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1774.1—2015
天然气管道压缩机组技术规范
第1部分:现场测试
Specificationfor the compressor units of natural gas pipeline-
Part 1: Site test
2015-08-04发布
2015-11-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发布
Q/SY1774.1—2015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4 ·般规定
1
机组现场测试应具备的条件 6 24h机械运转测试
5
实际喘振线测试 8 近似性能测试 9 72h负荷测试 10 负荷分配测试附录A(资料性附录) 天然气管道压缩机组现场测试报告模版
7
12
15
Q/SY1774.1—2015
前 言
Q/SY1774《天然气管道压缩机组技术规范》共分为6个部分:
第1部分:现场测试;一第2部分: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一第3部分:离心式天然气压缩机组运行操作;一第4部分:离心式天然气压缩机组维护;一第5部分:往复式天然气压缩机组运行操作;
第6部分:往复式天然气压缩机组维护。 本部分为Q/SY1774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天然气与管道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位: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工程建设公司第一建设公司、西气东输管道分公司、西部管道分公司、北京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蒙林、常晓锋、刘松海、王清亮、李安、葛建刚、么子云、郭刚、柳霞、耿欢、彭睿。
II
Q/SY1774.1—2015
天然气管道压缩机组技术规范
第1部分:现场测试
1范围
Q/SY1774的本部分规定了天然气管道燃驱、电驱离心压缩机组现场测试中24h机械运转测试、 实际喘振线测试、近似性能测试、72h负荷测试、机组切换和负荷分配测试等内容及相关技术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天然气管道新建、改扩建、机组大中修或故障返厂维修,现场安装完成进行机组测试时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15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星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 1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1
压缩机组现场测试thesitetestofcompressorunit 压缩机组现场安装、单体调试完成后:应进行的相关测试工作,主要包括机组24h机械运转测
试、实际喘振线测试、72h近似性能负荷测试、机组切换和负荷分配测试。 3. 2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UCP———机组控制盘(unitcontrolpanel); UCS——机组控制系统(unitcontrolsystem); SCS——站控系统(stationcontrolsystem); PDS- 变频调速驱动系统(powerdrivesystem); HMI- 控制系统人机界面(humanmachineinterface); ESD- 紧急停机控制系统(emergencyshutdowndevice); MCC— 马达控制中心(motorcontrolcenter); UPS 不间断电源(uninterruptiblepowersupply)。
