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37.040.30;13.030.30 CCs G 8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41965—2022/IS06851:2001
摄影 冲洗废液 氨态氮总含量的测定
(微扩散凯氏氮法)
Photography-Processing wasteDetermination of total amino nitrogen
(microdiffusionKjeldahlmethod)
(ISO6851:2001,IDT)
2023-07-01实施
2022-12-30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41965—2022/ISO6851:2001
目 次
前言引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原理
3 4 5 反应 6 安全和操作注意事项
1 材料和试剂 8 仪器 9 采样和样品制备 10 步骤 11 结果表示· 12试验报告附录NA(资料性) 与ISO6353-1、ISO6353-2和ISO6353-3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8 参考文献
11
GB/T41965—2022/ISO6851:200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等同采用ISO6851:2001《摄影 冲洗废液 氨态氮总含量的测定(微扩散凯氏氮法)》。 本文件增加了“术语和定义”一章。 本文件做了下列最小限度的编辑性改动: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NA。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感光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2)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保定乐凯影像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乐凯胶片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满旗、王建龙、杨赛、张健、王大庆、赵燕燕、宿静波、锥盛林、孙飞、周志敏、
刘秀芬、王军、霍菲菲。
I
GB/T 41965—2022/IS06851:2001
引言
本文件是分析照相废物的系列标准之一,包括分析照相废水中的总氨基氮(微扩散凯氏氮法)。 本文件适用于具有分析技术工作知识的个人。有些步骤使用腐蚀性、毒性或其他危险化学品。处
理化学品的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要求使用安全眼镜或护目镜,在某些情况下,还需要使用其他防护服,如橡胶手套、口罩或围裙。任何化学程序的安全进行,都需始终采取正常的预防措施,已经对危险材料提供了具体的细节。危险警告由角括号“<>”中的字母指定。这些字母在第6章中定义,然后在本文件中使用。有关这些化学品的危害、处理和使用的更详细信息可从制造商处获得。
只有通过化学分析,摄影实验室才能确定是否符合排放法规。如果摄影实验室不符合排放法规要求,就需使用外部实验室。
1
GB/T41965—2022/ISO6851:2001
摄影 冲洗废液氨态氮总含量的测定
(微扩散凯氏氮法)
1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一种用凯氏氮法测定摄影冲洗废液中总有机氮和任何氨态氮含量的方法。 本方法能测定摄影冲洗废液中的总凯氏氮,以氨计浓度范围为10mg/L~200mg/L,或以氮计浓
度范围为8mg/L~160mg/L。如果单独测定并减去氨态氮(见ISO6853),就能确定有机氨基氮的浓度。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SO648实验室玻璃仪器单标线吸量管(Laboratoryglassware一One-markpipettes) ISO1042实验室玻璃仪器单标线容量瓶(Laboratoryglassware一One-markvolumetric
flasks)
注:GB/T12806—2011实验室玻璃仪器单标线容量瓶(ISO1042:1998,NEQ) ISO5667-1水质采样第1部分:采样方案设计指南(Waterquality一Sampling一Part1:
Guidance on the design of sampling programmes)
