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83.080.20 CCS G 3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0923—2022 代替GB/T30923—2014
塑料 聚丙烯(PP)熔喷专用料
Plastics-Polypropylene(PP)materialsformeltblown
2023-07-01实施
2022-12-30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0923—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30923—2014《塑料聚丙烯(PP)熔喷专用料》,与GB/T30923—2014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增加了“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基)已烷(DBPH)"以及“以丙烯为原料,经氢调均聚聚
合制备且添加了助剂的粉状聚丙烯熔喷专用料”(见第1章,2014年版的第1章); b) 更改了分类和命名,增加了字符组2:外观形状,粉状以代号“D”表示,颗粒状以代号"G”表示;
原字符组2更改为字符组3;原字符组3更改为字符组4,特征性能由“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更改为“熔体体积流动速率”;增加了学符组5:用代号“Y”表示用于医疗卫生材料的专用料;增加了分类与命名的示例2和示例3(见第4章,2014年版的第3章);
c)表2增加了对颗粒料的黑斑粒和色粒、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以碳计)和气味的要求;更改
了分类与命名,增加了“PP-H,,Y,2400”等六个新牌号,删除了原牌号“PPH-1300”;将“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指标更改为相对应的“熔体体积流动速率”指标(见6.2,2014年版的5.2):
烯熔喷专用料的要求”(见6.2);
d) 增加了表3 e) 增加了“表观密度 度”和杂色粒子数”的试验方法(见7.4、7.5):
1
f) 增加了标准口 g) 增加了“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和“气味”的试验方法(见7.11、7.12);
MVR的试验条件以及半口模测定MVR的方法(见7.6);
模测
更改了“聚丙烯熔喷专用料中二叔丁基过氧化物(DTBP)和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基)已烷(DBPH)残留量的测定”中的方法A“气相色谱法”的内标方法,并增加了方法B“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见附录A,2014年版的附录A)。
h)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燕山石化高科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山东道恩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湖南
盛锦新材料有限公司、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东营俊富净化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伊士通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青岛国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邯郸恒永防护洁净用品有限公司、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旸(厦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
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会通新材料股份
司北京北化院燕山分院、山东天风新材料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之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京华塑晨光科技有限责任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化学研究所、辽阳康达塑胶树脂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阳石化分公司、南通瑞诚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河北金天塑胶新材料有限公司
(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宁波能讲究所(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北集团得邦工程塑料有限公司、中国石 、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
D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素玉、于晓宁、袁文、何国山、黄文胜、胡声威、田洪池、殷昌平、李艳、杨红喜、
陈、郑慧琴、赵磊、杨杰、徐泽峰、崔宪峰、杨桂生、韩春春、张丁、陈伟力、谢昕、郭若海、张发饶、胡光辉、 陈宏愿、蒋顶军、叶敬彪、梁华、张香玲、陈立、秦亚伟、曹迪、张以夫、王奕、陈似、郑金豹
本文件于2014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1
GB/T30923—2022
塑料聚丙烯(PP)熔喷专用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聚丙烯(PP)熔喷专用料的分类与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随行文件
