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Q/SY 16224-2021 煤层气资源量 储量计算规范

Q/SY 16224-2021 煤层气资源量 储量计算规范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6.63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0-26 18:07:07



相关搜索: 规范 储量 资源量 煤层气 16224

内容简介

Q/SY 16224-2021 煤层气资源量 储量计算规范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Y 162242021 代替Q/SY1224—2009
煤层气资源量/储量计算规范
Regulation of coalbed methane resources/reserves estimation
2021—12—30发布
2022—03—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 Q/SY162242021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标准 3术语和定义 4煤层气勘探开发阶段划分

4.1阶段划分依据 4.2预探阶段 4.3评价阶段 4.4开发阶段资源量/储量的分类 5.1分类体系 5.2探明地质储量 5.3控制地质储量 5.4预测地质储量资源量/储量计算 6.1 储量起算条件 6.2 储量计算单元 6.3 计算方法 6.4 计算参数确定 6.5 采收率 6.6 计算参数选值 7资源量/储量的评价 7.1 可靠程度评价 7.2地质综合评价 7.3经济评价 8煤炭储量计算 9 储量报告附录A(规范性)煤层气探明储量估算储层的基本井距要求附录B(规范性)煤层气储量计算参数及计量单位附录C(规范性)煤层气储量规模和品位等分类表附录D(资料性) 煤层气探明储量报告编写示例参考文献
6