注:GB/T12997—1991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ISO5667-1:1980,IDT) ISO5667-2水质采样 第2部分:采样技术指南(Waterquality—Sampling—Part2:Guidance
on sampling techniques)
注:GB/T12998—1991水质采样技术指导(ISO5667-2:1982,NEQ) ISO5667-3水质采样第3部分:样品保存和处理指南(Waterquality一Sampling一Part3:
Guidance on the preservation and handling of samples)
注:GB/T12999—1991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ISO5667-3:1985,NEQ) ISO6353-1化学分析试剂第1部分:一般试验方法(Reagentsforchemicalanalysis一Part1:
General test methods)
注:与ISO6353-1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见附录NA。 ISO6353-2化学分析试剂第2部分:规范第一系列(Reagentsforchemicalanalysis一Part2:
Specifications—First series)
注:与ISO6353-2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见附录NA。 ISO6353-3化学分析试剂第3部分:规范第二系列(Reagentsforchemicalanalysis—Part3:
Specifications—Second series)
注:与ISO6353-3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见附录NA。 ISO10349-1摄影照相级化学品试验方法第1部分:总则(Photography-Photographic
grade chemicals—Test methods—Part 1: General)
注:GB/T20432.1—2006摄影照相级化学品试验方法第1部分:总则(ISO10349-1:2002,IDT)
1
GB/T41965—2022/ISO6851:2001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原理
在硫酸和/或硫酸钾存在下,以硫酸汞为催化剂,大多数有机物中的氨基氮转化为硫酸氢铵。然后用合适的碱处理氨,使氨释放,并吸收到硼酸溶液中。氨的释放和吸收是在微扩散池中进行的。然后用标准硫酸溶液滴定吸收到硼酸中的氨。
5反应
...NH. ..NHR+H,SO,-(NH)HSO ...NR2 (NH)HSO,+2OH-NH+2H2O+SO,2
6安全和操作注意事项
6.1危险警告
测试过程中列出的一些化学品具有腐蚀性、毒性或有其他方面的危险。实验室安全惯例要求在处理化学药品时要恰当地使用安全眼镜或护目镜,在某些情况下还需要使用其他防护用品,例如橡胶手套、面罩和工作围裙。对于特别危险的材料,在正文中已详细列出了危险警告,在执行任何化学品操作时都应始终执行标准的预防措施。
测试过程中一种危险材料第一次提及时,危险将通过“危险”一词及跟在后面的一个由包含一个字母的角括号“《》”组成的符号来指明。双括号“《》”用来表示特别危险的情况。在后续的陈述中包含了危险性物质的处理方法,但只用由括号和字母组成的危险符号标记。此外,对于一个特定的原材料,一个段落内危险性符号只用一次。
使用量少于1L的普通有机溶剂将不会使用危险警告符号,除非特别危险。 详细的处置化学品及其稀释液的警示符号不包含在本文件范围中。 企业应按法律要求提供培训和健康、安全资料。 本文件采用的危险符号系统只是为使用者提供资料,并不是法律规定的符号,因为各个国家的规定
是不同的。
强烈建议任何使用这些化学品的人员从制造商处获取有关这些化学品的危害、处理、使用和处置的相关信息。 6.2 2危险警示符号
《B>吸人伤害。避免吸人粉尘、蒸汽、烟雾或气体。仅在有适当的通风设备时使用。
接触有害。避免接触眼睛、皮肤或衣物。触摸后彻底清洗。 《F>易燃。远离热源、火花和明火。使用时要有适当的通风设备。 氧化剂。与其他材料接触可能引起火灾。不要存放于易燃物附近。
2
GB/T41965—2022/ISO6851:2001
《S>吞咽有害。接触后彻底清洗。如不慎吞咽,请立即就医。 《S》如果吞咽,可能会致命。如果吞咽,请立即就医。
6.3安全预防措施
警告一一所有的吸量管操作时都应使用洗耳球或使用活塞式吸量管,这是一条关键性的安全警告。 所有实验室工作都应该佩戴安全眼镜。
7材料和试剂
7.1通则 7.1.1 处置和标识
