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Q/SY 1526-2012 油气田燃气液相有机热载体炉系统操作与维护规程

Q/SY 1526-2012 油气田燃气液相有机热载体炉系统操作与维护规程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61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0-31 10:24:50



相关搜索: 系统 规程 液相 燃气 载体 系统 油气田 1526 有机

内容简介

Q/SY 1526-2012 油气田燃气液相有机热载体炉系统操作与维护规程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 1526—2012
油气田燃气液相有机热载体炉系统
操作与维护规程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heat-transferring material heater systems in oil and gas fields
2012—07-03发布
2012-09-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发布 Q/SY 1526—2012
目 次
前言
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
2
系统投产前的准备有机热载体注入和循环
4
5新炉的烘炉、升温与脱水有机热载体炉的启动
6
.....
.
............
7停炉 8有机热载体的补充与更换 9维护管理
....................
................... Q/SY 1526—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健康安全环保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新疆油田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车煜全、柳海、桂来疆、汪学敏、王秀丽、魏巍
II Q/SY 1526—2012
油气田燃气液相有机热载体炉系统操作与维护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油气田燃气液相有机热载体炉系统操作及维护管理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油气田燃气液相有机热载体炉操作与维护。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3971 有机热载体 GB24747—2009有机热载体安全技术条件 SY/T 6275 油田生产系统节能监测规范 TSG G0002 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 TSG G0003 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 Q/SY 1242 进人受限空间安全管理规范 Q/SY 1243 管线打开安全管理规范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部发[1996]276号有机热载体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劳部发[1993]356号,系统投产前的准备 3. 1 有机热载体炉系统投用前,建立各项操作规程、应急预案、安全管理规定,编制投产方案, 3.2组织操作员工进行系统安全技术培训,持操作许可证上岗。 3.3对有机热载体系统工艺管线及换热系统的压力强度和严密性试验文件进行审核。 3.4检查有机热载体炉系统所有设备、阀门、仪表、管道及附件的耐温和承压应满足设计要求。 3.5检查确认管路系统试压盲板拆除,阀门开闭灵活可靠。 3.6检查现场仪表完好有效,燃气检漏、报警、点火程序及熄火保护等控制系统工作正常,电机旋向及运行正常。 3.7液封罐内有机热载体应达到设计液位高度要求;氮气压力达到0.4MPa或设备技术文件要求。 3.8有机热载体循环泵和电机按照规程进行保养、润滑和调整。 3.9膨胀管和溢流管应满足《有机热载体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部发[1993]356号)中的规定。 3.10有机热载体系统设备、工艺管线及附件隔热防护设施验收合格。 3.11安全警示、设备编号和工艺流程的标识齐全。 3.12热载体系统安装验收合格,技术文件齐全。
