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Q/SY 08362-2022 工艺危害分析管理规范

Q/SY 08362-2022 工艺危害分析管理规范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0.71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0-26 16:05:34



相关搜索: 管理规范 分析 工艺 08362

内容简介

Q/SY 08362-2022 工艺危害分析管理规范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Y 083622022
代替Q/SY1362—2011,Q/SY1364—2011
工艺危害分析管理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process hazards analysis management
2022—0714发布
202209—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 Q/SY 08362—2022
目 次
前言范围

1
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 A
2
3
应用时机 4.1 总则 4.2适用范围 4.3频次实施过程
5
5.1总则 5.2计划和准备 5.3危害因素分析 5.4后果分析 5.5风险评价 5.6建议的提出和沟通 5.7 PHA报告 5.8 建议的追踪工艺危害分析(PHA)的主要方法 6.1 方法 6.2方法选择 7验收与应用 7.1验收 7.2应用附录A(资料性) PHA有效性再确认流程图.. 附录B(资料性) PHA流程图附录C(资料性) PHA报告编制附录D(规范性)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实施指南附录E(规范性) 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附录F(资料性) PHA常用方法简介附录G(资料性) 风险等级和隐患级别的划分附录H(资料性) PHA检查表示例参考文献·
1


12
08100
13
15 29
42
43
45
55 - Q/SY08362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Q/SY13622011《工艺危害分析管理规范》和Q/SY1364—2011《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技术指南》。本文件以Q/SY1362—2011为主,整合了Q/SY1364—2011的内容,与Q/SY 1362一2011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范围”中的规定内容和标准适用范围(见第1章,2011年版的第1章): b)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内容(见第2章))更改了“术语和定义”,增加了“危害”“危害辩识”“风险”“事故隐患”“危险与可操作性分
析”“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见3.1、3.3、3.4、3.5、3.6、3.7,2011年版的第2章): d)更改了“职责”,融合到实施过程中(见第5章,2011年版的第3章): e)更改了“管理要求”,分解为两个部分(见第4章和第5章,2011年版的第4章) f)更改了“应用时机” 部分内容(见4.1、4.2,2011年版的4.2): g)更改了“实施步骤” 部分内容(见5.1~5.8,2011年版的4.3~4.11) h)删除了“审核、偏离、 培训和沟通” 内容(见2011年版的5.1~5.3): i)增加了“工艺危害分析(PHA)的主要方法”补充了常用的PHA等方法(见第6章): j)增加了“验收与应用”(见第7章) k)更改了“PHA有效性再确认流程图”(见附录A,2011年版的附录A): 1)更改了“PHA报告编制”部分内容(见附录C,2011年版的附录F): m)删除了“PHA检查表示例”内容(见2011年版的C.1~C.6): n)删除了“危害分析方法介绍”(见2011年版的附录D): o)删除了“定性风险评估规则"(见2011年版的见附录E) P)增加了“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
贝附录D
指南
q)增加了“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见附录E): r)增加了“PHA常用方法简介(见附录F): s)增加了“风险等级和隐患级别的划分”(见附录G)。 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健康安全环保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
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独山于石化公司、四川石化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谢国忠、杜民、那慧玲、韩文辉、张雪、张永娟、申伟平、赵勇、魏振强、
