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81.080 CCS Q 40
GP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1503—2022
不定形耐火材料
气动喷嘴混合型喷枪制备耐火喷射料试块
Monolithic (unshaped)refractory products--Gunning refractory panels by
the pneumatic-nozzle mixing type guns
(IS0 20182:2008,Refractory test-piece preparation-—Gunning refractory panels
by the pneumatic-nozzle mixing type guns, MOD)
2022-11-01实施
2022-04-15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41503—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修改采用ISO20182:2008《耐火材料试样制备使用气动喷嘴混合型喷枪制备耐火喷补料试样》。
本文件与ISO20182:2008相比,在结构上有较多调整,两个文件之间的结构编号变化对照一览表见附录A。
本文件与ISO20182:2008相比,存在较多技术差异,在所涉及的条款的外侧页边空白位置用垂直单线(I)进行了标示,这些技术差异及其原因一览表见附录B。
本文件做了下列编辑性改动:一为与现有标准协调,将标准名称改为《不定形耐火材料气动喷嘴混合型喷枪制备耐火喷射料
试块》。 本文件由全国耐火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93)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武汉科技大学、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冶武汉冶金建筑研究
院有限公司、浙江红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联合荣大工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科特高温新材料有限公司、湖北省耐火材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东北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尹玉成、朱青友、周双清、彭西高、李亦韦、敖平、刘志强、王晓利、夏忠锋、 程水明、虞畅、孙赛阳、马北越、朱雪峰、夏昌勇、伍书军、翁小燕、徐吉龙、刘朝阳、徐剑平。
I
GB/T41503—2022
引言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提请注意,声明符合本文件时,可能涉及5.5相关的专利的使用。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对于该专利的真实性、有效性和范围无任何立场。 该专利持有人已向本文件的发布机构承诺,同意在公平、合理、无歧视基础上,免费许可任何组织或
者个人在实施该国家标准时实施专利。该专利持有人的声明已在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备案。相关信息可以通过以下联系方式获得:
专利持有人姓名:武汉科技大学。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和平大道947号。 请注意除上述专利外,本文件的某些内容仍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
责任。
ⅡI
GB/T41503—2022
不定形耐火材料
气动喷嘴混合型喷枪制备耐火喷射料试块
安全提示:本文件可能涉及使用危险原料、操作或设备。本文件没有试图去解决其使用过程涉及的安全问题。本文件使用者有责任建立适当的安全和健康规范,并在使用前确保其符合监管限制规定。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在室温下使用气动喷嘴混合型喷枪制备耐火喷射料试块的原理、设备、取样、试验步骤、试验报告。
本文件不适用于含有易水化骨料的耐火喷射料,也不适用于塑性耐火喷射料和湿式耐火喷射料。 注:使用本方法制备的喷射料试块切制而成的试样所测得的数据可能与从喷射施工位置取出后制得的同样材质的
试样数值不相吻合。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513.1不定形耐火材料第1部分:介绍和分类(GB/T4513.1-2015,ISO1927-1:2012, MOD)
GB/T4513.2不定形耐火材料第2部分:取样(GB/T4513.2—2017,ISO1927-2:2012,IDT) GB/T18930耐火材料术语(GB/T18930--2020,ISO836:2001,MOD)
3术语和定义
GB/T4513.1和GB/T1893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耐火喷射料refractorygunningmaterial 以气动或机械的方式进行喷射施工的不定形耐火材料。 注:也称为耐火喷涂料(见GB/T4513.1)。
3.2
塑性耐火喷射料plasticrefractorygunningmaterial 以预混合可直接使用状态供货,具有黏结性和可塑性,用具有较高空气压力的设备进行喷射施工的
不定形耐火材料。 3.3
湿式耐火喷射料wetrefractorygunningmaterial 以干态供货,在喷射施工前加水(结合剂)进行混合,然后用喷枪或泵输送并进行喷射施工的浇
注料。
1
GB/T41503—2022
4原理
采用混合型喷嘴,以气动方式将干态或预先湿润的耐火材料传送到喷嘴处并添加水,然后将混合料喷射到支撑盘(见5.5)上。