L
10
11
13
16
18 Q/SY16224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Q/SY1224-2009《煤层气资源量/储量计算规范》,与Q/SY1224一2009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术语和定义部分增加了煤层气预探井、煤层气评价井煤层气试采井(组)、吸附饱和度等术
语定义(见第3章,Q/SY1224 2009的第3章) b)增加了煤层气勘探开发阶段划分”(见第4章 c)修改了各级储量勘查程度和地质认识程度要求(见第5章,Q/SY1224一2009的4.2.2): d)删除了资源量/储量分类中对煤层气资源量的分级(见第5章,Q/SY1224一2009的第4
章) e)修改了煤层气储量起算标准(见6.1, Q/SY1224—2009的5.1) f)修改了含气面积确定原则(见6.41,QSY1224—2009的5.4.1): g)增加并修改了含气量确定原则(见6.4.3,Q/SY1224—2009的5.4.3.1) h)修改了经济评价方法,参数和经济可采储量计算部分内容(见7.3,Q/SY12242009的
6.3) i)修改了“煤层气探明储量估算储层的基本井距要求”(见附录A, Q/SY1224—2009的附录A)。 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标准化委员会非常规油气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勘探开发研究院、华北油田分公司。煤层气公司、浙江油田分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焦生、赵洋,穆福元。杨延辉、孙粉锦、张继东、孙斌。陈振宏、田文
广、熊先、韩永胜。崔新瑞。兽秀芹。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SY1224—2009: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1I Q/SY16224—2021
煤层气资源量/储量计算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煤层气勘探开发阶段的划分、资源量/储量分类、计算与评价、煤炭储量计算及储量报告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煤层气资源量/储量的计算。
2规范性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煤的视相对密度测定方法
GB/T6949 GB/T19559 煤层气含量测定方法 GB/T19560 煤的高压等温吸附试验方法 DZ/T0215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煤 DZ/T0216 煤层气储量估算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煤层气coalbed methan 赋存在煤层中,原始赋存状态以吸附在煤基质颗粒表面为主,以游离于煤割理、裂隙和孔隙中或
溶解于煤层水中为辅,并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烃类气体。
【来源:DZT0216—2010,3.1,有修改】
3.2
煤层气资源量coalbedmethaneresource 待发现的未经煤层气井验证的,通过煤层气综合地质条件、地质规律研究和地质调查,推算的煤
层气数量。
[来源:DZ/T02162010.3.2有修改]
3.3
煤层气地质储量 coalbed geological reserve 在原始状态下,赋存于已发现的具有明确计算边界的煤层中的煤层气总量。按勘查程度分为预测
储量,控制储量和探明储量。
[来源:DZ/T02162010,3.3.1,有修改] Q/SY16224—2021
3.4
煤层气可采储量coalbedrecoverablereserve 在地质储量中,按当前已实施或计划实施的开采技术条件估算的,最终可采出的煤层气数量。 【来源:DZ/T02162010,3.3.2,有修改】
3.5
煤层气经济可采储量coalbedeconomicrecoverablereserve 在可采储量中按经济条件估算的可商业采出的煤层气数量。 【来源:DZ/T02162010,3.3.3,有修改】
3.6
煤层气预探井coalbed prospecting well 采用钻井辅以测井和取心分析化验的方法,确定储层的深度,厚度。 煤体结构、煤质、煤岩、顶
底板性质,煤层割理裂隙发育及充填程度、含气量,气体成分、等温吸附性能等参数的井。 3.7
煤层气评价井coalbedparameterwell 有利区发现后为查明气藏类型,评价含气面积,煤层厚度、煤层厚度及分布、煤岩煤质、煤体
结构、煤割理裂缝发育及充填程度、煤储层物性、 含气性,水文地质等特征,评价生产潜力和经济效益,计算探明储量为目的而钻探的井(组) 3.8
煤层气试采井(组)coalbedpre-production well(group)为取得气体成分,稳定产能、储层压力,产水量。 水质等资料,评价井型,井网和井距的适应性
和开发层系划分的合理性,提交探明储量和编制开发方案为日的而钻的井(组)。 3.9
adsorption saturation
吸附饱和度在原位温度,储层压力等储层条件下,煤层实际含气量与相应条件下的理论吸附量的比值,以百
分数表示。
4煤层气勘探开发阶段划分 4.1阶段划分依据
煤层气勘探开发阶段根据工作程度由低到高分为三个阶段:预探阶段,评价阶段和开发阶段。 4.2预探阶段
