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ra o eo
Q/SY 1067—2012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使用要求 3 压裂(酸化)劳动定额 4 试修作业劳动定额 5 地层测试、地面测试劳动定额附录A(资料性附录) 压裂(酸化)作业队劳动定员附录B(资料性附录) 泵注前置液、携砂液作业的劳动定额
D
14
102 146 148
Q/SY 1067—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Q/SY1067—2007《井下作业劳动定额》,与Q/SY1067—200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增加了压裂(酸化)劳动定额(见第3章);一增加了地层测试、地面测试劳动定额(见第5章)。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劳动定员定额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
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川庆钻探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渤海钻探公司、西部钻探公司、冀东油田分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吕凤军、周丰、宣伟、杨德勇、马万林、韩蓉、付常赢、刘锦江、赵友科、
左庆渝、李锐、孙勇锋。
本标准代替了Q/SY1067—2007。 Q/SY1067一2007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CNPC 67—2002。
II
Q/SY 1067—2012
并下作业劳动定额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所属企业的井下作业的劳动定额。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所属企业的井下作业的压裂(酸化)、试修作业、地层测
试和地面测试的施工作业、设备保养、资料及设计和辅助作业。
2使用要求
2.1施工基本条件 2.1.1井身质量优良,无井漏、压不开等现象。 2.1.2人井钻具结构符合要求,无裂隙、刺漏、堵塞现象。 2.2特殊情况的劳动定额 2. 2. 1 复杂特殊工艺井,大规模、大排量、超高压井等压裂作业劳动定额工时按实耗工作时间计算。 2.2.2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劳动定额工时按实耗工时核定(有规定的除外):
a) 因施工现场发生事故(非自身原因)时; b) 特殊作业及本标准所列项目以外的临时性作业; c) 因现场条件限制而造成施工作业延时; d) 因气候、自然灾害等客观原因造成的施工作业延时。
2.3取值 2.3. 1 时间以小时(h)计算;P为相应作业的操作人数,取值参见附录A。 2.3.2本标准工时计算时,得数四舍五人后保留一位小数。 2.3.3个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劳动定额工时计算结果按下述比例附加:
a) 高寒地区(-20℃以下)冬季施工增加15%劳动定额工时; b) 高原地区(海拔2000m以上)增加10%劳动定额工时; c) 高含硫地区施工增加30%劳动定额工时; d) 酷暑地区(39℃以上)夏季施工增加15%劳动定额工时。
2.3.4车辆行驶速度:高速公路按60km/h计算;一般等级路面按平均速度30km/h计算;在沙漠、 浅海、盐碱、滩海陆岸、湖泊和丘陵、山地、高原地区平均速度按15km/h计算。
3压裂(酸化)劳动定额
3.1作业内容
作业内容包括生产准备、现场施工、施工后收尾、设备维护保养、编写施工报告。
1
Q/SY 1067—2012
3.2.1.3.1.2设计劳动定额见表1。 3. 2. 1. 3. 2 道路探查劳动定额
道路探查劳动定额见表2。
表 1 设计劳动定额
工作内容合计 T1o
编号
定额工时,h
88 8 40 8 2 2 16 12
1. 1 收集与设计有关的邻井资料,层 1. 2 压裂(酸化)设计编写,层 1. 3 打印、校对审核,层 1. 4 编写附表、绘制附图,层 1. 5 审核后校对,层 1. 6 跟踪分析,层 1. 7 补充设计,层
表2道路探查劳动定额
工作内容合计T.
编号
定额工时,h
a
Tr6 4
2. 1 往返路途,井次 2. 2 收集与设计、道路状况有关的资料,井次
Tu=本表合计值× P。
3. 2. 1. 3. 3 物料准备劳动定额
物料准备定额工时计算见公式(3):
T 12
(3)
T121
式中: T 121 装罐、卸罐、摆放储液罐劳动定额工时,单位为小时(h); T122 储罐运输劳动定额工时,单位为小时(h); T123 备液劳动定额工时,单位为小时(h); T 124 备支撑剂劳动定额工时,单位为小时(h)。
3. 2. 1. 3. 4 装(卸)罐、摆放罐劳动定额
装(卸)罐、摆放罐劳动定额工时计算见公式(4)
Q.P.ti 9
T13 =
(4)
..
.....
式中: t- 每具罐装(卸)、摆放所需时间1.0h;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