试剂应按照包装容器上标注的或从其他途径获得的健康和安全预防措施处置。适当的制备好的试剂标识有:化学品名称、制备日期、失效期、重新标定日期、制备人和适当的健康和安全预防措施。试剂的废弃处置应遵从相应的环境法律、法规。 7.1.2纯度
试验中所使用的试剂均应为经认证的试剂级化学品,并满足适用的标准的化学品,或是分析程度可接受的纯度的化学品。详情见ISO6353-1、ISO6353-2和ISO6353-3。
7.1.3水
除非另有规定,试验中只使用蒸馏水或相当纯度的水。 7.1.4溶液浓度 7.1.4.1除非另有规定,酸和氢氧化铵均为浓溶液。 7.1.4.2当需要使用标准溶液时,标准溶液浓度用物质的量浓度(mol/L)表示,物质的量浓度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应足够多,以保证试剂不影响测试方法的有效性。 7.1.4.3当不需要标准溶液时,浓度用每升中含的克数(g/L)表示为合适位数的有效数字。 7.1.4.4当溶液被稀释时,稀释液表示为(X十Y),即X体积的试剂或浓溶液,用Y体积的水(7.1.3)稀释。 7.2试剂 7.2.1酸化硫酸汞(Ⅱ)/硫酸钾溶液(危险:《C》《S》),p(HgO)=2g/L,p(K,SO.)=134g/L
称取134g士0.1g硫酸钾(KzSO,),定量转移到符合ISO1042中A级的1L容量瓶中。加人约 650mL水,溶解硫酸钾。小心地用分度量筒加人200mL硫酸,HzSO(危险:《C》)p=1.84g/mL,搅拌均匀。
称取2g士0.1g红色氧化汞(Ⅱ)(HgO")(危险:《B》《C》《S》),置于小烧杯中,溶于25mL的 3mo1/L硫酸溶液(7.2.4)(危险:
1)由于氧化汞的毒性,在某些反应中被硫酸铜取代。硫酸铜在该微扩散标准中的应用尚未建立。
3
GB/T41965—2022/ISO6851:2001
7.2.2四硼酸钾溶液,514g/L
称取673g士0.1g四硼酸钾(K,B,O,·4HzO),并在1L烧杯中将其溶解在550mL水中,称取 247g士0.1g氢氧化钾(KOH)(危险:《C》),溶解于四硼酸盐溶液中。在电炉上煮沸5min,冷却后加人 5mL10%聚壬基苯氧基(6-10)环氧乙烷水溶液(NPPO)或类似的润湿剂的水溶液。将混合物转移到 1L容量瓶中,将烧杯冲洗几次至容量瓶中。冷却后稀释至一定体积,混合均匀。请注意,润湿剂在静置时会分离出来。因此,在每次使用溶液之前,应用力振荡烧瓶。 7.2.3硼酸吸收剂溶液
将约800mL的水加到1L容量瓶中,使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并加入2mg~3mg的二甲苯蓝 (FF),质量精确到1mg,然后加人0.5mL(NPPO),然后加人5.0mL的甲基红指示剂溶液,通过将 0.125g甲基红溶解在250mL甲醇中制备(危险:
将此溶液稀释至标记的15mL范围内并混合,将1.5mL该溶液置于微扩散池的中心,观察颜色。 如果池中的颜色是粉红色,则加入足够的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7.2.9)到1L烧瓶溶液中来
观察微扩散池中1mL溶液时获得的中性颜色。
通过将0.10mL的0.00250mol/L硫酸溶液(7.2.7)加入到1mL溶液中检查是否氢氧化钠过量,此时应产生粉红色。请注意,即使微扩散池中的1mL溶液是中性的,1L烧瓶中的溶液将显示为红色。 7.2.4硫酸溶液,c(K,SO.)~3mol/L(危险:《C》)
在盛有500mL水的1L容量瓶中小心地加人170mL硫酸(危险:《C》)(p~1.84g/mL),混合冷却后用水稀释至刻度线。 7.2.5硫酸溶液,c(K,SO)~0.5mol/L
在盛有500mL水的1L容量瓶中小心地加人28.3mL硫酸(危险:《C》)(p~1.84g/mL),混合冷却后用水稀释至刻度线。 7.2.6硫酸溶液,c(K,S0.)~0.05mol/L
用吸量管量取100.0mL0.5mol/L的硫酸溶液(7.2.5)放入1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线。 注:该溶液不是7.2.7中要求的标准溶液。
7.2.7硫酸溶液,c(K,S0,)=0.00250mol/L
用吸量管量取50.0mL标准体积0.05000mol/L硫酸溶液放入1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线。 7.2.6中制备的硫酸溶液不是标准体积溶液。推荐使用商业体积标准溶液。如需制备体积标准溶
液,请参阅分析化学课本。 7.2.8氢氧化钠溶液,c(NaOH)~1mol/L
在盛有500mL水的1L容量瓶中加人40g士0.5g氢氧化钠(危险:《C》),混合冷却后用水稀释至刻度线。
2)亲水亲油平衡范围为13~14的非离子洗涤剂。 4
