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83.160.99 CCS G 41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23562023
工业车辆轮胎滚动阻力试验方法
Test methods for rolling resistance of industrial tyres
2023-10-01实施
2023-03-17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42356—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轮胎轮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策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
司、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三角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双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关津市方达轮胎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山东毅狮迈特种轮胎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通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徐州徐轮橡胶有限公司、江苏东昊橡胶有限公司、江苏托普轮胎股份有限公司、来其林(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焦作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天津久荣工业技术有限公司、青岛高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汕头市浩大轮胎测试装备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崔大杰、张祖波、代方文、陈建明、陈少梅、杨文真、张春革、马丽华、于振江、 徐丽红、李淑环、伍倩、丁振洪、睢安全、徐建雄、刘艮春、汪辉、王建伟、刘萱、杜伟、陈迅、王克先、李苗苗、 牟守勇、郑蕊。
1
GB/T42356—2023
工业车辆轮胎滚动阻力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工业车辆轮胎滚动阻力试验方法,包括试验设备与精度、试验条件、试验步骤、附加损失测量、数据处理和滚阻试验机的重复性检测。
本文件适用于工业车辆充气轮胎和实心轮胎滚动阻力的测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982 工业车辆充气轮胎规格、尺寸、气压与负荷 GB/T6326 轮胎术语及其定义 GB/T10823 充气轮胎轮辋实心轮胎规格、尺寸与负荷 GB/T12939 工业车辆轮辋规格系列 GB/T16622 压配式实心轮胎规格、尺寸与负荷 GB/T16623 压配式实心轮胎技术规范 GB/T29040 汽车轮胎滚动阻力试验方法 单点试验和测量结果的相关性
3术语及其定义
GB/T6326和GB/T29040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测量方法
本文件提供了4种测量方法,试验者可选择采用任何一种测量方法。无论选择哪种方法,测量结果
都应转化成轮胎/转鼓接触面之间的滚动阻力值。4种测量方法为:
a)轮胎轴测力法:测量或转换成轮胎轴上的反作用力; b)转鼓轴扭矩法:测量转鼓的输入扭矩;
功率法:测量输人转鼓的能量;
)
减速度法:测量转鼓和轮胎轮辋组合体的减速度,
d)
注1:轮胎轴测力法中测量值包括轮胎轮辋组合体的轴承损失和空气动力学损失,这在进一步数据处理时加以
考虑。
注2:在转鼓轴扭矩法、功率法和减速度法中测量值也包含了轮胎轮辋组合体、转鼓的轴承损失和空气动力学损失,
5试验设备与精度
5.1试验转鼓技术要求 5.1.1试验机转鼓直径不应小于1.7m,直径公差应为士1%,滚动阻力和滚动阻力系数的值应表示为
1
GB/T42356—2023
1.7m转鼓的值。不同转鼓直径滚动阻力结果不同,可按9.6的规定进行不同转鼓直径换算。 5.1.2试验机转鼓表面宜为平滑钢质鼓面,有时为了改善分离测量的精确度,也可采用有纹理鼓面,转鼓表面应保持清洁。
测得的滚动阻力(F,)、滚动阻力系数(C,)和滚动阻力系数百分数(dC,)应表示为平滑鼓面的值,当采用有纹理的鼓面时,应符合A.7的规定。 5.1.3试验机转鼓表面宽度应大于轮胎的行驶面宽度。 5.2 2试验轮辋
试验轮辆应为钢质或轻合金轮辋,并应符合A.2及下列规定:一对于充气轮胎轮输实心胎,试验轮辋应为GB/T10823或相关行业技术文件中规定的允许使
