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NB/SH/T 0992-2019 脂肪酸甲酯中钠、钾、钙、镁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NB/SH/T 0992-2019 脂肪酸甲酯中钠、钾、钙、镁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19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11 16:16:42



推荐标签: 等离子体 电感 测定 含量 耦合 含量 发射光谱 脂肪酸甲酯 0992 耦合

内容简介

NB/SH/T 0992-2019 脂肪酸甲酯中钠、钾、钙、镁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ICS 75.160.20 E 31
SH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
NB/SH/T09922019
脂肪酸甲酯中钠、钾、钙、镁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Na,K,Ca and Mg in fatty acid methyl ester b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metry (ICP-OES)
2019-06-04发布
2019-10-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NB/SH/T0992—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欧洲标准EN14538:2006《脂肪和油脂衍生物一脂肪酸甲酯中钙、
钾、镁、钠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本标准与EN14538:2006的主要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将标准名称修改为《脂肪酸甲酯中钠、钾、钙、镁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法》,以简化并符合我国标准名称的编写要求;
为使用方便,将部分引用标准修改为我国相应的国家标准:一删除了第5章试剂的供应商,增加了白油和煤油的产品技术要求;将第9.2条的“对钠和钾的分析宜采用三次独立吸人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改为“对各元
素的测定,宜以三次独立吸入试样所得读数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一在第10章中加入了计算公式;一在第11章中加入11.2条“当某种待测元素由于质量分数小于1mg/kg而不计人加和计算结果
时,应在结果报告中予以说明”。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燃料和润滑剂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0/
SC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杰明、徐茜、杨晓彦、王、吴梅、杨德凤、何京、郑煜。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 NB/SH/T 0992—2019
脂肪酸甲酯中钠、钾、钙、镁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警告:本标准的使用可能涉及某些有危险性的材料、操作和设备,但并未对与此有关的所有安全问题都提出建议。用户在使用本标准之前有责任制定相应的安全和保护措施,并确定相关规章限制的适用性。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测定脂肪酸甲酯中钠、钾、钙、镁含量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脂肪酸甲酯中钠、钾、钙、镁元素,测定范围均为1mg/kg~10mg/kg。超出此含量范围的试样仍然可以使用本方法进行测定,但是尚未确定这些条件下的精密度。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756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 GB/T27867石油液体管线自动取样法
3方法概要
准确称取一定量的试样,用煤油按质量稀释一倍。稀释后的溶液直接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检测。为了进行参比与校准,配制质量分数为0.5mg/kg~10mg/kg标准溶液,用于建立标准曲线。报告以钠加钾的总含量和钙加镁的总含量的形式作为结果给出。
4仪器
4.1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4.1.1概述
ICP-OES仪(全谱直读或者单道扫描)应配备有机进样系统用于分析有机液体。仪器的设置和操作都应遵循仪器厂家的指导意见。
注1:对于不同型号和构造的光谱仪(例如径向观测、轴向观测、检测器灵敏度等),元索的检测波长可能与本标
准所推荐的波长不同。这种情况下,建议对仪器参数和稀释因子(见9.1)进行优化试验。 注2:可以用1mg/kg的标准溶液(7.4)来检验仪器的分析性能。
4.1.2钠和钾的推荐波长
推荐检测波长为:钠588.995nm或者589.592nm、钾769.897nm或者766.490nm。这些波长在日常实验中受到的干扰最小。
I NB/SH/T0992—2019
够稳定,因此宜使用新配制的标准溶液建立标准曲线。
注2:在配制空白溶液、标准溶液、试样溶液时,均会进行稀释。通常情况下试样溶液的稀释因子可以高一些,因
为这样可保证这些溶液之间的黏度更加接近。
7.2空白溶液
称取约30g(精确到0.01g)白油到250mL带盖瓶子(4.2),加人煤油至总质量约为100g(精确到0.01g)。 7.3元素质量分数均为0.5mg/kg的标准溶液
对于各种元素,称取约0.1g(精确到0.1mg)元素标准母液(5.3) 到250mL带盖瓶子(4.2),再加人约30g(精确到0.01g)白油,最后加入煤油至总质量约为100g 精确到0.01g)。
使用此标准溶液应格外注意,因为元素含量越低,稳定性可能会更差 7.4元素质量分数均为1mg/kg的标准溶液
对于各种元素,称取约0.2g(精确到0 0.1mg)元素标准母液(5.3)到250mL带盖瓶子(4.2),再加入约30g(精确到0.01g)白油,最后) 加人煤油至总 质量约为100g(精确到0.01g)。 7.5元素质量分数均为5mg/kg的标准溶液
对于各种元素,称取约 1g(精确到0.1mg)元素标准母液(5.3) 到250mL带盖瓶子(4.2),再加入约30g(精确到0.01g)白油:最后加人煤油至总质量约为100g 精确到0.01g)。 7.6元素质量分数均为10mg/kg的标准溶液
对于各种元素,称取约 2g(精确到0. mg 元素标准母液(5.3) 到250mL带盖瓶子(4.2),再加入约30g(精确到0.01 1g)白油,最后加人煤油至总质量约为100g 精确到0.01g)。
8校准
8.1概述