ICS 37.040.30;13.030.30 CCs G 8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41965—2022/IS06851:2001
摄影 冲洗废液 氨态氮总含量的测定
(微扩散凯氏氮法)
Photography-Processing wasteDetermination of total amino nitrogen
(microdiffusionKjeldahlmethod)
(ISO6851:2001,IDT)
2023-07-01实施
2022-12-30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41965—2022/ISO6851:2001
目 次
前言引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原理
3 4 5 反应 6 安全和操作注意事项
1 材料和试剂 8 仪器 9 采样和样品制备 10 步骤 11 结果表示· 12试验报告附录NA(资料性) 与ISO6353-1、ISO6353-2和ISO6353-3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8 参考文献
11
GB/T41965—2022/ISO6851:200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等同采用ISO6851:2001《摄影 冲洗废液 氨态氮总含量的测定(微扩散凯氏氮法)》。 本文件增加了“术语和定义”一章。 本文件做了下列最小限度的编辑性改动: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NA。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感光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2)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保定乐凯影像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乐凯胶片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满旗、王建龙、杨赛、张健、王大庆、赵燕燕、宿静波、锥盛林、孙飞、周志敏、
刘秀芬、王军、霍菲菲。
I
GB/T 41965—2022/IS06851:2001
引言
本文件是分析照相废物的系列标准之一,包括分析照相废水中的总氨基氮(微扩散凯氏氮法)。 本文件适用于具有分析技术工作知识的个人。有些步骤使用腐蚀性、毒性或其他危险化学品。处
理化学品的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要求使用安全眼镜或护目镜,在某些情况下,还需要使用其他防护服,如橡胶手套、口罩或围裙。任何化学程序的安全进行,都需始终采取正常的预防措施,已经对危险材料提供了具体的细节。危险警告由角括号“<>”中的字母指定。这些字母在第6章中定义,然后在本文件中使用。有关这些化学品的危害、处理和使用的更详细信息可从制造商处获得。
只有通过化学分析,摄影实验室才能确定是否符合排放法规。如果摄影实验室不符合排放法规要求,就需使用外部实验室。
1
GB/T41965—2022/ISO6851:2001
摄影 冲洗废液氨态氮总含量的测定
(微扩散凯氏氮法)
1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一种用凯氏氮法测定摄影冲洗废液中总有机氮和任何氨态氮含量的方法。 本方法能测定摄影冲洗废液中的总凯氏氮,以氨计浓度范围为10mg/L~200mg/L,或以氮计浓
度范围为8mg/L~160mg/L。如果单独测定并减去氨态氮(见ISO6853),就能确定有机氨基氮的浓度。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SO648实验室玻璃仪器单标线吸量管(Laboratoryglassware一One-markpipettes) ISO1042实验室玻璃仪器单标线容量瓶(Laboratoryglassware一One-markvolumetric
flasks)
注:GB/T12806—2011实验室玻璃仪器单标线容量瓶(ISO1042:1998,NEQ) ISO5667-1水质采样第1部分:采样方案设计指南(Waterquality一Sampling一Part1:
Guidance on the design of sampling programmes)
