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1673—2014
油气管道滑坡灾害监测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oil& gaspipelinelandslidehazard monitoring
2014-08-22发布
2014一10一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发布
Q/SY1673—2014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总则 4. 1 基本要求 4. 2 阶段划分 4. 3 监测目的 5
管道滑坡分类及监测等级划分 5. 1 分类 5. 2 命名方式 5. 3 风险等级划分 5. 4 监测等级划分监测设计
6
6. 1 基本要求 6. 2 设计内容 6.3 技术设计管道滑坡灾害监测 7. 1 基本要求 7. 2 监测内容 7. 3 滑坡变形监测 7. 4 支护结构应力监测 7. 5 管道应变监测 7. 6 相关因素监测 8 管道滑坡监测预警 8. 1 预警级别划分 8. 2 预警准则· 8.3 预警响应· 数据分析及成果资料 9. 1 采集及整理· 9. 2 提交成果资料附录A(资料性附录) 宜进行监测的坡体附录B(规范性附录) 地表位移监测技术要求附录C(资料性附录) 大量程电测位移计
7
10
10
1 1
12
13
18
I
Q/SY1673—2014
附录D(资料性附录) 深部位移监测技术要求附录E(资料性附录) 坡体稳定性判识方法附录F(资料性附录) 管体应变监测原理· 附录G(资料性附录) 常用管道允许附加应力阈值参考表参考文献
19 21 23 25 28
II
Q/SY1673—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天然气与管道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气东输管道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天然气与管道分公司、 管道分公司、北京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西部管道分公司、西南管道分公司、北京科力华安地质灾害监测技术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么惠全、赵冬野、付立武、黄建忠、许杰、孙健榄、穆树怀、高强、张照旭、霍锦宏、郭存杰、刘伟、张兴龙、毛建、刘艳华、唐培连、王毅辉。
I
Q/SY1673—2014
油气管道滑坡灾害监测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油气管道滑坡灾害监测的资料收集、内容、方法、资料整理和分析、预警等技术
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从建设期到运营期,对油气管道及有影响的滑坡体、潜在不稳定斜坡体所开展的监测活动。
规范性引用文件
L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026 工程测量规范 GB 50470 油气输送管道线路工程抗震技术规范 DL/T 5178 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DZ/T 0221 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 SY/T5918 埋地钢质管道外防腐层修复技术规范 SY/T6828一2011油气管道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技术规范 Q/SY1419 油气管道应变监测规范 Q/SY1487—2012 采空区油气管道安全设计与防护技术规范 ASMEB31.8:2007 气体传输和分配管道系统(Gastransmissionanddistributionpipingsys-
tems)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管道滑坡灾害 pipeline landslide hazards 在重力作用下,因斜坡的局部稳定性受破坏,岩(土)体或其他碎屑沿一个或多个破裂滑动面向
下做整体滑动,进而对管道本体和附属设施造成损害的过程与现象。 3. 2
滑坡变形监测 deformation monitoring of landslides 对滑坡地表和地下一定深度范围内岩土体与其上建(构)物的位移、沉降、隆起、倾斜、挠度、
裂缝等微观、宏观现象,在一定时期内进行周期性或实时的测量工作。 3. 3
地表位移监测 the surface of the slope displacement monitoring 对斜坡地表岩土体的绝对位移或相对位移进行的测量工作。
1
Q/SY1673—2014 3. 4
深部位移监测deepdisplacementmonitoringoftheslope 对斜坡岩土体内部变形,特别是滑动面矢量位移进行的测量工作
4总则 4.1基本要求 4.1.1管道通过特殊斜坡时(参见附录A),宜进行管道滑坡灾害监测。 4. 1. 2 2管道滑坡灾害监测应进行技术设计,采用的技术手段应安全可靠,不应引起滑坡失稳或危及管线系统安全 4.1.3根据滑坡(不稳定斜坡)的地质条件、灾害规模以及对管道及附属设施的危害程度,选择安全、可靠的监测技术和方法。 4.1.4经济、技术条件许可,应优先考虑通过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验证的自动化监测仪器和设备,但应注意监测仪器、设备的兼容性。 4.1.5建设期需延续至运营期进行跟踪监测的滑坡,建设期监测设备选型应符合运营期监测的接口条件。 4. 2 2阶段划分 4.2.1 管道滑坡灾害监测划分为建设期和运营期两个阶段。 4. 2. 2 2建设期管道滑坡灾害监测包括设计阶段监测、施工安全监测和工程效果监测三部分:
a) 设计阶段监测:是指在管道工程设计阶段,为了掌握灾害体的变形特征,给地质灾害的分析
评价、治理方案的选择提供可靠资料和科学依据而进行的监测。 b) 施工安全监测:是指管道或治理工程施工期间,为了保障施工安全而进行的监测。 c) 工程效果监测:是指管道或治理工程施工结束后至项目投产运行前,为了掌握工程治理的效
果而进行的监测。
4.2.3 3运营期监测:是指管道运行期间,为了掌握滑坡、不稳定斜坡的变形及管道的受力情况而进行的监测。 4.2.4应急监测:是针对突发管道滑坡进行的监测。 4. 3 监测目的 4. 3. 1 1掌握滑坡灾害的变形和活动特征,为坡体稳定性评价、施工安全控制、管理部门决策、灾害防治工程的设计及施工、防治效果检验提供基础资料和数据。 4.3.2 掌握管体在滑坡灾害作用下的受力和变形状态,为管道安全防护、管道完整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4.3.3 研究、制定管道滑坡灾害的破坏判据,对管道安全状态进行预警
5管道滑坡分类及监测等级划分
5.1分类 5. 1. 1 按照滑坡体物质组成、滑坡规模、滑坡动力成因等滑坡特征分类,见表1。 5. 1. 2 按照管道与滑体相对位置关系分类,见表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