5设备 5.1喷枪
气动喷嘴混合型,主要由装填耐火材料的容器与控制流速的机构组装而成,根据使用类型,喷枪可
以是上开口加料式或密封增压式。 5.2空气压缩机
可以在要求的压力与流量下提供稳定的气流,建议压力量程为0.7MPa。 5.3混合器
当材料需要预先湿润时使用。混合器应能将待测材料充分混合均匀。 5.4软管/喷嘴组件
包括增强型压缩空气软管与喷嘴组件,应与试验料相适应。 5.5喷射料支撑盘
要求平整,按照第7章的规定进行切割后能够制备出满足测试要求的尺寸不小于280mm× 280mmX100mm的试块。应当优先使用如图1a)所示的具有两个侧边挡板和一个底边挡板的支撑盘。也可以使用-种如图1b)所示的替代型支撑盘。该支撑盘的长度为300mm~500mm,底部有宽度为100mm的支撑板,其长度与支撑盘相同。
单位为毫米
500
-
500
300
b)替代型喷射料支撑盘
a)优先使用的喷射料支撑盘
图1喷射料支撑盘示例
2
GB/T 41503—2022
支撑盘材质可为木质或钢质,在使用过程中不应弯曲。支撑盘面积大于制备出的喷射料试块最小面积,以便喷射后将喷射料试块的边缘部分去除。例如,清除底部堆积的回弹料或者修整其他不规则边缘。
相关方应协商确定所用支撑盘的类型。试验报告应当注明支撑盘与喷涂板的尺寸。 5.6 气压计
测量上限应能达到690kPa,在所有压力下误差值士5%以内。 5.7水计量装置
当喷射料需要预润湿时使用,应能计量至相对于喷射料5%左右的水量(质量分数)。 5.8 3水压计
测量上限应高于水路中的压力50kPa以上,全量程内测量精度在士5%以内。 5.9 其他工具
包括天平、镊刀、铲、量角器及pH计。 5.10温度计
0℃~100℃,精度1℃。 5.11电热干燥箱
温度能控制在110℃士5℃。 5.12养护箱
-
能够保持不小于90%的相对湿度,温度控制在18℃~25℃。
6取样
6.1依照GB/T4513.2进行取样以制备耐火喷射料试块 6.2取样量(体积)除了要考虑所用支撑盘的容积外,还要考虑喷射结束以后设备内残留的部分、试验过程中的回弹部分及喷枪达到稳定状态所消耗的部分等额外试样量。所需的试样重量取决于试样的总体积及体积密度。 6.3应整包抽样用于制备试块。
7试验步骤
7.1选用与试验用耐火材料(的骨料粒径)相适应直径的软管,见表1。喷射时,喷嘴与喷枪通常保持在同样的高度,如果无法做到,应记录两者高度差,精确到m。
3
GB/T41503—2022
表1软管直径与骨料尺寸的对应关系
单位为毫米
混合物骨料最大粒径
软管内径 ≤32 32
<5 5~8 >8
骨料最大粒径的5倍
7.2水压应大于.150kPa,且应大于喷嘴处压力,如需要可使用水泵进行增压。分水器与喷嘴延伸程度对于致密材料与轻质材料可能不同。 7.3使用pH计或试纸测试预润湿和喷涂所使用的水的pH值。如果进行了测量,在试验报告中记录 pH值及测试方法(见第8章)。 7.4记录环境温度与试样温度,精确到1℃。 7.5在混合器中按照制造商推荐的水量预润湿试样,确保材料在预润湿20min之内使用。如果制造商没有提供建议,对应致密材料用2%~5%水量(质量分数)、隔热材料使用5%12%的水量(质量分数)对试样进行预润湿。应避免预润湿试样堵塞喷枪、软管或喷嘴。 7.6如有需要,可以在支撑盘上预涂如轻质油或润滑脂等脱模剂,以防止粘连。 7.7将支撑盘放在刚性表面上,通常与水平面保持60°至80°的角度。记录倾斜角度,将其记入试验报告中。 7.8在保证耐火喷射料能够附着在支撑盘上的前提下,宜加人尽可能少的水,调整气压直至喷射料能从喷嘴自由喷出。上述操作应当距离支撑盘有较远的距离。
注:所使用气压大小取决于喷射料是致密的或隔热的(轻质的)。 7.9保持喷嘴与支撑盘垂直,一般距离工作区0.5m~1m,从支撑盘底部开始,沿环形路线移动喷嘴逐步向上进行喷射,应覆盖支撑盘整个区域,注意不要将回弹料包覆其间。直至试块厚度足以保证所需性能检测用试样从其上切割得到,也同时可以切除喷涂在边缘的多余部分。 7.10相关方应协商确定所制备试块的上表面及四周是否需要进行修整。针对表面与边缘修整达成共识。表面不应抹平。 7.11如需检测含水量,取足量非回弹喷射料(通常为500g)进行检测。 7.12应当密封试块或使用防渗膜覆盖其表面以尽量减少水分散失。 7.13将制备好的试块在20℃~25℃下养护24h。
注:如试样在潮湿环境(相对湿度大于或等于95%)下放置24h,则16h可以脱模, 7.14对养护后强度不足以进行切割的试块,应作烘干处理。 7.15从制备的试块上切取试样,试样的最长边应与试块的挡板平行,长度应与所进行的性能测试相适应,并标记成型/喷射方向。试样的切割面应至少距离试块外表面1cm以上。如需进行强度测试,切割面应足够平滑。试样不应包含未经处理的粗糙喷涂表面。 7.16强度试验的受压面应是垂直于喷涂方向的切割面。 7.17将试样在110℃干燥24h备用,并应注意防潮。
注:对于化学结合材料,可能需要特殊的干燥步骤。 7.18当需要时,使用相关协商一致的方法检测总含水量与回弹料比例。
8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4
GB/T41503—2022
标明该试样的所有必要信息,包括对接收试样的描述,如产品名称,批号与制造日期; b) 使用标准; c) 试验过程细节,包括:
a)
喷枪型号与操作规范;所使用软管的长度与直径;混合喷嘴与送料设备型号;工作区、耐火材料与水的温度;操作时软管中的平均气压,精确至10kPa;操作时平均水压,精确至10kPa;操作时喷嘴与支撑盘的平均距离,精确至0.2m;支撑盘的倾斜角度;喷枪与喷嘴的高度差(若有),精确至1m;预润湿所用水量(若有),精确至0.5%(质量分数);所用水的pH值(若已检测);试块的尺寸;支撑盘的类型和尺寸。
-
若相关方有需求并已检测(见附录C):
d)
喷射料中含水质量分数,精确至0.1%;回弹料百分比,精确至1%;
e) 操作者姓名; f) 操作中所出现的任何偏差; g) 试验中所观察到的任何异常现象,尤其是:
任何异常的喷涂过程,如脉动;任何异常的试样特性,如分层,偏析或呈蜂窝状;
h)试验日期。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