注:GB/T12997—1991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ISO5667-1:1980,IDT) ISO5667-2水质采样 第2部分:采样技术指南(Waterquality—Sampling—Part2:Guidance
on sampling techniques)
注:GB/T12998—1991水质采样技术指导(ISO5667-2:1982,NEQ) ISO5667-3水质采样第3部分:样品保存和处理指南(Waterquality一Sampling一Part3:
Guidance on the preservation and handling of samples)
注:GB/T12999—1991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ISO5667-3:1985,NEQ) ISO6353-1化学分析试剂第1部分:一般试验方法(Reagentsforchemicalanalysis一Part1:
General test methods)
注:与ISO6353-1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见附录NA。 ISO6353-2化学分析试剂第2部分:规范第一系列(Reagentsforchemicalanalysis一Part2:
Specifications—First series)
注:与ISO6353-2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见附录NA。 ISO6353-3化学分析试剂第3部分:规范第二系列(Reagentsforchemicalanalysis—Part3:
Specifications—Second series)
注:与ISO6353-3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见附录NA。 ISO10349-1摄影照相级化学品试验方法第1部分:总则(Photography-Photographic
grade chemicals—Test methods—Part 1: General)
注:GB/T20432.1—2006摄影照相级化学品试验方法第1部分:总则(ISO10349-1:2002,IDT)
1
GB/T41965—2022/ISO6851:2001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原理
在硫酸和/或硫酸钾存在下,以硫酸汞为催化剂,大多数有机物中的氨基氮转化为硫酸氢铵。然后用合适的碱处理氨,使氨释放,并吸收到硼酸溶液中。氨的释放和吸收是在微扩散池中进行的。然后用标准硫酸溶液滴定吸收到硼酸中的氨。
5反应
...NH. ..NHR+H,SO,-(NH)HSO ...NR2 (NH)HSO,+2OH-NH+2H2O+SO,2
6安全和操作注意事项
6.1危险警告
测试过程中列出的一些化学品具有腐蚀性、毒性或有其他方面的危险。实验室安全惯例要求在处理化学药品时要恰当地使用安全眼镜或护目镜,在某些情况下还需要使用其他防护用品,例如橡胶手套、面罩和工作围裙。对于特别危险的材料,在正文中已详细列出了危险警告,在执行任何化学品操作时都应始终执行标准的预防措施。
测试过程中一种危险材料第一次提及时,危险将通过“危险”一词及跟在后面的一个由包含一个字母的角括号“《》”组成的符号来指明。双括号“《》”用来表示特别危险的情况。在后续的陈述中包含了危险性物质的处理方法,但只用由括号和字母组成的危险符号标记。此外,对于一个特定的原材料,一个段落内危险性符号只用一次。
使用量少于1L的普通有机溶剂将不会使用危险警告符号,除非特别危险。 详细的处置化学品及其稀释液的警示符号不包含在本文件范围中。 企业应按法律要求提供培训和健康、安全资料。 本文件采用的危险符号系统只是为使用者提供资料,并不是法律规定的符号,因为各个国家的规定
是不同的。
强烈建议任何使用这些化学品的人员从制造商处获取有关这些化学品的危害、处理、使用和处置的相关信息。 6.2 2危险警示符号
《B>吸人伤害。避免吸人粉尘、蒸汽、烟雾或气体。仅在有适当的通风设备时使用。 接触有害。避免接触眼睛、皮肤或衣物。触摸后彻底清洗。 《F>易燃。远离热源、火花和明火。使用时要有适当的通风设备。 氧化剂。与其他材料接触可能引起火灾。不要存放于易燃物附近。
2
GB/T41965—2022/ISO6851:2001
《S>吞咽有害。接触后彻底清洗。如不慎吞咽,请立即就医。 《S》如果吞咽,可能会致命。如果吞咽,请立即就医。
6.3安全预防措施
警告一一所有的吸量管操作时都应使用洗耳球或使用活塞式吸量管,这是一条关键性的安全警告。 所有实验室工作都应该佩戴安全眼镜。
7材料和试剂
7.1通则 7.1.1 处置和标识