一般规定
4
4. 1 压气站工艺管道进气前,压气站施工承包商应完成消防验收、防雷防静电接地检测与验收、特种设备监检验收,取得国家相关部门和单位签发的证书;压力表、温度计、流量计、液位计等仪表及
1
Q/SY1774.1—2015
安全阀应在检定和校验有效期内。 4.2在压缩机组测试前,应完成压缩机组投产及现场测试方案的编写和评审,在方案中应明确各参建方的职责、现场管理程序、安全风险及应急预案管理等。 4.3压缩机组的现场测试工作应由压缩机组成套供货商组织完成:在机组现场测试过程中,运行单位负责按投产和现场测试方案要求调整工艺流程,并向上级调控中心申请和报告;监理、EPC等单位负责组织其他配套设施厂家对机组投产和测试工作保驾,并准备相应的保驾资源,如保驾人员及必备的通用工具、消耗材料等, 4.4应按测试方案准备测试仪器、仪表等专用工具,投人使用的仪器、仪表应经相关部门鉴定合格,且在有效使用期内,其精度等级应满足被检测项目的精度要求。 4.5机组调试工作已经全部完成,机组的各子系统已达到启机条件。 4.6已完成压缩机人口天然气气源取样分析,气源的水露点、烃露点符合设计要求。 4.7压缩机组成套供货商在完成机组现场测试后,应根据现场测试情况编制提交机组现场测试报告,测试报告应对机组运行安全进行确认,并对实际性能进行评估,测试报告格式参见附录A。
52 机组现场测试应具备的条件
5.1机组系统组成 5.1.1 1燃驱压缩机组包括机械系统、润滑油系统、液压启动系统、燃料气系统、干气密封系统、机械保护系统、燃机进气和箱体通风系统、消防系统、电气系统、仪表控制系统、工艺及配套系统等。 5.1. 2 2电驱压缩机组包括机械系统、润滑油系统、干气密封系统、机械保护系统、变频调速驱动系统、电气系统、仪表控制系统、工艺及配套系统等。 5.2燃驱、电驱压缩机组共有系统 5.2. 1 机械系统 5.2.1.1 机组安装、调试工作全部结束,且符合厂家随机资料要求。 5.2.1.2 进气系统清洁、检查完毕。 5. 2. 1.3 机组联轴器精对中合格 5.2.1.4 压缩机工艺管线及辅助撬间管线试压、吹扫、干燥合格。 5.2.1.5 压缩机进出口管道无应力连接完成 5.2.1.6 气密性试验完成。 5. 2. 2 润滑油系统 5.2.2.1 润滑油管路连接可靠,符合机组供应商安装图纸要求。 5.2.2.2 润滑油箱加热器、主润滑油泵及辅助油泵的电机和防潮加热器绝缘性能良好,接线、供电电压等级正确。 5.2.2.3按照机组供应商标准完成合成润滑油系统冲洗,油品化验分析合格。 5.2.2. 4 润滑油箱液位、温度、压差、压力传感器、变送器功能正常,接线良好。 5.2.2. 5 润滑油系统球阀、止回阀、截断阀、针形阀等开关灵活,功能良好。 5.2.2.6润滑油系统控制功能测试良好,包括主、辅电机在线切换测试及加热器功能测试。 5.2.2.7润滑油冷却器回路畅通,无泄漏,油冷却器风扇运行正常。 5. 2.3 干气密封系统 5.2.3.1干气密封系统管路连接可靠,符合机组供应商安装图纸要求。 2
+
Q/SY1774.1—2015
5.2.3.2干气密封系统管路球阀、调节阀等开关灵活、功能良好。 5.2.3.3隔离密封气供给正常,干气密封两路供气切换功能正常。 5.2.3.4 干气密封增压撬工作正常。 5.2.3.5干气密封调压阀在压力设定时,密封气体的流量应符合机组运行标准, 5.2.4机械保护系统 5.2.4.1 机械保护系统振动探测器、轴承温度检测器、位移检测器、转速检测器接线正确,功能良好。 5. 2. 4. 2 振动与温度报警值的设定完成, 5.2. 4.3 各部位的振动传感器预测试完成。 5. 2. 4. 4 机组控制盘(UCP)振动监控仪工作正常。 5.2.5 电气系统 5.2.5.1 电气设备、电缆按照GB50150的要求完成相关电气试验 4 5.2.5.2 机组不间断电源(UPS)系统应具备以下条件:
a) 输入、输出相序和极性正确。 b) 电池组中每个电池单元连接无松动,连接片和桩头按规定涂抹防腐油。 c) 电池组电池连接方式(串联或并联)正确,并用方用表完成各个端子空载电压的检查。 d) 开关位置正确,上电自检,用便携机下载检测报告,根据自检信息分别排除故障 e) 所有整流器、逆变器以及备用电池组切换测试完成 f) 完成正常模式、逆变模式、手动旁路模式测试,确认外电断开时UPS逆变模式能正常启用。
