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JJF 1317-2011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校准规范 高清晰版

JJF 1317-2011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校准规范 高清晰版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480.86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27 10:15:51



推荐标签: jjf 规范 质谱 液相 色谱 1317 联用仪 高清晰

内容简介

JJF 1317-2011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校准规范 高清晰版 JJ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JJF1317—2011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校准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s
2011-12-20实施
2011-09-20发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JJF 1317—2011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校准规范
JJF 1317—2011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Lig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s
本规范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11年9月20日批准,并自
2011年12月20日起施行。
归口单位:全国物理化学计量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本规范委托全国物理化学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JJF1317—2011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戴新华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张伟(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黄 挺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JJF1317—2011
目 录
范围引用文件
(1) (1) (1) (1) (2) (2) (2) (2) (3) (3) (3) (3) (3) (4) (4) (5) (5) (6) (7) (8) (9)
1 2
3 术语和计量单位 4 概述 5 计量特性. 6 校准条件. 6.1环境条件 6.2标准物质和校准设备 7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7. 1 外观检查 7. 2 分辨力… 7. 3 信噪比·· 7. 4 质量准确性 7. 5 峰面积重复性与保留时间重复性 7. 6 离子丰度比重复性 8 校准结果
复校时间间隔附录A 校准记录内容(供参考)附录 B 液相色谱和质谱参数(建议条件)附录 C 校准用标准溶液浓度、配制方法及其对应校准项目(建议方法)附录 D 不确定度评定
9 JJF1317—2011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校准规范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离子阱、单四极杆和三重四极杆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以下简称 LCMS)的校准。
2 引用文件
GB/T6041一2002质谱分析方法通则 JJG705—2002液相色谱仪 GB/T6682一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3术语和计量单位 3.1分辨力resolution
分辨两个相邻质谱峰的能力,以某离子峰峰高50%处的峰宽度(简称半峰宽)表示,记为W1/2,单位为原子质量单位(u)。 3.2流动注射flowinjection
不通过色谱柱,使用注射泵直接将样品溶液输人离子源的一种进样方式。 3.3选择离子监测selectedionmonitor
对特定质量的单个或多个离子进行检测的方式,简称SIM。
3.4选择反应监测selectedreactionmonitor
对母离子在特定碰撞能量下产生的子离子进行检测的方式,简称SRM。 3.5离子丰度比重复性repeatabilityofabundanceratioofion
同一浓度的待测物在相同测量条件下连续重复测量的离子丰度比之间的重复性。
3.6电喷雾电离electrosprayionization
在高电场中对样品溶液进行雾化以辅助实现电离的方式,简称ESI,分为ESI正离子模式(ESI十)和ESI负离子模式(ESI一)。 3.7大气压化学电离atmospherepressurechemicalionization
大气压电离的一种类型,在大气压下样品通过喷嘴被氮气流雾化,以电晕或放射源进行电离的离子化方式,简称APCI,分为APCI正离子模式(APCI十)和APCI负离子模式(APCI一)。
4概述
LCMS是将液相色谱仪与质谱仪联用的仪器,用于样品定性定量分析。其工作原理为:样品通过液相色谱分离后的各个组分依次进人质谱检测器,各组分在离子源被电
1 JJF1317—2011
离,产生带有一定电荷、质量数不同的离子。不同离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行为不同,采用质量分析器按不同质荷比(以下简称m/)把离子分开,得到依质荷比顺序排列的质谱图。通过对质谱图的分析处理,可以得到样品的定性和定量结果。
LCMS主要包括液相色谱系统、离子源、质量分析器、检测器、真空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等部分。 5 计量特性