试剂应按照包装容器上标注的或从其他途径获得的健康和安全预防措施处置。适当的制备好的试剂标识有:化学品名称、制备日期、失效期、重新标定日期、制备人和适当的健康和安全预防措施。试剂的废弃处置应遵从相应的环境法律、法规。 7.1.2纯度
试验中所使用的试剂均应为经认证的试剂级化学品,并满足适用的标准的化学品,或是分析程度可接受的纯度的化学品。详情见ISO6353-1、ISO6353-2和ISO6353-3。
7.1.3水
除非另有规定,试验中只使用蒸馏水或相当纯度的水。 7.1.4溶液浓度 7.1.4.1除非另有规定,酸和氢氧化铵均为浓溶液。 7.1.4.2当需要使用标准溶液时,标准溶液浓度用物质的量浓度(mol/L)表示,物质的量浓度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应足够多,以保证试剂不影响测试方法的有效性。 7.1.4.3当不需要标准溶液时,浓度用每升中含的克数(g/L)表示为合适位数的有效数字。 7.1.4.4当溶液被稀释时,稀释液表示为(X十Y),即X体积的试剂或浓溶液,用Y体积的水(7.1.3)稀释。 7.2试剂 7.2.1酸化硫酸汞(Ⅱ)/硫酸钾溶液(危险:《C》《S》),p(HgO)=2g/L,p(K,SO.)=134g/L
称取134g士0.1g硫酸钾(KzSO,),定量转移到符合ISO1042中A级的1L容量瓶中。加人约 650mL水,溶解硫酸钾。小心地用分度量筒加人200mL硫酸,HzSO(危险:《C》)p=1.84g/mL,搅拌均匀。
称取2g士0.1g红色氧化汞(Ⅱ)(HgO")(危险:《B》《C》《S》),置于小烧杯中,溶于25mL的 3mo1/L硫酸溶液(7.2.4)(危险:
1)由于氧化汞的毒性,在某些反应中被硫酸铜取代。硫酸铜在该微扩散标准中的应用尚未建立。
3
GB/T41965—2022/ISO6851:2001
7.2.2四硼酸钾溶液,514g/L
称取673g士0.1g四硼酸钾(K,B,O,·4HzO),并在1L烧杯中将其溶解在550mL水中,称取 247g士0.1g氢氧化钾(KOH)(危险:《C》),溶解于四硼酸盐溶液中。在电炉上煮沸5min,冷却后加人 5mL10%聚壬基苯氧基(6-10)环氧乙烷水溶液(NPPO)或类似的润湿剂的水溶液。将混合物转移到 1L容量瓶中,将烧杯冲洗几次至容量瓶中。冷却后稀释至一定体积,混合均匀。请注意,润湿剂在静置时会分离出来。因此,在每次使用溶液之前,应用力振荡烧瓶。 7.2.3硼酸吸收剂溶液
将约800mL的水加到1L容量瓶中,使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并加入2mg~3mg的二甲苯蓝 (FF),质量精确到1mg,然后加人0.5mL(NPPO),然后加人5.0mL的甲基红指示剂溶液,通过将 0.125g甲基红溶解在250mL甲醇中制备(危险:
将此溶液稀释至标记的15mL范围内并混合,将1.5mL该溶液置于微扩散池的中心,观察颜色。 如果池中的颜色是粉红色,则加入足够的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7.2.9)到1L烧瓶溶液中来
观察微扩散池中1mL溶液时获得的中性颜色。
通过将0.10mL的0.00250mol/L硫酸溶液(7.2.7)加入到1mL溶液中检查是否氢氧化钠过量,此时应产生粉红色。请注意,即使微扩散池中的1mL溶液是中性的,1L烧瓶中的溶液将显示为红色。 7.2.4硫酸溶液,c(K,SO.)~3mol/L(危险:《C》)
在盛有500mL水的1L容量瓶中小心地加人170mL硫酸(危险:《C》)(p~1.84g/mL),混合冷却后用水稀释至刻度线。 7.2.5硫酸溶液,c(K,SO)~0.5mol/L
在盛有500mL水的1L容量瓶中小心地加人28.3mL硫酸(危险:《C》)(p~1.84g/mL),混合冷却后用水稀释至刻度线。 7.2.6硫酸溶液,c(K,S0.)~0.05mol/L
用吸量管量取100.0mL0.5mol/L的硫酸溶液(7.2.5)放入1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线。 注:该溶液不是7.2.7中要求的标准溶液。
7.2.7硫酸溶液,c(K,S0,)=0.00250mol/L
用吸量管量取50.0mL标准体积0.05000mol/L硫酸溶液放入1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线。 7.2.6中制备的硫酸溶液不是标准体积溶液。推荐使用商业体积标准溶液。如需制备体积标准溶
液,请参阅分析化学课本。 7.2.8氢氧化钠溶液,c(NaOH)~1mol/L
在盛有500mL水的1L容量瓶中加人40g士0.5g氢氧化钠(危险:《C》),混合冷却后用水稀释至刻度线。
2)亲水亲油平衡范围为13~14的非离子洗涤剂。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