通过地震及预探井钻探,圈定出有利区带和优选有利区块,基本查明构造、煤岩煤质。含气性等,可提交预测储量。 4.3评价阶段
在预探阶段发现有利区后,进行地震勘探和评价井钻探,查明构造形态。煤层分布,煤岩煤质,煤体结构,含气性,吸附性,渗透性,封盖性,水文地质等特征,进行不同并型,并网,并距条件下开发井组试验,评价产能特征,明确开采技术条件和开发经济价值,提交探明地质储量,完成开发概念设计。 4.4开发阶段
编制开发方案,按开发方案实施开发井网钻探,完成配套设施的产能建设,进行开采生产活动,
2 Q/SY16224—2021
并在生产过程中对开发并网及层系进行调整、改造和完善,运用负压抽排等措施提高采收率和经济效益,直至煤层气田废弃。
5资源量/储量的分类 5.1分类体系
煤层气地质储量根据地质可靠程度分为探明地质储量,控制地质储量和预测地质储量。资源量/储量分类体系应符合图1的规定。
要层气睡质情量
煤层气资源量
探明地质储量
控制地质储量
预测地质储量
控制表术可采储量不可采量 预测技术可采储量 不可采量
探明技术可采储量不可案品
探明经济可采储量 操 国庆经泽可 采储量控 空经师可柔堵量控制次经络可采储量
操明已开发经济可采储量 操明来开发经游可果储量
操明已开发利余经许可采制量
产量
图1资源量/储量分类框架图
5.2探明地质储量
明确煤层气的地质和断裂构造特征,煤层变化及含气性的展布 知律 煤层气井产出的流体组分和性质,取得储层物性参数,压力系统参数和煤岩煤质参数,明确煤体结构和水动力分布规律,通过评价井或试采井(组)试采获得了稳定的产能,证实了勘探区域内煤层气的经济可采性,井控程度满足表1和附录A的要求时,可计算煤层气探明地质储量。探明地质储量是煤层气规划方案和开发方案缩制的重要依据。 5.3 控制地质储量
明确煤层气的地质和构造特征,煤层纵横向变化及含气性的展布规律,流体组分和性质,通过试采井获得典型地质条件下煤层气井单井早期产能,并运用数值模拟或类比方法预测长期产气情况,井控程度达到表1和附录A的要求,但由于评价井和排采试验井数量有限,不足以完全了解计算区域内的气体赋存条件和产能时,可计算煤层气控制地质储量。 5.4预测地质储量
明确煤层气资源的分布规律,获得了典型构造环境下的储层参数。由煤层气参数井或煤田钻孔取得含煤性。含气性等参数时,可计算煤层气预测地质储量。
3 Q/SY162242021
表1各级储量勘查程度和地质认识程度要求探明地质储量
类别
控制地质储量
预测地质储量
二维地震测线密度明确了主力 二维地震测线密度控制主力煤
地震 煤层的构造形态及煤媒层展布, 层构造形态及煤层展布,水平
水平井勘探区宜部署三维地震 井勘探区宜部署三维地震
1.已有预探操并。评价并。 2.煤层气井间距离不超过附录
1.已有预探井、评价井组。 2.煤媒层气井关于储层控制达到附
录A的要求·在有地震资料 A规定距离的2借:在有地 1.已有预探井。
钻井 控制的情况下,
震资料控制的情况下,可适
2.主要目的层有取心
可适当放
3.评价井目的层有绳素取心或 当放宽。
3.评价并日的层有绳末耳
保压取心 1.有主力煤层及顶底板分析化
保压取心
勘查程度
验资料, 获取了储层物性、 温度和压力瓷料。 2.明确了煤岩煤质, 含气性 验资料。获取了储层物性和气水性质等参数。
1.有主力煤层及顶底板分析化
测试和分析化验 3.明确了煤体结构纵横向分 2.获取了煤岩、煤质,含气量
1.进行了常规岩心分析。 2.含气量达到储量起算标准
压力资料
布特征,割理及裂缝矿物充 气、水性质等参数填特征,火山岩及自然火烘烤特征,黏土矿物特征进行了直井或水平井单井及井 在有代表性部位进行子单井试
试采 组开采试验,单井稳定产量达采,单井稳定产量达到储量起
到储量起算条件 1.提交储量计算图件比例尺不1.提交储量计算图件比例尺不小于1:25000
算条件
1.提交储量计算图件比例尺不
小于1:50000
2.构造形态及主要断层落实,煤2.构造形 奋及主要断层分布基 小于1:100000
层厚度、含气量等落实清楚 本查明,煤层顶底板。 厚度 2.初步了解煤层构造形态。厚
度。含气量等。 初步推测储量计算参数。 类比临近区域求得煤层产能。 .进行了地质评价和初步经济评价,开发是有经济价值的
认识程度 3.储量计算参数基本准确。
含气量等基本清楚。
4.煤层气井或煤孔对区块有控 3.储量计算参数较可靠
4.通过试采基本了解气并产能。
制,试采获得产能参数 5.进行了开发概念设计和数值模 5.进行了初步经济评价 干发拟。经济评价开发是经济的 是经济的或次经济的
6资源量/储量计算
6.1 储量起算条件
储量的起算标准是煤层气井单井平均产量达到单井日产量下限标准,产气连续稳定,时间不少于 3人月不同并深,不同并型单并平均产量下限标准见表2,或根据实际发生的费用测算
表2储量起算单井日产量下限标准直井单井平均产量,m/d
煤层埋深,m
水平井单井平均产量。m/d
2000 4000 6000 8000
<500 500~1000 10001500 > 1500
500 1000 1500 2000
4
上一章:Q/SY 17001-2022 泡沫排水采气用消泡剂 有机硅乳液类 下一章:Q/SY 16017-2021 页岩气测井资料采集做法

相关文章

Q/SY 16848-2020 页岩气资源储量计算方法 Q/SY 1848-2015 页岩气资源 储量计算方法 Q/SY 16834-2020 致密油储量计算规范 Q/SY 1834-2015 致密油储量计算规范 Q/SY 01181-2019 石油天然气预测储量计算方法 Q/SY 01179-2019 石油天然气控制储量计算方法 Q/SY 01005-2016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气藏缝洞雕刻储量计算方法 DZ/T 0254-2014 页岩气资源储量计算与评价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