孙文勇、谢灵丹、徐庆、魏捷。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1年首次发布为Q/SY1362—2011,Q/SY1364—2011;一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1I Q/SY08362—2022
工艺危害分析管理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工艺危害分析流程和方法,明确了分析对象,分析频次,人员组成及验收与应用和管理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生产工艺,设备设施及相关的作业活动等存在的危害辨识,评价和评审,以及风险后果的分析和控制措施的制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化工企业定量风险评价导则
AQ/T3046 ISO14224 石油、石化产品和天然气工业设各可靠性和维修数据的采集与交换(Petroleum,
petrochemical and natural gas industries--Collection and exchang of reliability and maintenance data for equipment)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危害hazard 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来源:AQT3046—2013,3.1有修改】
3.2
工艺 process 任何涉及危险化学品的活动过程,包括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处置或搬运,或者与这
些活动有关的活动。
[来源:AQ/T3034—2010,3.2]
3.3
危害辨识 hazard identification 采用系统分析方法识别出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或事故隐患。 【来源:AQ/T3046—2013,3.2,有修改]
3.4
风险risk 发生特定危害事件的可能性与后果的乘积。
1 Q/SY083622022
[来源:AQ/T3046—2013,3.6]
3.5
事故隐患 accident risk 作业场所、设备或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来源:AQ/T3013—2008,3.17]
3.6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ard and operability analysis 在开展工艺危害分析工作中所运用到的,通过使用“引导词”分析工艺过程中偏离正常工况的各
种情形,从而发现危害源和操作问题的一种系统性方法。 3.7
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通过对系统进行分析,识别潜在的失效模式、失效原国及其可能的后果,从而预先采取必要的措
施,以保证系统及其性能可靠性的分析方法 3.8
设计意图design intent
工艺流程的设计思路、目的,以及设计者期望的或设定的运行状态和工作范围。 工艺参数process characteristic 与工艺过程有关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是单元定性或定量的特征。 注:如温度、压力、相数及流量、反应、混合、浓度、PH值等。 引导词 guide word 特定的词或短语,用于表达和定义设计意图的某一偏差。例如:无、多、少、伴随、部分、相
3.9
3.10
反、异常。 3.11
偏差deviation 与设计意图的偏离。 注:在用引导词系统地对每个分析节点的工艺参数进行引导发现的偏高工艺指标时,偏差采用“工艺参数引导
词”的组合。
3.12
保护措施safeguard 为防止各种偏差及由偏差造成的后果而设计的或当前装置已有的工程及管理措施。 注:如工艺报警、联锁、程岸等。
4应用时机
4.1总则
工艺危害分析应用于装置全生命周期,针对各个时期和阶段可能存在的风险,采用适用的方法组织开展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并进行控制,保证其过程及结果的健康,安全。环保。 4.2适用范围 4.2.1以下各阶段应开展PHA: 2 Q/SY 08362—2022
a)研发: b)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详细设计; C)施工建设,投产,试运行,正常运行,停工检修,停用报废的各人阶段。
4.2.2以下情况应开展PHA:
a)新改扩建工艺装置: b)在役工艺装置: e)停用封存、拆除报废装置、单元或设备设施。
4.2.3以下按照制度宜开展PHA
a)变更管理活动: b)事故调查与改进。
