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日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金德管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伟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广
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天津军星管业集团有限公司、武汉金牛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浙江双林机电科
II
GB/T 18997.1—2020
技有限公司、永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建筑材料检验研究院有限公司、爱康企业集团(上海)有限公司、浙江中财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辽宁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辽宁省建筑材料监督检验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白于、彭晓翊、王士良、薛冠、李统一、刘学超、王超、黄剑、李延军、邱强
王百提、刘鸿博、汪磊。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8997.1—2003。
V
GB/T18997.1—2020
铝塑复合压力管
第1部分:铝管搭接焊式铝塑管
1范围
GB/T18997的本部分规定了用嵌入搭接焊铝管为增强金属层,通过共挤热熔粘合剂与内外层塑料复合而成的铝塑复合压力管(简称搭焊铝塑管)的术语和定义、符号和缩略语、分类、使用条件和标记材料、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部分适用于冷热水输配系统用耐热聚乙烯搭焊铝塑管、交联聚乙烯搭焊铝塑管和无规共聚聚丙
烯搭焊铝塑管,也适用于工作温度不高于40℃的冷水、燃气、压缩空气和特种流体输配系统用聚乙烯搭焊铝塑管和交联聚乙烯搭焊铝塑管。
注:聚乙烯搭焊铝塑管、耐热聚乙烯搭焊铝塑管、交联聚乙烯搭焊铝塑管采用内密封机械连接,无规共聚聚内烯搭
焊铝塑管采用双面热熔承插连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8.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1033.1 塑料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第1部分:浸渍法、液体比重瓶法和滴定法 GB/T 1040.1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总则 GB/T 1040.2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模塑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 GB/T2791胶粘剂T剥离强度试验方法挠性材料对挠性材料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291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T 3682.1 塑料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MVR)的测定第1部分:标准方法 GB/T6111—2018 流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道系统 耐内压性能的测定 GB/T8806塑料管道系统塑料部件尺寸的测定 GB/T13663.1 给水用聚乙烯(PE)管道系统第1部分:总则 GB/T15558.1一2015燃气用埋地聚乙烯(PE)管道系统第1部分:管材 GB/T15560 流体输送用塑料管材液压瞬时爆破和耐压试验方法 GB/T 17219 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 GB/T18474 交联聚乙烯(PE-X)管材与管件交联度的试验方法 GB/T 18742.1 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第1部分:总则 GB/T18742.2—2017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第2部分:管材 GB/T18991 冷热水系统用热塑性塑料管材和管件 GB/T18992.1冷热水用交联聚乙烯(PE-X)管道系统第1部分:总则 GB/T18992.2冷热水用交联聚乙烯(PE-X)管道系统第2部分:管材 GB/T19278—2018 热塑性塑料管材、管件与阀门通用术语及其定义
1
GB/T18997.1—2020
GB/T19466.3塑料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第3部分:熔融和结晶温度及热熔的测定 GB/T19466.6塑料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第6部分:氧化诱导时间(等温OIT)和氧化诱导
温度(动态OIT)的测定
GB/T 19993 冷热水用热塑性塑料管道系统管材管件组合系统热循环试验方法 GB/T28799.1冷热水用耐热聚乙烯(PE-RT)管道系统第1部分:总则
3术语和定义
GB/T19278一201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
GB/T19278一2018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复合管 composite pipe 由复合材料制成,具有不同材质的多层结构、各结构层共同承担荷载的管材 [GB/T19278—2018定义2.2.5]
3.2
铝管搭接焊式铝塑管 composite pipe overlap-welded by aluminum pipe 种嵌人金属层为搭接焊铝合金管,内外层为共挤塑料,各层间通过热熔黏合剂形成胶黏层的复合
管(见图1)。
2
3 4 5
6
说明: 1 塑料内层; 2—-内胶黏层; 3———焊缝; 4---搭接焊铝管层; 5—-外胶黏层; 6—-塑料外层。
图1铝管搭接焊式铝塑管
3.3
设计温度 designtemperature 管道系统设计时,预期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承受的温度或温度-时间组合。 [GB/T19278—2018,定义2.5.1.8]
2
GB/T18997.1—2020
3.4
最高设计温度 maximumdesigntemperature 正常操作期间(包括启动/关闭操作)管道预期承受的最高温度,通常是仅在短时间内出现的可以接
受的最高温度,即设计温度(3.3)的最高值。不包括异常情况,例如故障温度。
GB/T19278—2018.定义2.5.1.9
3.5
故障温度 malfunctiontemperature 管道系统超出控制极限时出现的最高温度。 [GB/T19278—2018,定义2.5.1.10]
3.6
设计压力 design pressure 管道系统设计时考虑的最大可能内压,包括残余水锤压力,即管道系统设计压力=工作压力十残余
水锤压力。
[GB/T19278—2018,定义2.5.1.7]
4符号和缩略语
4.1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d:铝塑管参考内径 dem:平均外径 dn:公称外径 e.:铝管层最小壁厚 e::内层塑料最小壁厚 em:总壁厚 ew:外层塑料最小壁厚 L:冷水管用途代号 Pb:爆破压力 Pp:设计压力 Q:燃气铝塑管用途代号 R:冷热水管用途代号 T:特种流体用铝塑管用途代号 Tp:设计温度 Tmal:故障温度 Tmax:最高设计温度 t:时间 Y:压缩空气用铝塑管用途代号
4.2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HDPE:高密度聚乙烯(highdensitypolyethylene) PAP:聚乙烯/铝合金/聚乙烯搭焊铝塑管(PE/Al/PEoverlap-weldedcompositepipe) PE:聚乙烯(polyethylene)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