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Q/SY 05673-2020 油气管道滑坡灾害监测规范

Q/SY 05673-2020 油气管道滑坡灾害监测规范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6.17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22 16:04:00



相关搜索: 油气 规范 管道 监测 灾害 05673

内容简介

Q/SY 05673-2020 油气管道滑坡灾害监测规范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Y 05673—2020 代替Q/SY1673—2014
油气管道滑坡灾害监测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oil &gas pipeline landslidehazard monitoring
2020-10-12实施
2020—07—30发布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 Q/SY05673—2020
目 次
前言
III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总则 4.1 基本要求 4.2 阶段划分 4.3 监测目的管道滑坡灾害分类及监测等级划分
5
5.1 分类 5.2 命名方式 5.3 风险等级划分 5.4 监测等级划分监测设计
6
6.1 基本要求 6.2 设计内容 6.3 技术设计管道滑坡灾害监测 7.1 基本要求 7.2 监测内容 7.3 滑坡变形监测 7.4 支护结构应力监测 7.5 管道应变监测 7.6 相关因素监测管道滑坡灾害预警
7
8
8.1 预警级别划分 8.2 预警准则 8.3 预警响应数据分析及成果资料
10 10 :1
9
9.1 采集及整理 9.2 提交成果资料
11
11 Q/SY05673—2020
附录A(资料性附录) 宜进行监测的坡体附录B(规范性附录) 地表位移监测技术要求附录C(资料性附录) 大量程电测位移计附录D(资料性附录) 深部位移监测方法附录E(资料性附录) 坡体稳定性判识方法附录F(资料性附录) 管体应变监测原理
.· 12 ...13 .· 18 .... 19 .· 21 .· 23
II Q/SY05673—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
草。
本标准代替Q/SY1673—2014《油气管道滑坡灾害监测规范》,与Q/SY1673—2014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范围的内容(见第1章,Q/SY1673一2014的第1章);修改了部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Q/SY1673一2014的第2章);增加了新建管道的管道滑坡灾害监测的基本要求(见4.1.6);修改了监测设计的基本要求(见6.1,Q/SY1673一2014的6.1);修改了管道滑坡灾害监测的技术手段(见7.2,Q/SY1673一2014的7.2);修改了支护结构应力监测的内容(见7.4,Q/SY1673一2014的7.4);修改了管道应变监测的内容(见7.5,Q/SY1673—2014的7.5);修改了滑坡灾害监测预警响应的要求(见8.3,Q/SY1673一2014的8.3);删除了常用管道附加应力阈值参考表(见Q/SY1673一2014的附录G)。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天然气与管道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
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气东输管道分公司、中油管道公司、管道分公司、北京天然气管道公司、西部管道分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子、冯伟、姜永涛、毛建、付立武、罗鹏、沙胜义、吴夏、徐震、时建辰、黄建忠。
III Q/SY05673—2020
油气管道滑坡灾害监测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油气管道滑坡灾害分类及监测等级划分、监测设计、监测内容、监测预警及数据分析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从建设期到运营期,因受滑坡灾害影响,对油气管道及有关的滑坡体或不稳定斜坡体所开展的监测活动。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026 5工程测量规范 DZ/T0221 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 DL/T 5178 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SY/T 5918 理地钢质管道外防腐层保温层修复技术规范 SY/T 6828 油气管道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技术 Q/SY05487采空区油气管道安全设计与防护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管道滑坡灾害 pipeline landslidehazards 在重力作用下,因斜坡的局部稳定性受破坏,岩(土)体或其他碎屑沿一个或多个破裂滑动面向
下做整体滑动,进而对管道本体和附属设施造成损害的过程与现象。 3.2
滑坡变形监测deformationmonitoringoflandslides 对滑坡地表和地下一定深度范围内岩土体与其上建(构)物的位移、沉降、隆起、倾斜、挠度、
裂缝等信息,进行周期性或实时测量和分析处理的过程。 3.3
地表位移监测surfacedisplacementmonitoring 对斜坡地表岩土体的绝对位移或相对位移信息进行周期性或实时测量和分析处理的过程。
3.4
深部位移监测deepdisplacementmonitoring 对斜坡岩土体内部变形、特别是滑动面失量位移信息进行周期性或实时测量和分析处理的过程。
1 Q/SY05673—2020
4总则 4.1基本要求 4.1.1管道通过特殊斜坡时(参见附录A),宜进行管道滑坡灾害监测。 4.1.2管道滑坡灾害监测应进行技术设计。 4.1.3根据滑坡或不稳定斜坡的地质条件、灾害规模以及对管道及附属设施的危害程度,选择安全、 可靠的监测技术和方法。 4.1.4应优先考虑通过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验证的自动化监测仪器和设备,并应注意监测仪器、设备的兼容性 4.1.5建设期需延续至运营期进行跟踪监测的滑坡,建设期监测设备选型应符合已建监测系统的接口条件。 4.1.6新建管道的管道滑坡灾害监测宜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用。 4.2阶段划分 4.2.1管道滑坡灾害监测划分为建设期和运营期两个阶段。 4.2.2建设期管道滑坡灾害监测包括设计阶段监测、施工安全监测和工程效果监测三部分:
a)设计阶段监测:在管道工程设计阶段,为了掌握灾害体的变形特征,给地质灾害的分析评价,
治理方案的选择提供可靠资料和科学依据而进行的监测。 b)施工安全监测:管道或治理工程施工期间,为了保障施工安全而进行的监测。 c)工程效果监测:管道或治理工程施工结束后至项目投产运行前,为了掌握工程治理的效果而
进行的监测。
4.2.3运营期监测是指管道运行期间,为了掌握滑坡体或不稳定斜坡体的变形及管体的受力情况而进行的监测。 4.2.4应急监测是针对突发管道滑坡灾害进行的监测。 4.3 监测目的 4.3.1掌握管道滑坡灾害的变形和活动特征,为坡体稳定性评价、施工安全控制、管理部门决策、灾害防治工程的设计及施工、防治效果检验提供基础资料和数据。 4.3.2掌握管体在滑坡灾害作用下的受力和变形状态,为管道安全防护、管道完整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4.3.3研究、制定管道滑坡灾害的破坏判据,对管道安全状态进行预警。
5管道滑坡灾害分类及监测等级划分
5.1分类 5.1.1按照滑坡体物质组成、滑坡规模、滑坡动力成因等滑坡特征分类,见表1。 5.1.2按照管道与滑坡体相对位置关系分类,见表2。 5.2命名方式
管道滑坡命名,按照不同的分类指标和一定次序组合而成,即由“滑坡物质”+“类”+“滑坡体
规模”+“动力成因”+“管道与滑坡体位置”+“式”构成。
示例:土质类深层中型人为成因管道浅埋横穿式滑坡。
2
上一章:Q/SY GDJ 0335-2012 定向钻穿越用光固化带防护层技术规范-缺英文标题 下一章:HG/T 5009-2016 氢氧化钾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及计算方法

相关文章

Q/SY 1673-2014 油气管道滑坡灾害监测规范 Q/SY 06319-2016 油气管道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规范 Q/SY 1419-2011 油气管道应变监测规范 Q/SY 1672-2014 油气管道沉降监测与评价规范 Q/SY JS0117-2012 陕京管道地质灾害监测系统数据采集规范 Q/SY 05020-2017 油气管道穿越强震区和活动断层监测技术规范 Q/SY 05023.1-2019 油气管道旋转设备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技术规范 第1部分:离心压缩机组 Q/SY 64-2012 油气管道动火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