4.3频次 4.3.1新改扩建工艺装置 4.3.1.1在项目建议书阶段,进行危害辨识,提出对项目产生方向性影响的建议,包括考虑使用本质安全的技术,显著地提升其本质安全,减少危害。 4.3.1.2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评审自项目建议书阶段以来在项目范围或设计内容上有何变更、确认所有工艺危害均已辨识,并确定安全措施是否能足以控制所有的危害。按规定应进行安全预评价的项目,可以不再进行项目批准前PHA, 但安全评价内容应符合本文件的要求 4.3.1.3在初步设计阶段,在初步设计图纸完成后应进行PHA,对工艺流程全过程,设备设施等进行系统分析,辨识所有的危害和后果事件,提出消除或控制危害的建议措施。 4.3.1.4在详细设计阶段,如工艺、设备设施进行变更时,应对发生变更的部分,补充进行PHA。 4.3.1.5在项目竣工验收前,应形成最终的工艺危害分析报告,此报告是项目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的PHIA报告的汇编。该报告应在“启动前安全检查”前完成,作为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 4.3.2在役工艺装置 4.3.2.1基准PHA:在试生产阶段,对最终的PHA报告进行再确认后,可作为基准PHA报告(见附录A)。如果期间出现了影响工艺安全的变更,应重新进行PHA基准PHA作为周期性PHA的基础。 4.3.2.2 周期性PHA:在生产阶段, 对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 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生产储存装置,应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方法 ,每3年进行一次。对其他生产储存装置每5年进行一次危险分析。周期性PHA可采用再确认的形式来更新,并作为下一周期性PHA的基准。 4.3.3停用封存,拆除报废工艺装置
生产装置在停用封存、拆除报废前应进行PHA,辨识、评估和控制停用封存过程中的危害,保证装置,单元或设施封存过程及封存后的安全。 4.3.4变更管理
变更应充分考虑健康安全环境影响,并确认是否需要危害分析,达到并实现人身、财产安全和不破坏环境。不损害企业的声誉。
3 Q/SY083622022
4.3.5事故调查
事故发生后,根据需要,运用工艺危害分析方法查找事故发生的过程和原因,协助事故调查。
5实施过程 5.1总则 5.1.1PHA准备工作
应按照直线管理的要求,制订详细的实施指南,进行全面的工艺危害分析,可根据不同的业务特点,明确工艺安全管理的部门或单位,提供实施PHA相关资源。相关部门及各单位应制订年度整体 PHA计划,在具体开展PHA之前,明确PHA负责人,下达PHA工作任务书,选择工作组成员,规定PHA工作组职责、任务和目标。 5.1.2PHA实施内容
计划和准备、危害因素分析、后果分析、风险评价、建议的提出和沟通、PHA报告、建议的追踪七个阶段(见附录B)。 5.2计划和准备 5.2.1成立工作组 5.2.1.1工作组成员根据需要和目的确定。工作组应由多个专业的人员组成,包括设计(专利商)、 工艺或工程、操作、设备、仪表,电气维修。HSE及其他专业人员,如有人员资质要求适当选择。 组长和全程参加的人员应有PHA的经验,每次PHA之前都应接受PHA方法的培训。其他成员应接受PHA步骤及本次PHA所使用方法的培训。 5.2.1.2组长负责选取合适的PHA方法,按照工作计划组织实施PHA,负责PHA进度和质量,及时向PHA负责人汇报PHA进展情况及结果。 5.2.1.3工作组成员参加PHA会议,现场察看和分析,提出工艺危害清单和相应的控制措施建议,参与缩写PHA报告,并对所分析对象的安全可靠性做出结论。 5.2.2制订工作计划
工作组应明确PHA工作要求, 包括工作目标,范围,完成时间及所需资源等。工作组应制订 PHA的工作计划,包括工作组成员组成,任务分工,完成计划的总体时间表等。 5.2.3危害辨识方法
根据不同工艺装置,单元。设备设施,作业活动场景等。选取合适的危害辨识方法,如危害和可操作性分析(HAZOP)、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工作循环分析(JCA)、检查表(Checklist)等具体方法。开展危害辨识,同时需要参考以下内容:
a)以往的PHA报告: b)类似装置的工艺、设备、作业活动等事故调查报告: C)审阅变更管理文件。
4
上一章:Q/SY 08128.2-2021 炼化及销售企业现场安全检查规范 第2部分:原油储备库 下一章:Q/SY 08127.2-2021 装备制造现场安全检查规范 第2部分:钻机安装与调试

相关文章

Q/SY 1362-2011 工艺危害分析管理规范 Q/SY 1774.2-2015 天然气管道压缩机组技术规范 第2部分: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 Q/SY 08532-2017 化学品危害信息沟通管理规范 Q/SY 1532-2012 化学品危害信息沟通管理规范 Q/SY 1647-2013 石油企业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规范 Q/SY 06305.6-2016 油气储运工程工艺设计规范 第6部分:管道应力分析 Q/SY 1426-2011 油气田企业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规范 Q/SY 08527-2021 油气田勘探开发作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及岗位防护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