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Q/SY 01161-2019 注水井作业施工规范

Q/SY 01161-2019 注水井作业施工规范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6.57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0-25 11:17:52



相关搜索: 规范 施工 作业 01161

内容简介

Q/SY 01161-2019 注水井作业施工规范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Y 01161—2019
(2019年确认)
注水井作业施工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operations of water injection wells
2019—12—05发布
20191205实施
发布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Q/SY01161—2019
再版说明
本标准于2019年复审,复审结论为继续有效。 本标准在发市复审结论的同时,按照《关于调整集团公司企业标准编号规则的通知》(中油质
[2016】434号】的要求对标准编号进行了修改。
本次印刷与前一版相比,技术内容与前版完全一致。 本次仅对标准的封面进行了如下修改:
标准编号由Q/SY161—2007修改为Q/SY01161—2019 一标准发布单位按照企业公章,修改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Q/SY011612019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地质方案及工艺要求 4 施工设计 5 施工准备 6 作业程序与要求
资料录取规范资料数据整理要求
F 8 附录A(资料性附录) 注水井井下作业施工设计格式及内容
.

附录B(资料性附录) 施工总结格式及内容附录C(资料性附录) 注小井井下压裂施工 总结格式及内容附录D(资料性附录) 注水井井 下酸化施工总结格式及内容附录E(资料性附录) 注水井井 下调剖施工 工总结格式及内容
0
-
..!.
..
L Q/SY 01161—2019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均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冀东油田分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宗志敏,吴德山、孙文锋,杨来顺,杨良杰
0
Ⅱ Q/SY011612019
注水井作业施工规范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注水井试注,转注、重配、试配、调整。压裂、酸化和调部作业的地质方案及工艺
要求、施工设计,施工准备 作业程序,技术质量。
本标准适用于油田注水片试注、转注,重配,试配、调整,压裂,酸化和调剖作业施工。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 本标排。
2. 1
找室 channelling location 通过测井和井下作业施工等
事方法。植定管外室槽层位和并段的过程
2. 2
验帘channeling verifieation 通过井下作业施工的方式·具体验证某一 段或层位是否审惜或审道的施工。
2. 3
通井drifting 用规定外径和长度的柱状规,下井直接检查套管内径的作业施工。
2. 4
刮蜡paraffin scraping 下人带有套管刮蜡器的管柱,在套管结蜡井段上下活动刮削管睡的结蜡,再循环打人热水将刮下
的死蜡带到地面的施工。 2. 5
刮削casing scraping 下人带有套管刮削器的管柱。刮削套管内壁。清除套管内壁上的水泥、硬蜡,盐垢及炮眼刺等杂
物的作业。 2.6
探砂面 sand detecting 下人管柱实探井内砂面深度的施工。
2. 7
冲砂 sand washing 向井内高速注人液体,靠水力作用将井底沉砂冲散。利用液流循环上返的携带能力,将砂子带到
地面的施工。 2. 8
