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Q/SY 1803-2015 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管理规范

Q/SY 1803-2015 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管理规范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6.19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0-30 16:45:33



相关搜索: 系统 油气 加油站 管理规范 系统 1803

内容简介

Q/SY 1803-2015 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管理规范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 1803—2015
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管理规范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code of vapor recovery system in gasoline station
2015—08—04发布
2015一11一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发布 Q/SY 1803—2015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术语和定义要求与内容 4.1基本要求 4. 2 投运验收 4.3 运行与操作 4. 4 维护与保养 4. 5 检测与监测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油气回收系统投运前验收确认表附录B(规范性附录) 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检测限值附录C(规范性附录) 密闭性检测方法·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液阻检测方法附录E (规范性附录) 气液比检测方法附录F(规范性附录) 处理装置油气排放检测方法附录G (规范性附录) 在线监控系统准确性验证附录H(资料性附录) 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检测报告和检测记录附录I(资料性附录) 油气回收系统日常检查表
3
4
11
14
16
2
23
24
28
1 Q/SY 1803—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厂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健康安全环保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北京销售公司、中国石油云南销售公司、中国石油四川销售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克信、韩钊、主志宇、李至琳、刘付哲、杜锁丞、郝士龙、杜庆华、朱明
刚、李世森。
Ⅱ Q/SY1803—2015
3. 4
卸油油气回收系统 vapor recovery system for unloading gasoline 将油罐车向汽油储罐卸油时产生的油气密闭回收至油罐车内的系统。 [GB50156—2012,定义2.1.17]
3. 5
加油油气回收系统 vapor recovery system for filling gasoline 将给汽油车辆加油时产生的油气密闭回收至埋地汽油罐的系统 [GB50156—2012,定义2.1.18]
3. 6
油气排放处理装置 vaporemissionprocessingequipment 针对加油油气回收系统部分排放的油气,通过采用吸附、吸收、冷凝、膜分离等方法对这部分排
放的油气进行回收处理的装置。
[GB20952—2007,定义3.15]
3. 7
密闭性 vapor recovery system tightness 油气回收系统在一定气体压力状态下的密闭程度,[GB20952—2007,定义3.11]
3.8
液阻 dynamic back pressure 凝析液体滞留在油气管线内或因其他原因造成气体通过管线时的阻力。 [GB20952—2007,定义3.10]
3. 9
气液比 airtoliquid volumeratio 加油时收集的油气体积与同时加入油箱内的汽油体积的比值[GB20952—2007,定义3.12]
3. 10
压力/真空阀 pressure/vacuum valve 又称P/V阀、通气阀、机械呼吸阀,可调节油罐内外压差,使油罐内外气体相通的阀门。 [GB20952—2007,定义3.9]
3. 11
在线监测系统 on-line monitoring system 在线监测加油油气回收过程中的气液比以及油气回收系统的密闭性和管线液阻是否正常的系统,
当发现异常时可提醒操作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并能记录、储存、处理和传输监测数据。
[GB20952—2007,定义3.14]
4要求与内容
4.1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内容:
新、改、扩建加油站应根据GB20952的要求,安装配套的卸油油气回收系统和加油油气回
a)
收系统,并根据当地政府要求安装排放处理装置和在线监测系统。 b) 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设计与施工,应符合GB50156的相关规定。 c) 选用油气回收设备技术参数应合理匹配,确保油气回收达标。
2 Q/SY1803-—2015
d) 投运前应组织相关方进行油气回收系统专项验收,并取得合格的检测报告。 e)依据油气回收系统设备使用维护说明书,制定操作规程,并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 f)应建立油气回收系统检测与检查制度。
4. 2 投运验收
