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25.040 CCS N 10
gE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1570—2022
流程生产能效计量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nergy efficiency measurement in process production
2023-02-01实施
2022-07-01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41570—2022
目 次
前言引言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缩略语 5 能效计量范围 6 流程生产能效计量系统
流程生产能效数据集成方法 8 能效计量器具部署流程 9 能效计量器具的选择 10 流程生产能效计量管理· 参考文献
7
GB/T41570—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4)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重庆机电智能制造有限公司、重庆盟讯
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长春吉文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洲、牛鹏飞、王麟琨、岳相军、冷冶、岳磊、徐大干、史宝库、柳明杨、李岩、杨冬。
I
GB/T 41570—2022
引 言
目前流程工业生产设备和生产过程能效计量方法不统一,造成结果不可信。为了保证能效计量结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起草和制定流程生产能效计量技术规范,规范流程生产主要用能设备及生产过程能效计量范围和计量要求,使流程工业能效计量数据规范化、标准化,利于能效管控,为能效诊断提供基础数据,提高能效水平,降低能耗成本。
GB/T41570—2022
流程生产能效计量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流程生产用能单位的能效计量技术规范。 本文件适用于流程生产企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422 2用能设备能量测试导则 GB1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用能单位 organization of energyusing 流程生产行业中具有独立结算能力的单位。
3.2
次级用能单位 sub-organization of energyusing 用能单位下属的能源核算单位。 [来源:GB17167—2006,3.3]
3.3
主要用能设备 main equipment of energy using 次级用能单位内部一种或多种能源消耗量大于或等于限定值,需要单独进行能耗考核的用能设备。 [来源:GB/T35461—2017,3.3,有修改]
3.4
能源 energy 电、燃气、热力、压缩空气以及其他类似介质。 [来源:GB/T23331—2020,3.5.1,有修改」
3.5
能效计量器具 measuring instrument of energy 测量对象为能源和载能工质的计量器具。 [来源:GB17167—2006,3.1,有修改]
3.6
能效 energyefficiency 输出的绩效、服务、产品、商品或能源与输入的能源之比或其他数量关系。
1
GB/T 41570—2022
示例1:转换效率,能源需求/能源实际使用。 示例2:输出/输,理论运行的能源量/实际运行的能源量。 [来源:GB/T23331—2020,3.5.3,有修改]
缩略语
4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PI
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Interface)制造执行系统(ManufacturingExecutionSystem)
MES XML 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Markup.Language)
5 能效计量范围
按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以及主要用能设备来划分用能单元,能效计量的范围如下: a) 输入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的能源及耗能工质; b) 输出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的能源及耗能工质; c) 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使用(消耗)的能源及耗能工质; d) 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自产的能源及耗能工质; e) 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可回收利用的余能资源。
流程生产能效计量系统
6
流程生产能效计量系统主要包括计量仪表和采集终端层、网络通信层以及系统管理层,流程生产能效计量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
2
GB/T41570—2022
防火墙MES或其他系统
GPS时钟 UPS电源 打印机 监控主机
系统管理层
TCP/IP
p
交换机
光端机
网络通信层
无线模块
数据集中器
数据集中器
数据集中器
采集终端
数据采集器
S S
国
国
营
2
电表
电表
电表热量表蒸汽表水表
计量仪表
热量表
热量表国店蒸汽表 e 水表
厦蒸汽表福
水麦
图1流程生产能效计量系统架构
a)计量仪表用以检出、测量、计算出现场各类能效数据和信息状态。 b)采集终端数据采集器宜支持按照监控主机命令采集和主动定时采集两种数据采集模式,接收监控主机的采
集和校时等命令。数据集中器具有接收监控主机校时命令等功能。
c)网络通信层负责与采集终端的数据集中器进行通信,各类装置的能效数据、参数集中打包传输到系统管理层,
同时作为中转单元,接受系统管理层下发的指令,转发给采集终端的数据集中器。
d)系统管理层负责将网络通信层上传的能效数据解包,进行集中管理、分析和计算。通过专用的以太网硬件通信
接口,向上一级系统(MES或其他系统)发送相关的能效数据和信息,实现系统的集成。
监控主机配置有数据库,用于存储能效数据。同时监控主机具有授时功能,网络通信层上传的能效数据统一添加时间戳。
3
GB/T41570—2022
7流程生产能效数据集成方法
能效数据集成是把不同来源、格式、特点性质的数据在逻辑上或物理上有机地集中,从而为企业提供全面的数据共享。数据集成主要解决数据的分布性和异构性的问题,其前提是被集成应用应公开数据结构,即公开表结构,表间关系,编码的含义。将来自现场的异构能效相关数据,按定义的数据模型转换为统一的数据格式,供上层能源管理和节能优化应用使用。
数据集成方法不限于XML描述、电子表格、直接数据库连接等。常用的是XML描述和直接数据库连接。
a)XML描述
XML文档包含XML元素并且XML元素在开始标签中含有属性,通过元素和属性可以描述一个事先指定的设备、过程、系统的能效数据模型。XML数据以纯文本格式进行存储,提供了一种独立于软件和硬件的数据存储方法。让不同应用程序可以轻易的共享及交换能效数据。
b)直接数据库连接
数据库连接采用数据库提供商提供的数据库和API来实现数据库访问。
8能效计量器具部署流程
能效计量器具部署主要分为以下五个步骤。 a)按照GB17167的要求,对用能单元进行划分,确定是以总厂为单元还是分厂或车间为单元。 b)企业计量主管部门按生产工艺流程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按工艺流程路线,设计绘制本企业
能效计量点网络图,编制企业能效计量器具配备规划。 c)根据能效计量点网络图进行现场核对。主要核对能源的流向、计量器具部位和计量器具信息
是否正确,以及主要用能设备的用能情况和主要用能设备的数量。 d)按照GB17167的配备率要求,最终定图,完成计量器具信息的完整录入。
把已确定的草图转化为电子版图纸,对图中的计量器具进行编号(包括已配和缺配),并制作与
e)
图中编号的计量器具一一对应的计量器具信息明细表(电子版)和主要用能设备一览表(电子版)。根据电子版图纸中已配和缺配的计量器具数量和主要用能设备一览表,计算出计量器具配置率;根据计量器具信息明细表中的受检情况,计算出计量器具受检率;根据计量器具的符合使用情况,计算出计量器具的符合使用率。
9能效计量器具的选择
用能设备能量测试应符合GB/T6422的要求。 能效计量应使用相应的计量器具:
电能计量器具采用电能表;一液态能源计量器具采用流量表、温度计、压力表等;一煤气流量计量器具采用差压式流量计;一天然气、液化气流量器具采用涡轮或差压式流量计;一蒸汽流量计量器具采用涡街或差压式流量计;
一压缩空气流量计量器具采用差压式流量计、热式流量计、涡街流量计;水流量计量器具采用差压式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电磁流量计。
能效计量器具宜符合以下技术要求。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