仪器的设置和检查都要遵循仪器厂 家的指导意见。对每种元素应建立各自的标准曲线。 8.2标准曲线的建立
应依次测定空白溶液和 口7.3~7.6所规定的四种含量的标准溶液,建立标准曲线,并且使用第4章中所推荐的测定波长。应确认标准溶液测定和试样检测使用的是同一波长
对于每种待测元素,以含量作为自变量X、以信号值作为变量Y,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手动或者计算机自动建立标准曲线。标准曲线方程形式为Y=mX+b,其中m为回归曲线的斜率,b为回归曲线在Y 轴的截距。 8.3标准曲线的核查
标准曲线应定期核查。实际中,每天试验前应选择两个浓度的标准溶液进行核查,如果标准溶液的核查值与建立标准曲线时测定值之间的差值大于方法的重复性(12.1),应建立新的标准曲线(见 7.1后注1)。
3 NB/SH/T0992—2019
9试验步骤
9.1试样预处理
首先将试样摇匀,称取约10g(精确到1mg)试样到100mL的带盖瓶子(4.2),再加入煤油至总质量约为20g(精确到1mg),并将溶液摇匀。通过准确的质量来计算试样的稀释因子(F,即试样与煤油质量之和除以试样质量),得到的稀释因子用于第10章中的计算,其值一般约为2.000。
注:此条中未如第7章加入白油,是为了缩小标准溶液和试样溶液之间的黏度差异。 9.2测定
钠、钾、钙、镁的分析测定应遵循仪器厂家的指导意见,宜使用4.1.2与4.1.3中推荐的分析谱线。对各元素的测定,宜以三次独立吸人试样所得读数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10计算
将试样溶液的信号值与标准溶液的信号值进行比较,并带入稀释因子计算得到每种元素的含量(可以手动计算或者通过仪器软件直接计算)。试样中的各种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按式(1)计算。然后将未修约的钠和钾的含量进行相加,将未修约的钙和镁的含量进行相加。当某种待测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1mg/kg时,则这种元素的含量不计人加和计算结果(见11.2)。
X= (Y-Y) ×F/S..
(1)
式中: X—试样溶液中单种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g/kg); Y—-试样溶液中单种金属元素的仪器响应信号值; Ys——空白溶液中单种金属元素的仪器响应信号值; F一稀释因子,试样与煤油质量之和除以试样质量; S——标准曲线斜率。
11结果表示
11.1 结果以钠加钾(Na+K)含量、钙加镁(Ca+Mg)含量作为结果报告,精确到0.1mg/kg 11.2当某种待测元素由于质量分数小于1mg/kg而不计人加和计算结果时,应在结果报告中予以说明。
12 2精密度
按下述规定判断试验结果的可靠性(95%置信水平)。 12.1重复性(r)
当由同一操作者、同一实验室、使用同一仪器,测定同一试样的钠加钾含量或钙加镁含量时,所得的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分别不应超过式(2)或式(3)的计算值。
.. (2) (3)
Na+Kr=0.020X+0.193 Ca+Mgr=0.023X+0.271
4 NB/SH/T0992—2019
式中:
-两次重复测定结果的平均值,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g/kg)。
X-
12.2再现性(R)
由不同的操作者、在不同的实验室、使用不同的仪器,测定同一试样的钠加钾含量或钙加镁含量时,所得的两个单一且独立的结果之差分别不应超过式(4)或式(5)的计算值。
(4) (5)
Na+KR=0.191X+0.941 Ca+MgR=0.149X+1.186
式中: X- 一两个单一、独立测定结果的平均值,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g/kg)。
13试验报告
测试报告中应明确指出以下内容: a)对本标准的引用; b)样品相关信息; c)取样方法(见第6章); d)测试结果(见第11章); e)在本标准规定之外的操作步骤,或可能影响测试结果的现象; f)试验日期。
5 6122660 //N
中华人民共和国
石 油 化 工行业标 准脂肪酸甲酯中钠、钾、钙、镁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NB/SH/T 0992—2019
*
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发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58号邮编:100011电话:(010)57512500 石化标准编辑部电话:(010)57512453
发行部电话:(010)57512575 http:/www.sinopec-press.com E-mail:press@sinopec.com 北京艾普海德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版权专有 不得翻印
*
开本880×1230 1/160.75印张 13千字 2019年10月第1版2019年10月第1次印刷
*
书号:155114·1620 定价:25.00元
上一章:NB/SH/T 0998-2019 在用石油基和烃基润滑油硝化状态监测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趋势分析法 下一章:NB/SH/T 0765-2021 柴油润滑性的评定 高频往复式试验机法

相关文章

NB/SH/T 6012-2020 脂肪酸甲酯中磷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YB/T 4511-2017 直接还原铁硅、锰、磷、钒、钛、铜、铝、砷、镁、钙、钾、钠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YB/T 4511-2017 直接还原铁 硅、锰、磷、钒、钛、铜、铝、砷、镁、钙、钾、钠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GB/T 38812.3-2020 直接还原铁硅、锰、磷、钒、钛、铜、 铝、砷、镁、钙、钾、钠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GB/T 38812.3-2020 直接还原铁 硅、锰、磷、钒、钛、铜、铝、砷、镁、钙、钾、钠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GB/T 38812.3-2020 直接还原铁 硅、锰、磷、钒、钛、铜、铝、砷、镁、钙、钾、钠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SN/T 5249-2020 沉淀水合二氧化硅中铁、锰、铜、铝、钛、铅、铬、钙、镁、锌、钾、钠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YS/T 739.3-2020 铝电解质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钠、钙、镁、钾、锂元素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