4.2.1油气回收系统投运前,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施工、监理、设备供应商、使用单位等相关方,对油气回收系统设备设施、工艺管线、施工验收及其他技术资料等进行验收。 4.2.2现场管理人员、监理根据施工的进展和要求,对管道的坡度、焊接、试压、防腐、回填,特别是隐蔽工程进行验收 4.2.3卸油油气回收接口应安装DN100mm的截流阀、密闭式快速接头和帽盖。 4.2.4所有影响储油油气密闭性的部件,包括油气管线和所连接的法兰、阀门、快速接头以及其他相关部件应保持其密闭性,汽油油罐排气管管口应安装压力/真空阀,其工作正压宜为2kPa~3kPa,负压宜为1.5kPa~2kPa。 4.2.5加油油气回收系统设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真空辅助方式密闭回收油气。
a) b) 自封式带集气罩的油气回收加油枪
c) 同轴反向的加油胶管。 d)) 机械或自动调节气液比的调节阀;气液比宜设定在1.0~1.2范围内。 e) 加油机底部油气回收总管与地下回气管线连接处,应安装检测系统密闭性和液阻的螺纹三通
接头,其接头至少应高出地面150mm,其旁通短管应设球阀及丝堵,其公称直径应为 DN25mm。
4.2.6油气排气处理装置应符合:
a)具备自身故障诊断功能,及实时显示罐内空间压力或测罐内空间压力的检测接口。 b)后处理装置排气管口距地面不小于4m,管口应安装阻火器和预留采样孔 c) 后处理装置进口管道应接在油罐罐盖、通气管或卸油油气回收管道上,处理产生的高浓度油
气应引入低标号汽油罐。
4.2.7油气回收管道应符合:
a) 卸油油气回收管道公称直径为DN100mm,加油油气回收管道公称直径不小于DN50mm。 b) 油气回收管道、油罐通气管横管的坡度不应小于1%,且坡向储油罐。 c)) 管道坡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集液器,且管道坡向集液器的坡度不应小于1%, d) 应采取防止管线沉降变形的有效措施。 e) 油气回收管线覆土、地面硬化施工前,应进行液阻检测。
4.2.8在线监控系统由气体流量计、压力传感器、后处理装置排放浓度检测仪、控制台、辅助系统等组成,应符合:
a)气体流量计安装在加油油气回收管线上。 b)压力传感器安装在靠近油罐的油气回收主管上。 c) 浓度检测仪安装在排气处理装置采样口。 d)控制台对油气流量计和压力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输出各项监测数据。 e) 具备数据储存、打印、分析、远传、超标预警和报警功能。
4.2.9验收技术资料应包括:设备合格证及使用说明书、气密性实验及液阻检测报告等 4.2.10 )油气回收系统的设计与施工,无论是否安装处理装置或在线监测系统,均应同时将各种需要埋设的管线事先埋设。 4.2.11油气回收系统投运前验收确认表,参见附录A。
3 Q/SY 1803—2015
4.3 3运行与操作
4.3. 1 为避免油气逸散,加油站接卸油品计量验收宜采用液位仪系统验收。 4.3.2 接卸油品操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卸油时用的卸油连通软管、油气回收连通软管,应采用导静电耐油软管,其体电阻率应小于
10°2·m,表面电阻率应小于101°2,或采用内附金属丝(网)的橡胶软管。 b) 严禁超安全容量卸油,避免损坏油气回收设备和安全事故发生 c) 卸油管路、回气管路正确密闭连接 d) 先连接回气管,打开回气管路相应的两个阀门;再连接卸油管,打开卸油管路的两个阀门,
避免现场跑冒滴漏 e) 卸油完毕,先关闭卸油管路相应的两个阀门,再关闭回气管路相应的两个阀门,拆除连接
管,关闭球阀并上锁。
4.3.3 正常情况下,汽油储油罐排气管路阀门应符合:
a) 阻火器的手动阀门,保持关闭状态 b) 压力/真空阀的手动阀门,保持开启状态 c) 排放处理装置进气管阀门和回气管阀门,保持开启状态
4.3.4 加油过程应符合:
油枪集气罩完全罩住油箱加油孔,开启油枪开关,由小挡位慢慢开至大挡位。 b) 加油完毕,应排尽挂在油枪口残留的汽油后取出油枪 c)) 加油完毕封枪后,不应再强迫加油。
a)
4. 3. 5 当集液器内油高达到200mm以上时,应进行抽油处理。 4. 3. 6 5油气排放处理装置应满足下列要求:
a) 压力感应值宜设定在超过130Pa时启动,低于-150Pa时停止运行。 b) 装置进口管道应接在油罐罐盖、通气管或卸油油气回收管道上。处理产生的高浓度油气应
引入低标号汽油罐 c)) 未经设备厂家授权,不应随意调整排放处理装置控制箱设定的原有参数 d) 油气进、出口阀门应保持开启状态,采样口阀门应保持关闭状态,排放管阀门保持开启
状态。
4.4维护与保养 4. 4. 1 加油枪维护保养应包括:
a) 观察是否有跑冒滴漏现象,油枪自封功能是否正常。 b) 避免碰撞、敲击、摔打。 c) 保持加油枪自封孔和油气回收孔清洁。
4. 4. 2 2加油胶管维护保养应包括:
a) 保持胶管清洁。 b) 严禁压、折或碾压。
4.4.3 油气分离阀:应由维修专业人员调节油气分离阀的螺母。 4.4.4 真空泵维护保养应包括:
a) 检查真空泵运转是否正常,是否有渗油。 b) 每季度宜清理一次真空泵进出口杂物。 c) 严禁在真空泵周围堆放杂物,用水冲洗机壳。 d) 驱动轴、轴承、叶片式真空泵的叶片及转子,每年应进行一次保养。
4
上一章:Q/SY 1805-2015 生产安全风险防控导则 下一章:Q/SY 1802-2015 石油炼制与化工装置工艺设计包编制规范

相关文章

Q/SY 08803-2021 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管理规范 JJF 2020-2022 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检测技术规范 JJF 2020-2022 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检测技术规范 高清晰版 关于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工艺安装的探讨 JJF(闽)1105-2020 加油站油气回收装置校准规范 JJF (冀) 155-2019 加油站油气回收装置校准规范 JJF(闽) 1105-2020 加油站油气回收装置校准规范 Q/SY 10551-2021 加油站管理系统建设规范