3 Q/SY 1526—2012
4有机热载体注入和循环 4.1核对有机热载体的最高使用温度应满足系统设计和运行最高使用温度要求。有机热载体指标应满足GB24747—2009中6.1的要求。 4.2开启膨胀罐排气阀,导通膨胀罐与循环系统的脱水流程,导通注油泵与膨胀罐的注油流程。 4.3接通电源,启动注油泵,将检测合格的有机热载体注人膨胀罐至最低液位。 4.4开启系统设备和工艺管网的放气阀,直至空气排尽后关闭。 4.5开启系统内所有用热设备的进出口阀门,关闭旁通阀,启用循环系统压力自动控制装置。 4.6启动循环泵进行有机热载体冷循环,将系统内空气从膨胀罐放空阀逐步排出。循环过程中要求膨胀罐液位始终保持在最低液位以上 4.7冷循环过程应连续,检查系统压力波动情况,及时清理循环泵过滤器,定时开启系统设备和工艺管网的放气阀排气。 4.8循环泵出口达到规定压力,检查系统无泄漏点,并平稳运行超过4h后,冷循环结束。 5新炉的烘炉、升温与脱水 5.1完成第4章要求的有机热载体排气和检查工作。 5.2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准备好记录表格 5.3开启膨胀罐脱水流程,将膨胀罐串人系统循环中,打开膨胀罐排气阀。开启系统加热部分的联锁和控制单元 5.4按照第6章要求启动有机热载体炉 5.5新炉烘炉。 5.5.1新炉在投产前必须进行烘炉,控制烘炉温度为50℃。 5.5.2控制燃烧器工作大火功率,缓慢升温,火焰长度不应超过辐射段长度的1/2。 5.5.3烘炉应连续进行,时间不低于24h,注意观察炉体膨胀和炉墙干燥情况,防止出现异常现象。 5.5.4烘炉结束后炉墙不应有变形和裂纹,混凝土不得有塌落等缺陷。 5.6升温和脱水 5. 6. 1 有机热载体升温脱水过程中,应在膨胀罐和储液罐支架周围2m处设置警戒线,防止溢油烫伤。 5. 6. 2 新注人的有机热载体必须经过脱水后才能使用,脱水升温速度小于20℃/h。脱水分为120℃ 160℃阶段,每达到一级温度后观察无水汽和轻质成分产生,并稳定运行4h以上,同时对有机热载体系统的设备和管道进行紧固
完成160℃脱水后应关闭膨胀罐脱水流程,关闭膨胀罐排气阀。打开氮气封闭装置阀门,控
5. 6. 3 制膨胀罐内氮气压力在2kPa~5kPa 范围内。
5.6.4脱水流程结束后12h,膨胀罐外表温度应不高于70℃。 5.6.5升温过程中随时观察膨胀罐液位,防止有机热载体膨胀后溢出。 5.6.6温度达到装置设计运行温度后,稳定观察4h,检查系统无泄漏后降温到正常工作温度运行。 6有机热载体炉的启动
6.1启动前的检查 6. 1. 1 检查有机热载体炉及有机热载体管网系统周围无易燃、易爆物品,系统隔热防护设施完好。
2 Q/SY 1526—2012
6. 1. 2 开启燃气流程,检查燃气系统无泄漏 6.1.3安全保护装置要齐全、灵敏、可靠。 6. 1. 4 检查燃气减压阀供气压力,按照燃烧器要求调节减压阀后的供气压力。 6. 1. 5 氮气瓶压力达到0.4MPa,氮气灭火和氮气封闭装置工作正常。 6. 1. 6 检查有机热载体系统流程,启动循环泵,使系统压力达到额定压力,泵压稳定。 6.1.7 检查系统无泄漏。 6. 1. 8 检查有机热载体炉各项设置参数
a) 有机热载体出炉温度设置值, b) 烟气温度开关设置值。
差压或流量开关设置值。 d) 燃气低压力开关设置值。 e) 鼓风低压力开关设置值。
c)
6. 2 完成6.1启动检查后确认正常,启动燃烧器自动控制运行。 6.3观察燃烧器点火过程无异常和报警,火焰燃烧正常,火焰长度不超过辐射段长度的2/3,炉体无烟气泄漏,如有烟气泄漏应停炉检修。 6.4检查各项参数运行正常稳定。
7停炉
7.1按控制仪表柜上燃烧器停止按钮,停止燃烧器工作。 7. 2 燃烧器停止运行后应保持循环继续运行,待炉膛温度下降到120℃以下,再停止循环泵的运转,关闭循环泵出口阀门。 7.3长期停炉应切断主电源,关闭燃气阀门。 7.4紧急停炉:有机热载体炉正常运行时,如遇特殊情况需要紧急停炉,应首先关闭燃烧器;关闭燃料气供应阀。按应急供电程序保持热油循环泵运转。 8有机热载体的补充与更换 8. 1 有机热载体膨胀罐液位低于最低液位时,应及时补充同型号的有机热载体。 8. 2 有机热载体经检测失效应全部更换 8.3 更换有机热载体应在常温下进行。在系统最低点排油,同时在系统换热器等设施低点进行放空排油。