及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以均聚聚丙烯为原料,以二叔丁基过氧化物(DTBP)或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基)已烷(DBPH)为降解剂,经降解制得的颗粒状聚丙烯熔喷专用料;或以丙烯为原料,经氢调均聚聚合制备且添加了助剂的粉状聚丙烯熔喷专用料。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636 塑料 能从规定漏斗流出的材料表观密度的测定 GB/T 1844.1 塑料名 符号和缩略语第1部分:基础聚合物及其特征性能 GB/T 2035 塑料术语及其定义 GB/T2546.1 塑料 聚内烯(PP)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 GB/T 2547 塑料 取样方法 GB/T 2914 塑料 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 挥发物(包括水)的测定 GB/T 2918 塑料 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T 3682.1 塑料 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MVR)的测定第1部分:标准方法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和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9345.1 塑料灰分的测定第1部分:通用方法 GB/T 9348 塑料 聚氯乙烯树脂杂质与外来粒子数的测定 GB 15979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 GB/T24149.2—2017 塑料汽车用聚丙烯(PP)专用料 斗第2部分:仪表板 GB/T 36214.4 塑料 体积排除色谱法测定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第4部分:高
温法
JB/T5456 熔体流动速率仪技术规范 SH/T1541.1 塑料 颗粒外观试验方法 第1部分:目测法
3 :术语和定义
GB/T1844.1、GB/T2035和SH/T1541.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1
GB/T30923—2022
PP-II, (G), Y, 1600
字符纽1:聚丙烯代号字符纽2:颗粒状(代号G省略)字符组3:纤维级字符组4: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的标称值
命名:PP-H.,Y,1600
示例3:某种粉状(D)用于医疗卫生材料的(Y)纤维级(Y)聚丙烯熔喷专用料,熔体体积流动速率标称值为 2000cm/10min(2000)。该材料命名如下:
PPH, 1), Y, 2000, Y
字符组1:聚丙烯代号字符组2:粉术状字符组3:纤维级字符组4: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的标称值字符组5:用于医疗卫生材料的专用料
命名:PP-H,D,Y,2000,Y
5 通用要求
用于医疗卫生材料的聚丙烯熔喷专用料,卫生性能应符合GB15979的要求。
6 要求
6.1 聚丙烯熔喷专用料为本色颗粒或粉料,无杂质,粉料无结块 6.2 聚丙烯熔喷专用料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和表3的要求
3
GB/T30923—2022
"X""H-dd 00 "X""H- *0002 ""H-d X0091 00 200 2'0> 0~0 "X""H-dd "X""H-dd X0090 0Z009 "x"H-dd 0 000 "X*"H-dd 0000 "X""H- 0091
0000
dd
0 S'c 2 V
V/
dd
求
2
00
60'0 20V 0~0z
告 告搬 报
降 2 dd
8
L V
O
0
V V
表
*X""H-dd 0 "X"H-dd 0090 02009
/ y/B () () ()
8/ /8
位 0
D0
3 %
/8/ 级
1/+
单
目斯典测 雕 票
量
粒
外 MX
灰 挥 过 分 总 都
E
5 6 7 0
4
序 号
4
GB/T30923—2022
表3 氢调法聚丙烯熔喷专用料的要求
PP-H,D,Y,
PP-H,D,Y, 2400,Y
PP-H,D,Y,
PP-H.D,Y, 2000,Y
测试项目
序号
单位
2000
2400
≤20 报告
个/100格 g/mL
1 杂色粒子数
表观密度 3 熔体体积流动速率 cm*/10 min 2 000±140
2
2 400±200
2 000±140
2 400±200
% %
≤0.03 ≤0.2 2.0~4.0
灰分(质量分数)挥发分(质量分数)
5 6 分子量分布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以碳计)气味按样品测试数据报告结果。
报告” 报告”
μg/g 级
≤600 ≤3.5
7
8
试验方法
>
7.1 试验结果的修约
试验结果的修约采用修约值比较法,应按GB/T8170规定进行。修约后的有效位数与表2和表3 中规定一致。
试验的标准环境试验应在GB/T2918规定的标准环境下进行,温度为23℃土2℃,相对湿度为(50士10)%。
7.2
7.3 颗粒外观
按SH/T1541.1的规定进行。 7.4 表观密度
按GB/T1636的规定进行,使用B型漏斗。
7.5 杂色粒子数
按GB/T9348的规定进行。
7.6 熔体体积流动速率(MVR)
7.6.1按GB/T3682.1规定的位移测量法进行。试验条件为M(温度:230℃、负荷:2.16kg),口模为标准口模或半口模。仲裁试验时采用标准口模。 7.6.2仪器的控温系统应符合JB/T5456规定,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标准口模顶部10mm处温度示值最大允许误差为士0.2℃,温度波动不超过士0.2℃;标准口模顶部0mm向上至并包括70mm土1mm 范围内各位置温度相对于口模顶部10mm处温度的最大允许误差不超过士0.3℃。控温系统应满足以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