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JF (纺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计量技术规范
JJF(纺织)047—2012
电子式单纱强力机(仪)校准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forElectronic Single Yarn Strength Machines
2013-05-01实施
2012-11-30发布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发布
酒
U-
电子式单纱机
槟淮规苑 aiersno Sgtainshan fo
347-12 梦
5
FlruaiSmgle Yaru Sireneur Mhns
妇口车社:新代计置技委品会运意位#快#家世定加单悦国家计量站
财市#风学花家院海大宾教海意限公司州方设游有限公司东精市电子权馨有公司全婚造经练织鑫有限公司海三机电科控有限公司十###餐!
正范慧版计量格术餐员安货直您惠
JJF(纺织)047—2012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王平(安徽省纺织计量检定站)程训健(安徽省纺织计量检定站)
参加起草人:
霍书怀(国家纺织计量站)陈郁立(国家纺织计量站)张森 (济南市纺织科学研究院)钱士超(南通宏大实验仪器有限公司)朱克传(温州方圆仪器有限公司)邱学明(莱州市电子仪器有限公司)孙伟平(常州华纺纺织仪器有限公司)杨惠新(南通三思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胡君伟(宁波纺织仪器厂)
JJF(纺织)0472012
目
录
引言 1 范围 2 引用文件· 3术语和计量单位· 4 概述 5通用技术要求 5.1外观及附件。 5.2生产厂家应给出的相应的技术指标…. 5.3强力机环境适应性 5.4安全保护系统.· 5.5控制及传动系统 6计量特性. 6.1电子式单纱强力机(仪)各项允许误差 6.2牵引系统 6.3伸长测量系统计量需求 6.4测力系统 6.5预加张力误差(具有独立预加张力装置的) 7校准条件.· 7.1环境条件 7.2主要标准器及配套设备.. 8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8.1外观及附件的检查 8.2安全保护系统的检查 8.3控制及传动系统的检查 8.4牵引系统的校准…. 8.5伸长测量系统的校准. 8.6 伸长示值相对误差、拉伸速度相对误差和加力时间相对误差的校准 8.7测力系统的校准· 8.8预加张力误差的校准 9校准结果表达· 10复校时间间隔附录A电子式单纱强力机(仪)校准原始记录表附录B示值误差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示例附录C 伸长示值误差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示例附录D动态力值相对误差的校准方法
(I) (1) (1) (1) (1) (2) (2) (2) (2) (2) (2) (3) (3) (3) (3) (3) (3) (4) (4) (4) (4) (4) (4) (5) (5) (5) (5) (7) (9) (9) (9) (10) (12) (16) (19) I
..
JJF(纺织)047—2012
引言
原JJG(纺织)058一95《电子式单纱强力仪(机)检定规程》及其更换代号版 JJF(纺织)047一2006《电子单纱强力仪(机)校准规范》已不适应现代技术发展的要求,修订其为适应现代技术要求的校准规范,使电子单纱强力机(仪)保持受控、准确可靠有了技术法规依据。
本规范与JJG(纺织)058一95及其更换代号版JJF(纺织)047一2006相比,主要的技术变化见表1。
表 1 修改前 主要技术变化
修改后
序号
修改前
JJG(纺织 058 -95《电子式单纱强力仪(机)检定规程》 和JJF(纺织)047—2006 《电子或单纱强力仪 (机)校准规范》
JF(纺织)047—2012电子式单纱强力机 【仪)校准规范》
JJF10 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
依照检定规程格式书
2
要求 格式编写保用 加力时间相对误 差(与同类规范同步)
如
3 断裂时间示值误差 (0.5s)
福
拉伸速度误差( (空2% 负载5%) 5 灵敏度
标称速度相对误差士2 采用签别力解及相对分辨采用负荷示值重复性相对误类动态力值相对误差校准方法不同(用动态校验器测试)米用零点相对误差增加了夹持距离变动性指标增加了校准结果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修改了校准原始记录表
4
负荷示值变动性动态示值误差
6
7
8 回零误差 9 10 11
I
JJF(纺织)047—2012
电子式单纱强力机(仪)校准规范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电子式单纱强力机(仪)(以下简称强力机)及同类仪器的校准。
25 引用文件
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 JJG4752008电子式万能试验机 JJF100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JJF1071--2010 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 JJF1094—2002 测量仪器特性评定 JJF(纺织)062一2010电子式织物强力机校准规范 GB/T2611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 GB/T3916--1997纺织品卷装纱单根纱线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 GB/T16491—2008电子式万能试验机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3术语和计量单位
