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Q/SY 1684-2014 稠油火驱地面工程设计导则

Q/SY 1684-2014 稠油火驱地面工程设计导则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5.02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0-30 18:22:53



相关搜索: 地面 工程设计 1684 稠油 稠油

内容简介

Q/SY 1684-2014 稠油火驱地面工程设计导则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 1684—2014
稠油火驱地面工程设计导则
Design guidelines of surface facility for viscous crude fire flooding
2014—08—22发布
2014一10一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发布 Q/SY1684—2014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总则
1
总体布局 6 注气 6. 1 注气站 6.2 注气管道 6.3 注气井场油气集输及处理 7. 1 采油井场 7. 2 火驱计量站 7.3 火驱接转站 7. 4 原油处理站 7. 5 采出气处理站 7. 6 集输管道 8 自控及供配电 8. 1 自控 8.2 供配电参考文献·
5
7
I Q/SY 1684—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工程建设分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石油石化工程建设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新疆石油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油
田分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国成、蒋旭、马兵、缪兴冲、张侃毅、郑德旺、曹军、李子卿、王永飞、 张瑛、夏新宇、夏惠明、杨华、周京都、张玲、王登、陈龙、张雪峰。
II Q/SY1684—2014
稠油火驱地面工程设计导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稠油火驱地面工程的总体布局以及注气、油气集输及处理、自控及供配电等专业设
计的一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稠油火驱地面新建、改建或扩建工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14554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0426 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58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T50087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50183—2004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428 油田采出水处理设计规范 SY/T 0011 天然气净化厂设计规范 SY/T 0033 油气田变配电设计规范 SY/T 0048 石油天然气工程总图设计规范 SY/T 0599 天然气地面设施抗硫化物应力开裂和抗应力腐蚀开裂的金属材料要求 SY 6137 含硫化氢油气生产和天然气处理装置作业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火驱采油fireflooding 用电、化学等方法使油层温度达到原油燃点,并向油层注入空气使地下油藏中部分重质组分作为
燃料就地燃烧,不断向油层传递热量和驱动能量来提高采收率的一种热力采油方法 3. 2
直井火驱 in-situcombustion 由注气井向油层注人空气,通过附近的直井生产井采油的火驱采油工艺。直井火驱一口注气井可
对应多口生产井。 3. 3
水平井火驱 combustion assisted gravitydrainage
1 Q/SY1684—2014
由注气井向油层注人空气,在重力的辅助作用下,通过对应的水平井采油的火驱采油工艺。水平井火驱注气井和生产井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 4
注气站airinjectionstation 为稠油火驱开发提供压缩空气的站。
3. 5
火驱采出气 producedgasbyfireflooding 通过火驱生产井或生产观测井采出的含有硫化氢、二氧化碳等酸性组分的采出气。
3. 6
采出气处理站 producedgastreatment station 对火驱采出气进行净化、利用或回注的站。
4总则
4.1稠油火驱开发地面工程设计应按照批准的油气由开发方案和设计委托书或设计合同规定的内容、 范围和要求进行设计。 4.2稠油火驱开发地面工程总工艺流程和总体布局应根据总体开发方案、采出液性质、地面自然条件、建设现状、产品市场需求、产品流向、运输条件等因素确定,积极采用先进、节能技术,选用高效设备,以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节省投资、提高综合开发效益为目的,并应符合下列原则:
a) 充分利用地面工程已建设施。 b) 空气压缩机配置满足稠油火驱采油工艺对供气量、供气压力的技术要求,合理配置。 c) 采用密闭集输工艺流程。 d) 合理利用油井流体的压力能,适当提高集输系统压力,扩大集输半径,减少油气中间接转。
通过设置完整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火驱地面、地下各类过程数据的自动监测,为油藏地质分析及调控提供基础数据,最终达到控制地下火线的效果。
e)
f)合理利用热能,满足安全环保要求。
4.3火驱采油地面工程的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5总体布局
5.1稠油火驱开发地面工程分期建设的各期规模应根据开发方案提供的分年开发预测数据确定。分期实施工程的设备配置应考虑近期和远期的衔接。 5.2稠油火驱开发地面工程建设总体布局应根据油田油藏构造形态、开发井的分布及自然条件等情况,以油气集输系统为主体,统筹考虑注气(水、汽)、采出气处理、采出水处理、给排水及消防、 供配电、通信与自控、道路、生产维护及生活设施等配套工程,经技术经济对比确定。各种管道、电力线、通信线、数据光缆等宜与道路平行敷设,形成线路走廊带 5.3油气集输设计应优化布站,根据具体情况宜采用二级布站或三级布站方式,即“井场→火驱接转站→集中处理站”或“井场→火驱计量站→火驱接转站→集中处理站”;采出气集输宜采用二级布站方式,即井场→火驱计量站(或集气点)→采出气处理站。 5.4注气站宜集中建设,靠近用气负荷中心,并应考虑扩建的可能性。 5.5火驱接转站宜建设在所管辖生产井区域中心。站内装置布置应与工艺流程相适应,做到站场内外物料流向合理,生产管理和维护方便 5.6采出气处理站宜与火驱接转站、注气站或原油处理站进行合建。 2 Q/SY1684—2014
应满足空气流量、压力、温度测量的要求。 6.3.2若点火前注气井需要蒸汽预热连通,则注气井工艺应满足前期注蒸汽、连通后注空气的要求。 注蒸汽预热时,每口注气井应设蒸汽流量计,注气井工艺还应满足注蒸汽排液要求
7 油气集输及处理
7.1买 采油井场 7.1.1采油井场工艺流程设计除应满足试运、生产(包括井口取样、油井清蜡等)、井下作业、关井、井口管道吹扫及更换井口油嘴套等操作要求外,还应满足下列要求:
a) 应具有油压、套压及井口温度的监测功能。 b) 水平生产井井口套管气出口管道应具有气量调节功能,调节阀根据需要可选用手动或自动。
生产井井口套管气出口管道应设置便携式取样接口。 采用油套混输工艺时,井口套管宜设置定压放气阀,并将阀后管道与单井出油管道连通
c
d)水平井火驱生产井应根据采油工艺要求预留管柱温控注水(汽)接口。在原始油藏进行火
驱开发时,注气井、采油井均应设注蒸汽流程;在已经过吞吐或汽驱等方式开发过的油藏进行火驱开发时,注蒸汽流程的设置应根据油藏地质要求确定。
7. 1. 2 2生产井集输流程应根据井口产量、物性、温度等因素具体确定,可采用油套分输工艺,生产观测井宜采用油套混输工艺 7.1.3采油井场的标高和面积应能够满足生产管理和井下作业的要求。 7.1.4直井生产井油管最高允许回压宜为0.5MPa~1.0MPa,水平井生产井油管最高允许回压宜为 1.0MPa~1.5MPa。 7.1.5严寒地区的采油井应设置保温措施,单井出油温度高于50℃时,井口管道及设备需考虑防烫伤措施。井口保温措施应采用便于安装和拆卸的装配式结构,并应具有较长的使用年限。 7.2火驱计量站 7.2.1火驱计量站的建设规模不宜过大,单座计量站管辖井数应根据油田开发所要求的单井计量周期合理确定,一般宜为8口至12口。 7.2.2采出液计量宜采用容积式计量装置,计量装置应具有分气(汽)功能,并应采取措施降低泡沫油对计量精度的影响。单井采出气计量可设计量分离器,避免采出气中携液对计量的影响, 7.2.3火驱计量站内采出油、气、水的计量最大允许误差应在±10%以内。 7.2.4火驱油井产量计量应采用周期性连续计量。每口井每次连续计量时间一般为8h~24h,每口的计量周期3d~12d。 7.2.5水平井火驱计量站出站集油管道可采用双线流程,以满足不同阶段采出液集输及处理需求。 7.2.6火驱计量站宜设置采出气在线分析装置,主要对火驱产出气中氧气含量进行现场测定。 7.3火驱接转站 7.3.1火驱接转站的建设规模应根据开发指标确定,不宜超过1000m/d(液量),单座火驱接转站宜管辖4座至10座火驱计量站,32口至120口采油井。 7.3.2火驱接转站应设置气液分离器对集油管道来液进行气液分离,气相应输送至采出气处理站处理,液相应输送至原油处理站处理。 7.3.3气液分离器宜采用卧式重力分离器,分离器台数不宜少于2台。 7.3.4火驱接转站内宜设置总液计量流程。总液计量宜选用容积式流量计或质量流量计。使用容积 4
上一章:Q/SY 1692-2014 大型立式储罐双面埋弧横焊焊接技术规范 下一章:Q/SY 1676.3-2014 城镇燃气管网半定量风险评价技术规范 第3部分:燃气站场

相关文章

Q/SY 06028-2020 稠油火驱地面工程设计规范 Q/SY 01868-2020 稠油火驱点火工艺技术规范 Q/SY 06036-2019 油气田地面工程标准化设计技术导则 Q/SY 1686-2014 油气田地面工程标准化设计技术导则 Q/SY 06035-2019 油气田地面工程标准化设计文件体系编制导则 Q/SY 1685-2014 油气田地面工程标准化设计文件体系编制导则 Q/SY 06803.2-2018 三维设计导则 第2部分:油气田地面建设项目 边底水稠油油藏火驱开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