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71.120; 83.200 CCS G 98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3123—2022 代替HG/T3123—1998
轮胎强度、脱圈阻力和静负荷试验机
Tyre strength, bead unseating resistance and static loaded
testing machine
2022-09-30发布
2023-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3123—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HG/T3123一1998《轮胎强度、脱圈阻力、静负荷试验机技术条件》,与HG/T3123- 1998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更改了文件名称; b) 更改了“结构”一章(见第4章,1998年版的第3章); c) 删除了“基本参数”一节(见1998年版的4.6); d) 增加了“主机要求”一节(见5.2); e) 将对压头、脱圈压块、静负荷压板的要求汇总为“试验用具”节,并增加了脱圈压块的形状
和尺寸图(见5.3,1998年版的4.3~4.5);更改“控制参数”节为“性能参数”节(见5.4,1998年版的4.7);
f)
g 增加了“控制精度”内容及计算公式(见5.5,1998年版的4.8); h) 更改“试验机基本要求、外观质量和电气性能”节为“试验机的一般要求”节(见5.6,
1998年版的4.9); i) 删除了对“运输颠簸性能”的要求(见1998年版的4.10); j) 增加了“噪声要求”一节(见5.7)及“噪声检验”一节(见6.6); k)增加了“校准”一节(见6.7)。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化学工业橡胶测试仪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天津久荣工业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汕头市浩大
轮胎测试装备有限公司、高铁检测仪器(东莞)有限公司、青岛高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双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朝阳浪马轮胎有限责任公司、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马学武、杨宜、陈宝珍、田帅、陈迅、林恒鸿、陈雍典、胡志中、杜伟、唐顺锋、郭菲、孙鹏刚、张旭红、李霄、蒋中凯、汪旭波。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98年首次发布为HG/T3123—1998;一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15)
1
HG/T3123—2022
轮胎强度、脱圈阻力和静负荷试验机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轮胎强度、脱圈阻力和静负荷试验机的术语和定义、结构、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随机文件。
本文件适用于载重汽车轮胎、轿车轮胎、轿车无内胎轮胎及摩托车轮胎强度、脱圈阻力和静负荷试验机(以下简称“试验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4501 载重汽车轮胎性能室内试验方法 GB/T4502 轿车轮胎性能室内试验方法 GB/T 6326 轮胎术语及其定义 GB/T13203 摩托车轮胎性能试验方法 HG/T 2382 橡胶测试仪器设备通用技术要求 HG/T 2443 轮胎静负荷性能试验方法 JJF1194 轮胎强度及脱圈试验机校准规范
3术语和定义
3
GB/T6326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结构
4.1试验机主机由轮胎强度系统、轮胎脱圈阻力系统、静负荷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每个系统可分别进行试验。 4.2轮胎强度系统包含有轮胎支撑轴及加载机构。加载机构应有导向装置。加载机构上可安装压头。 4.3轮胎脱圈阻力系统包含有轮胎支撑轴及加载机构,其结构应符合GB/T4502的规定,结构示意参见图1。