5.2.5.3 马达控制中心(MCC)系统应具备以下条件:
a) MCC供电正常。 b) 电机的绝缘性能良好 c) 燃料气电加热器、润滑油加热器绝缘良好,确认无短路或断路现象,功能正常。 d) 电机的转动方向、热保护设定值检查确认完成。 e) 电机就地、远控启停测试完成。
5.2.6 仪表控制系统
5.2.6.1 控制系统回路检查、点对点功能测试完成,所有控制柜端子板接线螺丝已紧固 5.2.6.2 机组UCP主控制器及输入输出模块、电源模块、交换机等元件工作正常,余控制器和允余输入输出模块及交换机通过允余测试。 5.2.6.3现场所有相关变送器、电磁阀、热电阻、流量计及位置开关,电动、液动、气动执行机构调整校验结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5.2.6.4厂房监视系统调试结束,能正常投用。 5.2.6.5 历史数据采集和调用、事故顺序记录、报表打印及操作员操作记录、报警系统调试完毕,能正常投用,数据记录采样频率不应大于1s。 5.2.6.6 将控制系统的电脑、控制器时间同步,包括操作员站及机组盘柜监控电脑和各系统主控制器。 5.2.6.7 UCS,SCS的控制、调试已完成。 5.2.7 工艺及配套系统 5.2.7.1压缩机工艺系统已经全部置换为天然气。
3
Q/SY1774.1—2015 5.2.7.2 压缩机防喘阀调试完成,控制功能正常。 5.2.7.3 站控、机组的ESD及控制保护系统功能正常 5. 2. 7. 4 站内工艺气空冷器系统调试结束并能正常运行,功能完备。 5.2. 7.5 空压机系统、仪表风系统运行正常。 5. 2.7. 6 供配电系统运行正常。 5. 2.7.7 冷却系统运行正常。 5.2.7.8 隔离变压器运行正常。 5. 2. 7.9 厂房通风系统运行正常 5.2.7.10 压缩机站内循环调节阀远程控制、调节功能完善。 5. 2. 7.11 控制室、供配电室暖通系统运行正常。 5. 3 燃驱压缩机组专有系统 5.3.1 液压启动系统 5.3.1.1 液压启动系统管路连接可靠,符合机组供应商安装图纸要求。 5.3.1.2 液压泵电机绝缘、正反转、防潮性能良好,接线、供电电压等级正确。 5.3.1.3 液压启动泵电机手动停止按扭功能良好。 5.3.1.4 液压泵电机上电检查,液压泵电机启动瞬间电流符合要求。 5. 3. 2 燃料气系统 5.3. 2.1 燃料气系统管路连接可靠,管线清洁、干燥、吹扫完成,符合机组供应商安装图纸要求。 5.3.2.2 燃料气撬至调压撬管路天然气置换完成。 5.3.2.3 管路针型阀、流量控制阀、压力控制阀等开关灵活,功能良好。 5.3.2.4 管路压力变送器、燃料气隔离阀、限位开关设置正确,功能良好。 5.3.2.5 燃料气切断阀和放空阀的联锁功能调试完成。 5.3.3 燃机进气和箱体通风系统 5.3.3.1 空气进气风道、过滤器、防冰管线等正确安装完成,支撑与连接牢固。 5.3.3.2 强制通风电机及防潮加热器绝缘性能良好,接线、供电电压等级正确, 5.3.3.3 进气风道清洁完成,经机组供应商现场服务工程师确认后封闭人孔。 5.3.3. 4 机舱通风百叶窗限位开关位置正确,百叶窗启动灵活。 5.3.3.5 机舱内卫生清理完成, 5.3.3.6 机组冷却密封空气系统安装连接完好。 5.3.3.7 进气反吹系统测试完成,工作正常。 5. 3. 4 消防系统 5.3. 4.1 全部管路连接正确,管路清洁、严密性试验完成。 5.3.4.2 检查CO,气瓶压力在正常范围,CO,气瓶重量在正常范围。 5.3.4.3 火灾报警系统电气、仪表和控制线路、探测器接线正确,功能良好。 5.3. 4. 4 用仪表风或氮气模拟CO,释放、百叶窗和挡板全关试验完成,功能良好。 5.3.5 燃机首次点火 5.3.5.1完成燃机首次点火。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