JJG475一2008界定的及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力值采集系统forcevalueacquisitionsystem
本规范所指的力值采集系统包括(但不限于):力传感器的输出信号部分、信号调理、A/D(模拟/数字)转换、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力值显示等部分以及软件中有相关力值数据处理的程序等。 3.2动态负荷力值dynamicloadforcevalue
被测强力机以最高拉伸速度进行拉伸时,测得负荷值。 3.3静态负荷力值staticloadforcevalue
被测强力机以“断裂时间”相应于10s以上的“准静态”拉伸速度进行拉伸时,测得负荷值。 3.4“动、静态”负荷力值相对误差(以下简称:动态力值相对误差)
对于本规范规定使用的单纱动态力值校准器,强力机在“动态”拉伸条件下测得的示值与“静态”拉伸条件下测得的示值之比。 4概述
电子式单纱强力机(仪)是以电测法测试并显示力值示值的等速伸长型试验机。它
1
JJF(纺织)047—2012
用以测试各种化学纤维、棉、毛、丝、麻以及玻璃纤维等制成的纱、股线的抗拉伸机械性能。强力机的结构应具有力产生系统,测量系统及安全保护系统等。
注:鉴于单纱强力机试验性质的需要,增加了对强力机动态特性的校准方法。
5通用技术要求
5.1外观及附件 5.1.1强力机在显见部位应载有永久性的铭牌、铭牌上须标明产品名称、型号、规格、 制造厂名、产品编号及出厂日期;用AC220V做动力源的强力机应有明显接地标识。 5.1.2强力机应配套齐全,与强力机成套的部件和附件应标有可区别的标记或编号。 扩展试验功能的器件,应符合有关标准要求,且不影响试验力的准确度。 5.1.3强力机各接插件应连接可靠。各开关、旋钮、按键应功能正常,操作灵活可靠并有明显的文字或守号说明;显示部分字符应清晰完整;配有打印装置时,打印结果应清晰,且与显示结果一致。 5.2生产厂 应给出的相应的技术指标
强力机生产厂家应提供使用说明书;应给出强力机的总测量范围,分挡情况及各挡
灵敏度、分辨力、最高拉伸速度等相关技术指标。
的测量范围
5.3强力机环境适应性 5.3.1 强 力机 正常工作环境, 温度 (20± 10)℃ 相对湿度 5.3.2 强 强力机需安装水平指示器,制造商应设 安装在适当可视部位。 5.3.3强力机应按照说明 书要求安装在稳固的基础上 5.3.4强力机周围应留有 不小于0.5㎡的空间, 工作环境应清洁 无腐蚀性介质、无明显振动和电磁干扰。 5.4安全保护系统 5.4.1强力机电气部分与外壳绝缘电阻应≥5Mα。 5.4.2用AC220 做动力源的强力机外壳应在标识处可靠接地,与电源插头接地端连接电≤12,必要时加装漏电保护措施。 5.4.3动夹持器移动到极限位置时应确保不会损坏部件,如有保护装置应立即动作。 5.4.4检测力达到测量上限值的102%~110%时,安全装置应立即启动,保护仪器无损。 5.4.5强力机上如安装其他安全保护装置应灵敏、可靠、功能正常且不影响强力机性能。 5.5控制及传动系统 5.5.1各传动部分无缺油现象,运转时无异常噪音;加、卸负荷应平稳,在各控制运转范围内无冲击和颜动现象。 5.5.2强力机各控制、设定、显示部分功能正常;有自检功能的强力机自检应完全通过。 5.5.3伸长测量系统应能准确显示或打印试样断裂伸长示值和其他相关伸长示值。 5.5.4两个夹持器的钳口必须啮合良好,在拉伸过程中能保证试样无滑移和夹损现象。 2
7
JJF(纺织)047—2012
5.5.5 强力机的电器系统、液压气动及其他控制或辅助系统应符合GB/T2611的要求。 5.5.6 强力机运转噪音应小于70dB(A声级)(新出厂仪器校准要求)。 6计量特性 6.1电子式单纱强力机(仪)各项允许误差
电子式单纱强力机(仪)各项允许误差见表2。
表2各项最大允许误差
%
示值重复性相对误差
示值进回程相对误差
示值相对误差
零点相对误差 f。(FS)
相对分辨力 α (FS)
q ±1. 0
6 1. 0
U ±1. 0
±0.1
0. 1
6.2牵引系统 6.2.1夹持器的计量要求:两夹持器钳口应平齐,钳口闭合缝应在同一平面内,施力中心线应同轴,其误差半径不超过1mm。 6.2.2仪器若附有其他夹持器,也应参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校准。 6.2.3动夹持器移动速度计量要求:强力机拉伸速度在标称范围内能正确调节,各标称速度相对误差平均值:不超过土2%。 6.2.4加力时间(试样拉伸时间)相对误差计量要求:不超过土1%。 6.3伸长测量系统计量要求 6.3.1两夹持器钳口之间的夹持距离最大允许误差:土1mm;距离自动定位强力机进行拉伸10次(伸长≥30mm/次)后再次检测最大允许误差:土1mm。 6.3.2两夹持器钳口间夹持器距离变动性:不超过0.5mm。 6.3.3伸长示值相对误差平均值:伸长量≤100mm时,不超过土1mm;伸长量 >100mm时,不超过土1%。 6.4测力系统 6.4.1漂移量要求
强力机零点漂移及标定点漂移在15min内漂移量不得超过满量程的土0.2%。 6.4.2静态负荷计量要求 6.4.2.1强力机测力系统的鉴别力阈不应大于1.0r(r为可显示的最小单位)。 6.4.2.2强力机静态负荷相对分辨力a、示值相对最大允许误差9、示值重复性相对最大允许误差6、示值进回程相对最大允许误差U、零点相对最大允许误差f。应符合表2 的要求。 6.4.3动态负荷技术要求
动态力值相对误差:不超过土2%。 6.5预加张力误差(具有独立预加张力装置的)
不超过士1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