LCHMS各项计量性能指标见表1。
表1LC-MS主要计量性能指标
计量性能分辨力
仪器类型
电离模式
计量性能指标
三重四极杆、单四极杆、离子阱
ESI+ ESI+ ESI APCI+ ESI+ ESI- APCI+ ESI+ ESI+ ESI+ ESI+
lu ≥30: 1 ≥10:1 ≥30:1 ≥10:1 ≥10:1 ≥10:1 ≤0.5u ≤10% ≤30% ≤1.5%
三重四极杆
信噪比
单四极杆、离子阱
质量准确性峰面积重复性离子丰度比重复性保留时间重复性
三重四极杆、单四极杆、离子阱
三重四极杆、单四极杆
离子阱
三重四极杆、单四极杆、离子阱
注:以上指标不是用于合格性判别,仅供参考
6 校准条件
6.1环境条件 6.1.1仪器室内不得有明显的机械振动,无电磁干扰,不得存放与实验无关的易燃、 易爆和强腐蚀性气体或试剂。 6.1.2温度:15℃~30℃。 6.1.3相对湿度:不大于80%。 6.1.4电源电压:(220士22)V;频率:(50士0.5)Hz。 6.2标准物质和校准设备
标准物质均应使用国家有证标准物质,校准设备需经计量检定合格。 6.2.1 利血平溶液标准物质,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优于5%(k=2)。 6.2.2 移液器或移液管:量程范围100uL或200uL,B级及以上。 2 JJF1317—2011
6.2.3容量瓶:10mL或25mL,B级及以上。
7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7. 1 外观检查
仪器铭牌上标示仪器的名称、型号、制造厂名、产品序列号、出厂日期等内容。
7.2分辨力
待仪器运行稳定后,根据仪器说明书的推荐条件设置参数,将扫描范围设为m/ 606~612,直接注入(是指流动注射方式,或者使用液相色谱系统的进样器将样品不经色谱柱直接注入离子源的方式)或者经色谱柱(液相色谱条件按照附录B)注人5ng利血平。观察质谱图,记录m/~609质谱峰,并计算其50%峰高处的峰宽,得到W1/2,作为分辨力的结果。 7.3信噪比
根据附录B设定液相色谱条件并优化质谱条件,将检测离子的m/设为表2中特征离子的m/之,经色谱柱注入相应量的利血平。观察色谱图,记录其色谱峰峰高作为 H。同时记录信号峰后1min~3min时间内的基线输出信号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作为H,。根据公式(1)计算信噪比S/N,连续测量6次,以6次测量S/N的平均值作为信噪比的结果。
S/N=H./H,
(1)
式中:H提取离子(m/)的色谱峰峰高;
H. 基线噪声值。
表2信噪比测量条件
进样量/pg
仪器类型
电离模式 ESI+ ESI+ ESI- APCI+ ESI- APCI+
特征离子的m/
50 500 500 50 500 500
609(母离子)→195(子离子)
三重四极杆
单四极杆、离子阱
609 607 609 607 609
三重四极杆
三重四极杆单四极杆、离子阱单四极杆、离子阱 7.4 质量准确性
根据表3和LCMS质量数应用范围,选用相应的标准物质或试剂,将扫描范围设为表3中相应特征离子理论值士5的范围(例如对于咖啡因,设为m/=190~200),直接注入相应量的标准物质或试剂。观察质谱图,记录特征离子的实测质量数(有效数字取小数点后两位)。根据公式(2)计算AM,以AM的最大值作为质量准确性的结果。
3 JJF1317—2011
(2)
AM=IM测-M理1
式中:M测 一第i个离子的测量值,u;
Mi理——第i个离子的理论值,u。
表3 质量准确性的测量条件和特征离子理论值
进样量/ng
LC-MS质量数应用范围
特征离子理论值m/
标准物质或试剂
咖啡因黄体酮利血平
5 10 10
195.09 315.23 609.28 59.05 175.13 616.46 906.67 1254.93 1545.13* 2010.47* 2242.64*
质量数不大于1000
PPG425、PPG1000、 PPG2000混合溶液
质量数大于1000
50
可选的检测离子。
?
7.5 峰面积重复性与保留时间重复性
将检测离子的m/z设为表4中特征离子的m/z,经色谱柱注入相应量的利血平观察色谱图,记录其色谱峰的峰面积和保留时间。连续测量6次。根据公式(3)分别计算峰面积与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作为峰面积重复性与保留时间重复性的结果。
3
RSD
X 100%
(3)
6-
式中:x, 第i次测量保留时间(min)或峰面积;
一6次测量保留时间(min)或峰面积的算术平均值: i————测量序号。
表4峰面积重复性与保留时间重复性的测量条件
进样量/pg
仪器类型三重四极杆单四极、离子阱
特征离子的m/
50 500
609(母离子)→195(子离子)
609
7.6 离子丰度比重复性
将检测离子的m/z设为母离子m/z609的两个子离子m/z397和m/z448,经色谱柱注人利血平500pg。观察质谱图,分别记录m/z397和m/z448的丰度。连续测量 4
上一章:JJF 1240-2010 临界流文丘里喷嘴法气体流量标准装置校准规范 下一章:JJF 1316-2011 血液黏度计校准规范 高清晰版

相关文章

JJF 1317-2011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校准规范 JJF 1164-2018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校准规范 高清晰版 JJF(闽)1032-2010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校准规范 JJF 1164-2018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校准规范 JJG 1151-2018 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 高清晰版 JF 1164-2018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校准规范 JJF 1528-2015 飞行时间质谱仪校准规范 高清晰版 JJF 1531-2015 傅立叶变换质谱仪校准规范 高清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