(17)
1
HG/T3123—2022
单位为毫米
横梁
绕柱中心线转动
神
465 图1 轮胎脱圈阻力试验结构示意图
4.4静负荷系统包含有轮胎支撑轴、加载机构及静负荷压板 4.5控制系统应具有负荷控制、速度控制、力和位移测量等功能,实现数据的显示、存储、分析、 绘制曲线、输出试验报告等功能。
5要求
5.1工作条件
试验机的正常工作条件包括: a) 环境温度:5℃~40℃; b) 相对湿度:小于85%; c) 主机电源和频率:额定电压(380士38)V,频率(50±5)Hz; d) 主机安置在坚固的基础上。
5. 2 主机要求 5. 2. 1 装配精度要求
试验机主机装配精度应达到下列要求:
轮胎强度系统制造时应保证压头运动的中心线与轮胎支撑轴中心线所在平面的垂直度不大于 ±0.5°;
a)
b) 轮胎脱圈阻力系统制造时应保证未加载时横梁的水平度,允许偏差土1°; c) 静负荷系统压板与轮胎支撑轴中心线的平行度偏差不大于土1°。
5.2.2 刚性要求
试验机主机刚性应达到下列要求:
轮胎强度系统安装轮胎的支撑轴应具有足够的刚性,在最大试验载荷下弯曲变形不大于
a)
(18)
2
HG/T 3123—2022
±0.5°; b) 静负荷系统应具有足够的刚性,在加载到试验最大载荷的情况下压板工作面变形不大于
±0.5°
5.3试验用具
试验机应依据GB/T4501、GB/T4502、GB/T13203和HG/T2443的规定配备下列试验用具:
a) 强度试验应配备压头,压头是一个足够长的具有半球形端部的圆柱形钢制体,其直径应为
8.0mm±0.2mm、19.0mm±0.5mm、32.0mm±0.5mm或38.0mm±0.5mm; b) 脱圈阻力试验应配备脱圈压块,其形状和尺寸应符合GB/T4502中对脱圈压块的规定,详
见图2;静负荷试验应配备静负荷压板,压板工作面的平面度不大于0.1mm,压板与轮胎接触部分为光滑平面且尺寸能够完全容纳最大的轮胎接触面。
c)
单位为毫米
BB
38.86 ref. 10°
457
10°
AA
R317
8
R
B
10*
a)A型
图2脱圈压块的形状和尺寸
(19)
3
HG/T 3123—2022
单位为毫米
BB
457 B
A4-4
08
R
B
PSZ
10*
10°
b) B型
BB
单位为毫米
38.86 ref 10
663
+
10
B A
25
A
B
R25
c) C型
说明:
材料:AL-Si2MgTi或AL-Si7Mg0.3,参考ISO2107;条件:TF,参考ISO3522;表面粗糙度:Ra1.25um。
图2 2脱圈压块的形状和尺寸(续)
5.4性能参数
试验机的性能参数应满足下列要求:
0.2kN~20kN(适用于摩托车轮胎)
轮胎强度、静负荷试验加载力值范围:
a)
(20)
4
HG/T3123—2022
0.5kN~50kN(适用于轿车轮胎) 1kN98kV(适用于载重汽车轮胎) ±1%(满量程) 0mm~400mm ±0.5mm 0.3kN~30kN 土1%(满量程) 0mm~200mm ±0.5mm 50mm/min±2.5mm/min
b)轮胎强度、静负荷试验加载力值偏差:
轮胎强度、静负荷试验位移值范围: d) 轮胎强度、静负荷试验位移值偏差: e) 轮胎脱圈阻力试验加载力值范围: f) 轮胎脱圈阻力试验加载力值偏差: g) 轮胎脱圈阻力试验位移值范围: h) 轮胎脱圈阻力试验位移值偏差: i) 试验速度:
c)
5.5控制精度
试验机的控制精度应达到下列要求:
轮胎强度、静负荷试验加载力显示值F,与设定力值Fs,的偏差不大于Fs1的土1%,即:
a)
F, -Fs1 Fs1
≤1%
位移显示值S,与设定值Ss,的偏差不大于Ss,的士1%,即:
b)
S,Ssi Ss
≤1%
c) 轿车无内胎轮胎脱圈阻力试验中实测脱圈阻力值F,与设定力值Fs2的偏差不大于Fs2的
±1%,即:
F2-Fs2 ≤1%
Fs2
其中脱圈阻力的设定力值Fs2应符合GB/T4502中对脱圈阻力值的要求注:设定值宜为满量程的20%~80%。
5.6试验机的一般要求
试验机的一般要求应符合HG/T2382的规定。 5. 7 噪声要求
试验机正常工作时,噪声声压级应不大于75dB(A)。
6检验方法
6.1检验条件及检验用工量器具
6. 1. 1 检验条件
试验机检验应在5.1规定的条件下进行。 6.1.2检验用器具及辅助件
检验需用的器具和辅助件包括: a)标准测力仪:量程为20k.V、50kN、100k.V(按需要配置),准确度等级应不低于0.3级; b)高度(或深度)游标卡尺:量程为0mm~500mm,分辨力为0.02mm;
(2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