使用0.4MPa~0.7MPa压缩空气进行整个系统分段吹扫,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的要求清洗系统。 8.4有机热载体的加注按第4章进行 9维护管理 9.1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使用和维护有机热载体炉。 9. 2 有机热载体的黏度、闪点、酸值和残炭等指标应符合GB23971和《有机热载体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部发[1993]356号)的要求,每年检测1次。北方寒冷地区应增加检测倾点指标,防止冬季凝管。 9.3有机热载体炉所有仪表、温度变送器和压力变送器应按照周期进行校验 9.4燃烧器检漏控制器、氮气灭火装置不得拆除或关闭。
3 Q/SY1526—2012 9.5有机热载体炉按TSGG0002的规定每两年做能效测试1次,测试指标应满足TSGG0003和 SY/T6275的要求 9.6在用有机热载体炉的检验按照《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部发[1996]276号)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的要求执行。 9.7进人炉膛作业按Q/SY1242的要求执行、管线打开作业按Q/SY1243的要求执行 9.8巡回检查。 9.8.1检查供气管网燃气压力应稳定在0.4MPa内,减压后压力应满足燃烧器的正常工作要求。 9.8.2检查膨胀罐液位应保持在最低液位和最高液位之间,氮气密封罐压力大于0.1MPa;氮气灭火罐压力应在0.4MPa以上,不足应进行补充。 9.8.3检查有机热载体系统无渗漏,泵压正常稳定,备用循环泵和旁通流程应彻底关闭。 9.8.4检查各项运转参数应满足设定要求。 9.8.5 燃烧器工作火焰、排烟、噪声正常。 9.9设备保养。 9.9.1有机热载体炉每运行4000h~4500h进行1次保养。 9.9.2按照燃烧器保养规程保养燃烧器。 9.9.3解体检查燃气过滤器和调压阀、氮气灭火电磁阀、氮气封闭减压阀和氮气封闭控制阀,清除积垢,检查密封状况,校对控制参数。 9.9.4检查电控箱各部位继电器、接触器、空气开关、接线排的接触情况,触点有无松动、烧蚀,并清理灰尘。 9.9.5检查炉膛盘管受热情况,盘管无变形、氧化腐蚀、点蚀、穿孔和龟裂等现象,火焰不偏烧,隔热层无脱落、塌。
5调整燃烧器火焰,校对燃烧器工作负荷。
9.9.6
9.9.7检查炉体有无破损和腐蚀现象,烟窗、烟道密封情况良好。检查防爆门应完好,开闭无卡滞现象。 9.9.8 福 检查氮气封闭系统密封情况,校对压力开关设定值,当膨胀罐内压力低于2kPa时补充氮气,达到5kPa后关闭。 9.9.9检查氮气液封罐液位高度,清理大气呼吸口。 9.9.10检查氮气灭火电磁阀工作是否正常。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企业标准
油气田燃气液相有机热载体炉系统
操作与维护规程 Q/SY 1526—2012 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
(北京安定门外安华里二区一号楼)北京中石油彩色印刷有限责任公司排版印刷
(内部发行)
880×1230毫米16开本0.75印张15千字印1—1000 2012年8月北京第1版2012年8月北京第1次印刷
书号:155021·17314定价:12.00元
版权专有 不得翻印
Q/SY 1526—2012
上一章:Q/SY 1527-2012 油气田勘探开发作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及岗位防护规范 下一章:Q/SY 1525-2012 油田油、水管线及设施酸洗安全规范

相关文章

Q/SY 08526-2017 油气田燃气液相有机热载体炉系统操作与维护规程 T/ZZB 3404-2023 燃气有机热载体液相炉 Q/SY 05669.2-2019 油气管道发电机组操作维护规程 第2部分:燃气发电机组 Q/SY 1669.2-2014 油气管道发电机组操作维护规程 第2部分:燃气发电机组 有机热载体炉烟气余热回收技术浅析 有机热载体炉爆管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 DB43/T 1255-2017 有机热载体锅炉安全操作规程 DB43/T 1759-2020 有机热载体炉应急救援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