正冲砂tubing sand washing 修井液沿冲砂管向下流动,在流出冲砂管口时,以较高流速冲击砂堵,冲散的砂子与修井液混合
后:一起沿冲砂管与套管的环形空间返至地面的冲砂方式。 2. 9
反冲砂 casing sand washing
1 Q/SY01161—2019
修井液由冲砂管与套管的环形空间进入,冲击沉砂,冲散的砂子与修井液混合后沿冲砂管返至地面的冲砂方式。 2.10
正反冲砂tubing and casing sandwashing 采用正冲的方式冲散沉砂,并使其呈悬浮状态。然后改用反冲洗,将砂子带到地面的方式。
2.11
封室channeling plugging 用堵剂对套管外审,漏的尽位进行修补加固密封的方式。
2. 12
配注injectionallocation 以保持地层压力和改善油田开发效果为的的改变管柱结构和水嘴规范的作业施工。
2.13
试注trial injection 即注水并在正式投入注水之前,进行试验性注水的过程。试注的目的在于确定地层注水时的启动
压力和吸水能力。 2.14
转注 well conversion 完成排液(气)后,由采出非辅为注水井或为完善井网结构将采出井转为注水井的作业施工
过程。 2.15
重配allocation adjustment 注水井在分层配注后,因地层情况发生变化,实际注人量达不到配注要求时,需重新配换水嘴
施工。 2. 16
试配trial allocation 把注人地层的水,针对各油层不同的透性能,采用不同的压力注水
2. 17
调整 adjustment 根据油田地下的需要,改变原来的配注方案。其配注量和封隔器位置都有改变的施工过程。
2. 18
调剖 profile controll 对注水开发油田的注水 非,主要是用机械或化学 方法控制高吸水层的吸水量,相应地提高低吸水
层的吸水量:满足配注要求。
3 地质方案及工艺要求 3.1 基础数据
井号、井别、套管规范、壁厚、套管下人深度,水泥返高、人工井底、套补距、射开油层层位并段,油层中部压力,套管法兰短节长,采油树型号,原并管柱工具名称,型号,规范,下人深度套管接箍深度井斜数据、短套管位置等。 3.2 内容及要求
施工目的。施工工序施工执行标准。完井管柱工具名称。型号、规范、下人深度、特殊工艺要求,历次作业情况及下状况,油层套管情况,并下异常情况,安全及环保注意事项,方案及并控设计或提示内容、签发时间、签发单位、编写人、审核人、批准人。 2 Q/SY011612019
施工设计
根据地质方案和工艺要求编写施工设计(参见附录A)。 5施工准备 5.1[ 队伍资质
选择的施工队伍必须具备井下作业相应资质认证。
5.2资料准备
施工井地质工艺方案、 设计、施工设计的数据必须齐全准确。 5.3设备准备 5.3.1 修井机、通井机、井架和循环系统能满足施工提升载荷的技术要求和井控技术要求。 5.3.2井架、天车、游动滑车、绸绳、大绳,绳卡,死绳头,地错。指重表或拉力计等,应符合技术要求。 5.3.3 调整井架,使天车 静动滑车和井口中心成一条直线。 5.3. 4 检查液压油管钳、管钳和吊卡,应满足起下油管要求 5.3.5 压裂、酸化设备各种泵车、连液灌车性健 出良好,满足压裂施工要求。仪器、仪表齐全配套,在有效使用期内,符合规定变求 5.4 工具准备 5.4.1 根据地质方案和工艺要求准备下井工具,油管。下井工具必须有检验合格证。 5.4.2 做好下井工具的保音和拉运工作。装卸时要轻拿轻放,严防随意摔打。冬季要注意封隔器的保温。 5.4.3井控装置应满足施工要求。 5.5平衡地层压力
根据施工需要,平衡地层压力。 作业程序与要求
6
6.1转注 6.1.1 起出抽油杆。 6.1.1.1 抽油杆桥搭在距井 口2处。抽油轩桥地面高鹰中距2m。
抽油杆桥搭4道,相邻间
根抽油杆时应缓慢上提,使脱摄器顺利脱开。
6.1.1.2 装有脱接器的 - 6.1.1.3 装有扶正装置的并。起到扶正装置时要慢起 6.1.1.4 平稳操作,起出抽油杆摆放整齐。每10根一组,做好记录参见附录B)。 6.1.2 卸井口装置试提 6.1.2.1 卸井口装置前,首先将油套管阀门缓慢开启,确认无大的喷溢趋势时,方可拆卸采油树。 6.1.2.2 试提前确认油管挂项丝是否松开,试提时应缓慢提升。井下管柱有油管错(或封隔器)时,应使油管错定装置脱开(或解封封隔器)。如果井内遇卡,在设备提升能力安全范围内上下活动管柱,直至悬重正常无卡阻,再继续缓慢提升管柱。油管挂提出井口后,停止提升,卸下油管挂 6.1.2.3 安装封井器,压并管线,管汇:放喷管线并试压调试合格。出口管线连接平直并固定牢固,并简液体排放到指定位置,达到环保要求。 6.1.3起管柱。 6.1.3.1 油管桥搭在距井口2m处,油管桥距地面高度0.3m,油管桥搭3道,相邻间距3m~3.5m。