用轮辋;一一对于压配式实心轮胎,试验轮辋应为GB/T16622及GB/T16623或相关行业技术文件中规
定的轮辋;对于工业车辆充气轮胎,试验轮辋应为GB/T2982或相关行业技术文件中规定的测量轮辋
注:本文件提及的相关行业技术文件均仅适用于不在相应的国家标准范围内的轮胎规格。 5.3 3负荷、定位、控制及仪表精度
负荷、定位、控制及仪表精度应精确,并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6试验条件
6.1通则
充气后的工业车辆充气轮胎进行滚动阻力试验,并允许该气压升高,即“闭气试验”。 6.2 环境温度
基准环境温度应为25℃,测量位置应在距离轮胎胎侧150mm1000mm的范围内。 当达不到基准温度时,则应按9.5规定修正到基准温度条件下的值。
6.3转鼓表面温度
试验开始时转鼓表面温度应与环境温度相同。 6.4试验气压
工业车辆充气轮胎安装轮辋后按要求充气,试验气压应为GB/T2982或相关行业技术文件中规定的气压;充气压力应是封闭式的,并应符合A.4规定的公差范围。 6.5 试验负荷和试验速度
试验负荷和试验速度应符合表1和表2的规定,且应使其保持在A.4规定的公差范围内。
2
GB/T42356-—2023
表1 工业车辆实心轮胎试验负荷和试验速度
工业车辆实心轮胎
充气轮胎轮辋实心轮胎
压配式实心轮胎
项目
GB/T10823或相关行业技术文件
平衡重式叉车 其他工业车辆
平衡重式叉车轮胎 中没有平衡重式叉车轮胎对应负
轮胎
轮胎
荷的轮胎
转向轮10km/h 速度下对应的 负荷能力
转向轮25km/h速度 其他工业车辆25km/h速度下下对应的负荷能力
试验负荷/kg
对应的负荷能力
负荷能力
试验速度/(km/h)
10
表2工业车辆充气轮胎试验负荷和试验速度
工业车辆充气轮胎
普通断面、低断面斜交轮胎;普通断面、
低断面子午线轮胎
装配15°深
移动式起重机子午
项目
GB/T2982或相关行业
公制系列斜交轮胎、
技术文件中没有对应 线轮胎 公制系列子午线轮胎 槽轮辋的宽
平衡重式叉车
基斜交轮胎
的平衡重式叉车充气轮胎负荷的轮胎
轮胎
驱动轮25km/h 其他工业车辆25km/h 速度下对应的
GB/T2982或相关行业技术文件中规定的
速度下对应的负荷
试验负荷/kg
负荷能力 20
负荷能力
能力 25
试验速度/(km/h)
20
25
10
6.6 减速度法的试验时间和速度
当选用减速度法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时间的增量(△t)不应大于0.5s; b)在一个时间增量段内转鼓速度的变化不应大于1km/h。
7试验步骤
7.1通则
试验步骤各阶段按照7.2~7.4给出的顺序进行。
7.2热平衡
工业车辆充气轮胎充气后,在环境温度下停放24h后应调整气压到试验气压,并在调整10min后再进行核实。
工业车辆实心轮胎在环境温度下停放24h。
3
GB/T42356—2023
7.3升温
将试验轮胎按表1、表2和下列规定进行升温行驶: a)工业车辆实心轮胎:升温15min; b) 工业车辆充气轮胎:升温3h。
7.4 测量和记录
在试验中应测量和记录下列数据: a) 试验速度(U.); b) 垂直于鼓面的轮胎试验负荷(L); c) 初始试验气压; d) 测得的滚动阻力系数(C.),滚动阻力系数百分数(dC.),及其在25℃和1.7m转鼓条件下的
修正值(dCt,creted);环境温度(tamb);
e)
f) 转鼓半径(R); g) 分离法测量附加损失时垂直于鼓面的轮胎负荷; h) 所选的试验方法; i) 试验轮辋(型号和材质); j) 轮胎规格、速度符号、负荷指数、类型、制造商、产地、生产编号;
工业车辆充气轮胎在稳态条件下、实心轮胎在升温15min时,轮胎轴中心线至转鼓外表面的距离(rL)。
k)
8附加损失测量
8.1通则
按8.2或8.3规定的步骤之一确定附加损失。
8.2 分离法
分离法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将轮胎负荷减少到使轮胎以试验速度行驶而不滑动;
a) b)记录轮轴力(F,)、输人扭矩(T,)或者输人功率中的适用数据; c)记录垂直于转鼓表面的轮胎试验负荷(Lm)。 注1:除轮胎轴测力法除外,测量值包括轮辋轮胎组合体、转鼓的轴承损失和空气动力损失。
注2:轮胎轴和转鼓轴承的摩擦力取决于施加的负荷,轴承摩擦力的值在测量加载下的轮轴力时与分离法测量附加
损失时是不同的。在实际情况下,其差异可忽略不计。
8.3 减速度法
减速度法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a)将轮胎移开鼓面; b)记录转鼓的减速度和无负荷轮胎的减速度。 注1:测量值包含轮胎轮辋组合体和转鼓的轴承和空气动力学损失。 注2:轮胎轴和转鼓的轴承摩擦力取决于施加的负荷,轴承摩擦力的值在测量加载下的减速度时与分离法测量时是
不同的。在实际情况下,其差异可忽略不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