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NB/T 11048-2022 页岩气 开发项目后评价规范

NB/T 11048-2022 页岩气 开发项目后评价规范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4.43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0-26 10:41:55



相关搜索: 项目 规范 开发 评价 页岩 11048 11048

内容简介

NB/T 11048-2022 页岩气 开发项目后评价规范 ICS 75.020 CCS E 12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 110482022
页岩气天 开发项目后评价规范
Shale gas-Specification of post assessment for development project
2023-05—04实施
2022-11-04发布
国家能源局 发布 NB/T11048—2022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
3
总则
4
4.1评价时机 4.2评价原则 4.3评价方法 4.4评价目标 5评价内容及要求 5.1 项目总体评价 5.2气藏地质后评价 5.3 气藏工程后评价 5.4 钻井工程后评价 5.5 完井及改造工程后评价 5.6 采气工程后评价 5.7 地面工程后评价 5.8 经济效益后评价 5.9 项目影响与持续性后评价 5.10 项目新技术后评价 5.11 项目决策及管理后评价 5.12 项目综合评价评价报告附录A(资料性) 页岩气开发项目后评价基本报表格式

广
6 NB/T11048—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能源行业页岩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NEA/TC26)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
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公司页岩气研究院、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胡德高、刘霜、包汉勇、郑爱维、张梦吟、刘华、刘莉、臧素华、樊怀才、 白玉湖、郭为、任建华、岳圣杰。
II NB/T11048-—2022
页岩气开发项目后评价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页岩气开发项目后评价内容和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页岩气开发产能建设项目的后评价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Y/T6647--2013·气田开发新区产能建设项目后评估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总则 4.1评价时机
页岩气开发项目后评价工作宜在项目实施完成后,页岩气井生产规律基本明确,资料齐全,开发生产指标可以与方案设计指标进行对比时开展。 4.2评价原则
页岩气开发项目后评价工作宜遵循独立、客观、全面、实用的原则。 4.3评价方法
前后对比法,即将页岩气开发项目建成后的实际生产技术经济指标与批复建设的设计方案指标进行对比,找出偏差和变化,分析原因,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和建议。 4.4评价目标
分析和评价项目预设目标的正确性、合理性和实践性,判断项目立项时设定的各项目标的实现程度。
5评价内容及要求 5.1项目总体评价
对项目研究区域范围内地理位置及交通、矿权情况、区域地质、勘探开发简况、项目设计要点
1 NB/T 11048—2022
(包含目标、具体实施要点等)、项目立项批复要点及项目完成情况等内容做简单介绍。 5.2气藏地质后评价 5.2.1构造特征
根据钻完井、测井、录井资料,结合工区二、三维地震资料,分析研究工区构造形态、断裂及裂缝、埋深、地层倾角特征,评价认识符合程度。 5.2.2沉积特征
根据钻井、测井、录井、地震等资料,分析目的层沉积特征及层序划分、目的层地层发育特征、 小层划分及小层平面、纵向特征,评价认识符合程度。 5.2.3储层特征
利用实钻井资料和储层精细评价,评价区块有机质类型、有机质丰度、有机质成熟度等地化特征及变化情况,分析全岩矿物组分、孔隙度、渗透率等储层特征及变化情况,评价认识符合程度。 5.2.4含气性特征
通过方案新钻井,结合分析测试结果,分析页岩储层中吸附气、游离气、总含气量及其分布情况,评价认识符合程度。 5.2.5可压性特征
结合新井资料,对页岩脆性矿物含量、岩石力学参数、地应力特征、微裂缝发育等可压性地质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评价认识符合程度。 5.2.6流体及温压特征