3 Q/SY01161—2019
6.1.3.2管柱从缓慢提升开始,随着悬重的减少,逐步加快至规定速度:起井下工具和最后几根油管时,提升速度控制在5m/min,防止刮碰井口。 6.1.3.3 起出的油管按先后顺序排列整齐,每10根一组摆放在油管桥上。 6.1.3.4 油管滑道应平直、牢固,并且应保护起出油管螺纹。 6.1.3.5 不应用错头绳卸油管,不应敲击油管。 6.1.4 探砂面、冲砂。 6.1.4.1 探砂面:探砂面管柱下放速度控制在5m/min悬重下降10kN~20kN时连探两次,确定砂面深度,2000m以内井深识差小于或等于0.3m:起出、丈量并做好记录。 6.1.4.2 冲砂。 6.1.4.2.1 根据井筒状况选择冲砂方式 6.1.4.2.2 冲砂时水龙带应控保险绳,循环管线应不刺。不漏。达到范工设计压力。 6.1.4.2.3 管柱下至距砂面 处,开架循环,并遥渐提高排量,缓慢加深冲砂至人工井底。 6. 1.4. 2.4 在冲砂过程中,最观案进,出排量和压力,防止井漏和井喷,应观察拉力计悬重变化,防止砂堵憨泵。 6.1.4.2.5 循环洗井、冲砂,接换单根油管时间应控制在3min以内,防止沉砂卡钻。中途发生泵故障时,冲砂尾管必须提出原砂而10m以上:提升设备发生故障时。应保持正常循环。
冲砂至人工井底时。大排量冲洗循年。冲砂液的用量为并筒容积的1.5倍~2倍以上,
6.1.4.2.6 至出口含砂量小于0.2%为合格 6.1.4.2.7 冲砂结束,起出管柱质! 应核实管机:冲砂深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 6.1.5转注井刮蜡。 6.1.5.1 应选用小于套管内径4mm6mm的刮蜡器进行刮蜡。刮蜡至设计要求深度。 6.1.5.2 注意观察出口死蜡的通出情况,一且不出应立即停止,进行处理。 6.1.5.3 刮蜡至设计深度后。用不少于井筒容积1.5借~2倍(温度不低于70℃)的水或溶蜡剂洗井,或用同等修井液进行循环洗蜡 6.1.6通井、刮削。 6.1.6.1 转注井通井。 6.1.6.1.1 通径规应选择直径比套管内径小4mm~6mm, 长度为2m-4m,特殊情况按设计要求选用。 6.1.6.1.2 通井规在下井前要严格检查测量。并绘制草图注明尺可 6.1.6.1.3 通井时应选用能够循环的工具,通井现距人工井底100m时 控制下放速度在10m/min 以内,至人工井底。 6.1.6.1.4 注意观察,遇阻悬重下降
上下活动: 查明下人深度,严禁猛放。
硬压。 6.1.6.1.5 通井规在井内遇阻,在活动管柱和冲洗均无效的情况下,应起出管柱,下铅模或测井进行井下调查,通井达到设计要求。 6.1.6.2转注井刮削。 6.1.6.2.1 管柱结构自下而上依次为套管刮削器,油管,钻杆。 6.1.6.2.2 下套管刮削器时应平稳操作,管柱下放速度控制在小于或等于30m/min。下到距离设计要求的刮削井段50m左右时,下放速度控制在小于或等于10m/min,接近刮削并段开泵循环正常后,一边缓慢顺螺纹紧扣方向旋转管柱,一边缓慢下放至设计刮削深度,然后再上提管柱反复多次刮削,直到下放悬重恢复正常为止。 6.1.6.2.3若中途遇阻,当悬重下降20kN30kN时,应停止下管柱,接洗井管汇开系循环,同时顺螺纹紧扣方向一边旋转一边下放管柱,反复刮削直至管柱悬重恢复正常,再继续下管柱。 4
上一章:Q/SY 01179-2019 石油天然气控制储量计算方法 下一章:Q/SY 01159-2019 钻井工程技术总结编写规范

相关文章

Q/SY 01410-2020 偏心注水井分层流量测试 调配技术规范 Q/SY 1410-2011 偏心注水井分层流量测试调配技术规范 Q/SY 01008-2016 大斜度分层注水井偏心钢丝测调及同心直读测调分注技术规范 Q/SY 02553-2022 井下作业井控技术规范 Q/SY 02553-2018 井下作业井控技术规范 Q/SY 1553-2012 井下作业井控技术规范 Q/SY 02031-2022 套管开窗侧钻井钻完井设计与作业技术规范 Q/SY 02292-2019 干井筒固井施工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