通过方案新钻井资料,评价方案中天然气组分特征、温度和压力特征、气藏类型认识的符合程度。 5.2.7地质储量
对比分析开发前后的含气面积、气层有效厚度、有效孔隙度、原始含气饱和度、页岩质量密度、 总含气量、吸附气含量、含气饱和度、原始天然气体积系数,复算气藏地质储量,评价页岩气地质储量的落实程度及变化。 5.2.8页岩气地质综合后评价
综合分析研究区域地质特征,重点评价开发前后地质特征出现的新变化,评价开发层系及地质综合分区的合理性,评价地质建模的准确性,提出地质评价的相关建议。 5.3气藏工程后评价 5.3.1开发历程
通过分析开发方案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开发技术政策调整、新技术运用及取得的重要成果,评价其对页岩气开发的影响。 2 NB/T11048—2022
5.3.2开发单元
根据地质特征及生产动态资料,评价开发单元划分的合理性。 5.3.3气井产能
结合新井测试求产情况及后续生产情况,评价单井产能及产能主控因素,并与方案设计对比,评价产能符合率。 5.3.4开发效果
根据生产动态资料,评价气井产气量、产水量、压力、稳产期、递减率、可采储量等与方案设计符合程度,分析产生差异原因。 5.3.5开发技术政策适应性
评价页岩气井开发层系、生产方式、水平段长度、井网井距、布井方式等开发技术政策的适应性,评价开发技术政策优化的潜力。 5.3.6开发指标 5.3.6.1通过建成的生产井数、-生产规模与开发方案对比,评价产建指标完成情况、储量动用状况,分析页岩气开发存在的问题。 5.3.6.2根据生产动态,预测页岩气藏稳产年限、综合递减率、累产气量、采出程度、采气速度等,对比开发方案,分析产生差异原因。 5.3.7气藏工程综合后评价
综合评价方案实施效果,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及优化措施。 5.4钻井工程后评价 5.4.1钻前工程方案
评价平台布置、平台井数、井场布局、钻井技术要求、地面构筑物、生活营地及HSE要求的适应性,评价方案改进潜力。 5.4.2井身结构及水平井轨道
评价钻井方案的套管程序、类型、尺寸,分析井身结构的合理性和适应性,提出改进可行性。评价水平井轨道类型、轨道参数(包括造斜点、造斜率)适应性,评价施工难点与效率。 5.4.3钻井工程质量 5.4.3.1评价直井段、造斜段及水平段井身质量、固井质量的合格率、环空带压情况。从固井质量、 套管试压、套变、压裂窜漏、生产期间的环空带压等方面评价套管柱设计、注入水泥实施效果及适应性。 5.4.3.2评价导向仪器、导向工艺措施的适应性,分析甜点储层钻遇率,评价水平井组三维井眼轨道设计技术、长水平井“一趟钻”钻井配套技术等新技术实施效果及适应性。
3 NB/T11048—2022
5.4.4装备与工具
对比方案实施钻头、钻井装备参数及提速工具,评估使用效果及适用性。评价方案设计钻机类型、钻杆结构适应性及对工程施工效率影响。 5.4.5钻井液
从井径扩大率、喷溢漏塌阻卡、摩阻扭矩等方面评价钻井液体系及性能适应性。 5.4.6气层保护
分析钻井过程中储层漏失、钻井液密度、固相颗粒、钻井液滤液、固井液对地层的伤害及压裂改造过程中的水敏伤害,评价储层保护措施的实施效果及适应性。 5.4.7井控及HSE方案
评价井控装置、井控措施的有效性及适应性,评价HSE结果。 注:HSE是健康、安全,环境管理的简称。
5.4.8钻井周期
统计平均钻井周期、复杂情况及事故损失时间,分析事故的主要原因和主要影响因素。 5.4.9钻井工程综合后评价 5.4.9.1综合评价钻井工程方案实施效果及适应性,分析存在的问题。 5.4.9.2评价钻井新技术提高开发效益、控制成本的潜力。 5.4.9.3以提高优质储层钻遇率、井工程质量、钻井速度为目标,提出优化措施。 5.5完井及改造工程后评价 5.5.1完井工艺
评价完井方式、完井管柱设计、射孔工艺设计及井口选择的实施效果及适应性。 5.5.2压裂工艺
评价不同区域、不同地质条件压裂施工工艺设计思路的合理性,评价压后返排工艺、试气施工工艺、重复压裂新工艺的适应性。 5.5.3压裂规模
评价压裂规模(改造长度、段间距、簇间距、液量、砂量)与方案设计的符合程度,评价不同压裂规模对压后缝网改造体积的影响。 5.5.4压裂材料
评价压裂液体系、支撑剂的性能、用量及适应性,评价桥塞复合材料、暂堵转向剂等新材料的效果及适应性。
4
上一章:NB/T 11049-2022 页岩气 水平井地质跟踪评价技术规范 下一章:SY/T 7669-2022 气溶胶灭火系统技术规范

相关文章

NB/T 11046-2022 页岩气 开发经济效益评价规范 NB/T 14016-2016 页岩气开发评价资料录取技术要求 NB/T 14015-2016 页岩气开发动态分析技术规范 NB/T 14005-2015 页岩气开发概念设计编制规范 NB/T 11047-2022 页岩气 开发数值模拟应用技术规范 NB/T 10848-2021 页岩气开发工程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NB/T 14007-2015 页岩气资源评价技术规范 NB/T 10398-2020 页岩气储层评价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